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应用Northem Blot和Dot Blot杂交技术研究了青春期糖尿病时大鼠附睾5α-还原酶基因表达的变化。实验分对照(C)组、糖尿病(D)组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ID)组。结果:Northem Blot方法显示附睾头部5α-还原酶表达强度,D组较C组显著降低(P<0.01),ID组较D组显著升高(P<0.001),体、尾部各组间变化不显著(P>0.05);Dot Blot,除头部ID组未见恢复和体部D组显著高于C组外,其余结果与Northern blot基本一致。结果提示:青春期糖尿病时可能由于糖尿病状态引起附睾5α-还原酶表达降低,胰岛素治疗后随糖尿病状态改善,附睾头部5α-还原酶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睾丸、附睾和前列腺内是否存在雄激素受体(AR)的异常表达。方法:用链脲菌素(STZ)诱导成年大鼠糖尿病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组(D组)及胰岛素治疗组(ID组),分别以Northern印迹及放射配基法检测睾丸、附睾和前列腺内AR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结果:D和ID组血清睾酮水平低于C组(P<0.05);附睾内D和ID组AR的mRNA水平低于C组(P<0.05),睾丸和前列腺内D组AR的蛋白质水平低于C组(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睾丸、附睾和前列腺内AR的表达降低,从而削弱了雄激素的生物利用度,这可能是导致患病大鼠性与生殖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科所致的精索静脉曲张对青春期大鼠附睾细胞线粒体Ca2 + 及细胞色素C的影响。 方法 :对 4 0只青春期雄性Wistar大鼠 ,通过部分结扎左肾静脉或显露左肾静脉建立精索静脉曲张模型 (VG ,2 0只 )和假手术模型 (SOG ,2 0只 ) ,术后 10周 ,取双侧附睾 ,检测附睾头、体部细胞线粒体Ca2 + 、细胞色素C含量。 结果 :与SOG组相比 ,VG组附睾细胞线粒体Ca2 + 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0 1) ,细胞色素C含量显著增高 (P <0 .0 5 )。 结论 :外科所致精索静脉曲张大鼠附睾细胞钙稳态失衡、线粒体有损伤 ,这些变化可能是影响其生育能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青春期糖尿病大鼠生殖腺内雄激素受体的基因表达及蛋白水平变化。方法 用STZ诱导青春期大鼠糖尿病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胰岛素治疗组,分别以Northern blot及放射配基法检测睾丸、附睾、前列腺内雄激素受体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mRNA水平:生殖腺内各部位的雄激素受体mRNA表达三组间均无差异;蛋白水平:生殖腺内各部位糖尿病组的雄激素受体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结论 糖尿病在翻译水平干扰了雄激素受体的合成,使受体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5.
Valsartan对糖尿病肾病肾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T1RA)Valsartan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基质金属蛋白酶 - 2 (MMP- 2 )及其抑制物 (TIMP - 2 )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糖尿病组 (B组 )及治疗组 (C组 ) ,大鼠腹腔单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 ,STZ) 6 5mg/kg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治疗组给予Valsartan(缬沙坦 ) 10mg·kg-1·d-1灌胃。第 3周、第 6周各组分别宰杀 6只 ,检测肌酐清除率、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肾重 /体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小球MMP - 2、TIMP - 2、纤维连接蛋白和Ⅳ型胶原表达。结果 :治疗组肌酐清除率 (P <0 .0 5 )、尿白蛋白排泄率 (P <0 .0 5 ,P <0 .0 1)及肾重 /体重 (P <0 .0 5 )均低于糖尿病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糖尿病大鼠肾小球TIMP - 2、纤维连接蛋白和Ⅳ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5 ,P <0 .0 1)。在治疗组 ,上述明显增加的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 (P <0 .0 5 )。