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20例持续性枕后位的观察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如何处理持续性枕后位,以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总结分析了120例持续性枕后位胎儿的孕周、胎儿体重、产程长短对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当孕周≥40w,胎儿体重≥3500g,潜伏期>8h,活跃期>4h,剖宫产率明显增高,持续性枕后位所致的产程延长及手术助产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妇的并发症。结论:对持续性枕后位应正确观察处理各产程,早期诊断,充分估计其阴道分娩的可能性,对不适于阴道分娩者,应果断行剖宫产术,以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关光 《吉林医学》2008,29(17):1440-1441
目的:了解影响持续性枕后位分娩方式的因素及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处理的临床资料与影响其分娩方式的相关因素。结果:持续性枕后位中脐带绕颈〉1周、胎儿体重≥3 500g、潜伏期≥8h、第二产程〉2h者剖宫产可能性明显增加,自然分娩机会减少。围产儿死亡率为0,新生儿窒息率为19.05%,新生儿窒息率随活跃期增长、第二产程延长而增加;新生儿体重≥3 500g窒息率明显高于体重〈3 500g者,而高体重儿剖宫产窒息率较分娩者为低。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存在脐带绕颈〉1周、胎儿体重≥3 500g、活跃期≥8h、第二产程〉2h者应放宽剖宫产指征,否则应给与充分的试产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196例第二产程持续性枕后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均有产程异常表现,根据产程异常特点设计分类,其中第一产程无异常,仅表现第二产程异常的为单纯I型;第一、第二产程均表现异常为复合II型,并进行相关因素的对比分析。结果:1型组主要分娩方式为阴道助产分娩,达64.56%,胎儿体重小,多分布于3000~3500g;Ⅱ型主要分娩方式为剖宫产,达77.78%,无阴道自然分娩,胎儿体重较大,多分布于3500~4000g。Ⅱ型组母儿不良预后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在1型组中这两者则无明显差别。结论:对进入第二产程的持续性枕后位,临床产程的观察者有助于正确分娩方式的选择,从而减少母儿不良预后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358例孕妇和同期358例枕前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 枕位异常者,宫缩乏力明显增加导致潜伏期延长、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高于枕前位组(P均<0.01),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组胎吸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枕前位组(P<0.01或0.05).随着胎儿体重增加,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剖宫产率增高(P<0.01).结论 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是导致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易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持续性枕后(横)位2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横)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分娩方式。方法对252例持续性枕后(横)位和同期252例枕前位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枕后(横)位组潜伏期延长、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高于枕前位组(P均<0.01),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持续性枕后(横)位组产钳、胎吸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枕前位组(P<0.01或0.05)。随着胎儿体重增加,持续性枕后(横)位剖宫产率增高(P<0.01)。结论持续性枕后(横)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横)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分娩方式.方法:对248例持续性枕后(横)位(观察组)和同期248例枕前位(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情况及围生儿预后.结果:观察组产妇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剖宫产、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持续性枕后(横)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儿持续性枕后位的相关因素、产程特点及分娩预后。方法:1997-1999年住院分娩112例持续性枕后位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枕前位112例初产妇进行比较。结果:持续性枕后位组胎儿平均体重明显增大;骨盆临界狭窄、宫缩乏力及产程异常发生明显增加;总产程平均时间明显延长,尤其经阴道分娩者,除第三产程外,产程各期平均时间均明显增加。持续性枕后位组剖宫产率、难产率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母体产褥病率均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是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第一产程时及早论断与处理潜在问题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是提高围产期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马爱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355-4356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分娩的临床特点、处理及转归。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整理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持续性枕后位产妇103例,随机抽取103例枕前位产妇作为对照组,2组均无骨盆异常,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比较2组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持续性枕后位组剖宫产、胎吸或产钳助产、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导致头位难产,产程延长,母儿并发症明显增加,及时发现并及时正确处理,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儿持续性枕后位的相关因素、产程特点及分娩预后. 方法1997 ~1999年住院分娩112例持续性枕后位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枕前位112例初产妇进行比较. 结果持续性枕后位组胎儿平均体重明显增大;骨盆临界狭窄、宫缩乏力及产程异常发生明显增加;总产程平均时间明显延长,尤其经阴道分娩者,除第三产程外,产程各期平均时间均明显增加.持续性枕后位组剖宫产率、难产率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母体产褥病率均明显增加(P均<0.05). 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是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第一产程时及早诊断与处理潜在问题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是提高围产期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刘倩  李焱  付晶 《吉林医学》2008,29(23):2220-2221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220例持续性枕后位和同期220例枕前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枕后位组和枕前位组,比较两组产程进展、分娩结局及母儿并发症。结果:两组产程进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后位组难产发生率均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枕后位组并发症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D Wang 《中华医学杂志》1990,70(1):10-2, 2
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cesarean section records in the 60 s, 70 s, and 80 s,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was 3.4%, 7.6% and 20.9% respectively, but the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was not lowered.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cesarean section increased due to marke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fetal distress, breech position, precious baby. There even appeared failed induction as indication. Because of the early and prompt management of every stage of labor, the complica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was eliminated obviously. Dead fetuses and death of neonates account for about 85-90% of the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Thus, cesarean section is not the only way to lower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health care of pregnancy, surveillance, before and during labor and the care of newborns.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初产妇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77例作临床分析.结果表明: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组活跃期时限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而且剖宫产、产钳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对母婴的影响很大,在临床上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应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3.
