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颅内血肿整个手术期问的护理特点。方法本组颅内血肿实施手术患者30例,对这组患者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后的预后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护理期间患者因术后弥漫性脑肿胀再度发生而死亡2例,其余28例中治愈13例,轻残11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预后较好。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手术中的护理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自Cushing和Kocher于20世纪初应用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治疗非手术疗法(脱水、过度通气、巴比妥疗法和亚低温等)无效的颅内压增高以来,DC已成为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常用方法,对部分存在难治性颅内压增高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但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对TBI患者  相似文献   

3.
去骨瓣减压在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艳平  贺喜武 《中外医疗》2010,29(16):90-90
目的探讨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2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例血肿清除率为80%~95%,平均清除率为86%。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脑疝脑干功能衰竭,另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减死亡。18例平均随访15个月,意识状态分级:I级2例;Ⅱ级6例,Ⅲ级7例;Ⅳ级2例;V级1例。结论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显露充分,可在直视下吸取血肿,止血彻底,颅内压缓解效果好,结合术后处理,明显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适应症。方法将74例有手术指征的(基底节区≥30ml,丘脑≥10ml,小脑≥10ml,皮层下≥30ml,额叶颞叶≥20ml)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别分两组:1组35例,出血量达手术指征不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钻孔引流术;2组39例,出血量达手术指征,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前后GCS评分对比。术后半年观察疗效。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不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GCS评分与术前对比不下降,术后半年病人恢复良好(穿刺后再出血1例除外)。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GCS评分大部分不下降,术后半年病人恢复可。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不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最好行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最好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与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手术治疗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2例患者采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分析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及预后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颅内压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1d、术后第3d观察组的颅内压测定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20.97%低于对照组的39.5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的MMSE评分、巴氏指数评分均高于同时刻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达到预后良好的有39例(62.9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例(43.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较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能够尽早降低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减少手术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远期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适应症.方法 将74例有手术指征的(基底节区≥30ml,丘脑≥10ml,小脑≥10ml,皮层下≥30ml,额叶颞叶≥20ml)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别分两组:1组35例,出血量达手术指征不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钻孔引流术;2组39例,出血量这手术指征,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前后GCS评分对比.术后半年观察疗效.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不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GCS评分与术前对比不下降,术后半年病人恢复良好(穿刺后再出血1例除外).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选手术标准,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GCS评分大部分不下降,术后半年病人恢复可.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不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最好行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达手术标准,伴有大脑半球脑水肿,最好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7.
李志强 《河北医学》2009,15(9):1104-1105
我科自2002年5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大面积脑梗塞患者18例,均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脑肿胀去骨瓣减压手术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弥漫性脑肿胀去骨瓣减压的手术价值;方法 随机对急依入院并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弥漫性脑肿胀的患者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统计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并与同期非手术患者的预后相比较。结果 去骨瓣减压组与非手术组患者的死亡率相当;结论弥漫性脑肿胀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无价值。  相似文献   

9.
1991年~ 1998年我们共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的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 11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1例 ,年龄 2 1~ 42岁 ,平均 31.5岁。均行头颅CT检查 ,脑组织对冲伤合并硬膜下血肿 8例 ,伤侧及对侧均有脑挫伤 2例 ,伤侧脑挫伤合并硬膜下血肿 1例。 11例病人均在全麻下行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或脑挫伤灶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 3例病人于手术后即见双侧瞳孔散大 ,立即钻颅探查证实为硬膜外血肿。 4例病人术后 2~ 6h见手术对侧瞳孔散大 ,CT检查示硬膜外血肿。 2例术后 12h昏迷加深 ,CT示对侧硬膜外血肿…  相似文献   

10.
凤军让 《吉林医学》2010,31(21):3470-3471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采用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单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27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1例患者中术中术后死亡6例,占19.35%,术后存活25例,占80.65%。术后随访6~30个月,其中8例预后良好。对照组27例患者中9例死亡,占33.33%,存活18例,占66.67%。随访6~30个月,其中3例预后良好。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71,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25.81%(8/31),明显高于对照组11.11%的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71,P<0.05)。结论: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确切,与单纯血肿清除术相比可有效减低病死率,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头部CT图像探讨脑外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短期血肿扩大或新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提高预测血肿扩大或新发出血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197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前后的头部CT检查图像.通过CT检查图像确定患者术前是否伴有中线移...  相似文献   

