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应用正畸牵引技术拔除压迫下牙槽神经的下颌第三磨牙,以减少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方法:对32例全景片和CT证实的下颌阻生智齿牙根压迫下牙槽神经的患者,先采用正畸牵引技术经2~11周的牵引,当牙根远离下牙槽神经后再行拔除术.结果:经正畸牵引拔牙的32例患者未发生下唇麻木.结论:应用正畸牵引拔牙技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能避免术后下唇麻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位阻生智齿(根尖连结下颌管)被截冠留根后能否产生断根上移而消除压迫下齿槽神经的风险。方法:选择22例低位阻生智齿患者,其中10例为垂直阻生,12例前倾阻生。全景片及CT片确认22例智齿根尖连结下颌管。排除系统性疾病、智齿龋性牙髓炎、智齿邻牙远中有明显骨质吸收(牙周炎)的病例。手术方法:局部麻醉下切开、翻瓣、去骨、显露牙冠、截冠,断根面修整至牙槽脊下4 mm,生理盐水冲洗创口,缝合瓣膜,术后1周拆线。术后每4个月全景片复查一次。结果:22例患者无下牙槽神经、舌神经损伤,无感染情况出现。术后1年追踪观察,7例垂直阻生患者的牙根往牙槽脊移动3 mm,但之后逐渐停止,3例垂直阻生患者的牙根暴露于口腔,随后再次施行手术拔除。6例前倾阻生患者的牙根往牙槽脊移动2 mm,6例移动3~4 mm暴露于口腔而拔除。结论:根尖连结下颌管的低位阻生智齿,经截冠留根,术后断根可上移,根尖离开下颌管拔除断根,可明显消除压迫下齿槽神经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临床上,下牙槽神经损伤多见于低位阻生智齿的拔除,选择40例低位阻生智齿患者,术前经X线检查,阻生智齿的牙根影像与下牙槽神经管重叠,经CT证实根尖突入下颌神经管,选择其中20例患者,微创拔牙术后采用胶原蛋白海绵及脱钙人牙基质(Decalcification Tooth Matrices,DTM)材料填充拔牙窝深面,创造骨组织优势生长环境,使下唇麻木程度减轻,麻木恢复时间缩短。方法:将40例低位阻生智齿的患者分出A、B两组,每组20例,A组采取微创拔牙,避免使用外力损伤下牙槽神经,直接拉拢缝合拔牙创口。B组采取微创拔牙,术中对拔牙窝深面及下牙槽神经管壁显露处覆盖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再应用DTM材料松散填充植骨区,其上覆盖胶原蛋白海绵填塞拔牙窝。结果:A组患者术后肿胀反应明显,随访1~3年18例患者下唇麻木症状基本消失,其中2例患者下前牙至颏区仍有轻微刺痛,烧灼的感觉。B组患者术后出血少,肿胀反应轻,随访1~6个月,20例下唇麻木完全消失,达到治愈的目地。结论:采用胶原蛋白海绵及DTM材料填塞拔牙窝深面的方法,使拔牙窝快速成骨对减轻神经损伤,减少组织渗出及组织水肿,缩短下牙槽神经损伤恢复的时间,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和影像学测量探讨锥形束CT在下颌阻生智齿与下牙槽神经位置关系评估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因下颌阻生智齿行全麻手术拔除的临床患者101例,根据术前所具有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分为仅有曲面体层片组(A组)和同时具有曲面体层片+锥形束CT组(B组)?术前均对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评价手术风险及难度?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左右的随访?结合随访资料和术前影像学资料,评估下颌阻生智齿牙根和下颌管的关系以及与下牙槽神经损伤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后随访发现A组和B组患者中分别有9侧和15侧出现下牙槽神经损伤症状,两组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对B组患者术前锥形束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拔牙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病例中13侧(86.67%)出现牙根与下颌管直接接触(P < 0.05);12侧(80%)出现下颌管皮质骨不完整(P < 0.05)?结论:锥形束CT能准确评估下颌阻生智齿与下颌管之间的三维位置关系?CT图像上出现的牙根与下颌管接触?下颌管皮质骨不完整征象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骨皮质切开联合直丝弓矫正技术竖直下颌阻生智齿,解除下牙拥挤.方法 本组7例患者,拔除不能保留的下颌第1磨牙,利用直丝弓矫正技术整平排齐后,骨皮质切开下颌水平阻生智齿,予以竖直.结果 7例患者经过拔牙、正畸、骨皮质切开等治疗后,下牙拥挤解除,后牙尖窝相对,覆颌覆盖良好.结论 联合应用直丝弓矫正技术、骨皮质切开可以较好地达到竖直下颌阻生智齿,解除下牙拥挤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超声骨刀法和涡轮手机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探讨较佳的复杂智齿的临床拔除方式。方法:1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A组采用涡轮手机拔牙,B组采用超声骨刀法拔牙。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智齿均完整拔除,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下牙槽神经麻木、干槽症)。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张口程度、术后肿胀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骨刀法拔除下颌复杂阻生智齿的效率虽较低,但并发症少,且安全微创,是较佳的拔牙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老年阻生智齿拔除后的临床效果,探讨减少中老年智齿拔除后出现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8年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70例中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49例顺利拔除,21例根尖折断遗留牙槽窝内2次拔除.术后发生干槽症11例,下牙槽神经损伤2例,舌神经损伤1例.结论 对于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应在其萌出早期拔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技术在临床拔除下颌低位阻生智齿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微创拔牙技术拔除218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术中疼痛、畏惧的发生情况。结果 218例下颌阻生智齿微创拔除法术中无痛成功率男、女平均为96.25%.男、女患者术中畏惧率为8.26%.结论微创拔牙技术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和影像学测量探讨锥形束CT在下颌阻生智齿与下牙槽神经位置关系评估中的作用及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01月-2014年12月间因下颌阻生智齿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全麻手术拔除的临床患者101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术前所具有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将所纳入本研究的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仅有曲面体层片组(A组)和同时具有曲面体层片+锥形束CT组(B组)。所有患者的手术均由2-3名熟练的高年资医生完成,术前均对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评价手术风险及难度。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左右的随访。