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建奎 《当代医学》2012,18(24):80-81
目的 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的病因、诊断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规范化诊疗策略.方法 对2001年6月~2011年12月120例患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果 ARDS是由多种病因和诱发因素引起、以呼吸窘迫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结论 危重病患者特别是多发性创伤和肺创伤容易发生ARDS,感染是ARDS的最重要的诱发因素;积极主动地监测此类患者的动脉血气和PaO2/FiO2有利于ARDS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是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机械呼吸选择反向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可以减少气压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容易撤机.糖皮质激素应在炎症控制后较长时间使用.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进行综合性评价,及时处理多脏器功能障碍,尽早消除或减少原发病对肺部的损伤,纠正低氧血症.积极预防和早期诊断及康复教育、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丙泊酚对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持续镇静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共收集62例ARDS患者,机械通气后使用丙泊酚镇静治疗,观察镇静效果达Ramsay氏分级Ⅲ-Ⅳ级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唤醒时间;动态监测给药前、后和停药时呼吸、循环参数的变化.结果:丙泊酚镇静治疗后5 min内即能达到满意镇静效果,用药后呼吸频率、气道峰值压力、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5);血压、心率稳定,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丙泊酚能快速达到ARDS机械通气患者所需的镇静要求,并维持满意的镇静深度,有效保证机械通气从而改善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对循环影响小.  相似文献   

3.
李娟 《黑龙江医学》2012,(11):834-835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早期ARDS患者采用德国VELA呼吸机经口鼻面罩辅助通气,观察治疗1 h、24 h后呼吸频率、心率、氧合指数的变化(治疗失败改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 28例顺利转出ICU,8例失败,成功率为77.8%。结论早期ARDS使用NPPV可明显缓解病情,改善患者预后;NPPV联合常规治疗方案可明显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情况、治疗、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SARS合并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SARS合并ARDS患者的病死率为32%;缺氧(PaO2<60 mmHg或SpO2<93%)时间>1 d的病死率显著增高(P<0.05);发生4个或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的病死率显著增高(P<0.05).治疗以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器官功能维护为主.结论以及时纠正缺氧、防治MODS的发生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望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为总结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合并呼吸功能不全病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的经验与体会,评价其在早期对SARS病人呼吸功能改善的作用,收集并比较因呼吸功能不全而使用持续无创双相正压面罩通气(BiPAP)治疗的25例SARS病人,治疗前与治疗24h内相关呼吸参数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初步分析NIPPV早期对SARS病人氧合功能影响。结果NIPPV后24h内多数病人的气促和呼吸困难有不同程度缓解,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明显减慢,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氧合水平用改良呼吸指数(MRI)显著升高(P<0.05)。提示NIPPV早期应用对SARS合并呼吸功能不全病人的氧合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多发伤并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LI/ARDS),总结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模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多发伤并发ALI/ARDS患者使用NIPPV或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的情况,比较两种通气方式治疗前及治疗后2h动脉血气分析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NIPPV 40例,有创通气35例.无创通气组及有创通气组通气2h后病人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及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较通气前明显提高(P<0.0001).无创通气组中5例无创通气3~5d(平均4.2 d)后改IMV,4例因手术需全麻,先予以IMV 20~36 h后改为无创机械通气.35例无创通气3~18d[平均(8±5.5)d]成功脱机,无1例死亡.IMV组通气5~20 d脱机[平均(9±5.5)d],无1例死亡.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动脉血气分析治疗前、治疗后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伤后合并ALI/ARDS早期应用NIPPV治疗,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呼吸模式,不仅可取得与IMV治疗相同的效果,而且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7.
杜建平 《当代医学》2011,17(1):112-113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溺水所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9年12月通过口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IPPV)抢救的11例因溺水而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呼吸频率、心率等的改变,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早期给...  相似文献   

8.
李芳  王波 《海南医学》2022,(6):758-761
目的 比较两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榆阳区人民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112例轻度A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患儿采取无创双水平气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ARDS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pH PaCO2 PaO2)的变化。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于通气4h后,血气指标开始改善p〈0.05,到通气结束时,对比通气前PO2-PaO2及呼吸频率(RR)明显改善p〈0.01。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可有效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采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经验,提高技术应用和实际操作水平.方法:分析3年来入住我院ICU的15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并ARDS的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治愈,5例明显好转,死亡3例.结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出现ARDS并发症比较常见,在发病的中早期及时应用无创BiPAP通气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通气治疗过程应注重6个关键环节:与药物治疗相配合,通气参数的及时调控,预防通气导致病菌感染,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和肺损伤,祛痰以解除气道阻塞,加强患者的营养配给,把握其中的技术要点是提高有效救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重症SAILS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9例重症SAILS患者应用NIPPV治疗时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39例应用NIPPV治疗的重症SAILS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3%。因应用NIPPV治疗而出现的并发症共7例,其中皮下气肿伴纵隔气肿3例,皮下气肿伴气胸4例。结论:NIPPV对重症SARS患者的疗效显著;它所引起的并发症可以通过积极的处理得以减少和消除;镇静药物的应用有助于提高NIPPV的疗效,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的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早期诊断和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方法:手术病人分成传统机械呼吸 终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组(13例)和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组(21例).回顾分析两组病人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诊治过程.