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自体骨髓细胞局部移植对外周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细胞局部移植对肢体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14只雄性新西兰兔结扎并离断单侧股动脉及其分支动脉1 h后,骨髓细胞局部移植组(n=7)于缺血局部肌肉注射新鲜分离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对照组(n=7)局部肌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分别于实验前(0 d)、7 d和28 d进行股部血流动力学检测,于28 d时处死动物做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7 d和28 d时,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示骨髓细胞局部移植组血流信号较对照组丰富,且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期流速较快(P<0.05),28 d时血管阻力指数、血流量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病理学分析骨髓细胞局部移植组单位面积毛细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毛细血管数目与肌纤维数目的比值两组间显著差异(P<0.05)。 结论: 自体骨髓细胞局部移植促进外周血管新生,可能成为缺血性外周血管疾病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外源性VEGF对自体移植脾组织血管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外源性VEGF促进自体脾组织移植后血管再生与结构重建的影响,为VEGF用于自体移植脾组织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16只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组和假手术组,再将脾移植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分别于术后7、14、30、60 d于尾静脉内注射VEGF,注射后7、15、30、60、90 d取脾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血管面密度测定、免疫组化染色方法KDR的检测、KDR阳性细胞密度测定、组织原位杂交技术KDR mRNA检测。结果术后7、15、30 d注射VEGF组注射VEGF后较对照组的血管数量明显增多;术后60 d注射VEGF组注射VEGF后与对照组各时相点的组织学特征没有明显差别;术后7、15、30 d注射VEGF组KDR面积密度值高于对照组,术后60 d注射VEGF组KDR面密度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术后7、15、30 d注射KDR mRNA表达阳性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术后60 d注射VEGF组KDRmRNA表达阳性细胞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外源性VEGF能够促进移植脾组织内血管生长,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7~15 d开始静脉应用VEGF是促进血管再生的较理想时间;外源性VEGF可能是通过与移植脾组织内所表达的KDR结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脏损伤或切除后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容易引发凶险性爆发性感染(overwhelmign postsplentctonry infection,OPSI)及AIDS。当脾脏严重创伤时自体脾组织移植能够部分地恢复其结构特点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大鼠自体移植脾组织再生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自体移植脾组织血管神经再生过程、VEGF及KDR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Wistar大鼠105只,行脾切除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术,分别于术后7、14、30、60、90、120、180d,采用免疫组化VEGF、KDR、NPY^ 神经纤维抗体染色方法,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图像分析观测自体移植脾组织。结果: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7d即有血管长入移植脾组织,180d再生血管接近正常;术后30d神经开始再生,180d趋于正常;术后7、14dVEGF、KDR阳性染色细胞密度迅速升高,60d达高峰,180d趋于正常;术后30d出现:NPY^ 神经纤维,120、180d NPY^ 神经纤维广泛分布。结论:移植脾组织再生血管神经来源于大网膜;移植脾组织内VEGF、KDR表达量早期升高,血管再生完成时恢复正常水平;移植脾组织血管再生早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为临床建立一种简便安全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治疗途径。方法24只新西兰兔分为实验组(12只)和对照组(12只),分离培养实验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Brdu标记,建立兔后肢缺血动物模型,将取于自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成悬液注射于实验组兔缺血部位,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周后行实验组和对照组兔股动脉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移植前后的血管内径,血流峰值速度,血流加速时间等;取缺血部位肌肉组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细胞分布及血管生成情况。结果细胞移植后2周,实验组的股动脉内径,血流峰值速度,加速时间均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移植部位有移植细胞存在,移植组血管生成情况明显优于未移植组。