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以35倒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35例确诊的PB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泌IL-4和IFN-γ情况。结果 PBC患者组CD^4+T细胞升高,CD8^+T细胞下降,CD4^+T/CD8^+T比值上升(P〈0.05);PBC患者CD4^+T细胞IFN-1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PBC发病机制中,CD4^+T细胞和TH1亚群细胞超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子痫前期患者及正常孕妇中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及正常孕妇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并与未孕妇女进行对照,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T细胞比值在子痫前期及正常孕妇中的变化。结果:子痫前期与正常妊娠妇女相比,子痫前期患者总T淋巴细胞无显著变化,CD^4+T淋巴细胞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01);CD8^+T淋巴细胞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01):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01)。与未孕妇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痫前期患者中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与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r=0.569,P〈0.01)。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及相互间的平衡失调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CD3^+、CD4^+、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水平,探讨检测T细胞亚群与恶性肿瘤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APAAP法检测研究组223例恶性肿瘤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设正常对照组22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恶性肿瘤患者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CD8^+水平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性肿瘤各疾病组患者治疗后CD3^+、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比治疗前明显增高(均P〈0.01)。【结论】T细胞亚群活性检测能反映恶性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状况,对其观察疾病的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短波紫外线对大鼠感染性伤口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大鼠感染性伤口动物模型,检测短波紫外线照射对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短波紫外线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短波紫外线组,其中短波紫外线组于伤VI感染后48h,应用短波紫外线照射脊柱左侧感染伤口,每日1次,连续7次为1疗程。然后抽取眼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CD3^+、CD4^+、CD8^+ T细胞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D3^+、CD4^+,CD4^+/CD8^+ T细胞显著降低,而短波紫外线照射则能显著增加大鼠感染性伤口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大鼠的CD3^+、CD4^+ T细胞亚群的数量,增高CD4^+/CD8^+ T细胞亚群的比值。结论:短波紫外线照射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结核病免疫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观察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探讨其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肺结核病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CD3^+,CD4^+和CD8^+T细胞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而CD4^+/CD8^+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肺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以监控患者的免疫状态,从而对指导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复方制剂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黄芪复方制剂;对照组服用泼尼松片,疗程12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通过调节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布以及体液免疫功能等的变化,可能是黄芪复方制剂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恶性肿瘤患者及4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CDl6^+/56^+-NK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和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5^+曲调节性T细胞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CD4^+CD25^+曲调节性T细胞增多可能是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受抑的重要原因之一。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肿瘤患者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初步探讨内生场热疗对食管癌放疗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内生场热疗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的急性放射反应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22例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内生场热疗+放疗治疗组;放疗组(对照)。用钴60治疗机常规放射治疗,DT60~66Gy/3033F;综合组加内生场热疗,2F/W,8~10F。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综合组疗初和疗终时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变化均无显著意义(P〉0.05);单放组疗初和疗终时T细胞亚群:CD4^+下降(P〈0.05),CD4^+/CD8^+下降(P〈0.01),CD8^+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放射反应减轻。结论内生场热疗可能减轻食管癌患者的急性反应,改善放疗所致的T细胞亚群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调节T细胞在病程发展中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丙肝患者RNA高拷贝组、低拷贝组、RNA阴性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25^+CD127^+调节T细胞百分率,分析其在丙型肝炎病程中的变化。结果丙型肝炎患者CD4^+T细胞降低,CD8^+T细胞升高,CD4^+/CD8^+降低,患者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NA阴性组和低拷贝组调节性T细胞(CD4^+CD25^+CD127^+)与正常对照组明显偏高(P〈0.05),RNA高拷贝组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丙型肝炎病程发展过程中T淋巴细胞亚群均发生变化且有调节性T细胞的增高,说明细胞免疫及调节机制参与了丙型肝炎的发病及发展,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胞免疫状况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h1和Th2的百分率,CD4^+与CD8^+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及CD19^+和CD19^+CD23^+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B淋巴细胞的活化状况。结果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的外周血Th1,Th2的细胞百分率(13.15%±6.23%及4.57%±3.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14%±5.09%及2.03%±0.95%),患儿组CD4^+细胞百分率亦较对照组为高(P〈0.05);CD8^+,CD4^+/CD8^+比值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D19^+与CD19^+CD23^+的表达阳性率无明显升高。结论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时可活化T辅助淋巴细胞亚群,表现为Th1扫Th2细胞百分率均增加,Th1和Th2细胞免疫反应增强,而B淋巴细胞状况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fSLE忡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29例活动期、24例非活动期SLE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中的CD3+、CD4+、CD8+、CD3-CD16+CD56+(NK)及CD19+(B)淋巴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NK细胞明显降低(P〈0.05),B淋巴细胞明显增高(P〈0.05),CD3+T和CD8+T淋巴细胞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活动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各亚群、NK细胞及B淋巴细胞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对判断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胸腺切除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Fas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胸腺切除术治疗MG与Fas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17例MG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组PBL中CD4^+CD8^+及Fas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无行胸腺切除术组MG患者PBL中CD4^+CD8^+细胞比例升高,CD4^+CD8^+细胞比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胸腺切除术组CD4^+CD8^+细胞比例较无行胸腺切除术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行胸腺切除术组MG患者PBL中Fas^+、CD4^+Fas^+细胞比例以及行胸腺切除术组Fas^+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胸腺切除术组MG患者PBL中Fas^+、CD4^+Fas^+及CD4^+Fas^+细胞比例低于无行胸腺切除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患者存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异常,胸腺切除可减少此异常。