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目的研究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超声影像的关系。方法将收治的88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分别采集所有受试者的乳腺癌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及HER-2表达情况,并分析超声影像特征和上述相关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结果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HER-2表达情况是纵横比1、有恶性晕环、有边缘毛刺浸润性乳腺癌组织ER表达明显高于纵横比≤1、无恶性晕环、无边缘毛刺(P0.05)。有恶性晕环、有边缘毛刺浸润性乳腺癌组织PR表达明显高于无恶性晕环、无边缘毛刺(P0.05)。纵横比≤1浸润性乳腺癌组织HER-2表达明显高于纵横比1(P0.05)。结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组织ER、PR及HER-2与部分超声影像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在新辅助化疗中的预期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 (ER)在新辅助化疗中乳腺癌组织表达的预期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14 2例乳腺癌组织中ER的表达状况 ,并分析其在新辅助化疗中的预期意义。结果ER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化疗反应显著相关 (P <0 .0 1) ,新辅助化疗前后ER的表达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ER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中有重要的预期意义 ,在决定化疗后患者是否行内分泌治疗时 ,应考虑化疗对ER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检查(IHC)对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表达与乳腺癌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88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常规HE切片及ER、PR检查,采用Elivision法分别测定88例乳腺癌组织ER、PR、C-erbB-2的表达,有条件的病例作FISH检测,并与FISH进行比较;同时评估IHC对乳腺癌ER、PR、C-erbB-2表达情况,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研究乳腺癌ER、PR及HER2等检测与临床预后意义.结果 在88例乳腺癌中病免疫病理检查结果显示:ER约60%呈阳性反应,c-erbB-2约26%阳性.结论 结合免疫组化表达进行综合分析,对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指导临床治疗方案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形态学表现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共20个癌灶(其中两例双乳均见癌灶)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分析其MRI形态学表现。术后采用ElivisionTMplus免疫组化法对ER、PR、CerbB-2和Ki-67进行测定。结果 1)乳腺癌MRI形态学指标:18例20个癌灶中有边缘毛刺者14个(70%),有边缘强化征象12个(60%)有分叶征10个(50%);2)MRI形态学与免疫组化指标相关性:癌肿分叶征与Ki-67之间呈正相关(P=0.035);分叶征与ER、PR、CerbB-2无相关性;边缘毛刺及边缘强化与癌细胞ER、PR、CerbB-2及Ki-67无相关性。结论分叶征与Ki-67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具有分叶征的乳腺癌有更高的增殖活性;边缘强化及边缘毛刺对提示肿块的侵袭性、恶性程度及预后无关,对指导肿瘤的治疗无明确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00例国人女性不同阶段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进行检测,探讨其与一些肿瘤病理参数和生物学标志物(是否绝经、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学类型、肿瘤分期、C-erbB-2表达)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有关ERα、ERβ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关系的深入研究以及临床判断乳腺癌预后及指导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乳腺癌患者CerbB-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与其他临床预后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确诊并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手术切除标本乳腺癌组织中CerbB-2、ER、PR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复发间的关系.结果CerbB-2在ER、PR均阳性组的表达低于两者均阴性组的表达(P<0.05).ER与PR的阳性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及复发呈负相关(P<0.05);CerbB-2的阳性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及复发呈正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CerbB-2、ER、PR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且CerbB-2、ER、P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乳腺癌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三项指标可用以指导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和60例癌旁乳腺正常组织中survivin、C-erB-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6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8%)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P<0.05),其表达与C-erB-2、ER、PR表达密切相关,但与乳腺癌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无明显关系。结论: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上调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urvivin与C-erB-2、ER、PR对预后的判断相一致,因此可同时进行三者联合检测以提高对乳腺癌预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雌激素调节蛋白(PS2)的表达水平、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乳腺癌组织常规石增包埋切片对其ER,PgR、PS2进行ABC免疫组化法染色。[结果]65例乳腺癌ER、PgR和PS2表达阳性子分别为70.7%、61.5%和53.8%;高分化和淋巴结未转移乳腺癌三者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病例;三者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之间呈高度密切正向关系。