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0.47、1.88、7.50μmol/L)的AGE共同培养4d后,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及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对周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Bcl-2/Bax比率的影响。结果AGE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r=0.867,P〈0.01)、增加细胞内caspase-3的活性,而选择性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能明显抑制AGE作用下的周细胞凋亡及提高凋亡调节基因Bcl-2/Bax的比率。结论凋亡是DR中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选择性丧失的机制之一,caspase-3活性的增加是AGE诱导周细胞发生凋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糖基化终产物 (advancedglycosylationendproducts,AGE)对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Bax、bcl 2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 在体外培养 3~ 6代近融合的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GE(8、32、12 5、5 0 0及2 0 0 0mg/L)液 ,于 4d后检测不同浓度AGE对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Bax、bcl 2表达的影响。结果 周细胞与AGE作用 4d后 ,呈现出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 ;AGE促周细胞凋亡(r=0 878,P <0 0 1)和凋亡调节基因Bax的表达 (r=0 85 5 ,P <0 0 1)及抑制凋亡调节基因bcl 2的表达 (r=- 0 85 0 ,P <0 0 1)呈剂量依赖性 ;而周细胞凋亡率与Bax/bcl 2的比率呈正相关 (r=0 80 8,P<0 0 1)。结论 AGE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周细胞的凋亡 ,周细胞的凋亡率取决于凋亡调节基因Bax/bcl 2的比率。细胞凋亡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毛细血管周细胞早期丧失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田明霞  王传富 《眼科研究》2007,25(2):105-108
目的 探讨暴露性干眼病大鼠模型结膜上皮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与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 25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和1组正常组。实验结束分别处死每组大鼠,取双眼结膜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膜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ax及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实验组大鼠结膜上皮细胞Bax表达阳性细胞数与正常组相比增加,而Bcl-2阳性表达细胞数较正常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上皮细胞Bax表达阳性细胞数与暴露时间呈正线性相关(r=0.76,P〈0.05),而Bcl-2表达阳性细胞数与暴露时间呈负线性相关(r=-0.78,P〈0.05)。结论 暴露性干眼病结膜组织中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结膜上皮破坏进而功能丧失的原因之一,bax增加及Bcl-2减少与结膜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眼眶横纹肌肉瘤中的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p53的表达状态。方法 对31例标本,利用TUNEL技术显示凋亡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及p53蛋白表达。结果 凋亡细胞检测率90.3%,肿瘤增生活跃区多见。Bcl-2阳性率29%,Bax阳性率54.5%,p53阳性率64.5%。Bcl-2与Bax表达呈正相关(P<0.01)。Bcl-2阳性细胞与凋亡细胞分布区域明显不同。Bax与p53表达与细胞凋亡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眼眶横纹瘤中存在细胞凋亡与肿瘤增生有关。Bcl-2抑制Bax的功能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凋亡。p53在该肿瘤中可能不是调控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学政  萧萍  于波 《眼科研究》2002,20(5):440-443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探讨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CON),糖尿病1个月(DM1),3个月(DM3)及6个月(DM6)组,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制备大鼠视网膜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并对染色结果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于CON及DM各组,Bax和Bcl-2二基因的蛋白均在视网膜血管表达,且随病程进展,其阳性反应强度逐渐增加,此外,Bcl-2阳性反应在DM3组于色素上皮细胞出现,在DM6组,再进一步扩大到视杆内节和节细胞,而Bax在DM6亦出现于节细胞。结论 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和神经细胞的表达随病程的进展逐渐增强,二者在糖尿病视网膜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Yu W  Li B  Ren RJ  Gao F  Li LQ  Liu XC  Wang Y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7):594-599
