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3例SLE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在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前均长期服用激素。脑脊液压力升高10例(10/13),蛋白定量升高13例(13/13),糖降低9例(9/13),氯化物降低11例(11/13),白细胞计数升高12例(12/13)。其中1例(1/13)脑脊液涂片找到抗酸杆菌。结论脑脊液中发现病原微生物是确诊SLE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可靠依据,但阳性率低;对于无病原微生物证据的患者是否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需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5,(11):1491-1493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及诊断特点,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能力。方法:对15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亚急性、慢性起病133例(85.81%),合并颅外结核病灶140例(90.32%);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89.68%),头痛(76.77%),恶心、呕吐(61.94%),脑膜刺激征阳性(63.87%);脑脊液检测显示细胞数(81.74%)轻中度增高、蛋白增高(87.06%)、糖(85.81%)及氯化物(87.06%)降低;脑脊液细胞学呈混合细胞学反应128例(82.58%);脑脊液结核菌培养阳性15例(9.68%),抗酸染色涂片阳性32例(20.6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测缺乏特异性,病原学检出率低,早期诊断困难。脑脊液混合细胞学反应高度提示结核性脑膜炎可能。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核性脑膜炎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特点以及治疗,提高对SLE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对5例SLE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以发热和头痛为首发症状,3例出现恶心呕吐和颈抵抗,奥本海姆征阳性,1例出现神志淡漠;5例脑脊液(CSF)常规检查均为葡萄糖浓度降低(1.18-3.29mmol/L),氯化物浓度在115-131.2mmol/L之间,蛋白定量590-1245mg/L,CSF细胞数(20-380)×10^9/L,未见隐球菌;3例患者CSFγ-干扰素(γ-IFN)〉400mg/L,2例腺苷脱氨酶(ADA)〉5U/L,1例CSF分枝杆菌快速荧光培养示抗酸分枝杆菌生长;5例患者均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喹诺酮类药物(利复星或左旋氧氟沙星)五联抗痨治疗,全部患者发热和头痛症状2周后缓解。结论SLE患者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和神志淡漠时,及时行CSF检查,CSFγ-IFN和ADA升高有助于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及早联合抗痨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老年结核性脑膜炎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石 《海南医学》2010,21(8):55-56
目的探讨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不十分典型,均合并有慢性疾病,以低热、嗜睡、表情淡漠为主要表现,占57.1%;其次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占39.3%。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升高15例(53.6%),细胞数升高28例(100%)。脑脊液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占67.9%,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占32.1%,白蛋白升高100%,氯化物升高100%,糖含量下降13例(46.4%),涂片找到抗酸杆菌8例(28.6%)。头颅CT阳性11例(39.3%),合并肺结核9例(32.1%),结核菌素实验阳性15例(53.6%),血沉升高16例(57.1%)。经综合治疗,痊愈13例(46.4%),死亡4例(14.3%),后遗症11例(39.3%)。结论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生化检查十分典型,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低,应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脑脊液改变及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分析,或进行诊断性抗痨治疗以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1例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可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采用涂片、实时荧光定量PCR 2种方法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81例脑脊液标本中,脑脊液涂片检测阳性率为2.21%(4/181),PCR检测阳性率为12.15%(22/181);脑脊液涂片、PCR法检测51例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阳性率分别为5.88%(3/51)和25.49%(13/51);检测80例临床可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阳性率分别为1.25%(1/80)和11.25%(9/80),2种方法的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54,P<0.05)。50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涂片及PCR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临床结核病检测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8):134-137
