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研究肌原纤维调节因子-1(MR1)在心肌肥大中的变化及其作用。 方法: 选取rMR1 mRNA的3个Stem-loop结构作为靶点,构建RNA干扰载体,对乳鼠心肌细胞进行瞬时转染,通过定量RT-PCR,选定第1靶点进行RNA干扰以封闭MR1基因;采用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形态学检测、蛋白质提取、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蛋白合成速率、细胞表面积、rMR1蛋白表达等指标,观察MR1基因沉默对于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 Ⅱ, AngⅡ)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结果: AngⅡ组[3H]-亮氨酸掺入较对照组增加24.1%(P<0.01),其细胞表面积较对照组高65.8%(P<0.01),rMR-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AngⅡ的上述作用可被卡托普利完全消除;MR1基因封闭后,由AngⅡ诱导的[3H]-亮氨酸掺入降低30.2%(P<0.01),细胞表面积较AngⅡ组降低31.1%(P<0.01),rMR-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少。 结论: 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与rMR-1表达上调有关。MR-1可能通过促进心肌收缩蛋白的合成参与心肌肥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阐明Ang-(1-7)对AngⅡ在炎症方面的拮抗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1-7)组;AngⅡ+Ang-(1-7)组;AngⅡ+ Ang-(1-7) + Ang-(1-7)受体阻断剂A-779组。以ELISA法和半定量RT-PCR法从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MCP-1和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AngⅡ(100 nmol/L)使MCP-1和ICAM-1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Ang-(1-7)(1 000 nmol/L)使MCP-1和ICAM-1的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P<0.05);混合刺激组中,与AngⅡ组比较,Ang-(1-7) (10 nmol/L、100 nmol/L、1 000 nmol/L、10 000 nmol/L)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ngⅡ诱导的HUVEC MCP-1、ICAM-1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5),Ang-(1-7) 浓度为1 000 nmol/L时,虽然蛋白和mRNA表达仍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加入 A-779 组与AngⅡ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ng-(1-7) 通过其特异性受体MAS拮抗AngⅡ诱导的HUVEC MCP-1和ICAM-1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as基因沉默后对血管紧张素-(1-7) [Ang-(1-7)]拮抗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1)有效Mas siRNA的筛选:设计合成3对不同序列针对Mas基因的siRNA,瞬时转染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实验分5组:Mas siRNA序列1、Mas siRNA序列2、Mas siRNA序列3、阴性siRNA序列及正常对照组。转染后48 h,分别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Ma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2)研究有效Mas siRNA对Ang-(1-7)拮抗AngⅡ的影响:实验分6组:正常对照组、AngⅡ组、Ang-(1-7)组、AngⅡ+Ang-(1-7)组、阴性siRNA对照组和Mas siRNA转染组。分别培养72 h后,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细胞活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外基质成分Ⅰ型胶原(ColⅠ)的含量。结果:(1)与组相比,Mas siRNA各组Mas基因的表达均下降,其中以Mas siRNA序列2最明显(P<0.05)。 (2)有效Mas siRNA转染组在加AngⅡ+Ang-(1-7)干预72 h后,较非转染组和阴性siRNA转染组α-SMA及ColⅠ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s siRNA能有效抑制Mas的表达,使Ang-(1-7)拮抗AngⅡ诱导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作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4.
