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四逆汤干预心肌梗死模型代谢组学产物的相互作用及生物学通路。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Embase、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四逆汤干预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对纳入研究代谢产物进行汇总。信号通路分析采用KEGG,代谢产物分子注释、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及其相关性质分析采用HMDB,代谢产物路径可视化采用metPA网络软件。结果 共有3篇文献纳入本研究,39个代谢产物主要参与了39条代谢路径。通过通路拓扑分析选出了9条P值小于0.05的代谢通路作为四逆汤干预心肌梗死过程代谢通路,分别是:氨酰tRNA生物合成、柠檬酸循环(TCA循环)、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D-谷氨酰胺和谷氨酸代谢、氮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半乳糖代谢。结论 四逆汤干预大鼠心肌梗死代谢组生物信息分析显示其作用机制涉及到糖蛋白质最终共同通路的三羧酸循环、氨基酸合成、转运等方面。体现了四逆汤作用“多因、多效、多靶点”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未来我国创新药物研发中将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由于中医药理论在诊断、药理或毒理方面都缺乏现代科学内涵,给中药现代化研究带来了诸多困难,长期以来,因缺乏符合中医药整体观思想的研究方法学体系,难以形成突破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中医临床治疗学主要是基于整体“证候”诊断的中药复方治疗学。其“证候”病理基础是多样的,复方化学成分是多样的,药物作用途径、环节和靶点也是多样的。实际上这是一个高度的复杂体,故有人称中医为“复杂科学”。很显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如寻找某些单一病理分子与中医“证候”的关联,分离中药单一化学成分研究中药治病的作用机理等,并不适合中医学整体治疗和复方用药的特点。系统生物学理论与组学技术(如蛋白质组、代谢组、基因组等)的发展与应用,为克服上述矛盾提供了条件,因为组学技术能够动态、高效地测定机体在整体条件和多因素作用下多种蛋白质大分子及多种小分子的谱学特征,以及描述多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因此,组学技术将是研究中医“复杂科学”的强大工具,为揭示中医“证候”的发生机理、体质学说的科学内涵、中药复方治疗复杂性疾病的作用原理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可能。当然,采用组学技术研究中医药,尤其要注意严谨的科学设计,以及研究对象和干预因素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同时采用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分析海量数据的相互关联。这样,便能建立一个适合中医学研究特点的、优质高效的组学技术平台,大力推动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与现代科学的合理结合,以及中医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尽管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在对待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认识及观点不同,但中医药治疗某些疾病却有着独到的疗效,多年来一大批中医药爱好者一直致力于寻找中医药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人类microRNA组学的研究方法与中医学的整体观有许多相似之处,为中医药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法。microRNA组学的出现是解释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新概念、新方法、新途径,为中医药作用本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如果将中医药疗效机制与microRNA组学交互融合,必将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发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生物系统的组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历经几千年发展,有其独特的科学内涵,而传统概念表达的中医药理论难以被现代社会理解和接受。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解读中医药内涵成为亟待解决的任务。中医药的精髓在于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即以整体的、动态的和辨证的观点去把握人体的健康与疾病。它凝聚着历史的智慧,却缺乏现代科学阐释。伴随代谢组学的出现,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系统观和辨证论治思维方式不谋而合,与中医药认识和解释疾病的方法相一致。若有效地契合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策略,基于系统代谢网络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变化来评价中医药整体效应,发掘特征性规律,将加快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从而推动中医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代谢组学是关于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本论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代谢组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文献基础上,探讨代谢组学与中医证候、中医整体观、中药质量标准化研究、中药的活性成分的研究以及中药方剂研究的关系,认为代谢组学能够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实现对活体组织器官进行无损伤、几乎接近生理条件的动态研究,这种研究特点与中医学的整体观、系统观和辨证论治思维相吻合,与中医认识和解释疾病的方法相一致;采用系统生物学的策略和方法,以基于疾病和药物干预下的系统代谢网络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变化来评价中药整体效应,用以解释中药方剂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使得代谢组学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中一个非常合适的方法。代谢组学将会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较为合适的切入点而且非常有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刘良 《世界科学技术》2009,11(2):214-219
中医临床治疗学主要是基于整体“证候”诊断的中药复方治疗学。其“证候”病理基础是多样的,复方化学成分是多样的,药物作用途径、环节和靶点也是多样的。实际上这是一个高度的复杂体,故有人称中医为“复杂科学”。很显然,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如寻找某些单一病理分子与中医“证候”的关联,分离中药单一化学成分研究中药治病的作用机理等,并不适合中医学整体治疗和复方用药的特点。系统生物学理论与组学技术(如蛋白质组、代谢组、基因组等)的发展与应用,为克服上述矛盾提供了条件,因为组学技术能够动态、高效地测定机体在整体条件和多因素作用下多种蛋白质大分子及多种小分子的谱学特征,以及描述多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因此,组学技术将是研究中医“复杂科学”的强大工具,为揭示中医“证候”的发生机理、体质学说的科学内涵、中药复方治疗复杂性疾病的作用原理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可能。当然,采用组学技术研究中医药,尤其要注意严谨的科学设计,以及研究对象和干预因素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同时采用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分析海量数据的相互关联。这样,便能建立一个适合中医学研究特点的、优质高效的组学技术平台,大力推动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与现代科学的合理结合,以及中医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后出现的以描述机体对病理生理刺激或基因修饰下所产生的代谢变化规律为目标的新兴“组学”,用于疾病诊断、药物代谢、毒理代谢等方面,已成为国际上疾病与健康研究的一个重要焦点。而肝脏是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异变引起全身代谢的紊乱,但目前代谢产物的全面检测技术的缺乏,代谢组学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又一门新兴的组学技术,是系统生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代谢组学之父Jeremy K Nicholson教授基于长期对生物体液的研究,于1999年提出了代谢组学概念:定量测量生物系统对病生理刺激和基因修改所做的与时间相关的多参数代谢应答^[1]。