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确诊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人,研究体外反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分为体外反搏治疗组(A组)及非体外反搏治疗组(B组)各120例,两组均给予相似的药物治疗,A组在标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体外反搏治疗。通过对两组治疗前后心脏舒张功能各项指标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4周后,A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a、Aa、Ea/Aa、EDT)明显改善(P均〈0.01),非体外反搏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搏期间病人无不良反应。结论:体外反搏对冠心病病人心脏舒张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103-2105
目的:对体外反搏及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系统临床疗效观察比较。方法:将160例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38例、中药治疗组43例、体外反搏治疗组40例、中药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组39例,观察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对照组、中药治疗组、体外反搏治疗组、中药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8.4%,76.8%,75.0%,82.9%,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8.4%,74.4%,72.5%,82.9%,对照组与中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体外反搏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中药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及体外反搏的应用为临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增加了新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心绞痛减轻程度和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对血清炎性因子TNF-α及ICAM-1的影响。方法:选取自愿加入该研究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治疗组(n=40)。两组患者均接受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治疗组行体外反搏加通心络胶囊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5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血清TNF-α、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或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更加明显,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药物促使血清促炎因子TNF-α及ICAM-1含量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冠心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霞 《河南中医》2007,27(7):32-32
2002-2005年,我们采用冠心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影响。方法60例UA患者随机分为A组(EECP组,30例)和B组(常规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SOD、MDA变化。结果A组MDA含量较B组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高(P〈0.05)。结论EECP对UA患者具有抗氧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翟瑶瑶  王成  郭晓梅  刘艳军 《陕西中医》2023,(11):1573-1576
目的:探究活血通脉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阻心脉证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阻心脉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EECP治疗,联合组给予活血通脉稳斑汤联合EEC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栓素B2(TXB2)、内皮素-1(ET-1)水平降低,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心排量、每搏输出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左心房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水平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为5.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稳斑汤联合EECP可有效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阻心脉证症状,增强患者心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劳累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中间状态 ,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 ,部分病人可以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 ,甚至猝死 ,为寻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法 ,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针刺治疗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根据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 (协 )会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选取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 4 9例 ,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 ,针刺组 2 8例 ,男 18例 ,女 10例 ,年龄 4 7~ 6 2 (平均56 .5)岁 ,其中初发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265例U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硝酸甘油、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缓释片、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日,14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两组均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ST-T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90.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ST-T改善、减少缺血发作阵次、缩短缺血持续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并常规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较常规基础疗法更为安全、有效,更适合长期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养心氏片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给予扩张血管、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养心氏片。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心电图ST段总压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利群  段卉娣  攸翔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711-171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8例,静脉点滴丹红注射液40mL次/,每日1次,14天,对照组137例,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每日1次,14天,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电图ST-T改善率为78.4%,对照组心电图ST-T改善率为62.8%,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减少,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射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2004年6月-2005年2月,我院应用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瓜蒌皮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瓜蒌皮注射液6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组均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生情况和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67%),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心电图和耗氧指数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结论瓜蒌皮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心绞痛缓解、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凝指标,治疗后4周和12周的心绞痛再发率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心绞痛控制、心电图改善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凝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和12周的心绞痛再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降低心绞痛的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王美香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170-1171
目的观察宁心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宁心方,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宁心方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体内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冠心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5例)和治疗组(10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冠心泰每次6 g,每日2次口服,连用1个月。在3个月内观察2组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死亡及出血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冠心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瓜蒌皮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瓜蒌皮注射液6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组均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生情况和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93%)明显高于对照组(67%),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心电图和耗氧指数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结论瓜蒌皮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7.
抗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之间的临床状态,是最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它的发生与冠脉内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有关,预后具有多方向性,如不及时有效治疗,易发展为AMI。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预后有其重要临床意义。我们对比分析了低分子肝素(LMWH)在治疗UAP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高一鑫  高连宝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622-1623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与对照组39例,均采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辛伐他汀、低分子肝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予黄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加用肌苷;两组疗程均为10d.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性,且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李岩华 《北京中医》2006,25(6):F0003-F0003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血府逐瘀胶囊,每日2次,每次1粒,疗程4周。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疼痛的时间、疼痛的程度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心电图ST—T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良好,该药可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改善症状和预防发作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方活血通脉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于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活血通脉汤口服;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活血通脉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