MMP - 2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的表达明显被抑制 (P <0 .0 1) ,治疗组其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Valsartan通过上调糖尿病大鼠肾小球MMP - 2表达、下调TIMP - 2表达 ,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有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积雪草颗粒积芎解毒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血液生化指标及对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补体C5b-9、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探讨积芎解毒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福辛普利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STZ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治疗8周后,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UTP),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Real 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MCP-1、C5b-9、Ang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肾组织MCP-1、C5b-9、AngⅡmRNA水平显著升高(P 0. 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UTP)明显下降;TP、Alb均明显升高; MCP-1、C5b-9、AngⅡ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中药高剂量组小于低剂量组(P 0. 05),与福辛普利组相似(P 0. 05),中药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各组ALT、AST、BUN、Scr变化不明显。结论:积芎解毒方高剂量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可能与通过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延缓肾功能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左旋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观察左旋 (L)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血管形成的影响。 方法雄性SD大鼠 ,设烫伤对照 (A)组、糖尿病烫伤 (B)组、甘氨酸对照 (C)组和L 精氨酸干预 (D)组 ,每组各 2 5只。B、C、D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建立糖尿病模型 ,C、D组分别管饲甘氨酸和L 精氨酸 2 0 0mg·kg-1·d-1。8周后取各组大鼠 (每组 5只 )背部皮肤组织测定糖含量。之后各组大鼠给予 2 0 %TBSA深Ⅱ度烫伤 ,于伤后 3、7、14、2 1d测量创面面积 ,计算创面愈合率 ;采用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 (MVD);检测创面组织释放一氧化氮 (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含量。 结果 与B组相比 ,D组大鼠创面愈合率从伤后第 7天起显著增加为 [( 4 4.10± 3.5 0 ) % ,P <0 0 5 ],创面MVD值在伤后各时相点均显著增加 ( P <0 0 5 ),创面组织中释放NO、VEGF和TGF β1量增加 ,皮肤组织糖含量降低为 ( 1.380± 0 .12 0 )mg/g。  结论L 精氨酸可通过增加NO、VEGF和TGF β1的合成与释放 ,降低皮肤组织糖含量 ,增加糖尿病大鼠烧伤创面的血管形成 ,并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锯叶棕果实提取物(SPE)对慢性前列腺炎(CP)模型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空白对照组;B组:空白对照+SPE治疗组;C组:CP模型对照组;D组:CP模型+SPE治疗组。A、C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B、D组给予SPE[0.10 g/(kg·d)]灌胃,连续30 d。对SD大鼠前列腺背侧叶注射λ-角叉菜胶建立慢性非细菌性CP模型,停药次日各组大鼠按1∶1比例与雌鼠做交配实验,1周后断颈处死所有雄鼠,取双侧附睾以检测大鼠精子活率及精子计数,同时记录雌鼠妊娠率及仔鼠数。结果:与A组相比,C组大鼠附睾尾精子活率显著降低[(68.01±1.80)%vs(62.59±4.82)%,P0.05]。B、D组大鼠附睾精子活率[(67.69±4.06)%、(67.93±3.39)%]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A组相比,各组大鼠附睾尾精子计数、雌鼠妊娠率及胎仔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PE可改善CP大鼠的精液参数,使雌鼠受孕后不影响雌鼠妊娠率及胎仔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重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骨骼肌蛋白降解的影响 ,初步探讨其与糖皮质激素的关系。 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A组为对照组 ;B组一次性静脉注射重组大鼠TNFα 1× 10 6 U kg ;C组预先使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384 86灌胃 ,2h后注射重组大鼠TNFα(条件同B组 )。用药后 12h ,测量各组大鼠体温 ,分离伸趾长肌 ,称重后进行有氧孵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蛋白和肌纤维蛋白的降解率 ,以RNA印迹法检测泛素mRNA(2 .4kb)和C2亚基mRNA的表达变化。 