结合随访资料和术前影像学资料,评估下颌阻生智齿牙根和下颌管的关系以及与下牙槽神经损伤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术后随访发现A和B组患者中分别有9和15侧出现下牙槽神经损伤症状,两组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B组患者术前锥形束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拔牙术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病例中13(86.67%)侧出现牙根与下颌管直接接触(P<0.05);12(80%)侧出现下颌管皮质骨不完整(P<0.05)。 结论:锥形束CT能准确评估下颌阻生智齿与下颌管之间的三维位置关系。CT图像上出现的牙根与下颌管接触、下颌管皮质骨不完整征象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高速涡轮手机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速涡轮手机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样本回顾分析2009年6~12月门诊拔除智齿的8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下颌阻生智齿均经去除阻力后拔除,其中优33例(38.37%),良43例(50.0%),差10例(11.63%),无术后出血、干槽症病例、舌神经及下牙槽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高速涡轮牙钻能准确快速地去骨截冠,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操作,时间短、创面小,明显减少了拔牙术后感染的机会。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周围相关指标,分析IMTM拔除术中下牙槽神经管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拟拔除IMTM病人108例行术前曲面断层片检查,测量IMTM周围的相关指标,包括下牙槽神经管清晰度、阻生牙距下牙槽神经管上壁的距离、阻...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观察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时对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影响。 方法选取62例要求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患者(智齿牙根尖与下颌管连结),按照拔除方式不同分为截冠留根组与传统拔牙组,比较2组术后1周下牙槽神经损伤发生率、出血率、术后疼痛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观察2组术后18个月感染发生率,观察截冠留根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术后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断根移位情况。 结果2组术后1周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冠留根组下牙槽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传统拔牙组(P<0.05);截冠留根组术后疼痛时间短于传统拔牙组(P<0.01);截冠留根组患者满意度优于传统拔牙组(P<0.05);2组术后18个月之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断根移位(0.51±0.06) mm,术后6个月移位(1.14±0.13) mm,术后12个月移位(1.48±0.17) mm,术后18个月移位(1.50±0.18)mm,趋于稳定,21例经二次手术拔除断根。 结论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第三磨牙可减轻对下牙槽神经损伤,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获得其满意,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王琳 《医学综述》2010,16(17):2715-2716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在下颌复杂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2007~2009年拔除的下颌复杂阻生第三磨牙患者180例,用高速仰角涡轮手机适量去骨、切割牙齿分块拔除。结果 180颗阻生第三磨牙均在20min内拔除,其中左侧第三磨牙96例(53.3%),右侧第三磨牙84例(46.7%)。阻生第三磨牙的类型:水平92例(51.1%),近中57(31.7%),垂直23(12.7%),远中5(2.8%),颊向3(1.7%)。术后未出现感染,无干槽症和下颌神经损伤病例。结论微创拔牙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拔除下颌复杂阻生第三磨牙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术中CBCT降低阻生下颌第三磨牙(mandibular third molar,MTM)拔除术下齿槽神经(interior alveolar nerve,IAN)损伤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181例患者(244侧阻生MTM)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接受影像学检查并拟定MTM拔除术,其中研究组115侧阻生MTM拔除时术中应用CBCT实时评估下颌神经管情况并引导手术,对照组129侧阻生MTM拔除时未行术中CBCT。术后1周随访评估拔牙侧IAN损伤及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均未出现IAN损伤,下颌神经管位于牙根颊侧、根下、舌侧、根间的例数为10:87:12:6;对照组出现IAN损伤6例,下颌神经管位于牙根颊侧、根下、舌侧、根间的例数为11:94:16:8。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IAN损伤的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09)。舌侧型下颌神经管两组患者出现IAN损伤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37),而颊侧、根下、根间型下颌神经管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阻生MTM拔除术中CBCT可实时评估下颌神经管并引导手术,降低IAN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配合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术在阻生牙拔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迁安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阻生牙手术患者336例,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68例。研究组给予音乐疗法配合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辅助拔除阻生牙,对照组给予传统凿骨劈冠法拔除阻生牙。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出血、张口受限程度、干槽症以及第三磨牙和下牙槽神经(IAN)的损伤例数。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张口受限程度以轻度为主,而对照组以中度为主;研究组张口受限重度发生率为2.9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重度疼痛发生率为6.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出血、干槽症及IAN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79%、1.79%、1.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3%、10.12%、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音乐疗法配合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术拔除阻生牙,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省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hird molar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different from other teeth in the oral cavity. They have the highest rate of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and, most importantly, are last in the eruption sequence. We investigated reasons for third molar teeth extraction in patients attending the outpatient oral surgery clinic of the Lagos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Nigeria.