陆莹  杨爽  杜文娟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12):1282-1285
目的 探讨丙戊酸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的抑制作用。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肥大组、丙戊酸组。利用AngⅡ刺激心肌细胞造成肥大模型,并给予丙戊酸进行干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mRNA表达;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的表面积和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 原代心肌细胞在AngⅡ作用下表面积增加,超微结构发生改变;β-MHC mRNA和c-fos蛋白表达增加(P < 0.05)。给予丙戊酸干预后,上述变化显著缓解(P < 0.05)。结论 丙戊酸抑制AngⅡ刺激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为临床上治疗心肌肥厚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促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体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Ghrelin(10^-7mol/L)组;AngⅡ(10^-7mol/L)组;AngⅡ(10^-7mol/L)+Ghrelin不同浓度组:(Ghrelin 10^-7mol/L、10^-7mol/L和10^-7mol/L三个浓度组)。每组设6个复孔。用AngⅡ和Ghrelin联合干预细胞18h后,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内皮素-1(ET-1)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Ghrelin呈浓度依赖性地显著减少Ang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ROS生成及ET-1释放,且明显促进NO生成(P〈0.05)。结论Ghrelin对AngⅡ体外诱导的HUVECs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小RNA-199a-5p(miR-199a-5p)在心肌肥大模型中的表达及对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调控作用。方法:用腹主动脉缩窄术(TAAC)构建心肌肥大大鼠模型,体外培养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心肌细胞,用血管紧张素II(Ang II)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动物血浆和心肌细胞miR-199a-5p含量;合成大鼠miR-199a-5p的拟似物(mimic)和抑制剂(inhibitor),用脂质体转染mimic和inhibitor进入心肌细胞,用qRT-PCR检测肥大基因心房钠尿因子和β-肌球蛋白重链mRNA的表达变化;用氚标亮氨酸掺入量检测细胞蛋白合成速率变化;用细胞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表面积变化。结果:TAAC 术后28 d,大鼠血浆miR-199a-5p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P<0.05),在Ang II诱导肥大的心肌细胞中,miR-199a-5p的表达量也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在心肌细胞中过表达miR-199a-5p,能使细胞肥大基因表达增加,蛋白合成速率加快,细胞表面积增大,而使用inhibitor阻遏miR-199a-5p的作用后,能抑制Ang II诱导的肥大基因表达、细胞蛋白合成速率和细胞表面积的变化。结论:心肌肥大动物和细胞模型中miR-199a-5p的表达发生上调。过表达miR-199a-5p能促进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肥大,而阻遏miR-199a-5p的作用能抑制Ang II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1-7) 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 分为对照组和Ang-(1-7)组、AngⅡ组和Ang-(1-7)+AngⅡ组, 培养72 h后, 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活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上清液中TGF-β1、IGF-I及细胞外基质成分Ⅰ型胶原(ColⅠ)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仅有基础水平的α-SMA表达, 几无Col I、TGF-β1和IGF-I表达, Ang-(1-7)组与之类似; AngⅡ组细胞α-SMA及ColⅠ、TGF-β1、IGF-I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 AngⅡ+Ang-(1-7)组与AngⅡ组比较, 细胞α-SMA及Col I、TGF-β1、IGF-I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Ang-(1-7)可抑制AngⅡ诱导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 减少细胞外基质成分ColⅠ的合成,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致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和IGF-I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钙敏感的calpa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的致心肌细胞肥大的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信号通路的调节。方法: 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AngⅡ刺激细胞Ca2+内流和(或)内贮细胞Ca2+释放, [3H]-Leu掺入法反映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Fura-2/AM比率荧光成像分析细胞内钙信号变化,免疫印迹检测心肌细胞μ-calpain、m-calpain、CaN磷酸化及蛋白表达。