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自体移植可望成为一种简单的、有效的治疗下肢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骨折后由于多种原因所致骨不连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现有的治疗方法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寻找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国内外骨科学者研究的热点。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细胞移植联合高压氧治疗四肢骨不连的临床疗效。 方法:常规消毒局部麻醉无菌操作下,抽取患者骨髓10-20 mL分离浓缩制备成骨髓细胞悬液2-4 mL;在C型X射线透视定位引导下,向骨不连处进行多点穿刺注射自体骨髓细胞浓缩液,局部压迫3-5 min后无菌包扎;骨髓细胞植入后即行高压氧治疗,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5 d,共治疗3个疗程。 结果与结论:37例骨不连患者愈合36例,疗效评定为优25例、良8例、可3例、差1例;骨痂出现时间平均为(7.22±1.96)周,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91±1.79)个月;骨髓细胞植入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说明采用自体骨髓细胞移植联合高压氧治疗骨不连,能够促进骨不连的愈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鼠自体动、静脉移植的血管黏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大鼠的颈总动脉原位移植、颈外静脉-颈总动脉自体移植模型,比较自体动、移植后静脉粘弹性力学性质;并将碱性成纤细胞生长因子(bFGF)经静脉给予自体静脉移植模型的大鼠,研究小剂量bFGF对血管粘弹性力学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体动脉移植后的应力松弛蠕变量均高于自体静脉移植组;给予小剂量外源性bFGF自体静脉移植组,应力松弛,蠕变量均大于未给予小剂量bFGF自体静脉移植组.  相似文献   

9.
自体脾组织移植血供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自体移植脾组织再血管化的形态构筑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同时阐明其血供与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Wistar大鼠,行脾切除半脾大网膜内移植术,定期采用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微血管构筑;通过碳素墨水混悬液灌注后脾组织切片,观察再血管化的演变过程;借助MAS图像分析测定微血管的面积分数(Aa)。结果:自体脾移植术后180d,微血管构筑的主要特征是:中央动脉不够清楚,白髓减少,边缘窦微血管网形态不规则,呈球囊状扩张,红髓内静脉窦扩张尤为显著,形成大的“血管湖”。组织学和图像分析Aa观察到移植脾组织呈动态变化,经历一个坏死再生、再血管化的过程。结论:自体移植脾组织的再生及再血管化在术后180d基本完成,符合形态与功能相一致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 冠心病自然病程中 ,心肌能够靠部分代偿性血管再生 ,逐渐建立起自身的侧枝循环 ,适应或抵御心肌局部缺血缺氧。最近的研究已经证明这种侧枝血管的形成 ,是由于局部组织释放的内源性促血管生长因子所引起的[1] 。这一事实启发国外学者试图通过“治疗性血管再生”消除或减轻缺血状态。“治疗性血管再生”就是人为地增加心肌局部促血管生长因子的浓度以刺激心肌缺血区小血管生长和侧枝循环形成 ,达到改善心肌缺血的目的 ,即心肌缺血区的“自我血管搭桥”。本文旨在综述心肌微血管再生及近几年来此方面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1 血管发生机制胚…  相似文献   

11.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included 44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t was found that intracoronary injection of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is safe, ensures fixation of the injected cells in the myocardium, reduces blood levels of IL-1β and TNF-α, increases the content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and does not provoke malignant arrhythmia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Kletochnye Tekhnologii v Biologii i Meditsine, No. 4, pp. 239–242, November, 2005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s of cultured autologous bone marrow multipotent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on apoptosis and healing processes were studied on the model of non-healing gastric ulcers in rats. Bone marrow multipotent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inhibited apoptosis in epitheliocytes of the gastric mucosa and stimulated ulcer healing. Translated from Byulleten’ Eksperimental’noi Biologii i Meditsiny, Vol. 146, No. 11, pp. 585-590, November, 2008  相似文献   

13.
目前自体骨髓移植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白血病治疗,然而在缓解期从病人抽取的骨髓细胞可能含有残留的肿瘤细胞,当大剂量放、化疗后回输给病人,将来有可能引起白血病复发。现在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去除这些瘤细胞,免疫毒素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报道了由抗CD2、CD5和CD8单抗与蓖麻毒素组成的抗T免疫毒素,抗CD9、CD10单抗与蓖麻毒素组成的抗C-ALL免疫毒素在体外对靶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及用于临床净化骨髓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4.