[结论]ER、PgR和PS2表达均为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激素依赖性及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检测激素受体水平的同时检测PS2表达可更精确地了解乳腺癌激素依赖性和提高临床内分泌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乳腺癌超声造影边缘带增强特征及定量参数与其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乳腺癌女性患者76例(76个病灶),均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乳腺癌病灶边缘带增强特征,获取时间-强度曲线(TIC)的定量参数,包括峰值强度、基础强度、梯度、上升支斜率、达峰时间、曲线下面积,分析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及定量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病灶超声造影边缘带放射状增强与ER、Ki-67阳性表达相关,穿支增强与HER-2阳性表达相关,造影后范围扩大与ER、HER-2、Ki-67阳性表达相关,边缘增强特征与Ki-67阳性表达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癌超声造影边缘带定量参数峰值强度、TIC曲线下面积及梯度与Ki-67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达峰时间与ER、PR阳性表达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造影边缘带增强特征及定量参数与ER、PR、HER-2、Ki-67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乳腺癌患者术前选择精准的治疗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于宏  续哲莉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1):1478-1481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受体在女性乳腺癌与各种增生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取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中日联谊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手术后经病理科诊断证实的病例,乳腺增生性疾病52例(40人),乳腺癌52例(49人).其中普通型增生10例,轻度非典型增生12例,中度非典型增生9例,重度非典型增生2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2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PR的表达.结果 在乳腺普通型增生、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0.00%、41.67%、44.44%、61.90%和69.23%,P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0.00%、25.00%、44.44%、52.38%和55.77%,ER阳性和/或PR阳性率分别为30.00%、41.67%、55.56%、66.67%、69.23%,仅普通型增生与乳腺癌组织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1)乳腺普通型增生与乳腺癌组织无明显联系.其余三种非典型增生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组织差异不显著,且其相关性由轻、中、重度逐级递增.(2)ER、PR表达强度的逐级递增及单细胞中强阳性( )率的逐级增高表明这一过程与雌激素过刺激有关,因此对乳腺增生性疾病行ER、PR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根据ER、PR检测结果判断病变向乳腺癌发展的风险性.(3)在ER和/或PR阳性的乳腺增生性疾病患者中可以考虑应用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乳腺癌ABVS表现与ER、PR、Her-2及核增殖标志物Ki67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术前行ABVS检查、具有分子标记物结果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03例,共118个病灶,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肿块大小、形态、边缘、微钙化和冠状面"汇聚征"等。结果 ER、PR、Her-2、Ki67在乳腺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74.6%、70.3%、74.6%、90.7%。乳腺癌ABVS表现边缘"毛刺征"及冠状面"汇聚征"与ER、PR表达相关,肿块内微钙化与Her-2表达相关,肿块大小与Ki67表达相关(P0.05),而乳腺癌的形态与ER、PR、Her-2、Ki67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ABVS征象,尤其是冠状面"汇聚征"与分子生物学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ER、PR、HER2或Ki-67不同表达状态乳腺癌在DCE-MRI形态学及动态增强特征之间的差异,探讨乳腺癌MRI表现与分子标志物表达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免疫组化检测确定ER、PR、HER2及Ki-67表达状态的乳腺癌病例,均在疗前接受乳腺MRI检查;比较ER、PR、HER2及Ki-67不同表达状态癌灶的MRI形态学征象、动态增强特征的差异。结果 共269例入组。ER阳性癌灶出现小肿块的比例稍高于阴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ER阴性癌肿边缘光滑的比例稍高于阳性者,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61)。PR阴性癌肿出现边缘光滑的比例高于阳性组(P=0.033)。Ki-67低表达者癌肿出现边缘光滑的比例低于过表达者(P<0.001)。相对于过表达者,HER2低表达及Ki-67低表达者均倾向出现小病灶(P均<0.05)。ER、PR、HER2及不同Ki-67表达状态下癌灶MRI动态增强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MRI所示癌灶大小和/或边缘状态与ER、PR、HER2及Ki-67表达有一定相关性,动态增强特征与诸分子标记物之间未见稳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研究乳腺癌超声造影边缘带增强特征及定量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超声造影检查的乳腺癌女性患者76例(76个病灶),所有患者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且术前均未进行放化疗治疗,观察超声造影后乳腺癌病灶边缘增强特征及定量参数,分析其与ER、PR、HER-2、Ki-67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病灶边缘放射状增强与ER、Ki67阳性表达相关;穿支增强与HER-2阳性表达相关;造影后范围扩大与ER、HER-2、Ki67阳性表达相关;边缘增强特征与Ki67阳性表达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边缘带定量参数PI、AUC以及Grad与Ki-67阳性表达呈正相关,TTP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超声造影边缘增强特征及定量参数与ER、PR、HER-2、Ki-67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精准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 B-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2月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95例(观察组)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95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ER、PR和C-erb B-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C-erb B-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R、P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C-erb B-2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型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其余各指标间无相关性。