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香豆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β的影响及其相应作用机制。方法:脂质体转染构建APP695高表达CHO细胞系;MTT实验检异香豆素对CHO/APP695的细胞毒作用;RT-PCR检测APP695的表达;Western-blot实验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Aβ含量;ELISA法测定γ-分泌酶活性变化。结果: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CHO/APP695细胞高表达APP蛋白;0,10,20,40μmol·L-1的异香豆素处理CHO/APP695细胞24 h后,Aβ的分泌量从(16.4±1.4)pg.mL-1依次减低为(12.6±1.1),(9.4±0.8),(4.7±0.6)pg·mL-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异香豆素对CHO/APP695细胞APP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ELISA测定显示10、20、40μmol·mL-1的异香豆素分别抑制了(21.4±1.6)%、(41.1±2.5)%和(73.6±5.2)%的γ-分泌酶活性;Western-blot结果显示异香豆素没有减少剪切的Notch1蛋白的表达。结论:异香豆素可以高效的抑制γ-分泌酶对APP蛋白的剪切,减少Aβ的生成,其抑制活性并不影响Notch1蛋白的剪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致病相关基因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的高表达及β-淀粉样肽(Aβ)高度生成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胆碱能功能的影响,探讨AD脑内Aβ与胆碱能变化的联系。方法将携带野生型人APP基因的pCMV695质粒转染至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中,稳定表达后根据APP蛋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转基因细胞模型,考察通络醒脑泡腾片对Aβ生成和降解关键靶点的影响,探索其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H-SY5Y-APP和SH-SY5Y-C99细胞,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的培养液(含通络醒脑泡腾片血清0%~40%)干预48 h,采用MTT法确定无毒浓度,LDH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Aβ_(1-40)和Aβ_(1-42)分泌量;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PP基因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PP剪切片段sAPPα和sAPPβ蛋白表达;qRT-PCR、Western blot及荧光检测试剂盒分别测定BACE1基因、蛋白水平和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Aβ降解酶IDE和NEP蛋白表达;体外培养SH-SY5Y,通络醒脑泡腾片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培养液孵育48 h,MTT法检测Aβ_(25-35)诱导后细胞存活率。结果通络醒脑泡腾片含药血清对SHSY5Y-APP和SH-SY5Y-C99细胞均无明显毒性作用(P>0.05);通络醒脑泡腾片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SH-SY5Y-APP细胞Aβ的分泌(P<0.05),对SH-SY5Y-C99细胞Aβ分泌量无影响;对SH-SY5Y-APP细胞APP基因及蛋白水平、sAPPα及Aβ降解酶NEP和IDE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对sAPPβ蛋白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对BACE1基因、蛋白水平、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此外,研究发现通络醒脑泡腾片含药血清对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P<0.01)。结论通络醒脑泡腾片对β-分泌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对抗Aβ神经细胞毒性作用,提示抑制β-分泌酶和拮抗Aβ神经细胞毒性是通络醒脑泡腾片发挥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姜黄素对阿尔采末病中APP淀粉样酶切途径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研究姜黄素作用于阿尔采末病中APP淀粉样酶切途径的环节,探讨其抑制Aβ产生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以LipofectaminTM2000脂质体介导瞬时共转染pBACE1-mychis和pAPPswe两种质粒,姜黄素(0、1.25、5.0、20μmol.L-1)处理转染后的SHSY5Y细胞24h,以及5μmol.L-1姜黄素按时间梯度(0、12、24、48h)分别处理转染后的SHSY5Y细胞,通过RT-PCR检测APP和BACE1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ACE1和C99蛋白表达情况,ELISA检测Aβ40/42水平。结果经姜黄素处理后APP和BACE1mRNA表达水平都有明显减弱,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BACE1和C99蛋白表达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Aβ40/4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阿尔采末病相关基因APP mRNA表达;抑制APP的限速酶BACE1mRNA和蛋白表达;并抑制APP分解产物C99蛋白表达,都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此外,姜黄素可以明显抑制APP的分解产物Aβ40/42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花丹素(PL)调控miR-499a-5p表达对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片段25-35(Aβ25-35,5μmol·L-1)诱导SK-N-SH细胞24 h建立AD细胞模型.将SK-N-SH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的细胞)、模型组(5 μmol·L-1 Aβ...  相似文献   

6.
