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抗ENA抗体是多种结缔组织病诊断的标记,用两种检测方法即免疫印迹法(IBT)及免疫双扩散法(ID),对抗ENA抗体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sm抗体、抗RNP抗体的检测,IBT法的敏感性优于ID法(P〈0.05);抗SSA抗体的检测IBT法存在假阳性,ID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敏感度高;抗SSB抗体的检测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互相补充,建议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抗体不确定标本的检测结果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其产生的原因和特征.方法 分析南通市2011-2015年HIV抗体不确定标本的人群来源、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带型特征和部分人群的随访信息.结果 5年间共对1821份标本进行确证检测,其中HIV抗体不确定者107例,占5.88%;受血前检测人群(13.33%)和孕产期人群(11.11%)的不确定结果检出率相对较高;不确定结果的Western blot带型共检测出10个类型,其中gp160 p24组合出现次数最多;85例随访者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S/CO≥6.0的不确定者转阳率明显高于0~<6.0的不确定者(P<0.05).结论 对HIV抗体不确定人群进行随访工作十分重要,同时还需积极寻求其他策略,尽早给予受检者准确结果.  相似文献   

4.
用含TritonX-100及脱氧胆酸钠的TDOC缓冲液自牛眼肌提取了眼肌细胞膜抗原,建立了抗眼肌多肽抗体的免疫印迹检测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HIV免疫印迹试验(WB)结果为不确定的患者在试验之后1年内试验结果的变化。方法自2007~2010年收集ELISA初筛试验HIV抗体阳性而WB结果为不确定的患者标本19例,于首次、6个月后及1年后分别检测患者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且每4周WB试验复查患者血清HIV抗体,同时检测患者P24抗原,记录检测结果,寻找ELISA试验OD值、CD4计数、P24抗原等的结果与WB试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9例患者中,10例陆续出现阳性,9例排除HIV感染可能;P24抗原检测显示6例阳性结果早于WB出现,4例同步出现阳性;首次CD4计数<200个/mm32例,200~350个/mm33例,>350个/mm314例;6个月后,CD4计数<200个/mm32例,200~350个/mm3 5例,>350个/mm3 12例。1年后,CD4计数<200个/mm3 4例,200~350个/mm3 6例,>350个/mm39例。结论 P24抗原的检测能够较早反映患者感染情况,WB试验最终结果与ELISA试验OD值及CD4计数密切相关,对于WB试验不确定的患者应密切注意其他相关检查结果,避免因漏诊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孙琦  曲新艺  徐莉 《检验医学》2022,(8):741-744
目的 探讨HIV-1抗体确证试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患者的转归特点。方法 选取HIV-1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患者75例,收集其一般资料、初筛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硒法]的检测结果、免疫印迹法带型及随访后的转归情况。结果 75例患者中有53例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10~721 d。男性、女性之间随访后转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HIV-1抗体检测结果为不确定的随访患者中,2种初筛试验均阳性45例,与随访后确证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10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LISA S/CO值判定HIV-1抗体不确定样本为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最佳临界值为4.995,敏感性为84.8%,特异性为100.0%。随着ELISA S/CO值的增大,免疫印迹法带型更复杂,HIV-1抗体不确定样本的转阳率逐渐升高。免疫印迹法env带gp41和gag带p66、p51的出现率均随随访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论 免疫印迹法HIV-1抗体检测的不确定结果可通过胶体硒法、ELISA S/CO值和免疫印迹法条带的分析来协助判...  相似文献   

7.
