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具有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25例,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0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5例,随机分为RVOT组(n=13)和RVA组(n=12),RVOT组导线选用主动固定电极,RVA组选用被动固定电极.起搏方式均为心室按需型起搏模式(VVI),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必要时缩短AV间期以保证完全心室起搏.术后第一周内,在心室起搏完全夺获条件下,对比分析两种不同部位起搏时QRS波时限(QRSd)及每分心输出量(CO)、每搏心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结果:2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RVOT组1例术后2 d出现起搏不良,第3天行电极重新固定.RVOT组较RVA组的心室起搏时QRS时限显著缩短[(129±11) ms vs(149±15) ms,P<0.05],SV[(84±8) mL vs(74±8) mL,P<0.05],CO [(5.6±0.7) L/min vs (4.8±0.9) L/min,P<0.05],CI [(3.8±0.5) L/min·m-2 vs (3.2±0.6) L/min·m-2]均有明显提高.结论:RVOT起搏较RVA起搏获得更佳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与心尖部(RVA)起搏对起搏依赖性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植入双腔起搏器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63例),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不同随机分为RVA起搏组(RVA组)32例及RVS起搏组(RVS组)31例。观察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心电图QRS波宽度和形态;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血清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术前两组QRS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随访检测QRS间期,两组都有所增加,但RVA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间期显著长于RVS组([0.18±0.03)svs(0.14±0.01)s,P〈0.05];术前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随访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两组都有所增加,但RVA组较RVS组显著升高([286.8±5.2)pg/mlvs(212.1±6.6)pg/ml,P〈0.05];左室射血分数术前及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RVA起搏扰乱了双心室电同步,可能恶化了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RVS起搏尽可能的维持了双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收缩同步性,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RVS起搏比RVA起搏更加符合生理的起搏部位。与RVA起搏比较,RVS起搏有利于保持心肌电活动和机械收缩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先进性。方法:33例患者,男12例,女21例;右室心尖部起搏9例,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24例,观察电极置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QRS波时限。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阻抗、R波幅度,心功能情况。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的置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电极组(34.34±6.54 min vs 16.78±5.38 min,20.86±4.32 min vs 8.67±4.52 min);QRS波时限(0.14±0.04 s vs 0.16±0.03 s,P〈0.01)。经过6个月随访,起搏阈值、阻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功能改善。结论:主动固定电极植入优于被动电极植入。  相似文献   

4.
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双心室同步起搏对扩张型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10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男6例,女4例,所有病人符合NYHA心功能Ⅲ—Ⅳ级,心电图呈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时限〉120ms,射血分数〈35%。左室内径〉60mm。因严重心力衰竭而长期卧床,经多种抗心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分别植入右心房、右心室和冠状静脉左室分支电极导线,行房室顺序双心室同步起搏,观察起搏前、后QRS时限、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内径、射血分数及6min步行试验的变化。结果: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电极导线感知和起搏参数均符合起搏要求。起搏后QRS时间明显缩短(P〈0.01),(NYHA)心功能分级进一步改善(P〈0.01),左室射血分数及6min步行增加(P〈0.01)。结论: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可缓解心衰的症状,改善心功能,增加射血分数,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安装双腔起搏器,并分为RVOTS组和RVA组,进行起搏参数、术后心电图及12个月后超声下心功能测定、血浆BNP检测对比。结果手术时两组患者电极均能到位,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VOTS比RVA更符合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起搏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需要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应用主动螺旋电极行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简称主动电极组。应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简称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主动电极组植入即刻起搏阈值比被动电极组要偏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动电极起搏QRS波时限明显短于被动电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感知、阈值、阻抗差异无统计学意5C(P〉0.05)。出院后3个月随访无导线脱位,起搏参数与植入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稳定,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主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用主动固定导线行RVOT间隔部起搏(主动导线组)45例,用被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被动导线组)43例,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检测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主动导线组固定次数(1.5±0.8)次与被动导线组(1.3±0.5)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P>0.05),主动导线组手术时间(73.45±11.21)min较被动导线组(68.34±11.43)min长(t=2.12,P<0.05),曝光时间(9.13±3.04)min较被动导线组(7.11±2.21)min长(t=3.58,P<0.01).