目的 探讨GeneXpert MTB/RIF(以下简称“GeneXpert”)检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初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脑脊液抗酸杆菌涂片检测、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960 培养及脑脊液GeneXpert 检测,分析GeneXpert 的检测效能。结果 脑脊液抗酸杆菌检测阳性9 例,阴性111 例;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960 培养阳性40 例,阴性80 例;脑脊液GeneXpert 检测阳性39 例,阴性81 例。以脑脊液涂片为标准,GeneXpert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00%和72.97%;以脑脊液960 培养为标准,GeneXpert 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7.50%和100.00%;以临床诊断为标准,GeneXpert 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12%和100.00%。结论 脑脊液GeneXpert 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检测时间短,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钠离子浓度、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Gene X-pert MTB/RIF)、脑脊液ADA在早期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99例,其中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观察组,59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血清钠离子的浓度、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分析比较2组检测结果,分析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前后检测结果。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相比较非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ADA、脑脊液蛋白升高(P<0.05),脑脊液氯化物、血清钠离子的浓度降低(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脑脊液浓缩集菌抗酸菌检测及脑脊液结核菌培养(P<0.05);接受抗结核治疗1个月后,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ADA、脑脊液蛋白降低(P<0.05),脑脊液氯化物、血清钠离子的浓度升高(P<0.05)。结论 老年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不典型,血清钠离子的浓度、脑脊液X-pert、脑脊液ADA在早期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脑脊液改良抗酸染色法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法诊断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意义。方法 TBM 患者81例,采集脑脊液检测标本,分别采用离心甩片改良抗酸染色法、实时 FQ-PCR 法检测抗酸杆菌。结果81例改良抗酸染色法阳性率66.7%(54/81)高于 FQ-PCR 方法阳性率50.6%(4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诊断 TBM 方面,改良抗酸染色方法显著优于 FQ-PCR 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中枢感染及狼疮脑病的特征及诊断。方法 对12例诊断为SLE合并中枢感染及狼疮脑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诊断SLE后均长期使用激素。诊断狼疮脑病2例,隐球菌脑膜炎2例,化脓性脑膜炎3例,结核性脑膜炎5例。结论 脑脊液中发现病原微生物是鉴别狼疮脑病与中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大肠杆菌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治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5年4月新生儿科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且脑脊液培养为大肠杆菌的新生儿,记录患儿围生期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及预后等,并对大肠杆菌菌株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检测及多位点序列(MLST)分型.结果 共收治15例大肠杆菌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男6例,女9例;生后发病≤7d 2例,>7d 13例.14例患儿有发热,9例有嗜睡、拒乳,4例有抽搐,2例有哭闹烦躁,1例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呼吸支持.