结果:传统机械通气 PEEP组带机时间(7.2±3.6)d,死亡8例,病死率61.5%;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组带机时间(4.8±2.1)d,死亡5例,病死率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该病治疗的关键,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ARDS比传统机械呼吸 PEEP效果更优越,同时积极处理原发损伤和预防各种并发症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肺复张方法(RM)应用于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3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1例,分别应用控制性肺膨胀、呼吸末正压递增法、压力控制法三种肺复张方法治疗,观察记录RM治疗前后患者氧和指数(PO2)、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的变化,并统计分析。结果:C组患者PaO2、PO2、SpO2水平在5min、10min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RM后三组患者短时间内心率均增快,CVP下降,MAP上升,A组变化幅度最大(P<0.05),25min后三组数据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种方法综合比较发现,压力控制法应用于ARDS患者的治疗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8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治疗策略,在常规治疗和无创通气失败后,对8例重症SARS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30~74岁,平均(55±16)岁]施行经气管切开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监测通气前后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并对通气过程中的并发症和患者的转归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高热(体温>38.5℃),7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仅1例高于正常。合并其他脏器损害7例。2)从发病到使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时间平均为(27.9±12.2)d,有创机械通气使用时间平均为(8.6±5.4)d,机械通气模式为压力控制或压力调节加呼气末正压通气。行有创通气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较通气前改善(P<0.01)。3)有创通气前1例出现气胸,有创通气时2例出现纵隔气肿及气胸。4)1例患者撤机并痊愈,7例死亡,死亡患者多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提示有创机械通气对于晚期重症SARS疗效不佳。通气模式应选择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和合适的呼气末压力水平,尽量减少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肺复张联合保护性机械通气对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法,选择早期并发中重度ARD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标准治疗组和肺复张治疗组。入组患者转入ICU后,均给予原发病治疗,保护性通气策略,气道温湿化治疗。标准治疗组给予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PCV),潮气量(VT)≤6 mL/kg,调整吸入氧浓度(FiO2)和呼气末正压(PEEP),维持气道平台压(Pplat)≤30 cmH2O;肺复张治疗组在保护性机械通气基础上联合间断肺复张治疗,每6 h肺复张1次,直至肺复张24 h或撤除呼吸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两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7例患者纳入分析,标准治疗组35例,肺复张治疗组32例。随机化入组后,与标准治疗组相比,肺复张组治疗0.5 h后PaO2/FiO2升高,呼吸系统顺应性有改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FiO2、PEEP水平有显著差异。6.5 h后,肺复张组的PaO2/FiO2显著升高,呼吸系统顺应性改善,FiO2显著下降。与标准治疗组相比,肺复张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拔除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与标准治疗比较,肺复张联合保护性通气治疗手术后并发中重度ARDS患者,可改善肺顺应性,纠正低氧血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重症监护室(ICU)中常见的危重症,至今仍然有很高的病死率。而引起ARDS的常见病因往往也会造成患者腹内压(IAP)的变化。当腹内压(IAP)急剧升高可影响呼吸、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严重时可发生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器官衰竭和死亡。因此对ALI/ARDS患者常规腹内压监测是必要的。现就腹内压监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78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nd to discus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diseas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78 cases of SARS referred to th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GIRD) between December 22, 2002 and near the end of March 2003. Items reviewed cover all data concerning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and radiology.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consisted of 42 males and 36 females, aged 20-75 yrs (mean age 37.5±11.6 yrs), including 44 affecte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Clinical symptoms seen in the group were fever (100.0%), cough (88.5%), and dyspnea (79.5%). There were 12 cases (15.3%) with WBCs &lt;4.0×10(9)/L, 49 cases (62.8%) ranging between (4.0-10.0)×10(9)/L and 17 cases (21.8%) over 10.0×10(9)/L. The average was(7.58±4.96)×10(9)/L, with 0.75±0.14 (neutrophil) and 0.18±0.11 (lymphocyte). Chest films and CT scanning revealed changes related to pneumonia.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disease was likely via close contact with contagious droplets. The prevalences of acute lung injury (ALI, in 37cases) an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21 out of 37 cases) were considerably high among the patients. Seven patients who developed ARDS complicated with 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died. Conclusions A history of close contact, fever, sign of pneumonia by X-ray and normal-to-lowered WBC counts are favorable for the diagnosis of SARS. Recognition of ALI as the important index for critical SARS and comprehensive supportive management are of paramount in decreasing the mortality of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重症SARS的价值。方法:对18例重症SARS患者实行n-CPAP治疗,持续气道正压(CPAP)为5.14cmH2O,观察治疗前后病人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病人胸部X线(胸片)的变化。结果:治愈17例,死亡1例。治愈出院的病人肺部渗出病变基本吸收。使用n-CPAP治疗常见的副作用为纵隔气肿。结论:对于重症SARS患者,n-CPAP治疗能有效改善肺的氧合。减少了有创通气的使用,是治疗重症SARS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俯卧位通气(PPV)治疗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效果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采用俯卧位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ARDS患儿50例(俯卧位组),根据患儿基线资料进行配对50例非俯卧位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ARDS患儿(非俯卧位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吸气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呼吸频率(RR)、吸入氧浓度(FiO2)、血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SpO2)、并发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俯卧位组患儿的p H值、PaO2、氧合指数高于治疗前与非俯卧位组(P<0.01),PaCO2、PEEP、RR、FiO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低于非俯卧位组(P<0.01或0.05),面部水肿发生率高于非俯卧位组(P<0.05);PICU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非俯卧位组(P<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ARDS患儿的氧合指数,缩短呼吸机使用及PICU住院时间,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