结果: Ang Ⅱ呈浓度依赖性(10-8-10-5 mol·L-1)促心肌细胞[Ca2+]i增加,各刺激组[Ca2+]i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或P<0.05)。AngⅡ(10-7 mol·L-1)剌激心肌细胞15 min后, μ-calpain的磷酸化明显增加,但其蛋白表达量无显著改变(P>0.05), m-calpain蛋白表达及磷酸化量显著差异,CaN的蛋白表达量无显著改变,但其磷酸化增强, 环孢素A(CsA)抑制CaN的磷酸化。AngⅡ可使无血清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3H]-Leu掺入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或P<0.05),且在10-8-10-5 mol·L-1范围内呈量效依赖关系。结论: AngⅡ剌激细胞外Ca2+跨膜内流和(或)内贮Ca2+的释放导致μ-calpain的激活,进一步激活钙敏感的CaN信号通路,在心肌肥厚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红素加氧酶(HO)在AngⅡ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肥大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免疫印迹法测定平滑肌细胞HO-1蛋白表达水平;(2)β-液体闪烁记数仪测定[3H]-TdR和[3H]-亮氨酸掺入量;(3)乙酰乙酸双氯荧光素(DCFH-DA)法测定平滑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1) Hemin组HO-1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和AngⅡ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2)AngⅡ使血管平滑肌细胞[3H]-TdR和[3H]-亮氨酸掺入量较对照组分别升高20.7%和18.0%(P<0.01),而给予HO底物Hemin则抑制了[3H]-TdR和[3H]-亮氨酸掺入量的增加, 给予HO的抑制剂ZnPPIX则可以促进AngⅡ所致的[3H]-TdR、[3H]-亮氨酸掺入量的增加。(3) AngⅡ组RO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emin组ROS水平较AngⅡ组降低了62.7%,而ZnPPIX组高于AngⅡ组39.5%。结论:HO可抑制AngⅡ所导致的VSMCs的增殖和肥大,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细胞内ROS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肥大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与能量代谢途径转换的关系。 方法: 应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0.1 μmol/L)+去甲肾上腺素(NE 1 μmol/L)诱导培养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以同位素液闪计数法测定葡萄糖有氧氧化率(GOR)、葡萄糖酵解率(GLR)和脂肪酸有氧氧化率(FOR),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 结果: (1)常氧培养时,肥大心肌细胞的葡萄糖氧化率(GOR)、糖酵解率(GLR)均高于正常心肌细胞,而脂肪酸氧化率(FOR)低于正常心肌细胞,但与细胞凋亡率一样,与正常心肌细胞比较无显著差异。(2)肥大心肌细胞缺氧6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缺氧前,复氧后不仅细胞凋亡更显著高于缺氧前,还出现了细胞坏死。(3)正常心肌细胞和肥大心肌细胞缺氧后GLR无明显变化,GOR、FOR均低于缺氧前,缺氧6 h时出现显著差异,但肥大心肌细胞GOR在缺氧2 h时即显著低于缺氧前。缺氧复氧后,正常心肌细胞和肥大心肌细胞GOR均低于对应单纯缺氧时间组,而GLR和FOR轻度高于对应单纯缺氧2 h组,在肥大心肌细胞均显著高于对应单纯缺氧时间组,并随缺氧时间延长更明显。(4)二氯乙酸(DCA)和曲美他嗪(TMZ)预处理后的肥大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后的GOR显著高于对应的无干预肥大心肌细胞组,GLR、FOR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无干预肥大心肌细胞组。 结论: 肥大心肌细胞更易于受到缺氧复氧刺激的损伤,活化糖代谢可部分抑制这种损伤。  相似文献   

11.
奥帕曲拉对内皮素-1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目的 探讨奥帕曲拉(OMA)对内皮素-1(ET-1)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经差速贴壁法获得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ET-1组、OMA 组、ET-1+OMA组、ET-1+OMA+L-NAME组和ET-1+OMA+HS-142-1(GC受体阻断剂)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NOS活性, 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内cGMP水平;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3H-亮氨酸([3H]-leu)掺入率及蛋白激酶C (PKC)活性;用HJ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细胞表面积。结果10-6mol/L ET-1能显著增加心肌细胞表面积、PKC活性及[3H]-leu 掺入率, 降低NOS活性及 cGMP含量 (均P < 0.01); 10-7 mol/L OMA能显著抑制ET-1的上述作用(均P < 0.01),L-NAME、HS-142-1可部分阻断OMA的作用。结论OMA能抑制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效应,该作用部分通过NO/cGMP、PKC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及其活性调节.