五味子乙素保护神经细胞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褐家鼠肾上腺嗜铬瘤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20μmol.L-1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加入5,10,25μmol.L-1五味子乙素,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法)检测PC12细胞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及空泡分选蛋白35(VPS35)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APP及VPS35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5,10,25μmol.L-1五味子乙素组PC12细胞存活率较Aβ25-35组高(P<0.05);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Aβ25-35组较正常对照组APP、VPS35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不同浓度五味子乙素组APP及VPS35 mRNA和蛋白表达较Aβ25-35组减少(P<0.05),VPS35与APP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5,10,25μmol.L-1五味子乙素可降低Aβ25-35对PC12细胞的损伤,该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VPS35表达、减少sorLA含量、延长APP运输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满足寻找可能影响淀粉样β蛋白(Aβ)在阿尔茨海默病过程中的药物实验的需求,建立共表达人淀粉样蛋白前体(APP)695基因和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α4β2亚单位基因的细胞模型。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方法把APP695基因转染进已稳定转染nAChRα4β2亚单位基因的SH-EP1细胞。用500mg.L-1G418加压筛选,并挑选细胞单克隆。用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对转染后的细胞单克隆进行鉴定,挑取成功转染并高表达APP695的细胞进行克隆。膜片钳检测所挑细胞克隆的α4β2受体功能。结果挑出成功稳定转染人APP695基因及人nAChRα4β2亚单位基因的共表达细胞克隆株。膜片钳方法检测到此细胞克隆株上nAChRα4β2存在活性。结论成功制备了共表达人APP695基因及人nAChRα4β2亚单位基因的细胞模型,为探讨神经元nAChRα4β2亚型对Aβ加工影响的药物实验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是一组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激活的具有去乙酰化作用的蛋白。本研究通过观察慢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APP)高表达转基因小鼠及经Aβ处理的体外培养神经细胞中SIRT1的表达,探讨其在AD中枢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用4月龄及8月龄APPswe/PSEN1d E9双转基因小鼠模型(APP高表达),经灌胃给予20 mg·kg~(-1)白藜芦醇(RSV)-SIRT1激活剂、20 mg·kg~(-1)Suramin-SIRT1抑制剂、对照组动物给予生理盐水,处理时间为2个月。细胞模型采用0.5μmol·L-1Aβ寡聚体(AβO)、10μmol·L-1RSV、200 mg·L-1Suramin、20μmol·L-1ZLN005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共激活因子1(PGC-1α)转染质粒分别或合并处理,孵育时间为24~48 h。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SIRT1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用CCK-8试验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体外培养细胞凋亡;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脑脊液中α-可溶性分泌型APP片断(αAPP)及脑组织中不可溶性Aβ含量;用蛋白印迹、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及NAD+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小鼠脑组织不同脑区和体外培养细胞中各种相关蛋白、m RNA表达水平及NAD+水平;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不同月龄双转基因小鼠大脑海马及皮质区均出现数量不等的老年斑,且其数量及分布程度随月龄增加而增加;应用RSV处理双转基因小鼠后,其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而Suramin则可进一步加重这些改变。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皮质区及加AβO处理神经元内SIRT1蛋白及m RNA表达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同时,PGC-1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α-分泌酶(ADAM10)及β-分泌酶(BACE2)蛋白表达出现不同程度降低,而β-分泌酶(BACE1)明显升高;另外,双转基因小鼠血清及脑脊液中αAPP含量明显降低;脑组织中不可溶性Aβ水平明显增加,动物及细胞模型中NAD+含量明显降低;同时,AβO使细胞凋亡明显升高;而上述改变均可被RSV逆转,动物老年斑明显减少。而随着PGC-1α的沉默,SIRT1不能降低细胞凋亡;而激活PGC-1α后,即使抑制SIRT1的表达,也能调控细胞凋亡。结论 (1) APP高表达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及经AβO的神经细胞中SIRT表达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老年斑大量聚集的原因之一。