结论 ER、PR和C-erb B-2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正常乳腺组织和癌组织KLK5 mRNA进行定量,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8例乳腺癌切除的组织中KLK5基因mRNA的表达量,分析其表达量与年龄、TNM分期、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79%(38/48)的乳腺癌组织KLK5 mRNA表达下降。KLK5 mRNA在正常乳腺组织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338±0.324,在乳腺癌组织为0.088±0.128,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1)。KLK5 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1);在Ⅲ~Ⅳ期患者乳腺癌组织中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ER( )阳性乳腺癌组织明显低于ER(-)乳腺癌组织(P<0.01)。KLK5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组织分类以及PR状态无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KLK5 mRNA表达水平降低,并与TNM分期、ER状态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与C-erbB-2基因、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蛋白表达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对162例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ER、C-erbB-2、MDR1(P-gp)检测,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ER、C-erbB-2、MDR1(P-gp)的阳性表达率各为53.7%、37.0%和27.7%。ER在分化越高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的乳腺癌中其阳性表达率高,C-erbB-2在分化越差的乳腺癌中其阳性表达率高,组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C-erbB-2、MDR1(P-gp)表达率明显升高。C-erbB-2与MDR1(P-gp)的阳性表达率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C-erbB-2表达与ER表达呈负相关。结论ER、C-erbB-2基因、MDR1(P-gp)在乳腺癌中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联合检测有助于乳腺癌预后的判断,为合理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燕  韩江哲  张敬 《临床医学》2010,30(12):37-39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征象与肿瘤分子生物学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浸润性乳腺癌超声二维征象与肿瘤ER、PR及HE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ER阳性70例,PR阳性72例,HER-2过度表达38例。肿瘤形态不规则组ER及PR阳性率高于形态规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边缘不光整、有毛刺或成角畸形组ER及HER-2阳性率高于边缘光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内有钙化灶组ER、PR及HER-2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各自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征象与ER、PR、HER-2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乳腺癌ER、PR及HER-2的表达状态,为乳腺癌的术前辅助内分泌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癌超声特征与免疫组织化学因子ER、PR及C-erbB-2表达的相关性,为临床乳腺癌术前辅助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44例乳腺癌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且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均行乳腺超声检查,术后测定ER、PR、C-erbB-2的表达。分析乳腺癌的超声表现与三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乳腺癌三因子的表达与肿块直径无关(P>0.05)。②有毛刺征的肿块比边缘光整的肿块有更高的ER阳性表达(P<0.01)。③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中C-erBb-2阳性表达率高(P<0.05),ER阳性表达率低(P<0.01)。④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越丰富,C-erBb-2阳性表达率越高(P<0.01)。结论乳腺癌的超声表现与免疫组织化学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有毛刺征及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有更高的ER阳性表达率,更适合内分泌治疗;血流丰富、有淋巴结转移者C-erBb-2阳性表达率高,预示肿块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李玉  何秋明  姜愚  周麟  吴昕  罗锋 《华西医学》2004,19(4):577-578
目的 :探讨HER - 2、ER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16 7例乳腺癌组织中HER - 2、ER和PR的表达情况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ER - 2、ER和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 4 9% (75 / 16 7)、 5 3 3% (89/ 16 7)和 4 9 1% (82 / 16 7)。HER - 2表达 :在ER和PR均为阳性组HER- 2阳性表达率中低于ER和PR均为阴性组 (P <0 0 5 ) ,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HER - 2阳性表达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联合检测HER - 2、ER和PR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组织中ER PR表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与肿瘤患者预后明显相关 ,并且指导内分泌治疗 ,因此许多病理科已常规开展ER、PR检测工作。作者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1年12月间194例乳腺癌手术标本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预后因素的关系。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94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30~81岁 ,平均47.9岁。均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 ,全部手术切除标本均行常规石蜡切片病理确诊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1.2免疫组化方法所用试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