结果 用药后 12h ,体温 :B、C组大鼠均明显高于A组 (P〈0 .0 1) ;伸趾长肌重量 :B、C组均明显轻于A组 ((P〈0 .0 1) ,但C组重于B组 (P〈0 .0 5 ) ;总蛋白和肌纤维蛋白降解率 :B组较A组分别升高 4 3%和 112 % (P〈0 .0 1) ;C组较B组分别降低 16 %和 2 8% (P〈0 .0 1) ;泛素mRNA和C2亚基mRNA的表达 :B组较A组分别升高约 4 .3、3.6倍 ,C组较B组均明显降低。 结论 静脉注射大剂量重组大鼠TNFα ,能增强大鼠骨骼肌泛素 -蛋白酶体途径的活性 ,导致总蛋白 ,特别是肌纤维蛋白降解率升高 ,糖皮质激素是该效应的介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儿童隐睾伴附睾畸形的新分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隐睾伴附睾畸形的新分类及治疗措施。 方法 :隐睾组患儿 15 3例 ,睾丸鞘膜组患儿 14 4例。术中通过观察睾丸附睾间位置关系 ,测量附睾长度 ,触摸有无附睾闭锁、输精管缺如、附睾及输精管梗阻 ,将隐睾伴发附睾畸形分为输精道管有梗阻型 (Ⅰ型 ) ,再细分为 ⅠA、ⅠB、ⅠC三组 ;输精管可能有梗阻型 (Ⅱ 型 ) ,包括 ⅡA、ⅡB2组 ;输精管无梗阻型 (Ⅲ 型 )分成 ⅢA、ⅢB 2组。 结果 :隐睾组共 2 0 1个睾丸 ,伴发附睾畸形 4 7个 ,畸形率2 3.4 %。双侧隐睾 4 8例 ,11例发生附睾畸形 ,且双侧为同一类型 :ⅠB 2例 ,ⅠC 2例 ,ⅡA 1例 ,ⅢA 4例 ,ⅢB 2例 ,行睾丸固定或切除术。睾丸鞘膜积液组共 15 5个睾丸 ,伴发附睾畸形 16例 ,畸形率 10 .3%。两组附睾畸形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隐睾伴发附睾畸形的发病率高于正常睾丸 ,对严重附睾畸形的双侧隐睾不应都行睾丸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雄激素对大鼠阴茎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Flk 1 KDR表达的影响。方法  2个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A组 ) ,去势组 (B组 ) ,去势 +睾酮替代组 (C组 ) ,以及 5α还原酶抑制剂保列治喂饲组 (D组 ) ,2周后取大鼠阴茎组织行VEGF及其受体Flk 1 KD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VEGFmRNA原位杂交 ,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比较其表达强度。结果 A组和C组大鼠阴茎组织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高表达灰度值( 99.80± 2 .88和 98.70± 3 .41) ,而B组与D组均呈低表达灰度值 ( 12 7.80± 3 .93和 12 5 .30±3 .76 ) ,(P <0 .0 1) ;VEGFmRNA原位杂交也显示B组 ( 15 9.30± 9.42 )与D组 ( 15 7.30± 9.71)阳性着色均明显少于A组 ( 12 4.6 0± 8.37)和C组 ( 12 5 .30± 7.80 ) ,(P <0 .0 1) ;而B组与D组之间 ,A组和C组之间表达灰度值差异均无显著性 ;VEGF受体Flk 1 KDR在各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雄激素对大鼠阴茎组织中VEGF以及VEGFmRNA的表达均有上调作用 ,而对VEGF受体Flk 1 KDR的表达无影响 ;调节大鼠阴茎组织VEGF表达的雄激素活性成分可能主要为 5α 双氢睾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虾青素(AST)对奥硝唑(ORN)致少弱精子症大鼠精子质量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分别为A组(溶剂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1 ml玉米油、B组(ORN低剂量造模组):ORN 400 mg/(kg·d)、C组(ORN高剂量造模组):ORN 800 mg/(kg·d)、D组(ORN低剂量造模+AST治疗组):ORN 400 mg/(kg·d)+AST 20 mg/(kg·d)、E组(ORN高剂量造模+AST治疗组):ORN 800 mg/(kg·d)+AST 20 mg/(kg·d),灌胃3周后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大鼠;取1侧附睾尾部检测精子浓度和活力,另1侧附睾组织匀浆,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A组相比,B组附睾尾精子活力,附睾GSH-Px、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C组附睾尾精子活力、浓度、睾丸系数,附睾组织GSH-Px、GR、CAT、SOD活性均显著降低,而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AST治疗组:与B组相比,D组附睾尾精子活力和附睾组织SOD活性显著增加[(45.3±8.7)%vs(66.3±8.9)%;(116.7±25.3)U/mg prot vs(146.1±23.8)U/mg prot,P﹤0.05],而MDA含量显著下降[(1.68±0.45)nmol/mg prot vs(1.19±0.42)nmol/mg prot,P﹤0.05];与C组相比,E组实验后体重增量、精子活力显著增加,而MDA含量显著下降[(89.0±9.5)%vs(99.9±4.1)%;(17.9±3.5)%vs(27.3±5.3)%;(2.03±0.30)nmol/mg prot vs(1.52±0.41)nmol/mg prot,P﹤0.05]。