目的探讨苦参碱(Ma)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的人HXO—Rb44细胞经不同浓度的Ma作用后,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状况;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流式细胞技术及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形态学变化;采用端粒重复扩增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一定浓度范围内Ma可抑制HXO—Rb44细胞的生长(P〈0.01),24h内呈浓度依赖性。0.4mmol/LMa作用12h,可观察到HXO—Rb44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细胞凋亡率开始增加(P〈0.01),端粒酶活性下降(P〈0.01),两者在48h内均呈时间依赖性,并具有一定相关性(r=-0.961,P〈0.01)。结论Ma可抑制HXO—Rb44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端粒酶活性下降可能是Ma诱发HXO—Rb44细胞凋亡机制之一,提示Ma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表明线粒体途径在细胞的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菩人丹(PRD)超微粉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可能有保护作用。目的探讨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醛糖还原酶(AR)活性、神经细胞凋亡及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清洁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及PRD治疗组,每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PRD治疗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STZ)25rag/(kg·d)连续腹腔注射3d,每日1次,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血糖≥16.7mmol/L为造模成功。模型成功建立后,PRD治疗组大鼠给予1.8g/(kg·d)PRD灌胃,每日1次,连续3个月。给药结束后取大鼠眼球,分离视网膜组织并制备匀浆和切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的AR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c)及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AR活性和AI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0.115、165.540,P〈0.01),其中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AR活性和神经细胞AI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PRD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染色示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层和内核层。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bax、cyt—c、caspase-3、bcl-2蛋白表达及bcl-2/bax值的表达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332、41.262、25.888、38.564、47.870,P〈0.01),其中糖尿病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PRD治疗组,但bcl-2蛋白表达、bcl-2/bax比值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PRD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视网膜AR活性、神经细胞AI、bax、cyt—c及easpase-3蛋白表达PRD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bcl一2/bax值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RD可通过抑制AR活性、上调凋亡抑制基因6cl-2的表达及下调凋亡促进基因bax、cyt—c和caspase-3的表达,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活化,减少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发挥对糖尿病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葛花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MDA、SO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明  杨芳  孙明  李岱 《临床眼科杂志》2012,20(4):374-376
目的探讨葛花总黄酮(TFF)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抗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加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模型组、TFF小剂量组(TFFⅠ)、中剂量组(TFFⅡ)和大剂量组(TFFⅢ)。DM、TFFⅠ、TFFⅡ和TFFⅢ组造模成功后第5周开始给药,给药10周,于第15周测定小鼠血糖和体重,处死小鼠取眼球,测定各组小鼠视网膜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血糖120.98±5.57mmol/L,体重21.55±1.67g)比较,给予TFF中剂量组血糖(13.51±6.09mmol/L)和大剂量组血糖(9.66±2.86mmol/L)显著下降(P〈0.01),大剂量组(体重24.50±1.58g)可明显改善体重的下降(P〈0.01)。与模型组(MDA含量:12.10±1.06nmol/mgprot,SOD活性:8.45±0.95U/mgprot)相比,TFF小、中、大剂量组MDA含量均明显降低(MDA含量分别为:7.98±0.40、5.75±0.63、5.24±0.48nmol/mgprot,P〈0.01),SOD活性均明显升高(SOD活性分别为:13.10±0.90、17.28±0.94、17.79±1.21U/mgprot,P〈0.01)。结论TFF能增强糖尿病小鼠视网膜抗氧化能力,减轻视网膜的氧化损伤,从而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起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苏亚丽  李秋明 《眼科研究》2006,24(5):526-529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增生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As2O3理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人RPE细胞对As2O3的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率。结果 药物处理后细胞出现凋亡形态改变。MTT比色法结果显示,As2O3作用血清组人RPE细胞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吸光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药物剂量分别为:作用24h为6.25μmol/L(P=0.018)、48h为6.25μmol/L(P〈0.01)、72h为1.56μmol/L(P〈0.01);作用无血清组细胞48h后为12.5μmol/L(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As2O3作用人RPE细胞周期改变表现为S期阻滞及G2/M期延长。As2O3处理人RPE细胞后出现凋亡峰。结论 As2O3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有望为临床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提供新的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恒定性高糖及不同频率的波动性高糖对原代培养的牛视网膜周细胞增生、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3代近融合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为对象,分别在对照组(5.5mmol/L)、恒定性高糖组(25mmol/L)及不同波动频率的高糖组(5.5mmol/L与25mmol/L交替,频率分别为6h和24h)中孵育6d,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周细胞增生情况;流式细胞术观察周细胞周期情况;TUNEL法检测培养后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周细胞增生受抑制,周期阻滞,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恒定性高糖组的作用高于波动性高糖组(P〈0.05);波动性高糖组内波动频率越高作用越明显(P〈0.05)。