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郁与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康复的关系。方法选择卒中急性期并发抑郁(PSD)患者144例,随机分为抑郁干预组及抑郁未干预组,并与同期卒中急性期不伴有抑郁患者72例(单纯卒中组)作对照。全部患者均按卒中常规治疗,抑郁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或抗抑郁剂合并心理治疗;各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4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改良Barthel指数记分法(MBI)评分。结果卒中急性期PSD患者(抑郁干预组及抑郁未干预组)与单纯卒中组相比,神经功能恢复较差(P〈0.05,P〈0.01);抑郁未干预组CSS及MBI的改善明显低于抑郁干预组(P〈0.01)。结论卒中急性期PSD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早期康复,可作为卒中预后的评估方法之一。早期抑郁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32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诊断,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抑郁程度进行评估,爱丁堡斯堪纳维亚改良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卒中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基础疾病等因素在PSD与脑卒中非PSD患者中的差异。结果PSD发生率为35.9%,PSD与脑卒中非PSD患者在年龄、经济状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部位以及合并基础疾病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半球卒中、合并基础疾病是PSD的危险因素,经济条件较好是PSD的保护性因素。结论PSD在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卒中部位及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关系密切,掌握其相关因素对于临床及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均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焦虑对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以及黛力新联合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对2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状态评定,其中患者有卒中后抑郁并发焦虑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采用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疗效。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并焦虑患病率为33.33%。抑郁与焦虑共病率63.93%;治疗组Ⅰ和治疗组Ⅱ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ⅡHAMD、HAMA、SSS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较治疗组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单用药物黛力新或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均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能力恢复,而且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标准将124例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抑郁组又随机分为两组:抑郁治疗组和抑郁对照组。抑郁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心理康复;无抑郁组和抑郁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连续观察8周,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ADL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及HAMD的变化情况。结果抑郁治疗组治疗2,4,8周后FMA、MBI及HAMD评分分别与抑郁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抑郁治疗组治疗8周后FMA、MBI及HAMD评分与无抑郁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康复可以促进脑卒中恢复早期伴抑郁障碍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2例患有轻、中度抑郁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应用合理情绪疗法,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2组患者分别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式 Fulg-Meyer(FMA)运动功能评定表及改良Barthel 指数(MBI)[1]进行评定,比较治疗前后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HAMD、FMA、MBI评分均有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卒中后抑郁早期药物干预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1):1171-1172
目的探讨早期药物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30天末、第90天末进行斯堪的那维亚(SSS)卒中量表评分,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态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30d及90d后,治疗组SSS评分、HAMD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改变不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药物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境,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主观幸福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实施的基础上进行8周自我管理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 SIS)和纽芬兰大学幸福感量表( MUNSH)对干预组、对照组的生存质量及主观幸福感进行评价,并对生存质量与主观幸福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除交流维度外,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IS量表各项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力气、手功能及移动功能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其他维度得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IS量表各项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MUNSH量表的总幸福度、正性因子评分较前升高、负性因子分评分较前降低( P<0.05);干预组MUNSH量表评分总幸福度及正性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负性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交流、情绪、记忆与思维、参与评分与干预组患者主观幸福感总分相关(P<0.05)。结论健康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早期心理疏导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疏导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初发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伴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肢体活动指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用Zung量表(SDS)和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抑郁程度及于第2、4、8周末对患者进行肌力评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SDS、MESSS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周末观察组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8周末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疏导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缺损康复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张守敏 《中原医刊》2011,(15):96-9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6年至2010年期间入院治疗的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卒中常规治疗,康复组同时早期给予Bobath法及健康教育。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1年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付娟  罗婷  张薇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999-3000
目的:探讨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印例,两组均遵循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肢体训练、语言训练及心理辅导等综合康复护理干预。采用Fugl-meye肢体运动功能(FMA)评价法和Barthel指数(BI)评定法,于两组患者人院时、干预3个月后进行评定。结果i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两组FMA、BI均较干预前改善,且康复组FMA、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有助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案(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e,MRP)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和腕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6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干预(32例)和治疗组:MRP(33例)。每组患者入选时和治疗12周后,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手和腕运动功能和ADL。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MA和MBI值比对照组差异显著升高(P〈0.05)。结论 MRP可明显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和腕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速牵伸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状态的疗效,为该方法的推广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56例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40min/次,2次·d-1,每周6d)和慢速牵伸训练(15min/次,2次·d-1,每周6d)。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给予假性体外冲击波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后分别采用简化的上肢Fugl-Meyer评分法(FMA)、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和改良Ashworth量表(MAS)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2组患者MAS评分明显降低(P<0.05),FMA和MBI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6),但FMA和MBI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2周后比较,治疗4周后2组患者MAS评分明显降低(P<0.05),FMA和MBI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FMA评分和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速牵伸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状态,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慢速牵伸训练。  相似文献   

13.
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育山  符俏  曹贤畅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1):1448-1450,1455
目的:研究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治疗组和常规康复(RRT)治疗组,CIMT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4周,RRT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4周。所有病人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IMT组的FMA和MBI值比RRT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CIMT对于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是较常规康复疗法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Wallerian变性(WD)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以判断患者的康复预后.方法 将8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MRI表现分为WD组和非WD组,分别于病初和病后6个月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测评,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对其运动功能障碍进行测评,并比较两组的测评结果.结果 非WD组FMA提高分值及MBI提高分值明显高于WD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卒中后继发WD患者的ADL提高较慢、运动功能恢复较差,康复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训练(mental practice,MP)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住院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2组患者均给予tDCS治疗,观察组患者在tDCS治疗基础上联合MP,1次/d,每周5d,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MA、MBI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FMA、MBI分值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FMA分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联合tDCS治疗在改善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王丽萍 《河北医学》2014,(11):1798-1801
探讨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包括解除脑水肿、保护脑组织、扩容改善血液循环等治疗,且均自愿接受康复治疗,并能够配合康复医师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后后即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于常规治疗4周后行康复治疗,两组患者于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 MBI( modified barthel index )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价、采用 Fugl-Meyer 评定法( 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 NIHSS )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MBI、FMA、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康复治疗前比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BI、FMA、NIHS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训练治疗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恢复,缓解肩-手综合征症状,对脑卒中患者预后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温针与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采用Ashworth量表评估肢体痉挛状态,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FMA运动功能评定肢体运动功能,脑卒中影响量表(SIS 31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上、下肢Ashwort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及SIS 310各项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电针治疗相比,温针可显著改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治疗配合正弦调制中频电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增加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治疗,治疗前后2组患者采用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r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BBS、MBI、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2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配合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治疗在改善偏瘫患者平衡及运动功能上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9.
【】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氮平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的预防作用及对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首次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根据自身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15 mg米氮平片睡前口服,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安慰剂。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分和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评估小剂量米氮平对PSD的预防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及8周后,治疗组PS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患者预防性给予小剂量米氮平能减少PSD的发生,并能促进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