(2) RSV通过增加SIRT的表达,减少AβO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SIRT激活后调控其下游的一系列蛋白,从而减少细胞凋亡,进而降低细胞老化所引起的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3) SIRT激活后通过活化ADAM10,增强APP非淀粉代谢途径,促进s APPα分泌,从而减少Aβ在大脑中的沉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来替尼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糖酵解的作用。方法培养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25、2.5、5、10和20μmol·L^-1阿来替尼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ALK表达正常和敲低的SH-SY5Y细胞乳酸产量变化;检测5μmol·L^-1阿来替尼对SH-SY5Y细胞糖酵解活性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乳酸脱氢酶A(LDH-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25、2.5、5、10、20μmol·L^-1阿来替尼组SH-SY5Y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 <0.05);细胞内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 <0.05),且不依赖于ALK表达。5μmol·L^-1阿来替尼组SH-SY5Y细胞基础糖酵解活性值及最大糖酵解活性值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调(P <0.05)。与对照组相比,1.25、2.5、5和10μmol·L^-1阿来替尼组SH-SY5Y细胞LDH-A表达均显著下调(P <0.05)。结论阿来替尼抑制SH-SY5Y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SH-SY5Y细胞糖酵解活性,抑制LDH-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南药学》2018,(3):313-316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醒脑静注射液预处理SH-SY5Y细胞,再以Aβ诱导SH-SY5Y细胞产生AD样损伤,以MTT法检测不同分组细胞存活率,并以Western blot法检测LC3、p62的表达。以不同浓度醒脑静注射液对SHSY5Y细胞进行预处理,再以雷帕霉素诱导SH-SY5Y细胞产生细胞毒性损伤,以MTT法检测不同分组细胞存活率。结果经醒脑静注射液预处理,细胞LC3-Ⅱ的表达水平下降,LC3-Ⅰ升高,LC3-Ⅱ/LC3-Ⅰ下降(P<0.05),p62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在含雷帕霉素(100μmol·L-1)的培养基条件下,以醒脑静注射液预处理细胞,细胞的存活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低浓度醒脑静注射液可以拮抗Aβ蛋白对SH-SY5Y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SH-SY5Y神经细胞的自噬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GSK-3β抑制剂氯化锂(LiCl)在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断(Aβ25-35)诱导的细胞Tau蛋白磷酸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LiCl(1、5、10、20mmol.L-1)单独作用24h,对SH-SY5Y细胞存活率的影响;20μmol.L-1的凝聚态Aβ25-35作用于SH-SY5Y细胞不同时间点,蛋白免疫印迹法研究Tau蛋白磷酸化位点(Ser199、Ser396及Tau1)水平的变化;LiCl(20mmol.L-1)预处理细胞1h后,观察Aβ的作用有无变化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不同浓度的LiCl作用24h后,MTT法示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变化(P>0.05);20μmol.L-1Aβ25-35作用不同时间点后,Tau蛋白在Ser396、Ser199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在3h逐渐增加,6h达到最高峰,12h后又逐渐下降,在这3个时间点的增加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非磷酸化Tau1没有影响(P>0.05);LiCl预处理可抑制Aβ25-35的作用(P<0.05),并可诱导失活形式的GSK-3β在Ser9位点的磷酸化(p-GSK-3βSer9)表达增高。结论GSK-3β参与了Aβ25-35诱导细胞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LiCl可通过诱导失活形式的p-GSK-3βSer9表达增高而抑制GSK-3β的活性,进而抑制Aβ诱导的细胞Tau蛋白磷酸化。该实验为研究AD的发病机制及探索有效治疗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灵孢多糖(GLPS)对M146L细胞APP mRNA表达的影响,寻找潜在的能够抑制Aβ分泌的中药单体,以达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目的。方法:以可过表达β淀粉样蛋白42(Aβ42)的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突变型早老素1(PS1)双转基因的CHO细胞(M146L细胞)为体外AD治疗药物筛选模型。经不同浓度的GLPS(100,200,300μg/mL)处理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灵孢多糖对M146L细胞APP 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146L细胞中APP,Aβ42,Bax, Bcl-2等蛋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146L细胞外Aβ42的表达情况。