结论:AST可提高ORN致大鼠少弱精子症模型的精子质量,其机制可能是提高了大鼠附睾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肉碱(LC)在奥硝唑(ORN)所致大鼠附睾和睾丸损伤中的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200~230g)随机均分为5组:①A组:给予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灌胃;②B组:每天给予400mg/kgORN灌胃;③C组:每天给予800mg/kgORN灌胃;④D组:每天给予[ORN(400mg/kg)+LC(100mg/kg)]灌胃;⑤E组:每天给予[ORN(800mg/kg)+LC(100mg/kg)]灌胃。上述各组均连续灌胃20d,末次给药24h后,所有大鼠麻醉后处死,分别取睾丸、附睾,进行称重和HE染色,计算睾丸、附睾系数并观察睾丸和附睾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①与A组相比,B组睾丸、附睾系数明显降低(P<0.05);而C组睾丸、附睾系数为极显著性降低(P<0.01);D组与A组相比无差异,E组与A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HE染色显示,与A组相比,B组睾丸生精小管内各级生精细胞排列基本整齐,部分生精小管管腔内有脱落的生精细胞,附睾管腔中精子数目下降,有时可见散在的生精细胞;C组大鼠睾丸生精小管管腔内均可见坏死脱落的生精细胞,附睾管腔中精子数目明显减少,且有较多的非精子细胞成分。D组睾丸生精小管无明显改变,附睾管腔中精子数目也未见明显下降;E组睾丸生精小管管腔内精子数目减少,可见坏死脱落的生精细胞,附睾腔中精子数目明显减少,并伴有较多的非精子细胞成分。结论:奥硝唑(ORN)可导致雄性大鼠附睾和睾丸病理组织学改变,LC对ORN引起大鼠附睾和睾丸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性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阴茎海绵体内NOS和内源性CO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选取10只为对照组(A组);高糖高脂饲料饲养4周后从其他40只大鼠中筛选出30只构建成功的糖尿病(DM)大鼠模型,随机分成3组:DM大鼠组(B组);胰岛素治疗组(C组)和叶酸+维生素B12治疗组(D组)。8周及12周后注射阿朴吗啡观察各组大鼠阴茎勃起情况。12周后测各组大鼠血浆总Hcy含量及阴茎海绵体内NOS活性和CO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血浆Hcy浓度明显升高,阴茎勃起功能明显降低,阴茎海绵体NOS活性和CO含量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2型DM大鼠中高Hcy血症发生率为55%。与B组比较,C组和D组中大鼠血浆Hcy浓度显著下降,阴茎勃起功能、阴茎海绵体NOS活性均升高(P<0.01),Hcy与NOS(rA=-0.89,rB=-0.76,rC=-0.91,rD=-0.91)及CO含量(rA=-0.82,rB=-0.77,rC=-0.93,rD=-0.81)均呈负相关。结论:2型DM大鼠血浆中的高Hcy可能是引起阴茎海绵体NOS活性下降、CO含量下降,进而导致DM ED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胰岛素、叶酸和维生素B12可以改善DM大鼠的勃起功能,提高阴茎海绵体NOS活性和CO含量。  相似文献   

15.
大豆黄酮对雄性大鼠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对大鼠睾丸和附睾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10周龄(成年早期)和4周龄(青春期)SD雄性大鼠各30只,分别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大豆黄酮组,6只/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0.1mg/kg己烯雌酚,2、20、100mg/kg大豆黄酮灌胃,连续90d,观察睾丸、附睾指数及体重的变化;HE染色观察睾丸、附睾等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在成年早期大鼠中,各剂量大豆黄酮组大鼠的体重、睾丸和附睾指数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在青春期大鼠中,各剂量大豆黄酮组大鼠的附睾指数与正常对照组亦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高剂量组大鼠的睾丸指数(3.21±0.07)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71±0.32,P<0.05),中、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中、低剂量组大鼠的体重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高剂量组的体重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青春期及成年早期大鼠摄入各剂量大豆黄酮对附睾组织结构无明显影响,而摄入高剂量大豆黄酮可使青春期大鼠睾丸发育迟缓,出现不同程度生精障碍。结论:青春期摄入高剂量的大豆黄酮对SD大鼠睾丸生长发育及组织结构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胰岛素抵抗(IR)和2型糖尿病(T2DM)大鼠的胰岛鼠抵抗情况、血清25-(OH)D3和1,25-(OH)2D3水平、腰椎和股骨骨密度(BMD),探讨IR与2型糖尿病时血清维生素D3和骨密度变化中的意义。方法 18月龄wistar大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胰岛素抵抗组(I组)、糖尿病组(D组),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EICT)测定各组大鼠IR,葡萄糖输注速率(GIR)表示IR,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血25-(OH)D3和1,25-(OH)2D3水平,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定各组大鼠腰椎、股骨BMD。