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AMI)相关动脉的血运重建,开创了AMI现代治疗的新纪元,减少了AMI患者住院并发症和死亡率,改善了预后,但AMI仍是冠心病主要的死亡原因,相关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一年内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仍在18%左右。相关冠状动脉局部病变的介入治疗为目前成熟并普遍推广应用的技术,但对介入治疗后的心肌组织无复流现象,尽管近年来进行机械、药物干预的许多尝试。仍无理想的干预对策,原因在于AMI作为一种应激损伤引起的机体病变的复杂性,包括内皮功能障碍、高凝状态、氧化应激、微血栓形成等,使心肌组织无法得到理想灌注,心肌细胞不能恢复正常的代谢状态。传统中医药包括益气、活血、解毒等的单味或复方中药,可作用于AMI后应激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如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和内皮细胞功能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复杂成分和效应关系,复杂效应和患者预后关系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现代中医药防治AMI的疗效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再灌注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早期药物溶栓、介入治疗等方式使缺血区心肌进行血运重建。然而恢复灌注的血流供应却使得心肌组织二次受损,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表明,中医方药可以通过药物预处理的方式,减缓因再灌注导致的心肌损伤;通过清除多余的氧自由基,调节ATP的细胞膜泵活性,改善再灌注后心肌的能量代谢障碍;通过调控相关心肌细胞凋亡蛋白或炎性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或炎症反应,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通过抑制心肌自噬的表达以及调控相关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心室重构,达到保护受损心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全程优质护理对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试验组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护理满意率较高,试验组心理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在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4.
心肌缺血是指心肌耗氧量和冠状动脉供血、供氧之间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疾病及常见病因,能够导致心脏的其他疾病,如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由于该病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多种因素及机制均不同程度的参与了该病的发生环节,故研究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心肌缺血发生机制的相关文献,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阐述心肌缺血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研究、治疗方向及思路。  相似文献   

15.
心肌纤维化(MF)是多种心脏疾病的常见病理表现,由于心肌细胞的不可再生性,MF的发生代表心肌出现不可逆性的损伤。以往的研究认为,成纤维细胞介导的胶原沉积是心肌纤维化的主要机制。最新的研究发现,心脏本身存在免疫调控机制,巨噬细胞激活/极化在MF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中药可通过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调节炎症进程、修复细胞外基质、管理氧化应激、维护自噬平衡等方面干预MF,而这一过程与巨噬细胞的激活及M1/M2型极化密切相关。在整个MF过程中,巨噬细胞活化是有益的,但不可过度,否则将变为有害。在MF早期,适当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有利于激活免疫,清除有害物质;在MF中后期,适当的M2型巨噬细胞极化有利于重塑受损的心肌。若巨噬细胞活化过度/不足,或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平衡被打破,则效应由挽救变为破坏。具有调控巨噬细胞活化/极化的中药多具有益气养阴,理气活血的功效,但也不乏清热燥湿解毒之品。因此,MF的发生可能为气阴不足、湿热蕴毒、气滞血瘀所致。通过总结巨噬细胞激活/极化在MF中涉及的生物学过程,阐述中医药从不同角度调控巨噬细胞激活及M1/M2型极化改善MF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治疗MF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设计随机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检索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随机临床试验。无论使用盲法与否或以何种语言发表均无限制。结果 56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对其中17篇Jadad评分质量相对较高的文章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中医药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临床总体疗效。结论根据本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7.
心肌纤维化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理基础,是控制高血压心血管并发症的关键。现代医学只是针对单一的病理环节进行干预,中医药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综合干预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医药干预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效应和机制,可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导引是中医临床常用方法之一,在防治疾病和养生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就中医导引的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历史研究做一综述,梳理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9.
罗东 《世界中医药》2014,9(9):1162-1164
目的:观察和比较中药结合急诊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再通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点注尿激酶急诊溶栓联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点注尿激酶急诊溶栓联合中药治疗。对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和严重心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3.3%和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1周内出现血管再闭塞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中发生出血并发症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梗并发症的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5)。结论:中药结合急诊溶栓治疗AMI可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出血并发症和严重心梗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医药结合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现状,分析中医药结合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方法:①电子检索2000—2005年CNK 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中医药治疗AM I临床研究文献。②逐一阅读检出文献,筛检出有中医药干预并行再灌注治疗AM I的临床研究文献。③对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并进行总结综述。结果:①中医药干预可增加再灌注成功率,降低再灌注损伤,减少再灌注并发证,防止再灌注后再狭窄,并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②中医药治疗仍未充分发挥个体化治疗特色,并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的支持。结论:中医药结合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应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个体化治疗特色,加强循证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