结果:低、中剂量GLPS组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GLPS组相比于对照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相比于对照组,低、中、高剂量GLPS组APP mRNA,APP,Aβ4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嗜铁蛋白诱导EA.hy926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嗜铁蛋白以不同作用时间(0、24、48、72 h)及浓度(0、5、10、20μmol·L-1)刺激EA.hy926细胞,MTT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测细胞增殖及凋亡,比色法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ELISA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Western blot测p-p38 MAPK、t-p38 MAPK、Bax、Bcl-2蛋白表达,加入葛根素(10、50、100μmol·L-1)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20μmol·L-1)检测葛根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10μmol·L-1嗜铁蛋白作用48 h可显著抑制EA.hy926细胞增殖,上调p-p38 MAPK及Bax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诱导分泌hs-CRP及MCP-1,并增加LDH活性(P<0.05);50、100μmol·L-1葛根素均可显著减轻嗜铁蛋白诱导的EA.hy926细胞增殖抑制、下调p-p38 MAPK及Bax蛋白表达以抑制细胞凋亡、减少嗜铁蛋白诱导EA.hy926细胞分泌hs-CRP及MCP-1并降低LDH活性(均P<0.01),且较SB203580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嗜铁蛋白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葛根素可抑制p38 MAPK通路减轻嗜铁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4.
周芳 《江苏医药》2012,38(1):27-30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MCI-186)对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β淀粉样肽(Aβ)组、Aβ+溶剂对照组和Aβ+药物处理组。用Aβ25-35处理SH-SY5Y细胞,建立AD细胞模型。采用DAPI荧光染色法计数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表达。结果 Aβ25-35引起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SH-SY5Y细胞凋亡,并使p-p38MAPK表达增加(P<0.05)。MCI-186与p38MAPK抑制剂SB239063均抑制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及p-p38MAPK表达(P<0.05)。结论 MCI-186通过抑制p38MAPK磷酸化,对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上调miRNA-9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蛇床子素治疗后差异表达的microRNAs;数据库和Cytoscape预测miRNA-9调控的靶基因;脂质体2000建立APP高表达的SH-SY5Y细胞模型,MTT法检测蛇床子素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将miRNA-9抑制剂转入到APP高表达的SH-SY5Y细胞中,RT-PCR法检测各组miR-9、BACE-1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BACE-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数据库结果显示,蛇床子素调控的miRNA-9可以与BACE-1靶向结合。本实验成功建立APP高表达的SH-SY5Y细胞模型。MTT结果显示,50μmol·L~(-1)蛇床子素对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RT-PCR结果显示,蛇床子素可以上调miR-9的表达,抑制剂组miRNA-9表达最低。与模型组相比,蛇床子素可以抑制BACE-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抑制剂组的BACE-1 mRNA和蛋白表达最多。结论蛇床子素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可能与上调miRNA-9,从而抑制BACE-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RNA干扰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β淀粉样蛋白片段25-35(Aβ25-35)刺激HT22细胞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Tol样受体4(TLR4)、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Aβ25-350,2.5,5,10,20和40μmol·L-1作用HT22细胞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对数生长期的HT22细胞分为5组:正常细胞对照组、Aβ25-3540μmol·L-1组、小干扰RNA(siRNA)50μmol·L-1组、siRNA或scramble siRNA+Aβ25-35组(HT22细胞转染si RNA或scramble si RNA 50μmol·L-1作用24 h后,再加入终浓度为40μmol·L-1人工合成的Aβ25-35处理24 h),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检测HMGB1在细胞中位置的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HMGB1,RAGE,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结果Aβ25-35作用HT22细胞24 h,IC50为41.17μmol·L-1。后续采用Aβ25-3540μmol·L-1进行实验。Aβ25-3540μmol·L-1作用24 h后,细胞大量死亡,聚集成团,突起减少,细胞间隙增大,且HMGB1从核内转移至核外。细胞内的HMGB1,RAGE,TLR4和NF-κB P65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经siRNA 50μmol·L-1处理24 h,可显著降低细胞内HMGB1,RAGE,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P<0.05)及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P<0.05)。结论 RNA干扰HMGB1可减少Aβ25-35刺激HT22细胞HMGB1,RAGE,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刘剑敏  姜凤超 《药学进展》2004,28(11):491-497
