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瑞香  欧美金  刘明恒 《家庭护士》2009,7(15):1323-132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家属的心理需求,为临床采取对策提供指引.[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家属的心理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文化程度的家属在希望有责任心、了解病人所患疾病及如何护理病人等知识心理需求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越低,心理需求越高.[结论]救治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同时要重视家属的心理需求,对文化程度低的家属要特别关注,护士应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利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减轻家属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接受监护期间其家属的心理需求.[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形式对87例病人家属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病人家属心理需求与医疗护理、医务人员、ICU环境、疾病相关知识、心理安慰、了解医疗费用等有关.[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要充分认识病人家属的心理需求,及时提供各种信息,帮助家属应对危机状态,使病人家属保持身心健康,为病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病人家属关怀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滕兴玲 《护理研究》2005,19(9):779-781
[目的]了解目前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病人家属关怀的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 8名手术室护士和15 0名手术病人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影响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病人家属关怀的因素主要是时间不允许、担心和医生的解释发生冲突等,双方对病人家属知情权及相关内容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结论]影响目前手术室护士对病人家属关怀的因素较多,护理中应重视护士与病人家属的认知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病人家属关怀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滕兴玲 《护理研究》2005,19(5):779-781
[目的]了解目前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病人家属关怀的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8名手术室护士和150名手术病人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影响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病人家属关怀的因素主要是时间不允许、担心和医生的解释发生冲突等,双方时病人家属知情权及相关内容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结论]影响目前手术室护士对病人家属关怀的因素较多,护理中应重视护士与病人家属的认知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张玉梅  马丽英  王玉梅 《护理研究》2003,17(15):886-887
目的 :了解外科监护室 (SICU )病人家属的需求和心理状况。方法 :对87例病人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家属对SICU的各项需求值在 3.88分~ 4.72分 (总分 5分 ) ,对SICU各方面满意值在4.5 2分~ 4.72 (总分 5分 ) ,焦虑值比常人高 ,焦虑值与家属认为亲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与家属对访客制度的满意程度呈负相关。结论 :家属对SICU有较高需求 ,他们比常人焦虑 ,医护人员应尽量满足家属合理需求 ,减轻其焦虑心理 ,以更好地发挥家属对SICU病人的正性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6.
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了解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应用调查问卷对60名ICU病人家属进行心理需求调查,内容包括家属对病人信息的需求、家属被关心及支持需求、与护理人员交流需求、ICU条件及环境需求、探视需求等5大方面的问题。结果 病人家属心理需求最重要的有:感到病人有生命希望,可以及时得到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有关信息,护士能够给予最好的照顾等3方面。而病人家属的一般情况与家属需求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及时与病人家属沟通病人有关信息,理解和重视病人家属的心理需求,可以减轻ICU病人家属的负性心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视网膜初次及再次脱离病人家属的心理状况.[方法]对85例视网膜脱离病人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分别两两比较初次视网膜脱离病人家属、曾在我院手术的视网膜再次脱离病人家属和曾在其他医院手术的视网膜再次脱离病人家属的焦虑、抑郁和心理状况评分.[结果]视网膜再次脱离病人家属焦虑、抑郁状况均较视网膜初次脱离病人家属严重.[结论]视网膜再次脱离病人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强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8.
魏志明 《家庭护士》2009,7(3):200-201
[目的]了解ICU病人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7名ICU病人家属进行测量,并与普通病房病人家属进行比较.[结果]ICU病人家属心理健康水平低.[结论]对ICU病人家属进行心理护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精神病病人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全科护理》2010,8(6):548-550
[目的]了解精神病病人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为精神病病人家属健康教育的内容制订和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216例精神病病人家属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病病人家属对健康教育有强烈需求 家属希望得到护士的心理支持 需求最多的健康知识是与疾病及治疗密切相关的知识 医生是病人家属最希望的施教人员 个别指导是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电话咨询是出院后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首选方式 更多的病人家属希望在住院乃至出院后的全过程得到健康教育。[结论]医护人员应针对精神病病人家属的需求特点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满足他们的需求,最终让精神病病人受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狂犬病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和护理干预.[方法]用自制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狂犬病组和对照组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同时对狂犬病组病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比较干预前后狂犬病组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病人家属焦虑、抑郁、愤怒、无助和自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后狂犬病病人家属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及其他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狂犬病病人家属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帮助他们安全、平稳地度过这一非常时期.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 ,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 :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 :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 :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 ,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 ,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测四肢瘫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方法由1位评定者应用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对20例四肢瘫患者进行评定,评定后1周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另1位评定者在第1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2 d内对该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第1位评定者两次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4(P<0.01);第1位评定者与第2位评定者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71(P<0.01)。结论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  相似文献   

20.
Physiatrists are a valuable resource in legal settings, where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capacity to perform work and of future medical needs must be determined. Physiatrists help determine what future medical care is needed to restore and maintain an individual at the maximum level of life fun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a quality of life (QOL) rehabilitation model, rather than a medical model, for enhancing functional performance, modifying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ating patient coping. We discuss use of the QOL model to describe and influence a patie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vocational/economic, and social/leisure doma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