结论恒定性高糖较波动性高糖可能具有更强的抑制周细胞增生、周期阻滞及诱导凋亡作用,波动组间波动频率高者比频率低者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吲哚青绿的吸收与代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对吲哚青绿 (ICG) 的摄 取和代谢规律以及ICG 在细胞内的亚细胞定位。 方法 将RPE细胞与0.25 mg/ml ICG在37℃暗箱中共同孵育1、4、24 h后,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浆内ICG颗粒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PE细胞与ICG共同孵育1、2、4、8、12、24、48 h 后细胞浆内ICG的自发荧光。应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梯度稀释的ICG 溶液805 nm吸 光度[A,旧称光密度(OD)]值,绘制ICG 溶液浓度的标准曲线,计算ICG浓度与 A 值的相关公式。RPE细胞与ICG共同孵育1、2、4、8、12、24、48、72 h后检测上清液805 nm A值,代入公式,计算细胞对ICG 的吸收情况。RPE细胞与ICG共同孵育24 h后,1周 内每次取1个样本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查,记录RPE细胞对ICG的代谢周期。 结果 ICG 进入细胞后,在细胞浆内均匀分布。0.25 mg/ml ICG作用RPE 细胞 24 h后,对细胞超微结构无显著影响。RPE对ICG的吸收随孵育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共同孵育24 h后,RPE细胞对ICG的摄取达高峰,以后由于细胞对其缓慢代谢而逐渐下降。1周 后RPE细胞内仍有微量ICG残留。 结论 RPE细胞通过主动转运摄取ICG。I CG在RPE细胞内代谢周期较长。这一特点是ICG在玻璃体手术中对视网膜具有潜在毒性的机制之一。(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179-181)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色素性青光眼和假性剥脱性青光眼均以色素颗粒沉积于房角为主要特征,虹膜色素颗粒的沉积除阻塞房角的房水引流通道外,对小梁网的吞噬功能也可造成不可逆性损害,从而导致细胞外基质重塑异常.青光眼患者房水和小梁网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升高,尤以假性剥脱性青光眼患者更为明显,但TGF-β和纤维连接蛋白(FN)在虹膜色素颗粒培养的小梁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尚不清楚.目的 探讨虹膜色素颗粒培养的牛小梁细胞中TGF-β1和FN的表达变化,为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新鲜牛眼小梁细胞,根据细胞的形态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将第3代牛小梁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并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虹膜色素颗粒干预组,分别在培养基中加入100μl色素颗粒工作液(终浓度为1×107/ml)和100μl 0.01 mol/L PBS,继续培养24 h.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内TGF-β1mRNA和FN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竞争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和FN蛋白的质量浓度.结果 体外培养的细胞呈长梭形、多角形或树枝状,细胞中可见色素,细胞核圆且居中,符合牛小梁细胞的形态特征.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显示,虹膜色素颗粒干预组细胞中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为2.98±0.2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00,FN mRNA相对表达量为0.36±0.1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8,P=0.00;t=10.60,P=0.00).ELISA法检测显示,虹膜色素颗粒干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蛋白质量浓度为(156.60±9.74) 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65.46±14.24) ng/L,FN蛋白质量浓度为(59.29±15.79) mg/ml,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2.10±12.14)m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5,P=0.00;t=3.72,P=0.02).结论 虹膜色素颗粒培养的牛小梁细胞中TGF-β1表达上调而FN表达下调,推测TGF-β1和FN参与色素性和假性剥脱性青光眼的发病和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免疫活化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被诱导、产生NO时,其底物精氨酸的来源;产生的NO对RPE细胞紧密连接的影响。方法用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多糖(LPS)刺激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RPE-J)细胞,Northern blotting、Western blotting方法研究RPE-J细胞内精氨酸再生系瓜氨酸NO循环的相关酶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和环磷酸腺苷(cAMP)对iNOS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研究产生的NO对RPE J细胞紧密连接功能的影响。结果活化的RPE-J细胞中,iNOS和精氨酸的再生系瓜氨酸 NO 循环相关酶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AS)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同时被诱导,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AL)没有被诱导,同时产生NO,cAMP可以增加NO的产量。NO不仅以精氨酸为底物产生,而且也可由瓜氨酸产生。产生的NO破坏RPE-J细胞的紧密连接功能,与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 1的合成量减少。结论在活化的RPE-J细胞中产生NO时,由瓜氨酸 NO循环再生的精氨酸是RPE-J细胞中产生NO的底物精氨酸的主要来源;NO对RPE-J细胞的紧密连接起破坏作用。(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32-36)  相似文献   

14.