主动导线置入15min后可达到理想参数,但起搏阈值(0.69±0.18)V较被动导线组(0.56±0.12)V高(t=4.00,P<0.01).术后1个月时随访,两组的起搏参数主动导线组起搏阈值(0.70±0.19)V、阻抗(699.31±147.25)Ω、感知灵敏度(13.57±4.56)mV;被动导线组起搏阈值(0.58±0.14)V、阻抗(662.79±126.14)Ω、感知灵敏度(14.51±4.31)mV.手术时主动导线组旋出15min后的起搏阈值(0.69±0.18)V、阻抗(708.22±142.03)Ω、感知灵敏度(13.33±4.71)mV;被动导线组起搏阈值(0.56±0.12)V、阻抗(653.62±117.58)Ω、感知灵敏度(14.76±3.98)mV,两组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使用主动导线行RVOT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吴琦 《当代医学》2016,(15):81-82
目的 探讨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tract,RVOT)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对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右心室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 2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在RVOT间隔部植入起搏器,而B组患者在RVA部植入起搏器,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QRS波时限.结果 2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植入心脏起搏器后,QRS波时限均增加;但是A组患者的QRS波时限明显低于B组的QRS波时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左室功能的恢复,RVOT间隔部起搏相对于RVA起搏效果更好,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好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评价低位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并探讨一种简化的起搏导线定位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48例病态窦房结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患者(n=24例)采用经过简化塑型导丝引导主动固定起搏导线行低位房间隔定位起搏;另外一组患者(n=24例)采用传统被动固定起搏导线行右心耳起搏.观察两组患者心房起搏导线植入时间,植入成功率,测试起搏器植入即刻、术后1周、1月及3月起搏相关参数;观察起搏器植入相关并发症(电极脱位,起搏器囊袋感染,积血及心包积液).结果 LAS组心房起搏导线定位成功21例,3例失败,RAA组心房导线全部定位成功.LAS组平均心房起搏导线定位成功时间为6.3±0.8 min (3~15.5 min),显著长于RAA组患者(3.5±0.5)min(1.2~8.3)min.术中即刻,术后1周、1月及3月的各项起搏参数均稳定,2组间未见显著差异.随访3月期间2组患者均为发生起搏器植入相关并发证.结论 双弯J行导丝的简化设计可协助低位房间隔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的成功定位,同时证实应用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实施低位房间隔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20例,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随机分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形态和宽度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左心室后壁之间的运动延迟(SPWMD)和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IVMD)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植入起搏电极导线和起搏器,随访期间无电极脱位和其他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术前所测定的LVEF、SPWMD及IVM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RVS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无明显变化,而RVA组较术前及RVOTS组显著延长;术后3个月随访,RVOTS组LVEF、SPWMD、IVMD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RVA组LVEF较术前下降,SPWMD、IVMD较术前延长,RVA组和RVS组相比,LVEF显著下降,SPWMD、IVMD显著延长。结论RVA起搏使左、右心室不同步,RVOTS起搏和RVA起搏相比,使双心室开始除极时间差缩短,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较小,RVOTS起搏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11.
周振宇  陈世蓉  刘涛  陈勇 《西部医学》2012,24(9):1746-1747,1750
目的评估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起搏的效果。方法将96例起搏器植入患者分为右室心尖起搏组(58例)与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组(38例),其中流出道间隔起搏组又分为高位间隔组(25例)和低位间隔组(13例)。测量各组术前、术后完全起搏的QRS时限(QRSd)、术后完全起搏的QRSd与术前QRSd的差值(ΔQRSd)。结果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组完全起搏时QRSd短于右室心尖起搏组[(139±8.6)ms vs(156±15.4)ms,P〈0.001],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组ΔQRSd〈右室心尖起搏组[(39±10.9)ms vs(57±13.2)ms,P〈0.001]。高位间隔组与低位间隔组术后、术前QRSd、ΔQRS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比右室心尖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12.
江荣炎  吴桥  卜令同  陈多学  汪慧敏 《安徽医学》2013,34(12):1816-1818
目的 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高位间隔部的定位方法及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 将64例符合起搏器植入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施行主动固定电极右室高位室间隔部起搏(主动固定组)与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被动固定组),记录植入时间、曝光时间、QRS宽度及相关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主动固定组较被动固定组植入时间及曝光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等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主动固定组QRS波宽度明显小于被动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主动固定行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并且更加符合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13.
