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曰:“治肝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自浊溲血。”龙胆泻肝汤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为治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之常用方。龙胆泻肝汤在内科肝胆疾病应用较为广泛,通过适当的加减变化,也可用于外科、妇科、儿科、眼科等临床各科。外科皮肤病症中湿热邪毒之缠腰火丹、肝胆湿热之脚气等皆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2.
宋群先 《河南中医》2021,41(2):205-210
冯宪章教授擅用中医四诊八纲、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学术思想指导临床,治疗皮肤科的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疗效颇佳.龙胆泻肝汤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或肝胆湿热下注证.冯教授认为,带状疱疹病机为虚、瘀、湿、热、毒,病性为本虚标实,急性期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后期则加用益气扶正的药物.湿疹...  相似文献   

3.
龙胆泻肝汤主要是泻肝胆实火 ,肝经湿热循经上扰下注所致的病证。在皮肤表现为红斑、灼热、肿胀 ,其上可有水疱、糜烂、渗液 ,如阴囊湿疹、带状疱疹等。临床应用龙胆泻肝汤应在“异病同治”的原则指导下 ,药味和药量必须酌情加减 ,方能恰到好处。本方药物泻肝胆实火之力甚强 ,凡肝胆实火之症 ,津液未伤者可用。此方药物苦寒直折 ,在使用时 ,也要注意到大苦大寒 ,苦能化燥伤阴 ,寒能伤脾败胃。凡胃气虚者 ,服之多呕 ,脾气虚者 ,服之多泻。故使用此方时 ,中病即止 ,毋使过剂。现将我在临床上应用此方治疗皮肤病的经验简介如下。1 缠腰火丹 (…  相似文献   

4.
<正>龙胆泻肝汤原方出自《医方集解》,主治由肝胆实火、肝经湿热循经下注所致的肝胆湿热实证。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其特征为沿周围神经分布成簇状疱疹和神经痛,常见于胸胁、腰腹部,亦可见于头面及肢体等部位,多数患者的疼痛随着疱疹的消退而逐渐消失,但部分患者可遗留后遗神经痛。本病在中医上称之为"蛇串疮""腰缠火丹",认为其多因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而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化热,湿热蕴结肝胆,外感  相似文献   

5.
龙胆泻肝汤最早出自李东垣《兰室秘藏》,后世应用的多是《医方集解》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生地黄等组成,是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和肝经湿热下注证的方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载:"治肝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泻肝胆实火,利肝经湿热为君;臣以黄芩、栀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辨证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胆实火湿热所引起缠腰火丹、子痈、瘾疹、肛门湿疹、脓耳等多种疾病的经验.方法 遵循“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龙胆泻肝汤辨证加减,治疗上述病证.结果 本方治疗肝胆湿热阻滞气机之病证具有满意的疗效.结论 龙胆泻肝汤既能泻肝胆实火,又可清下焦湿热,故临床可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收到“异病同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龙胆泻肝汤治疗多种疾病在临床上的疗效.方法:对头痛、胁痛、泄泻、不孕症、眼底出血、带状疱疹用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的,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结果:因病症不同,最少服用三剂,最多服用二十余剂,临床全部有效,大部份疾病达到痊愈.疗效确切.结论:龙胆泻肝汤是治疗肝胆湿热的主要方剂,临床应用颇为广泛.对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眼底出血、淋证阴痒、赤白带下、不孕症、泄泻、带状疱疹等各病,临床验之确有疗效.以此得出祖国医学"异病同治"这一法则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龙胆泻肝汤治疗多种疾病在临床上的疗效.方法:对头痛、胁痛、泄泻、不孕症、眼底出血、带状疱疹用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的,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结果:因病症不同,最少服用三剂,最多服用二十余剂,临床全部有效,大部份疾病达到痊愈.疗效确切.结论:龙胆泻肝汤是治疗肝胆湿热的主要方剂,临床应用颇为广泛.对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眼底出血、淋证阴痒、赤白带下、不孕症、泄泻、带状疱疹等各病,临床验之确有疗效.以此得出祖国医学"异病同治"这一法则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带状疱疹中医称“缠腰火丹”、“蛇串疮”。西医治疗多用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中医传统辨证多谓“肝胆湿热”,倡用龙胆泻肝汤治之。笔者遵循中医教科书,从俗首先使用龙胆泻肝汤,但几无疗效,有时反而使病情加重,苦恼不已。后偶读当代已故中医名家刘绍奇著《临证发微》,里面有两则治疗带状疱疹病案,作者用“瓜蒌散”加味治之,效出意外。笔者又参阅其他医家外治之治,自拟六一冰朱散外涂,内服瓜蒌散、犀角(水牛角代之)地黄汤、一贯煎化裁合方,效果较好。一般不留神经后遗痛。  相似文献   