兔急性高眼压视网膜四种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测定家兔实验性急性高眼压模型视网膜谷氨酸(glutamate,GLU)、天门冬氨酸(aspartate,ASP)、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和甘氨酸(glycine,GLY)含量的动态变化。
方法
40只家兔分为8组,每组5只兔,每兔随机选一只眼作为实验眼。1~6组为实验组,实验眼在120 mm Hg(1 mm Hg=0.133 kPa)高压前房灌注持续15、30、45 min和高压灌注持续45 min后恢复正常眼压15、30、45 min时摘除眼球。实验对照组仅作前房穿刺后即摘除眼球。空白对照组直接处死动物摘除眼球。利用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法,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组兔眼视网膜氨基酸的含量。
结果
高眼压灌注持续15 min组,视网膜GLU水平较实验对照组显著升高(t=5.9814,P=0.0003);恢复正常眼压15min组,GLU含量再次显著升高,与实验对照眼比较差异显著(t=2.5970,P=0.0318)。ASP、GABA和GLY在实验过程中未发现有统计意义的变化。前房穿刺实验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的GLU含量比较无差别。
结论
急性高眼压早期以及恢复正常眼压早期均可导致视网膜GLU含量显著升高。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146-148)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97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97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巩膜加压手术、巩膜环扎手术等治疗.于手术前3 d,手术后2 d、2周,1、2、3、6个月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症状,同时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泪河宽度测定.随机选取其中30例患者于手术前和手术后1、2、3、6个月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 手术后2 d、2周、1个月,患者的不适症状增多,角膜染色评分增加,泪膜破裂时间缩短,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82,-9.966,-4.718;-6.244,-3.716,-4.683;9.960,5.627,4.953;P均<0.01);手术后2 d、2周,泪液分泌试验和泪河宽度增加,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31,-5.839;-25.345,-3.873;P均<0.01);手术后1个月,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减少,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9,P<0.05).手术后2个月,泪膜各项功能检查基本恢复至手术前水平.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影响手术后早期泪膜的稳定性,手术后2个月内泪膜功能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16.
Myopia is a condition in which the eye is too long for the focal length of cornea and lens. Analysis of the messengers that are released by the retina to control axial eye growth in the animal model of the chicken revealed that glucagon-immunoreactive amacrine cells are involved in the retinal image processing that controls the growth of the sclera. It was found that the amount of retinal glucagon mRNA increased during treatment with positive lenses and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supported the idea that glucagon may act as a stop signal for eye growth. Glucagon exerts its regulatory effects by binding to a single type of glucagon receptor. In this study, we have sequenced the chicken glucagon receptor and compared its DNA and amino acid sequence with the human and mouse homologues. After sequencing about 80% of the receptor, we found a homology between 79.4 and 75.6% on cDNA level. At the protein level, about 73% of the amino acids were identical. Moreover, the cellular localization and regulation of the glucagon receptor in the chick retina was studied. In situ hybridization studies showed that many cells in the ganglion cell layer and inner nuclear layer, and some cells in the outer nuclear layer, express the receptor mRNA. Injection of the glucagon agonist Lys17,18,Glu21-glucagon induced a down-regulation of glucagon receptor mRNA content. Since the mouse would be an attractive mammalian model to study the biochemical and genetic basis of myopia, and because rec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form deprivation myopia can be induced, the expression of preproglucagon and glucagon receptor genes were also studied in the mouse retina and were found to be expressed.  相似文献   

17.
背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以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为主要特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证实多个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关,但这些细胞因子与NVG的关系研究尚不完全清楚. 目的 探讨NVG患者房水和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p1)和白细胞介素-6(IL-6)质量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于上海市东方医院确诊的NVG患者8例8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10例10眼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10例10眼.