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patients who had third molar extractions between January 2001 and June 2006 was conducted. Data retrieved and analysed were: age and sex of patients, indication for extractions, type of teeth extracted, technique of extractions (surgical and non-surgical) and angulations of impaction in case of impacted lower third molars. RESULTS: A total of 1763 patients (mean age +/-SD, 33.74+/- 13.3 years; range 15 - 92 years) had their third molars extracted during the period. Majority (58%) of them were females. Surgical extraction was carried out in 506 (28.7%) patients while 1257 (71.3%) patients had non-surgical extractions. Caries and its sequela (63.2%) was the major reason for teeth extraction followed by recurrent pericoronitis (26.3%) and periodontitis (9.2%). Only 11 (0.6%) cases were removed for prophylactic reason. Patients who had their teeth removed for caries were significantly younger than those for periodontitis (P=0.000) but older than those for pericoronitis (P=0.000). CONCLUSIONS: Caries and periodontal diseases occurring in relatively older age group were the major reasons for non-surgical extraction of third molars while recurrent pericoronitis occurring in relatively younger age was the major reason for surgical extraction of impacted third molars. Prophylactic surgical extraction of third molars is not a common practice in our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防止智齿拔除后并发症的发生,采用临床研究的方法,选择双侧下颌第3磨牙阻生的病人65例,按牙位随机分为3组。拔除阻生牙后,第1组在拔牙窝内,放置口腔组织补片;第2组放置骨粉和口腔组织补片;第3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果显示,两组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拔牙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但第2组能更加有效地减轻磨牙拔除后牙槽骨吸收。说明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有助于保持患牙相邻磨牙长期稳定,提高咀嚼效率以及保持牙槽嵴的原有形态。  相似文献   

18.
两种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下牙槽阻滞麻醉传统法(直接麻醉法)与Akinosi-Vazirani法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120例需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采用Akinosi-Vazirani法麻醉;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下牙槽阻滞麻醉传统法麻醉(直接麻醉法),比较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效果、回抽血情况、并发症等。结果麻醉显效时间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效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回抽血情况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情况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Akinosi-Vazirani法可替代传统法,尤其适用于张口受限和精神紧张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需要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患者582例,按半随机方法分为2组,实验组297 例,拔牙后清理干净牙槽窝,植入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咬无菌棉球30 min,常规口服头孢类药物3 d;对照组285例,拔牙后牙槽窝内不放置任何填充物,其余同对照组?拔牙后嘱患者半小时?第3天?第7天复诊,按本研究评判标准判断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计算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处理两者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能有效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比较正畸拔除前磨牙后对第三磨牙倾角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 Cochrane图书馆,Pubmed, Embase,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正畸拔牙与非 拔牙矫治前后第三磨牙倾角变化的所有文献,按拔牙组与非拔牙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拔牙组又根据拔牙模式分为拔 除第一前磨牙和拔除第二前磨牙两个亚组。检索时限从1990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20日。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以及质 量评价均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并交叉核对,如有分歧通过讨论解决,然后采用 RevMan 5.3.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 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共712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相比,上下颌第三磨牙倾角的变化值均有统 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第三磨牙倾角变化的差值上颌约为5.19°,下颌约3.55°;拔牙组的亚组分析中,拔除第一前 磨牙后下颌第三磨牙倾角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拔除第一、第二前磨牙后上颌第三磨牙均变 得更直立,下颌拔除第二前磨牙后第三磨牙更直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