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监测麻醉(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是麻醉医师参与局麻患者的监测和(或)对接受诊断性或治疗性操作的患者在生命体征监测下使用镇静、镇痛的药物,以提供一个安静、无痛的手术环境[1]。颜面外科多数在局部麻醉和患者完全清醒状态进行手术,由于手术在患者颜面部对精神刺激较大,会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等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导致并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眼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于合作的成年患者可以在局部麻醉下施行,但难以克服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近年来MAC(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技术合用局麻在眼科手术中受到欢迎和重视,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及患者的舒适性,现简要综述如下。1MAC技术的定义早在上世纪80年代,作为MAC技术的基础和雏形standby anesthesia(中等程度麻醉,麻醉前状态)已经在美国提出和应用,经过了将近20年的发展,Sarego等[1]提出了MAC技术的概念,并得到医学界的认可和推广。目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对MAC的定义是:MAC麻醉是指一些局部麻醉,或根本不需要麻醉的情况下,需要专业麻醉医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麻醉监测管理技术(MAC)加局部浸润麻醉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的应用,探讨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行MPCNL手术34例,由患者自行选择麻醉方式,分为TIVA组、CSEA组和MAC组,监测患者的HR、MAP、SpO2,观察各组的麻醉效果和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患者均镇痛满意,手术时间及住院日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和MAC组的住院费用均少于TIVA组(P<0.01);CSEA组有2例患者术中出现躁动。CSEA组和MAC组患者术中呼吸平稳,SpO2均能保持在96%以上。俯卧位后2~5min,CSEA组患者的MAP有明显下降,与麻醉前相比P<0.01,其中有6例(75%)患者需要使用缩血管药物;而TIVA组、MAC组患者的HR、MAP与俯卧位前无明显变化。MAC组患者的丙泊酚平均输注速率为(2.05±0.72)mg/(kg?h),术中OAA/S评分全部为3~4分,镇静、镇痛满意。结论 MAC加局部浸润麻醉用于MPCNL创伤小、效果切实安全、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监测的麻醉管理在脑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1例帕金氏病患者,在手术开始前静脉缓注2~4mg咪达唑仑或半剂至一剂的氟芬合剂进行镇痛-镇静。在术中根据患者情况静脉给予芬太尼0.05~0.1mg/次或丙泊酚1-4mg/kg/h持续泵入,在进行电生理检测前15~30min停止追加药物,以保证患者能清醒配合。全程监测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等生命指标。结果患者入手术室后SBP、HR较手术前日晨明显升高20%~30%,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MAC技术后与入手术室后相比,发现SBP降低28%,两组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MAC技术后与手术前日晨SB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监测的麻醉管理用于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局部麻醉复合监护麻醉(MAC)现已广泛用于临床手术中,尤其是在眼耳鼻喉科手术中,但局部麻醉下鼻内窥镜手术要求镇静、镇痛,还能降低血压,对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右旋美托咪啶(DEX)作为新型α2受体激动剂(α2-ARA),具有清醒镇静、镇痛、降压的作用[1],用于神经外科和眼科手  相似文献   

6.
<正>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是应激反应主要的应激源。手术应激反应过度会削弱生理储备,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等,强烈的应激反应会加剧患者的疼痛[1,2]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是一种介入治疗技术,此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清醒状态。局部麻醉是一种不完全的麻醉方法,患者在局部麻醉下实施经  相似文献   

7.
术前熟悉手术环境及术中音乐对局部麻醉手术患者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熟悉手术环境及术中音乐对局部麻醉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局部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术前熟悉手术环境,同时在术中播放个体化音乐,两组分别测定术前焦虑值,同时测量术前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值、术前术中血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熟悉手术环境及术中音乐能有效缓解局部麻醉手术患者的焦虑,减少血压、心率波动,从而保证手术麻醉顺利进行,有利于术后身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效果。方法6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患者随机分为局部麻醉组(n=28例)和硬膜外麻醉组(n=32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术后尿潴留和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局部麻醉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尿潴留、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优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及住院费用低等优点,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拓宽了手术适应证,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及人格特征对眼科术后疼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眼科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状态-特质焦虑得分(STAI)、疼痛灾难化得分(PCS)、正性负性情绪得分(PANAS)、自我效能感得分(GSES)、大五人格得分(GBFS)、自测健康评定得分(SRHMS),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及疼痛药物使用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CS、状态焦虑及GSES为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神经质、STAI总分、术前疼痛程度、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是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工作状态、是否接受术前超前镇痛、状态焦虑、外向性是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因素和人格特征是眼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重要因素,临床需加强心理护理,以达到减轻术后疼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硬膜外麻醉和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69例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硬麻组)和67例接受局部麻醉(局麻组)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辅助用药和住院时间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伤口并发症、麻醉并发症以等方面比较(P<0.001、P<0.01、或P<0.05),局麻组明显优于硬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浸润麻醉是择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最佳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50名老年眼科手术的患者,给予患者手术前中后心理干预护理,最后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测定患者入院时、手术前、中、后时焦虑评分。结果患者入院时的焦虑评分为10分,手术前中后的评分分别为13、6、7分,患者术前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以及手术过程中、后评分,且入院时焦虑评分大于术中以及术后。结论眼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的情绪,在术前焦虑程度最高,入院次之,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之后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均有明显积极影响,在眼科手术前后有针对性地展开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可以顺利完成手术,治愈出院,所以,在眼科手术前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干预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6,(3):662-664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小儿眼科手术患者的麻醉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0月间行眼科手术患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手术,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异氟醚吸入全身麻醉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后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给药麻醉后在气管插管后(T_3)、手术开始时(T_4)及手术结束时(T_5)的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在5,15及30 min后的Ramsay评分值和Riker躁动评分值及FLACC疼痛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眼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具有明显的镇静止痛疗效,能有效地维持和稳定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促使患儿术后能快速苏醒。  相似文献   