眼部手术前1d收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3~4 ml,离心后取上清液0.3~0.4 ml,于眼部手术时收集房水0.1 ~0.2 ml,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患者房水及血浆中VEGF、TGF-β1和IL-6质量浓度,对检测结果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NVG组患者房水和血浆中VEGF质量浓度分别为(2 769.85±390.88) pg/ml和(529.93±95.20) pg/ml,明显高于POAG组的(208.12±58.59) pg/ml和(219.28 ±24.44) pg/ml及ARC组的(158.88±12.35) pg/ml和(172.82±31.91) pg/ml,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房水:F=433.80,P<0.01;血浆:F=103.84,P<0.01).NVG组患者房水和血浆中TGF-β1质量浓度分别为(157.94±113.00) pg/ml和(3 895.78±2 318.00) pg/ml,明显高于POAG组的(54.48±35.58) pg/ml和(2 196.13±1 185.39)pg/ml以及ARC组的(47.98±17.69) pg/ml和(1 937.28±933.27) pg/ml,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房水:F=7.88,P<0.01;血浆:F=4.18,P<0.05).NVG组房水和血浆中IL-6质量浓度分别为(234.87±41.64) pg/ml和(26.97±8.19) pg/ml,明显高于POAG组的(38.97±19.06) pg/ml和(19.54±5.11) pg/ml以及ARC组的(29.48±14.61) pg/ml和(18.50±3.57) pg/ml,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房水:F=166.27,P<0.01;血浆:F=5.59,P<0.05). 结论 NVG患者房水及血浆中VEGF、TGF-β1、IL-6质量浓度明显高于POAG及ARC患者,提示3种细胞因子均参与NVG的发生及虹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可能成为NVG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背景 研究表明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和自噬均是影响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的重要因素,但压力是否引发RGCs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和自噬尚未阐明. 目的 探讨压力对体外培养的RGCs线粒体途径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方法 将培养的RGC-5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及0、20、40和60 mmHg(1 mmHg=0.133 kPa)压力组,根据分组使用自制加压装置对离体培养的RGC-5细胞密闭加压处理4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率,采用JC-1荧光染料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色素C(Cyt-c)、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Beclin-1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0 mmHg压力组培养的RGC-5细胞呈梭形,可见较多的树突,而20、40和60 mmHg压力组随着压力的增大,细胞密度变小,部分细胞树突缩短且变少,死亡细胞增多.正常对照组及0、20、40和60 mmHg压力组总凋亡和坏死细胞比例分别为(15.69±0.77)%、(15.77±1.14)%、(18.30±1.07)%、(23.28±1.33)%和(34.47±1.17)%,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90,P<0.001),其中40 mmHg压力组和60 mmHg压力组总凋亡和坏死细胞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正常对照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呈橙色荧光,20 mmHg压力组和40 mmHg压力组细胞荧光强度减弱,橙色变淡,60 mmHg压力组细胞呈绿色荧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60 mmHg压力组细胞中Cyt-c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40 mmHg压力组和60 mmHg压力组细胞中LC3-Ⅱ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20、40和60 mmHg压力组细胞中Beclin-1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压力升高可诱导体外培养的RGC-5细胞形态异常,导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并通过线粒体途径发生凋亡和自噬.  相似文献   

19.
背景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但不能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免疫缺陷病毒(HIV),目前认为是病毒潜伏于HIV储存库所致.研究证实HAART治疗后患者血浆中HIV载量检测阴性的AIDS患者的泪液中发现了HIV,因此探索其眼部储存库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 探讨泪腺组织是否具有HIV储存库的分子基础以及HIV感染泪腺组织的发生机制.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因泪腺良性疾病行泪腺手术获得的泪腺组织标本14例,其中13例来自于HIV阴性患者,l例来自于HIV阳性患者.13例HIV阴性患者临床诊断为泪腺脱垂者9例和泪腺炎者4例,病理诊断为正常泪腺组织者12例和泪腺间质淋巴组织增生者l例.HIV阳性患者的临床诊断为泪腺炎,病理诊断为泪腺间质淋巴组织增生.将12例HIV阴性和1例HIV阳性患者的泪腺组织标本用石蜡固定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泪腺标本中HIV受体CD4及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分子的表达;1例HIV阴性患者的泪腺组织标本制备成新鲜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对泪腺标本中CD4及CXCR4和CCR5分子的表达进行验证.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IV阴性患者泪腺组织CD4分子染色背景强,为可疑阳性表达;各例标本中多数泪腺上皮细胞可见CXCR4表达,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少数泪腺上皮细胞不表达CXCR4;在各例标本中少数泪腺上皮细胞中CCR5呈局灶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多数泪腺上皮细胞不表达CCR5.HIV阳性患者泪腺组织中CD4分子染色背景强,为可疑阳性表达;CXCR4及CCR5在泪腺上皮细胞中为阳性表达;间质组织中可见大量散在淋巴细胞,其CD4、CXCR4及CCR5均为阳性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显示,HIV阴性患者泪腺组织中CD4、CXCR4、CCR5均呈红色荧光,CD4呈线状及片状分布,主要定位于泪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而CXCR4和CCR5则呈现散在点状分布,定位于泪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 结论 HIV相关分子受体CD4及其辅助受体CXCR4、CCR5在泪腺上皮细胞均呈阳性表达,泪腺上皮细胞具有受到HIV感染和成为HIV储存库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测量糖基化终产物对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抗氧化物酶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 以探讨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程中的作用。 方法 不同浓度的糖基化终产物(0,8,32,125,500,2 000 μg/ml)与周细胞作用4 d后,以分光光度法测量细胞内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及过氧化脂质丙二醛的含量。 结果 糖基化终产物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周细胞内过氧化氢酶的活性(r=-0.714, P<0.01),增加丙二醛的含量(r=0.748, P<0.01),与对照组相比,当糖基化终产物浓度达到32 μg/ml时,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1)。 结论 氧化应激的增加可能是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周细胞丧失的原因之一。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143-1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