方法:建立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观察CaN抑制剂对AngⅡ刺激的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的影响,以及各种因素对心肌细胞CaN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0、 100、 1000 nmol·L-1的AngⅡ作用12 h分别使心肌细胞的CaN活性增加了13%、 57%(P<0.05)、 228%(P<0.01).AngⅡ(10 nmol·L-1)刺激心肌细胞2 h内,CaN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AngⅡ刺激心肌细胞12 h以上,CaN活性才明显增高(P<0.05).Losartan(50 μmol·L-1)、H7(50 μmol·L-1)及Fura-2/AM(4 μmol·L-1)可明显抑制AngⅡ刺激的心肌细胞CaN活性;而PD98059(50 μmol·L-1)对AngⅡ刺激的心肌细胞CaN活性无明显影响.AngⅡ(10-7mol/L)刺激的大鼠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CaN特异性抑制剂-环孢素A(0.5~5 μg/mL)可以明显抑制AngⅡ刺激的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结论:依赖Ca2+/CaM活化的CaN可能在AngⅡ刺激的心肌细胞肥大中起重要作用;CaN的活化可能有赖于胞内Ca2+水平的持续升高,另外,CaN的活性还可能受到蛋白激酶C等信号分子的磷酸化调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1-7) 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C型1类尼曼-匹克蛋白(NPC1)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率的影响,探讨Ang-(1-7)对AngⅡ在胆固醇逆转运方面的拮抗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THP-1单核细胞经佛波酯(PMA)诱导48 h,使之分化为巨噬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1-7)组、AngⅡ+Ang-(1-7)组和AngⅡ+ Ang-(1-7) + Ang-(1-7)受体阻断剂A-779组。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蛋白印记技术分别检测NPC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胆固醇流出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ngⅡ能引起THP-1源性巨噬细胞NPC1 mRNA与蛋白质表达的下调及胆固醇流出的减少( P< 0.05);Ang-(1-7)使NPC1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胆固醇流出增多(P<0.05) ;混合刺激组中, 不同浓度的Ang-(1-7) ( 100-10 000 nmol/L)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AngⅡ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 NPC1蛋白和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促进细胞胆固醇流出,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加入A-779 组与AngⅡ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Ang-(1-7) 通过其特异性受体Mas拮抗AngⅡ抑制的THP-1巨噬细胞NPC1的表达,并呈浓度依赖性,进而促进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流出,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培养新生鼠心室肌细胞Cx43间隙连接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AngⅡ处理培养心肌细胞24 h。缬沙坦、PD98059在AngⅡ刺激细胞前1 h加到培养基中,对照组加等体积药物溶剂DMSO。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代谢标记和免疫沉淀测定、电镜观察心肌细胞Cx43表达、合成和间隙连接。 结果: 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用10-9-10-6 mol/L AngⅡ刺激细胞24 h,Cx43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呈浓度依赖性增加;用AngⅡ 0.1 μmol/L刺激心肌细胞24 h,磷酸化ERK1/2(P-ERK1/2)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1 μmol/L)能完全阻断AngⅡ增加P-ERK1/2活性;用AngⅡ 0.1 μmol/L刺激心肌细胞24 h,Cx43表达及P-ERK1/2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ERK1/2激酶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1 μmol/L) 能阻断AngⅡ上调Cx43表达和增加P-ERK1/2活性。代谢标记和免疫沉淀测定显示AngⅡ处理组放射渗入Cx43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缬沙坦(1 μmol/L)能完全阻断AngⅡ增加放射渗入Cx43的量。电镜观察表明用AngⅡ 0.1 μmol/L刺激心肌细胞24 h,AngⅡ处理组细胞间隙连接数目和大小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AngⅡ通过AT1受体和ERK1/2促进培养心肌细胞合成Cx43,上调Cx43表达和增加间隙连接数目及大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表达内皮素转换酶1(ECE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Ang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ngⅡ组、AngⅡ+质粒空载体(AngⅡ+NC)组和AngⅡ+ECE1过表达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所致心肌细胞中蛋白质合成速率及肌球蛋白重链(MHC)基因表达改变的影响.方法 以AngⅡ及伊贝沙坦分别或同时作用于培养的细胞.采用放射性同位素[^3H]-leu掺入法检测培养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心房利钠肽因子(ANF)以及α-MHC、β-MHC的表达.结果 AngⅡ处理使心肌细胞中[^3H]-Leu掺人增加(P<0.05),同时ANF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P<0.05);α-MHC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P<0.05),而β-MHC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P<0.05),α-MHC/β-MHC的比值下降(P<0.05).