MG患者PBL表面Fas表达升高,可能反映体内T淋巴细胞的活化及CD8^+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增强。胸腺切除可降低PBL中Fas的表达,可能与治疗MG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7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骨盆骨折组)和1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本研究。采用双抗体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对照组和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在入院当时、伤后第3天、第5天和第7天4个时间点的外周血CD4^+亚群、CD8^+亚群的百分率及两者比值CD4^+/CD8^+。结果本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CD4^+亚群和CD4^+/CD8^+比值。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外周血CD4^+亚群和CD4^+/CD8^+比值在伤后第3天和第5天均处于最低值,而至伤后第7天,上述指标虽然未完全恢复正常,但已经明显有所改善。结论对于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患者,免疫调节功能在伤后第7天才开始恢复,因而对于这一类患者,至少在创伤后病情稳定一周以上方能考虑进行内固定手术,这样可能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免疫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病毒复制程度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36例乙肝病毒感染者、6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HBVDNA。结果:84例慢性HBV携带者(ASC)、5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显著降低(P〈O.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0.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慢性HBV携带者相比,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降低(P〈o.05)。随着病情发展,从健康对照组、慢性HBV携带者到慢性乙型肝炎,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呈逐渐下降趋势,CD8+T细胞百分比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慢性HBV携带者HBVDNA阳性组与HBVDNA阴性组相比,CD3+T淋巴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01),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下降(P〈0.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结论:HBV感染可导致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HBADNA复制增加进一步加重乙肝病毒感染者T细胞亚群的紊乱,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的动态变化可及时提示临床HB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加强临床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方法将18例H7N9禽流感患者(感染组)根据治疗预后分为治愈组13例和死亡组5例,以门诊健康献血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感染组CD3+、CD8+和CD4+T细胞绝对数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愈组CD3+、CD8+及CD4+T细胞绝对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愈组治疗后CD3+、CD8+及CD4+T细胞绝对数明显升高(P〈0.05);但CD3+、CD4+T细胞绝对数及CD4+/CD8+比值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死亡组治疗前、后CD3+、CD8+及CD4+T细胞绝对数均低于治愈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CD3+、CD8+及CD4+T细胞绝对数均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H7N9禽流感患者存在比较严重的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死亡患者免疫失衡更为严重。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能与H7N9禽流感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化脓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和病灶处脓液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探讨化脓性结核病患者免疫状态。方法:对30例结核病组患者外周血标本和病灶处脓液标本各30份应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核细胞水平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20份作对照。结果:结核病组外周血中CD4^+淋巴细胞百分含量低于对照组,CD8^+淋巴细胞百分含量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病组病灶处CD4^+淋巴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1),CD8^+淋巴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脓性结核病的发生与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有关,表现为外周血中CD4^+细胞数量减少,而局部病灶中CD4^+细胞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 T 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8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与30例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外周血 CD3^+、CD4^+、CD8^+ T 细胞百分比及 CD4^+/CD8^+比值。结果放疗后乳腺癌组患者CD3^+、CD4^+ T 细胞百分比、CD4^+/CD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乳腺癌组放疗前与放疗后的 CD3^+、CD4^+ T 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放射治疗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已经紊乱的免疫功能进一步恶化,监测 T 细胞亚群对乳腺癌患者的放疗时机选择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单纯型和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探讨这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单抗CD3^+,CD4^+,CD8^+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标记和计数,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单纯型及喘息型二组;对照组为〉45岁的健康查体人群。结果:单纯型或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的CD3^+、CD4^+,CD8^+及CD4^+/CD8^+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两组慢支患者的CD3^+、CD4^+较正常对照组低,但CD8^+及CD4^+/CD8^+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单纯型和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均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nephrotiesyndrome,PN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B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4例成人PNS活动期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8+)、CD16+CD56+NK细胞及CD19+B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同时检测30例同期来院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PNS组与对照组相比:CD3+、CD3+CD4+T淋巴细胞降低.CD3+CD8+T淋巴细胞升高,CD4+/CD8+比值显著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NS组CD16+CD56+NK细胞较对照组降低,而CD19+B淋巴细胞显著升高,且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成人PNS活动期T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构发生严重失衡,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而体液免疫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20.
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方法采用先进的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了29例结核菌阴性及49例结核菌阳性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结果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CD4^+、CD4^+/CD8^+降低,而CD3^+、CD8^+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8^+、CD4^+/CD8^+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结核患者的CD3^+、CD8^+、CD4^+/CD8^+均较青年结核病患者低,其中CD4^+/CD8^+差异有显著性;病变范围广泛者的CD3^+、CD4^+、CD4^+/CD8^+较病变范围小者低,CD3^+差异有显著性;痰菌阳性者与阴性者比较,CD4^+/CD8^+下降,CD8^+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T细胞亚群变化存在其自身特点。对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了解抗结核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