12.
骆震  熊方令 《海南医学》2010,21(24):41-43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去骨瓣减压的作用。方法收集29例经早期去骨瓣减压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和神经影像资料,根据入院时GCS评分、术前和术后中线移位及脑室脑池受压情况、骨窗面积、早期和后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伤后到术前的平均时间为(4.04±1.52)h,与临床预后相关(r=0.1507,P=0.0401),术后中线明显回位(P=0.0001),环池的可见程度明显提高(P=0.0002),中线移位的减少与环池可见度的提高有明显相关性(r=0.4209,P=0.0230),同时,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状态与临床预后明显相关(P〈0.0001)。结论早期去骨瓣减压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同时与患者颅脑损伤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重型脑挫裂伤疗效。方法:选择双额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1例,均行冠状切口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不保留额骨骨桥。结果:术后随访1年,存活19例,死亡2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疗效:良好11例(52.3%),轻残5例(23.8%),重残3例(14.2%),死亡2例(9.5%)。结论:双额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双侧额叶重度脑挫伤患者手术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亚低温治疗脑外伤的作用.方法 对3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亚低温治疗组(实验组)和常规开颅术后常温治疗组(对照组).其中选择性亚低温采取亚低温治疗机给予头颈部降温,持续4天左右后自然复温.监测两组患者的颅内压、伤后6月GOS和主要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24、48、72 h的颅内压分别为19.5±2.6、20.3±1.7、17.3±1.9 mmHg,而对照组分别为23.1±2.1、20.1±1.5、20.7±1.4 mmHg,在24、72 h前者较后者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硬膜下积液发生率分别为43.8%、9.5%,6月后预后较佳率(GOS评分4-5分)分别为81.3%、47.6%,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有降低硬膜外压力和改善预后的作用,但增加了硬膜下积液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王斌 《中国现代医生》2014,(36):148-150
目的比较均衡性与非均衡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采用均衡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为研究组,30例患者采用非均衡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轻度残疾+恢复良好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CS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1)。结论均衡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显著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报道近3年来收治的脑外伤患者中进行了再次手术的51个病例,对再手术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既有共同原因,且各类型血肿再手术也各有其特点。并对再次手术的预防和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在本院脑外科行开颅手术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20例,研究组患者30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探究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收缩压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发病至手术时间、GCS评分、Babinski征阳性、舒张压、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颅骨骨折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经过多因素回顾性分析,颅骨骨折、发病至手术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Babinski征阳性是诱发患者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因素.结论: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的影响因素中,颅骨骨折、发病至手术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以及Babinski征阳性是独立影响因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医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干预,以便可以降低患者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呼吸支持和轻度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62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早期进行呼吸支持及轻度低温治疗,对照组高热者使用降温毯降温、呼吸衰竭者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两组病例术后第72小时颅内压比较,P<0.01;死亡率比较,P<0.05;两组间肺部感染率比较,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进行呼吸支持和轻度低温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额极静脉损伤所致术后迟发性额部血肿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轶 《安徽医学》2007,28(3):200-202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时,如何及时发现额极静脉损伤以预防其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生。方法对脑挫伤所致脑内血肿清除术及单纯硬膜下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前额区迟发性血肿的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5例均再次手术清除血肿,术中证实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原因为额极静脉损伤。其中恢复良好4例,重残1例。结论在额颞部脑挫伤所致硬膜下或脑内血肿清除时应注意探查或预防额极静脉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如何及时发现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及其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23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12例,显微镜下小骨窗清除血肿5例,保守治疗6例。结果: 23例中,恢复良好7例,仅能生活自理9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病死6例。结论: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生同外伤部位、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因素有关,过量脱水、手术减压、凝血功能异常是诱因。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降低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