13.
汪洪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3):354-355
监测麻醉处理 (monitoredanesthesiacare,MAC)是指麻醉医生参与局麻病人的监测和 (或 )对接受诊断性或治疗性操作的病人使用镇静 止痛药物、提供一个安静、无痛的手术环境[1] 。我院自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3月在监测麻醉处理下行支撑喉显微手术 4 0例 ,效果良好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4 0例 ,男 2 2例 ,女 18例 ;年龄 8~ 75岁 ;体重 2 2~ 75kg ;ASAⅠ~Ⅱ级。声带息肉 38例(95 % ) ,声带乳头状瘤 2例 (5 % )。术前合并高血压 6例(15 % ) ,心电图异常 5例 (12 5 % )。手术时间 10~ 2 5min。1 2…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综合心理干预对围麻醉期老年人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本院择期外科手术老年患者164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心理干预组在术前2d给予心理支持、术前访视和传授行为治疗技术;对照组实行常规麻醉前访视。两组老年患者在告知手术前、术前访视后及术后3d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量。结果告知手术前两组老年患者焦虑评分差别不大,术前访视后与术后3d干预组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告知手术前和术前访视后两组抑郁评分接近,而术后3d干预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在老年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促进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行血管旁路移植术中的麻醉效果,了解该种麻醉方式与气管插管全麻相比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优点。方法选择LEAOD行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82例,男71例,女11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组(A组)及气管插管全凭静脉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各41例。观察并记录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术毕麻醉苏醒时间、芬太尼用药量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病率。结果 A、B两组术后第1h、2h的血压与麻醉前相比均降低(P<0.05);而组间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且均在正常值范围内。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病率及芬太尼用药量显著低于B组(P<0.05或0.01);手术时间及术毕麻醉苏醒时间两组未见显著性差异。而B组有4例(9.8%)患者出现拔管困难,被送入重症监测病房(ICU),1周后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2.4%)。结论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可较有效地应用于LEAOD行血管旁路移植术中,且可避免因全麻气管插管导致老年患者拔管困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魏小华  李春永 《中国药业》2012,21(13):83-84
目的探讨肿胀麻醉技术在微创法腋臭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微创法腋臭根治术患者,其中治疗组34例向手术区注入适量局部麻醉肿胀液后再实施手术,并与同种手术而未注射局部麻醉肿胀液的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优势和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1~3 d疼痛减轻,术后局部淤血、红肿发生率都较低。结论术中局部注射肿胀液能明显减轻术中出血、术后早期疼痛及减少术后局部淤血、红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呼气末不同异氟烷和七氟烷浓度对癫癎患者脑电图及棘波的影响。方法:40例癫癎需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异氟烷组和七氟烷组各20例。以1.0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的异氟烷或七氟烷维持麻醉。术中置入硬膜外电极后,调整蒸发器刻度,分别控制呼气末异氟烷或七氟烷浓度于0.7、1.0、1.3、1.5MAC,并各稳定15min后。描记脑电图。结果:癫癎患者1.0MAC异氟烷时棘波的频数与0.7MAC时相比无明显变化,而1.3MAC和1.5MAC时棘波的频数少于0.7MAC时(P〈0.01)。1.0MAC和1.3MAC七氟烷时棘波的频数与0.7MAC时相比无明显变化。1.5MAC时棘波的频数高于0.7MAC时(P〈0.05)。随着呼气末异氟烷或七氟烷浓度的升高,患者的α和β波的频数逐渐减少.而δ波的频数增多。结论:癫癎手术术中需行皮层脑电图监测时,将异氟烷麻醉深度维持于0.7~1.0MAC或七氟烷麻醉深度维持于0.7~1.3MAC较为适宜。以保证癫癎源灶准确的定位及手术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18.
由麻醉医师参与监测管理的局麻辅助静脉镇静药称为监护下的麻醉管理 (m onitored anesthesia,MAC)〔1〕,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方法。MAC可避免麻醉常见不良反应 ,减少术后护理 ,还有利于术后早期镇痛。〔2〕近两年来我科应用 MAC技术用于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及诊断性操作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应用 MAC技术对 15例患者实施电视胃、肠镜下取异物及诊断性操作 ,其中小儿患者 9例 ,成人患者 6例 ,年龄 2~ 5 5岁 ,ASA均为 ~ 级。1.2 麻醉方法 :术前用药 :苯巴比妥钠 5 m g/ kg、阿托品 0 .0 1~ 0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105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全麻)组、局部麻醉(局麻)组与硬膜外麻醉(硬麻)组,各35例。对三组患者麻醉效果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麻组麻醉效果最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 d及术后5 d时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局麻组与硬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局麻、硬麻相比,全麻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认知功能影响最大,在为老年患者展开手术治疗时,应根据其实际情况选取适当麻醉方式,促进患者术后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清醒镇静麻醉使用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配合局部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7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接受清醒镇静麻醉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471例患者术中镇痛完善,镇静评分全部在3分以上,有效率100%;配合手术合作度97.5%;手术医生满意率100%。术中及术后24h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术后患者自评满意度100%。结论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配合局部麻醉的清醒镇静麻醉方式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能使患者术中舒适、无焦虑、遗忘效果好、配合度高,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保护反射始终存在,能显著提高患者麻醉安全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