兔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兔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条件 ,为研制骨组织工程材料选择种子细胞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取兔新生仔长骨骨髓进行培养 ,观察其传代细胞生长特性和生长曲线 ,测定培养细胞分裂指数和贴壁率。结果 兔骨髓基质细胞生长至第 5代 ,性状稳定 ,生长曲线相似 ;第 4天分裂指数最高 ,为 92‰ ;传代后 10h贴壁率最高。结论 兔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早期生长性状稳定 ,增殖速度快 ,适应性强 ,可作为骨组织工程学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5.
最新研究表明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不仅是具有多向分化能和旺盛增殖活力的细胞,还具有特殊的免疫学特性,表达对异体宿主低免疫原性和免疫抑制作用[1].本实验分离培养的新生兔骨髓基质细胞,经成骨诱导可以为成年兔骨修复提供充足的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培养及向脂肪细胞的分化潜能。方法从大鼠骨髓中获得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传代。通过地塞米松、胰岛素等诱导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采用苏丹Ⅳ染色鉴定。结果诱导培养4d后,细胞胞浆内开始出现细小脂滴,12 d后在可观察到大量细胞由长梭形变为圆形或多边形,胞浆内形成高折光性的脂滴,苏丹Ⅳ脂肪染色后显示克隆中心的细胞胞浆内大量的颗粒状红色脂滴形成。细胞爬片显示约有60%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并能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17.
经门静脉给予受体LEW大鼠3×10~8个DA大鼠供体脾细胞,2d后腹腔注射80mg/kg的环磷酰胺,第4天由舌静脉输注1×10~8骨髓细胞。2周后实施心脏移植手术。观察、记录移植物的存活时间,通过过继性转移实验,MLR、CTL活性测定及嵌合体分析,探讨耐受机制。结果表明,异基因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进一步延长;该耐受状态可被过继性转移;MLR、CTL活性表明,受体大鼠的免疫应答被特异性抑制;嵌合体水平提高。结论:异基因骨髓细胞输注可加深由脾细胞和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心脏移植耐受,该耐受与嵌合体水平、抑制细胞的存在有关。输注骨髓细胞对于改善、维持耐受状态,延长大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成神经细胞或星形胶质细胞。方法使用四种不同的诱导方式来处理BMSCs:-巯基乙醇(BME)、维甲酸(RA)、无血清培养基以及和新生鼠的脑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结果四种方法处理后,BMSCs都能表达神经细胞标示物MAP2或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并伴随着明显的细胞形态的改变。用RA诱导以及在无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BMSCs主要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表达神经元的标志物MAP2,并且BME能促进这个过程。但在和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后,BMSCs主要分化成GFAP+细胞。结论BMSCs依赖于不同的诱导条件,具有分化成神经细胞或星形胶质细胞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is a potent mitogen for 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Normally, large numbers of 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are difficult to obtain. However, nanogram/ml concentrations of bFGF stimulate the growth of passaged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oth in media formulated for optimal growth of stromal cells and in a simple mixture of RPMI-1640 and 10% fetal calf serum facilitating the successive expansion of stromal cells through multiple passages. bFGF also greatly accelerates the formation of a primary stromal cell layer following inoculation of newly harvested bone marrow cells into dishes. In the presence of bFGF, the stromal cells attain high densities, lose their contact inhibition and grow in multilayered sheets. Heparin greatly potentiates the stimulatory effect of low concentrations of bFGF. The effects of bFGF are fully reversible: cells cultured in the presence of this factor for multiple passages revert to normal growth rates following trypsinization and subculture. A short (4 h) exposure of the cells to bFGF elicits profound growth stimulation. This supports the hypothesis that this factor binds to glycosaminogly-cans in the cell matrix which act as a storage reservoir for this cytok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