实验室检查:WBC升高(>15×109/L)7例,WBC降低2例(<5×109/L),CRP升高(>8 mg/L)13例.15例脑脊液白细胞均明显升高(>500×106/L),均以多核为主;12例糖降低(<2.2 mmol/L);14例蛋白升高(>1 500 mg/L).ESBL检测结果:ESBL阳性6例(40%).MLST分型结果:ST 95 3例(20%),STl193 3例(20%),ST 62 3例(20%),ST 4456 2例(13.3%),ST 4702 1例(6.7%),ST 4381 1例(6.7%),ST 131 1例(6.7%),新型1例(6.7%).10例应用美罗培南治疗,3例应用头孢曲松+青霉素,2例放弃治疗.2例患儿合并有硬膜下积液及脑室管膜炎.1例合并硬膜下积液.11例患儿治愈出院,2例好转出院,2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新生儿大肠杆菌化脓性脑膜炎以晚期新生儿多见,病情凶险,美罗培南治疗效果较好,对于治疗迁延的患儿,应注意特殊基因型的大肠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抗原(ESAT-6),探讨其对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3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37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脑脊液单核ESAT-6抗原,同时进行脑脊液抗酸染色、结核抗体和腺苷脱氨酶(ADA)检测,然后比较各种方法的阳性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脑脊液ESAT-6(免疫优势抗原)抗原的阳性率较其它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显著增高(P〈0.01),其ESAT-6抗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脑脊液抗酸染色、结核抗体和ADA检测。结论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内ESAT-6抗原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学义 《四川医学》2013,(11):1702-1704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3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均为散发,以中青年为主,多为隐匿起病.首发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部分伴咳嗽,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涂片培养各发现抗酸杆菌阳性1例.病毒学检测:排除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理检查:无癌细胞及恶性肿瘤细胞.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大部分发现有肺部结核病灶,(包括继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胸膜增厚),少部分有生殖、泌尿系统、骨脊柱结核病灶;头部CT大部分有异常改变,主要为脑实质低密度灶脑积水,少部分有脑表面、室管膜的多发性小钙化灶,极少数伴脑梗死,脑出血.预后:近半数15例好转,7例未愈,6例有后遗症,5例死亡.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按临床诊断标准易被诊断,但大部分患者起病隐匿,慢性病程,症状变化大,体征不典型.脑脊液初期不典型,抗酸杆菌阳性率低,早期易误诊误治,大部分确诊时已为中晚期,经抗结核治疗,大部分预后良好,部分未愈,部分留有后遗症,少部分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脊液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ar meningitis,TBM)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SELDI-TOF-MS)检测80例脑脊液标本,其中TBM30例、化脓性脑膜炎30例及同期排除中枢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例20例,用Biomarker Wizard 软件分析找出差异蛋白峰,蛋白峰差异的比较使用Biomarker Patterns 5.0软件进行统计判别,建立决策树诊断模型,并通过盲法验证评价其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蛋白质组谱图分析发现有9个差异显著的蛋白峰(P&lt;0.01),4个在TBM组中高表达,m/z分别为15920.00,32540.50,7967.66,8046.85;有4个在TBM组中低表达,其m/z为8762.66,9411.40,6840.92,6649.47。由m/z为8046.85,15920.00及32540.50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对TBM的诊断准确率为90%。通过盲法验证模型对TBM的诊断准确率为85%。[结论]由3个差异蛋白峰构成的TBM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为TBM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支气管镜下酷似肺癌的肉芽增殖型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临床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支气管镜下表现酷似肺癌的肉芽增殖型TBTB患者(共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TBTB好发于中青年(占90%,9/10),男女均可发病,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咯血为主,痰菌阳性率低,发病部位以两肺上叶为主(占50%,7/14),入院漏诊率(为50%)引及误诊率(为50%)高.支气管镜下均见典型新生物,如菜花状、结节状等,表面附有少许坏死物,合并相应气管、支气管狭窄者,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支气管镜下表现非常相似,影像学及支气管镜下表现与肺癌难以鉴别.经支气管镜检查刷检后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7例(7/10),刷检后病理阳性7例(7/10);经支气管镜下活检病理见典型结核样改变4例(4/7);刷检病理及活检病理均阳性3例,刷检后涂片找抗酸杆菌及活检病理均阳性3例;三者均阳性2例.结论:TBTB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肉茅增殖型TBTB支气管镜下表现酷似肺癌,结合支气管镜刷检抗酸染色、活检病理可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李群 《四川医学》2014,(7):849-852