问肃生  商鸿  雷晓亭  洪志斌  魏小红 《医学争鸣》2009,30(24):3120-3122
目的:观察起搏器治疗中选择不同部位电极起搏对心肌运动协调性的影响.方法:对接受起搏器治疗的48例患者,其中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P)28例,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20例,利用组织多普勒速度图对接受起搏器置入的患者,采集左室八个节段的心肌运动情况,测得各段心肌收缩运动达峰时间、心肌收缩时间和舒张期快速充盈达峰时间.从而了解不同部位电极起搏,对心肌运动协调性的影响.结果:RVOTP组与RVAP组患者比较,起搏器置入前收缩运动协调性的达峰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置入3~6mo后,RVOTP组协调性明显提高(P〈0.01),而RVAP组协调性有所降低(P〈0.01); 置入后RVOTP组协调性明显高于RVAP组(P〈0.01).代表舒张运动协调性的Q-E时间:置入3~6mo后,RVAP组舒张协调性明显低于RVOTP组(P〈0.01).并且RVAP组置入后协调性有所降低(P〈0.01).结论:使用螺旋电极选择理想部位起搏有利于心肌收缩运动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右心室起搏阈值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91例,术前使用临时起搏电极在右心室底部、游离壁和流出道分别测定心脏起搏阈值,取三者平均值,根据平均值分为正常起搏阈值组55例(起搏阈值≤1V)和高起搏阈值组36例(起搏阈值>1V),术中测得中心静脉压力(CVP),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一周均行B型脑钠肽(BNP)和心超检查测定心功能[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射血分数(EF值)]。结果正常起搏阈值组术前CVP、BNP、LVEDD和EF分别为(10.13±1.12) mmHg、(103.42±10.12) pg/mL、(42.56±5.67) mm和(51.21±6.43)%,高起搏阈值组分别为(13.36±1.45) mmHg、(121.42±12.24) pg/mL、(45.68±5.89) mm和(48.02±5.89)%,术前两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起搏阈值组术后BNP、LVEDD和EF分别为(81.36±8.07) pg/mL、(40.12±5.18) mm和(53.87±7.09)%,高起搏阈值组分别为(98.79±9.81) pg/mL、(44.51±5.32) mm和(50.83±6.15)%,术后两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右心室起搏阈值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与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P)对心输出量的影响。方法:8例患者,5例植入DDDR起搏器,3例植入VVIR起搏器,先将心室电极放在RVA,然后放在RVOT,用Swan-Ganz漂浮导管分别侧定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8例患者全部在RVOT成功植入螺旋电极,RVOT起搏比RVA起搏时的CO、CI明显增加。感知、阈值、阻抗等起搏参数两者无差别。结论:采用螺旋电极行RVOT起搏与传统的RVA起搏相比较,明显改善心输出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普通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通过冠状窦(coronary sinus,CS)实施心室起搏,与传统右心室起搏比较其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具有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右室起搏组和经CS心室起搏组,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QRS波时限及起搏器参数.结果 (1)经CS心室起搏组的手术即刻成功率低于传统右室起搏组(100%和68.97%,P<0.01);其中经CS心室起搏组采用左心室专用电极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心室翼状电极组(85.71%与25%,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月CS心室起搏组QRS波增宽的程度明显小于传统右心室起搏组(P<0.05);(3)经CS心室起搏组术中、术后1月、3月起搏阈值和电极阻抗虽高于传统右室起搏组(P<0.05),但其数值均在起搏参数允许范围内,起搏效果良好.结论 与传统右心室起搏比较,经CS心室起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符合生理性心室激动顺序,采用左心室专用电极可明显提高CS心室起搏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63例次永久起搏器更换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永久起搏器更换原因及更换术并发症的防治对策,并探讨旧电极的处理方法.方法 更换术病人57例,男38例,女19例,年龄74岁±8岁(56~94)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1例,Ⅱ度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6例.单腔起搏器49例,双腔起搏器8例,起搏器平均使用时间9.25(2~15)年.共更换63例次,其中更换电极13例次.结果 起搏器更换术原因为起搏器电池自然耗竭57例次,电池提前耗竭2例,电极导线不全断裂2例,囊袋感染2例.更换术并发症9例,分别为囊袋血肿4例,电极脱位3例,废弃电极脱入右室2例.更换起搏器时起搏阈值[(0.77±0.40)V]比初次植入时的阚值[(0.60±0.21)V]明显高(P<0.01).更换时的电极阻抗[(854±136)Ω]、R波振幅[(12±4)mV]与植入时[(828±176)Ωn、(12±4)m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起搏器更换主要原因为电池自然耗竭.经测试大部分心室电极可以继续使用.起搏器更换术严重的并发症是废弃电极脱入右室,正确的电极处理方法可以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安装埋藏式DDD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QRS波宽度、术前和术后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结果两组患者QRS波宽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LVEDD、LVEF、LA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LVEDD、LVEF和LA的影响无差别,但右心室流出道起搏者的QRS波宽度明显较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