当伊贝沙坦与AngⅡ共同作用于培养的心肌细胞时,与AngⅡ组比较,[^3H]-Leu的掺入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NF的表达下降,与正常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中α-MHC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β-MHC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α-MHC/β-MHC的比值上升(P<0.05).结论 伊贝沙坦能抑制AngⅡ所致的心肌细胞肥大和细胞中α-MHC向β-MHC表达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蛋白酪氨酸激酶(Pyk2)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提取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诱导组(AngⅡ剂量为100 nmol/L,将其加入心肌细胞培养皿中刺激24 h)、Pyk2抑制剂PF-431396组(PF-431396剂量为10μmol/L,在AngⅡ刺激前30 min加入心肌细胞培养皿中)以及PF-431396干预AngⅡ诱导组(AngⅡ剂量为100 nmol/L,PF-431396剂量为10μmol/L)。用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大小;real-time PCR检测心肌细胞中肥大指标(ANP和β-MHC)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p-Pyk2、Pyk2以及p53的蛋白表达。结果在AngⅡ刺激下,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大(P<0. 05)、肥大指标的mRNA水平升高(P<0. 05)、p-Pyk2和p53的蛋白水平增加(P<0. 05);而加入Pyk2抑制剂PF-431396后,心肌肥大指标明显改善,p-Pyk2和p53的蛋白表达降低(P<0. 05)。结论 Pyk2通过p53信号通路促进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在血管紧张素Ⅳ(angiotensin Ⅳ,Ang Ⅳ)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乳鼠心肌细胞培养,以细胞表面积、蛋白含量和心房利钠因子mRNA表达为心肌肥大指标,观察不同浓度的Ang Ⅳ对心肌细胞的作用,并观察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fenofibrate,FF)和阻断剂MK886对Ang Ⅳ作用的影响;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Ang Ⅳ浓度依赖地(0.01、0.1、1 nmol/L)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同时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01);FF明显地抑制Ang Ⅳ 1 nmol/L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P <0.01),并上调PPAR-α mRNA和蛋白表达(P <0.01)。MK886可完全取消FF的上述作用(P <0.05)。结论 Ang Ⅳ所致心肌肥大与PPAR-α信号通路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AngⅡ诱导VSMCs增殖模型,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PCNA表达;并用酶促反应定磷法测定CaN活性。结果:AngⅡ组能够明显刺激VSMCs增殖,VSMCs细胞数目和细胞增殖活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aN活性和PCNA表达量(A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同时加川芎嗪处理,各组CaN活性和PC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AngⅡ组(P<0.01)。结论:川芎嗪对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CaN介导的信号转导进而抑制PC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在原代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用100 nmol/L的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并给予3种不同浓度的槲皮素(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处理,利用免疫荧光检测原代和H9c2心肌细胞表面积的改变,采用荧光底物法检测H9c2心肌细胞蛋白酶体的活性变化,以及用Western blot检测H9c2心肌细胞糖原合酶激酶(GSK)-3α/β、Akt及其磷酸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原代心肌细胞和H9c2心肌细胞表面积均显著增大,槲皮素处理组2种心肌细胞表面积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小,而20μmol/L槲皮素组减小更明显(P0.05)。在H9c2细胞实验中发现模型组蛋白酶体的糜蛋白酶样、半胱天冬酶样和胰蛋白酶样活性明显升高,20μmol/L和40μmol/L槲皮素组半胱天冬酶样和胰蛋白酶样活性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而糜蛋白酶样活性只有在槲皮素20μmol/L时有显著差异(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磷酸化(p)-GSK-3α、p-GSK-3β和p-Akt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而20μmol/L和40μmol/L槲皮素处理均使p-GSK-3α、p-GSK-3β和p-Akt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槲皮素可明显抑制蛋白酶体活性从而减轻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Akt活性而升高GSK-3α/β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