目的:总结彝族地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71例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住院患儿病例资料。结果①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7~14岁组最多,男女比例为2.38:1。彝族患病率为1.56%,汉族患病率为0.1%。农村儿童患病率为0.77%,城镇儿童患病率为0.29%,彝族与汉族比较,农村与城镇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②本组患儿卡介苗接种率、阳性接触史和 PPD 阳性率均较低,分别为5.6%,8.5%,和36%。③本组患儿中中晚期病例占85.9%。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占94.4%。早期几乎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性格改变,而颅内高压、抽搐、意识障碍则是突出的临床症状。④71例患儿中脑脊液检查90.1%有细胞数增高,而糖降低50%以上者占41.5%。46.9%胸片或胸部 CT 检查异常,其中6例为粟粒性肺结核。60.8%(42/69)头部 CT 检查异常。其中33例表现为脑积水占表现异常者的47.8%(33/69)。结论①彝族、农村儿童结脑患病率高于汉族、城镇儿童患病率。②彝族地区卡介苗接种覆盖率低,发病率高,应重视宣传及加强对基层的防御工作。③性格改变是结脑早期最普遍的临床特点,应高度重视。④发热伴颅内压增高,脑神经损害是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常见的表现。⑸头颅 CT 是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比较有效的方法。肺结核的血行转移仍是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疑诊患儿或脑脊液不典型患儿应早期行头部 CT 及胸片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改良抗酸染色法,并与离心涂片法和GENEN Xpert相比较,探讨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改良抗酸染色法、离心涂片法、GENEN Xpert同时对84份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腔积液标本进行检测,其中,胸腔积液多核细胞>50%的15例(多核为主组),多核细胞<50%的69例(单核为主组)。结果 84例胸腔积液改良抗酸染色法、离心涂片法、GENEN Xpert的阳性率分别为29.8%(25/84)、7.1%(6/84)、32.1%(27/84)。15例多核为主组改良抗酸染色法、离心涂片法、GENEN Xpert的阳性率分别为80.0%(12/15)、26.7%(4/15)、86.7%(13/15),69例单核为主组改良抗酸染色法、离心涂片法、GENEN Xpert的阳性率分别为18.8%(13/69)、2.9%(2/69)、20.2%(14/69),改良抗酸染色法与GENEN Xpert阳性率均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1,P>0.05),改良抗酸染色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离心涂片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膜刷检在渗出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盯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同时行胸膜刷检术及胸水脱落细胞学病理、胸水沉渣结核菌涂片及结核菌培养。结果:87例患者,胸膜刷检112次,成功率73.2%(82/112),病因诊断阳性率为60.0%(52/87),其中结核34例(65.4%),胸膜转移癌15例(28.8%),胸膜恶性间皮瘤3例(5.8%)。而通过胸水检查,病因诊断阳性率仅为27.6%(24/87),其中脱落细胞学病理发现肿瘤12例,包括恶性间皮瘤2例及转移癌10例,胸水沉渣结核菌涂片仅3例阳性,胸水结核菌培养9例阳性。胸膜刷检病因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胸水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87例患者胸膜刷检时发生胸膜反应2例(1.8%),气胸4例(3.5%)。结论:胸膜刷检相对于胸水检查,在渗出性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具有病因诊断阳性率高、操作简单、相对安全等优势,因而在渗出性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意义。方法对菌阴肺结核患者123例纤支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镜下表现及组织活检病理、支气管刷检涂片和术后痰找抗酸杆菌对肺结核的诊断阳性率。结果本组病例中纤支镜下主要表现为管口或管腔瘢痕狭窄26.0%(32/123),黏膜表面有白色苔状物或豆腐渣样物覆盖21.2%(26/123),黏膜充血肿胀17.9%(22/123),肉芽肿样新生物17.1%(21/123),多发结节样新生物8.1%(10/123)。组织活检病理、支气管刷片以及术后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检查,诊断肺结核的阳性率分别为75.5%(77/102),45.5%(56/123),38.2%(26/68),联合取材诊断率达100%。结论纤支镜检查是临床诊断菌阴肺结核的又一重要途径,组织活检病理、支气管刷片以及术后痰菌检查相互补充,可提高确诊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胸膜活检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6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经皮胸膜活检与胸腔积液找抗酸杆菌检查,并对它们的阳性率作了比较,同时分析影响诊断阳性率的因素及其安全性。结果经皮胸膜活检的病理学阳性率为53.2%,与胸腔积液找抗酸杆菌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97,P<0.05);6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年龄越小、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值越大、起病后早期进行胸膜活检可提高阳性率。78例次胸膜活检中发生少量气胸2例(2.5%),胸膜反应3例(3.8%)。结论胸膜活检在确诊结核性胸膜炎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的检查手段,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