结果 D组和I组GIR相当,均显著低于N组(P0.01),I组1,25-(OH)2D3低于N组(P0.05),高于D组(P0.01),三组间25-(OH)D3无显著差异,I组腰椎、股骨BMD低于N照组,高于D组(P0.05)。结论 IR是2型糖尿病导致血清活性维生素D3降低和骨密度下降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α-亚麻酸抑制大鼠肾草酸钙结晶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α 亚麻酸和亚油酸预防结石形成的作用。 方法 雄性Wistar成年大鼠 6 0只 ,分 4组 ,每组 15只。C组和D组分别以苏子油 (含α 亚麻酸 6 3% )或葵花籽油 (含亚油酸 70 % ) 2g/d灌胃 4周后 ,用诱石剂 1%乙二醇 (EG)加 1%氯化氨喂饮 ,同时继续以苏子油或葵花籽油灌胃 ,3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2 4h血尿生化指标和肾草酸钙结晶情况。仅饮用诱石剂 (B组 ,成石组 )大鼠和正常喂养 (A组 ,空白对照组 )大鼠作对照。 结果 苏子油组肾组织水肿较轻 ,肾内草酸钙结晶数及肾钙含量明显低于成石组 (P <0 .0 1) ,2 4h尿钙排泄、血尿素氮、肌酐浓度显著低于成石组 (P <0 .0 5 ) ,尿肌酐排泄增加 (P <0 .0 5 )。葵花籽油组仅血尿肌酐较成石组明显改善 (P <0 .0 5 ) ,其他指标与成石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α 亚麻酸能有效改善肾功能 ,减少尿钙排泄 ,抑制实验鼠肾草酸钙结晶形成 ,在尿石症防治方面可能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alomo曲张精索内静脉结扎术(PV)和改良Palomo曲张精索内静脉结扎术(MPV)对大鼠同侧附睾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青春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EV)组、PV组和MPV组。部分结扎左肾静脉建立大鼠EV模型,MPV组大鼠行保留睾丸动脉的曲张精索内静脉结扎术(MPV),PV组大鼠行包含睾丸动脉的曲张精索内静脉集束结扎术(PV)。检测各组大鼠左侧附睾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唾液酸和肉毒碱含量。结果:EV组和PV组附睾上皮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明显异常。对照组唾液酸和肉毒碱浓度显著高于EV组和PV组(P<0.05),与MP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可导致大鼠同侧附睾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害,MPV可以修复这些损害,而PV则进一步加重这些损害。  相似文献   

19.
基础期 页睾丸扭转后生精细胞凋亡与iNOS基因表达 111………一个与小鼠精子发生相关的基因—rjs基因 114………青春期糖尿病大鼠附睾中 5α还原酶 [Ⅱ型 ]基因表达的变化 117…………………………………Bcl 2和IGF ImRNA在正常和增生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12 0……………………………………精子发生障碍患者精蛋白基因 5′端及 3′端核基质结合区的研究 2 82………………………………白介素 2对大鼠下丘脑和血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水平的影响 2 85…………………………………人精浆中与精子前向运动相关蛋白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压敏片技术测量髋臼横断骨折及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后臼顶负重区的负重面积。方法 :取成年男性防腐尸体骨盆 5具 (含双侧股骨中上段 )。标本分为如下各组 :Ⅰ组 (完整骨盆 ) ,A组(前柱单钢板内固定 ) ,B组 (后柱单钢板内固定 ) ,C组 (前柱单钢板加后柱单钢板内固定 ) ,D组 (前柱拉力螺钉加后柱单钢板内固定 ) ,用特制的夹具将骨盆和股骨固定于单足站立中立位 ,去除髋关节囊 ,将压敏片贴于股骨头上 ,分别测量各组标本髋臼臼顶负重区的负重面积 ,对所得数据通过SPSS 10 0软件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LSD法多重比较。结果 :Ⅰ组 ,A组 ,B组 ,C组 ,D组的臼顶负重区负重面积 (cm2 )分别为 :4 4 3± 0 5 7、2 36± 0 4 2、2 6 1± 0 4 4、3 30± 0 5 2、34± 0 4 1。对以上 5组中臼顶负重面积进行LSD法多重比较 ,结果为Ⅰ组与A、B、C、D四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ⅠA<0 0 1,PⅠB<0 0 1,PⅠC<0 0 5 ,PⅠD<0 0 5 ) ,A组与B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AB>0 0 5 ) ,C组与D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CD>0 0 5 ) ,A、B两组与C、D两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AC<0 0 5 ,PAD<0 0 5 ,PBC<0 0 5 ,PBD<0 0 5 )。结论 :对于髋臼横断骨折 ,即使给予解剖复位内固定 ,髋臼臼顶负重面积也不能恢复至正常。双柱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