ELISA及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肌球蛋白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ELISA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肌球蛋白抗体的优缺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猪心肌组织中提取的心肌肌球蛋白作抗原,以ELISA和免疫印迹法检测4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和4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抗肌球蛋白抗体;同时与人工合成的肌球蛋白重链抗原对比。结果 ELISA和免疫印迹法对DCM组抗肌球蛋白抗体检测的阳性率相近(50%对43.8%),但后者能区分针对抗原亚单位的抗体,前者则不能。猪心肌肌球蛋白与人工合成多肽的ELISA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相关性(P<0.01)。结论 以人工合成肌球蛋白重链作抗原,采用ELISA检测抗肌球蛋白抗体既有助于DCM与冠心病的鉴别诊断,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抗Sa缺本的检测方法,研究抗Sa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 通过3组正交试验选择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a抗体的最适条件,并用该法检测RA,其他自身免疫病及健康人血清,用免疫胶乳凝集法检测血清中的RF。结果 抗Sa抗体对RA的敏感性为42.7%,特异性为100%;RF对RA的敏感性为72.0%,特异为为79.2%。结论 抗Sa抗体对RA的特异性高于RF与RF结合使用的有利于RA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免疫印迹法在抗dsDNA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晔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383-4383
目的 评价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分别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样本进行比对,来验证免疫印迹检测抗dsDNA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用抗dsDNA抗体阳性样本30 份,抗核抗体(ANA-IIF)阳性样本30份,阴性样本76份,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结果与ELISA 法和IIF法符合率高,敏感度达96.7%特异度达98.7 %.结论 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体 可获得很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试剂盒操作简单方便,结果判读容易,适合基层检验人员操作,值得在临床推广,作为常规初筛实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抗Sa抗体的检测方法,研究抗Sa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通过3组正交试验选择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a抗体的最适条件,并用该法检测RA、其他自身免疫病及健康人血清,用免疫胶乳凝集法检测血清中的RF。结果抗Sa抗体对RA的敏感性为42.7%,特异性为100%;RF对RA的敏感性为72.0%,特异性为79.2%。结论抗Sa抗体对RA的特异性高于RF与RF结合使用有利于RA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为不确定标本的结果特征,探究不确定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Western blot试验检出的207例HIV抗体不确定标本从人群特征、条带阳性率、带型分布及随访复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95例初筛阳性标本Western blot结果总不确定率占15.9%,女性(20.5%)不确定率高于男性(13.9%),60岁以上不确定率(26.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p24条带阳性率最高,其中单独p24带型为151例,占73.0%。31例标本随访复检结果均为转阴或无进展。结论HIV Western blot不确定结果与性别和年龄有一定关系,与p24蛋白的非特异性反应是造成不确定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141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的结果进行分析,为开展HIV确证检测提供准确有效的判定依据.方法 采用WB法对2017至2019年深圳辖区内各筛查实验室送检的HIV抗体筛查有反应的样本进行确证试验,141例被确证为不确定结果的样本结合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41例不确定样本中,p24条带出现...  相似文献   

13.
抗角蛋白抗体免疫印迹检测技术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的免疫印迹检测技术,探讨其临床适用性和实用性。方法提取大鼠食管上皮组织的角质层抗原,通过SDS-PAGE电泳后将其转移到硝酸纤维素(NC)膜上,对病人标本进行AKA的免疫印迹检测,以间接免疫荧光法作对照。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干燥综合征(SS)的AKA阳性率分别为45.8%,8.6%和16.7%。结论免疫印迹法检测AKA比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具有更好的灵敏度,而且操作简便,结果易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比对免疫印迹法与蛋白芯片法对血清标本中抗核抗体的检测结果,验证这两种方法是否具有等效性. 方法 分别用免疫印迹技术和蛋白芯片技术检测70例临床标本的抗核抗体,记录检验结果,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经配对资料卡方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测定SSA、SSB、SM、Scl-70、Jo-1和CENP时结果差异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广州市近5年无偿献血者抗HIV、抗TP抗体检测结果,并对检测意义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2011年~2015年12588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抗HIV、抗TP及其他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588例无偿献血者的总不合格率为28.48%,五年间的总不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年间ALT不合格率有显著差异(P0.05),但抗HIV、抗TP、HBsAg、抗HCV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广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中,抗HIV、抗TP的不合格率逐年降低,ALT、HBsAg不合格率先降后升,可见加强血液检测筛选更有利于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免疫印迹试验(WB)两种方法检测HIV抗体的准确性。