10.
<正>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桅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车前子等组成,具有清肝泻火、除肝经湿热的作用,主治肝胆实火或肝经湿热之证,可用于内、外、妇、五官等多科疾病。现将2010年以来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皮肤科疾病的文献综述于下。1传统中医学中龙胆泻肝汤的使用据《医方集解·泻火之剂》载"治肝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凡由肝胆实火上炎或肝经湿热下注均可用本方  相似文献   

11.
龙胆泻肝汤长于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笔者运用本方治疗急性痛证,颇有心得.现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12.
龙胆泻肝汤是中医“八大名方”之一,具有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功效。其颗粒制剂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WS3-B-2108—96),四川琦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临床适应症为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耳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尿路感染、阴道炎等疾病表现为肝胆湿热证的患者,为进一步验证龙胆泻肝颗粒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评价龙胆泻肝颗粒治疗带下(湿热蕴结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院中医科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间采用四川琦云制药厂生产的琦云牌龙胆泻肝颗粒治疗带下(湿热蕴结证)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诊余随笔     
龙胆泻肝汤之应用龙胆泻肝汤出自局方,为治肝经湿热之方,原方谓治肝胆经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东垣除黄芩、栀子、甘草治前阴热痒臊臭。明·吴昆《医方考》去当归、生地、木通、泽泻、车前,加人参、五味、天冬、麦冬、黄连、知母,亦名龙胆泻肝汤治肝气热色青  相似文献   

14.
一、带状疱疹周××,女,30岁。1982年7月2日诊。右胁腰部皮肤发红疹刺痛两天。刻诊:腰胁部红色疱疹并簇集成带状,瘙痒刺痛,烦躁口渴,体温38℃,舌边尖红,脉弦数,证属肝胆湿热。治拟清热解毒利湿,以龙胆泻肝汤出入:龙胆、黄芩、栀子、木通、柴胡、丹皮各  相似文献   

15.
龙胆泻肝汤见于《医方集解》,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主治肝胆实火上扰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湿热下注见阴肿阴痒,小便混浊,妇女湿热带下等。而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不仅限于此,只要具有肝胆实火或下焦湿热之证者,皆可用此方。临床“带环后流血”较多见(妇科内诊子宫有炎症),有因流血不止取环更是屡见不鲜,虽非大疾,亦属棘手。笔者据其发生机理,十年来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带环后流血”近百例,皆获佳效平均疗程9天。这类患者多见素日带下质稠或黄  相似文献   

16.
龙胆泻肝汤主治肝胆经实火湿热,症如口苦,胸痛,耳聋,小便赤涩不畅,尿道疼痛诸疾。现代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肝炎,胆囊炎,眼结膜炎,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肝胆湿热型。加羌活、元参等可治急性青光眼。去生地、当归、泽泻加大黄治带状疱疹有良效。也可用治高血压属肝阳上亢...  相似文献   

17.
黄开珍 《四川中医》2009,(10):124-125
龙胆泻肝汤是中医名方,传统以治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病症为主。本文所述耳鸣耳聋、不寐、黄汗、带状疱疹,虽则病症不同,但病机一致,均属肝胆湿热所致,皆用龙胆泻肝汤加味,而收到了“异病同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杨超平 《河北中医》2008,30(3):271-271
龙胆泻肝汤出自清代汪昂所撰<医方集解>,有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之功,主治肝胆实火上炎和肝经湿热下注的证候.近代常用来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急性胆囊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湿疹、带状疱疹、顽固性头痛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等辨证属本方证者.临床只要抓住了证属肝胆实火或湿热的主要病机,就可运用龙胆泻肝汤而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春秋季节容易发病,皮损特点为数个簇集性水疱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可发生于皮肤任何部位且多呈单侧性,常伴有神经痛。本病属中医学"缠腰火丹"范畴。相关描述可见《外科准绳·缠腰火丹》"腰生疮,累累如珠何如,名缠腰火丹"、《外科大成·缠腰火丹》"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在辨证论治方面,《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比较详细:"其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属肝心二经风火者,治宜龙胆泻肝汤;属脾肺二经湿热者,治宜除湿胃苓汤。"因本病常  相似文献   

20.
董宝真 《河南中医》2003,23(5):62-62
1 血精李某 ,男 ,2 6岁 ,1 998年 8月初诊。患者结婚 2a不育 ,反得血精年余 ,阳强易举 ,时有射精时痛 ,射精延迟或有不射精 ,伴心烦易怒 ,口苦头胀 ,舌红 ,苔黄 ,脉弦数。综观脉症 ,乃属肝胆湿热下注 ,灼伤精室脉络之证。治宜清利肝胆湿热 ,凉血止血 ,方投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 1 5 g ,黄芩 9g ,栀子 9g ,生地黄 1 5 g ,泽泻 9g ,车前子 2 0 g(外包 ) ,柴胡1 2 g ,木通 9g ,白茅根 30g ,竹叶 6 g ,甘草 9g。 5剂 ,每日 1剂 ,水煎服。二诊曰 ,血精变淡 ,余症觉轻 ,守方加减治疗半月 ,血精消失 ,续用龙胆泻肝丸治疗 1月 ,随访其妻已孕 ,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