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我国近几年发展很快的一项新的矫形手术,特别是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的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生存质量,使许多失去生活信心的人,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开始新的生活。我院自1999年4月-2000年3月对3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经3—5年随诊结果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关节外科的技术发展,使得骨肿瘤患者的保肢治疗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并在不影响5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的同时,尽可能的挽救大部分骨肿瘤患者的肢体,满足了病人的愿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术前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术前严密观察护理和采取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相似文献   

4.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用假体置换被破坏的关节面,以切除病灶、消除疼痛、恢复关节活动与功能的手术方法,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总体生存质量。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日趋成熟,作为一种重要的终端手术方法,被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所接受。老年患者因其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及因伴有其他疾病而使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人工关节置换术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将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出现术后并发症的60例患者按分层随机分组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症(β=1.643,OR =4.968)、细菌交叉感染(β=1.900,OR=6.319)、肢体制动时间过长(β=1.785,OR=5.658)、住院天数(β=1.699,OR=5.218)是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00,P<0.01).结论 术前合并症、细菌交叉感染、肢体制动时间过长、住院天数是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围手术期护理可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术后痛苦,尽可能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3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于严重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通常采用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才能彻底解决病人的疾苦,而随着这类手术的不断开展,其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越来越被护理人员所重视。1999~2002年我科对35例因严重骨性关节炎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施行了术前及术后的专门护理和康复锻炼,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从而更好地  相似文献   

7.
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发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完善护理措施,杜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使感染的危险降到最低。结果:细致周到的护理措施对于预防感染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的预防,关键在于认识到相关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敏  潘巧儿 《护理学报》2003,10(6):41-42
对94例(102髋)全髋置换术后患进行护理总结,认为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病情。通过力学方法对患进行周期性充气压力,早期行下肢被动及主动的功能锻炼,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关节置换是解除关节疾患病人的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成功不仅与医生的技术有关,而且与高质量的护理密切相关。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围手术期正确的康复指导是保证患肢恢复正常功能的重要措施。2002年我院骨科开展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前教育,对来院就诊的骨关节炎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唐凤元 《护理研究》2004,18(8):1327-1329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项新的矫形手术,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肢体功能,但并发症较多,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疼痛、假体松动、脂肪栓塞综合征、脱位、肺栓塞。综述了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人工髋关节置换可解除髋关节疼痛,保持关节稳定,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但7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并存病多、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我院从1997年5月~2003年5月行高龄髋关节置换术34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恶性骨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医护态度、医护水平、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等满意度分别为90.0%、100%、90.0%以及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24.7±4.3)分、(15.2±5.1)分,均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恶性骨肿瘤人工关节置换保肢术中有重要意义,可以使得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有效地重建,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2000年1月~2002年6月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35例(40个膝)为观察组,1997年1月~1999年12月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31个膝)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进行早期有计划的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按常规进行功能锻炼。经6个月随访,分别对两组患肢膝关节功能恢复进行评分,经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经字2检验,字2=7.70,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有效防止关节僵硬,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2001年3月~2003年3月,我科施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18例,经过护理,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骨科矫形手术中出血量较大的手术,多数病人在手术中或手术后需要常规补充库血。为降低输异体血引起的多种并发症.我院骨科自2002年起,对全膝和全髋置换术病人采用了CBC-Ⅱ封闭式血液回收装置进行自体血回输,取得良好效果,无不良反应产生。正确装置和术后护理直接影响这项新技术的开展。以下介绍自体血回输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训练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秀云  金芳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9):3991-399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解除髋关节疾患患的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康复训练时期制定行之有效的训练计划并突出训练要点能有效地保证患肢的功能康复,提高患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17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一次性自体血液回输器对术后切口引流液进行回输。结果:平均引流约200~1 300ml,术后平均回输血量约530ml,无例发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均未输同种异体血。讨论:此方法具有节约血资源;避免输同种异体血感染其他疾病的危险;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地减少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异体血输入量及并发症发生,我们自2001年开始,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过滤式引流血回输技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对23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整体护理,达到预期目标。通过整体护理有助于护士正确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严密观察病情、认真做好饮食护理及基础护理,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和制订详细的出院指导。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了科学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人工关节置换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唐凤元 《护理研究》2004,18(15):1327-1329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项新的矫形手术 ,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肢体功能 ,但并发症较多 ,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疼痛、假体松动、脂肪栓塞综合征、脱位、肺栓塞。综述了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