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了7 291例样本,对41例复测阳性的标本用WB法检测,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关系。结果 41例阳性样本用WB法检测,共检出阳性样本12例(S/CO平均值为22.8);阴性结果13例(S/CO平均值为8.7),不确定结果16例(S/CO平均值为10.7)。阳性标本中p55条带出现的频率为47.1%,p51为58.3%,其他均达到75.0%以上。结论筛查试验存在假阳性结果,HIV抗体先筛查,后确证有利于提高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筛查的抗核抗体(ANA)和免疫印迹法(IBT)检测的特异性ANA谱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SLE患者(SLE组)、80例其他风湿病患者(疾病对照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IIF、IBT检测血清中的ANA。结果 SLE组ANA阳性率(96.25%)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32.50%)和健康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荧光模式主要是颗粒型(43例,53.75%)、均质型(16例,20.00%)、胞浆颗粒型(14例,17.50%)。SLE组ANA的阳性率为97.5%,其中抗nRNP/Sm抗体、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Rib-P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A和ANA谱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目测判断法和EUROLineScan软件分析法在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抗体时的差异,为以显色条带灰度强度为基准的扫描软件分析法替代传统目测判断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同时采用目测判断法和EUROlineScan软件分析法对免疫印迹法检测膜条显色带进行结果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在结果判断上的差异;编写EUROlineScan软件与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连接的接口,达到检测结果实时传入LIS的目的。结果在148条膜条的1184例自身抗体检测实验中,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率为88.43%(1047/1184),κ=0.669,P=0.02;检测结果不一致主要集中分布于相邻两判断值间;目测判断法重复性为95.86%(1135/1184),而软件分析法的重复性为99.75%(1181/118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EUROlineScan软件分析法较目测判断法在操作上更简便和快速,结果更客观、重复率更高,并可读取显色带具体的灰度值,同时具有能与LIS联机的特点,因此EUROlineScan软件分析法是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抗体结果判读更为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筛查抗核抗体(ANA)与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抗核抗体谱(ANAs)特异性抗体结果不一致性,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IF筛查ANA和LIA检测ANAs特异性抗体,将IIF-ANA阳性/LIA-ANAs阴性和IIF-ANA阴性/LIA-ANAs阳性患者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组和非AID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16例IIF-ANA阴性AID组中,LIA-ANAs阳性率为46.30%,高于非AID组(20.00%,P=0.00);AID组LIA-ANAs(+)、LIA-ANAs(±)的比率均高于非AID组(P〈0.05)。IIF-ANA阴性、LIA-ANAs阳性中,抗Ro-52、抗SSA、抗双链DNA(dsDN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Sm、抗SSB、抗核糖核蛋白(nRNP-Sm)和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Jo-1)为主要阳性自身抗体;AID组及非AID组IIF-ANA阳性者荧光滴度分布均以1∶80~1∶160为主,2组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荧光滴度为≥1∶1 280时,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组中IIF(+)、LIA(-)的荧光模式以细胞核均质型(H)为主,与非AI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非AID组的荧光模式以细胞核斑点型(S)为主,与AI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ID的临床诊断中,除进行IIF筛查ANA外,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避免单一方法检测导致AID患者的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本地区HIV抗体确认阳性献血者的带型特征进行分析,以对献血招募、职业防护及血液检测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经本中心实验室初筛检测为HIV抗体反应性标本送市疾控中心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确认检测,收集经确认实验为HIV抗体阳性的标本信息,对各条带出现率及条带组合情况分别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收集HIV抗体确认阳性献血者54例,带型以全带型比例最高,为38.9%;各条带检出率:gp160/120、p24均为100%,其次为p66、gp41分别为92.6%、90.7%,p31、p17、p51依次为83.3%、87.0%、87.0%,p39和p55阳性率最低,分别为59.2%、42.6%。结论带型分析显示HIV抗体确认阳性献血者以早期感染为主,应采取措施避免高危人群献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