杨玲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7):712-713,716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及围生儿预后。方法: 对122例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产妇及围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121例枕前位产妇为对照。结果: 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骨盆异常、宫缩乏力发生率比枕前位高(P < 0.05~P < 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明显长于枕前位(P < 0.01),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枕前位(P < 0.01),胎儿窘迫、轻度窒息、重度窒息均明显多于枕前位(P < 0.01)。结论: 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产程时间延长、宫缩乏力是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处理不当,围生儿预后欠佳,手术产率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中胎儿性别对分娩孕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住院分娩的94例双胎妊娠产妇资料,按胎儿性别分为双男胎、双女胎、一男一女胎三组,对其孕周及早产率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三组双胎妊娠产妇年龄和双胎儿平均体质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和早产例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男胎组孕周最短,双女胎组孕周最长。三组双胎妊娠产妇双男胎组早产率最高,双女胎组早产率最低。结论双胎妊娠中胎儿性别影响妊娠孕周,男胎是导致早产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并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进行生产的瘢痕子宫妊娠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每组45例,A组中的产妇进行阴道试产,B组中的产妇进行再次剖宫产,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 A组的分娩成功率为88.9%低于B组100%的成功率;但是A组产后并发率为8.9%,低于B组22.2%的产后并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4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率为8.9%,B组中有10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率为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分娩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的产妇的分娩的结局无影响,但是A组并发症发生几率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查经产孕妇超重和肥胖对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入院住院并进行阴道试产的经产妇共576例,其中早孕期超重和肥胖即体重指数BMI为25~29.9的孕妇有184例,分娩时超重和肥胖BMI≥30有152例,观察超重和肥胖与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早孕期超重和肥胖经产妇平均总产程时间为(14.7±2.6)h,宫口扩张速度(0.68±0.14)cm/h;产程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31.5%,35.9%,19.6%和6.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或显著性(P〈0.01,P〈0.05)。产前超重和肥胖经产妇平均总产程时间为(15.3±2.1)h,宫口扩张速度(0.79±0.12)cm/h;产程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28.9%,38.8%,25.0%和6.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或显著性(P〈0.01,P〈0.05)。早孕期超重和肥胖经产妇孕期体重增加≥20 kg者,产程时长为(15.3±2.1)h,而体重增加〈20 kg者总产程时长为(14.2±2.4)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孕妇体重增加≥20 kg者产程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46.9%,53.1%和29.7%,与体重增加〈20 kg的经产妇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或显著性(P〈0.01,P〈0.05)。结论孕期超重和肥胖导致宫口扩张减缓、产程异常和手术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桂西地区壮族巨大胎儿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围生因素。方法 将 15 0例巨大胎儿与同期出生的 15 0例正常出生体重的足月儿作为对照研究 ,比较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宫高、腹围、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巨大儿组平均胎龄、体重、身高、双顶径、男性比例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母亲年龄、身高、孕周、孕次、宫高、腹围及围生期并发症亦高于对照组 ,P 均 <0 .0 1。结论 该地区巨大儿发生率以男性为主。分娩的方式往往决定着他们的临床结局 ;孕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宫高及腹围是产前诊断巨大胎儿主要的相关因素 ;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应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孕妇体质量指数(BMI)、社会支持程度及文化程度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生产的350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自然产、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的比例进行统计,然后将其中不同新生儿出生体重、孕妇BMI、社会支持程度及文化程度者的分娩方式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高新生儿出生体重及BMI孕妇的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BMI孕妇,低社会支持程度及文化程度者的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高社会支持程度及文化程度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体重、孕妇BMI、社会支持程度及文化程度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均较大,妊娠期应对上述指标给予充分的干预,以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与孕期监护管理,寻找准确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并抽取同期分娩正常体重儿240例足月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巨大胎儿的发生与孕妇超体重、妊娠合并糖尿病、遗传因素、孕妇饮食摄入过多而活动太少有关;巨大胎儿组较对照组易发生难产。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72.91%)高于对照组(32.08%)。结论: 加强孕期监护可预防巨大胎儿的发生。孕妇体重、身高、分娩孕期及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径是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选择正确的分娩时机与分娩方式可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