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β淀粉样蛋白是经β和卜分泌酶水解口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而产生,故β和γ-分泌酶是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代谢的关键性酶,因而成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很有潜力的靶点。根据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的代谢、β淀粉样蛋白的形成过程及γ-分泌酶的结构、特性和作用机制,分类综述γ-分泌酶抑制剂抑制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的活性及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18.
红参水提物对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红参水提物对Aβ25-35诱导人神经瘤母细胞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Aβ25-35处理SH-SY5Y细胞,模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神经元的病理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的红参水提物进行干预;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学的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50 μmol·L-1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72 h后,细胞变圆、聚集,其存活率为39.26%土3.16%、凋亡率为37.30%±0.69%,线粒体红绿荧光强度比值为0.45±0.10;而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与不同浓度(1、5、10 mg·ml-1)红参水提物同时孵育后,明显减少了细胞损伤,升高了细胞存活率、降低了凋亡率,并升高了线粒体红绿荧光强度比值.结论 红参水提物对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抗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myloid-β,Aβ25-35)所致培养皮层神经元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取培养7d大鼠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Aβ组加入Aβ25-35(20μmol.L-1)作用24h;吡格列酮组和各种阻断剂组,先加入吡格列酮(0.1、1、10μmol.L-1)或各种阻断剂作用1h,然后加入Aβ25-35(20μmol.L-1)作用24h;正常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基。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活性的caspase-3细胞内定位;Westernblot检测活性的caspase-3表达水平;Griess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神经元经NSE和NF200免疫荧光鉴定,其阳性率可达90%以上。Aβ25-35(20μmol.L-1)可使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同时神经元培养液中的NO含量也明显增加。吡格列酮可明显抑制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抑制caspase-3表达的增加,吡格列酮还可明显抑制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培养液中NO含量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GW9662(10μmol.L-1)能明显对抗吡格列酮对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活性的caspase-3表达增加、NO增加的抑制作用。SP600125(5μmol.L-1)、SB203580(20μmol.L-1)和SMT(1mmol.L-1)可明显对抗Aβ25-35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及培养液中NO含量增加。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明显的抑制Aβ25-35引起的皮层神经元损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激活PPARγ受体、抑制JNK信号传导通路和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余惠旻  ;周红祖 《中国药房》2009,(24):1843-1845
目的:研究不同药性中药——红参(温性)、生晒参(平性)和西洋参(凉性)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Aβ25-35处理SH-SY5Y细胞,复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内神经元的病理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的红参水提物(WERG)、生晒参水提物(WEG)和西洋参水提物(WEAG)进行干预,以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测定兔抗人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连接X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50μmol.L-1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72h后,细胞变圆、聚集,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Aβ25-35与不同浓度的WERG、WEG和WEAG同时孵育后,可显著减少细胞损伤,使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率降低,同时Bax与Bcl-2比值显著降低。结论:不同药性的红参、生晒参和西洋参对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其中红参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