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原因,为其早期干预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于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1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00g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感染因素、母乳性黄疸、溶血因素、其他因素.结论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更容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预防围生期乏氧、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将2002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1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发病年龄、治疗、转归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以围产因素居首位,其次为母乳性黄疸,再次为感染因素,溶血症较少见。光疗仍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治疗手段。结论:一旦确诊,应早期干预,尤其应注意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以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针对在产科母婴同室中出现的15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经抗感染、蓝光、口服药物、使用免疫球蛋白等综合治疗,158例治愈,治愈率100%,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是感染因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ABO溶血,头皮血肿,不明原因:61例。结论感染因素逐渐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发病因素,应加以重视和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与治疗。方法对260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原因与防治原则。结果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复杂,及时寻找病因、积极预防、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结论合理有效地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致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 2例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溶血病、母乳性因素以及其他不明原因。结论预防胎儿缺氧、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完善产前检查、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做好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筛查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56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华煜 《当代医学》2009,15(32):37-37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2月~2008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256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分析,研究其与孕周、出生体质量、围产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所有患儿经合理治疗后,留有残疾9例,占35%;死亡2例.占078%;痊愈出院245例,占957%。结论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很多,但以围产期因素为主,加强围产期保健,对母乳喂养进行正确的指导,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及致残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华夏医学》2004,17(6):1044-104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致病因素也逐年变化。高胆红素血症的预测、高危因素、防治措施是国内外新生儿科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情况在我国位居新生儿常见疾病之首[1].随着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发病因素也随之发生变迁.有大量资料证实,围产因素已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首要因素,占35.7%~56.8%[2].国内已发现大多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母亲均为剖宫产,为探讨剖宫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及干预措施,我们对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针对22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经光疗、口服药物、静滴白蛋白等综合治疗,223例治愈,治愈率为97.8%。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生因素135例(占59.2%),感染因素48例(占21.1%),溶血13例(5.7%),原因不明32例(14.0%)。结论围生因素逐渐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发病因素,应加以重视和预防。  相似文献   

10.
王玉 《吉林医学》2012,33(18):3949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显示引发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因素为早产占13.75%,肺炎占12.5%,败血症占8.75%,血型不合溶血占11.25%。治愈66例,占82.5%,有效11例,占13.75%,无效3例,占3.7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多种,治疗方法及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加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达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其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胆)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3例新生儿高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3例高胆中,男54例,女29例。感染因素42例,围生因素24例,母乳因素13例,溶血因素4例:肝功能损害26例,心肌损害10例。结论感染因素是新生儿高胆的最常见原因,其次是围生因素、母乳因素及溶血因素。部分病例可引起多脏器损害。蓝光照射治疗效果好,是降低高胆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重症患儿预后不好。为了能更全面了解该疾病,特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机制、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最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的相关因素,及对其并发症急性胆红素脑病临床分析和换血治疗的疗效。方法统计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 0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回顾性分析各病例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检查化验结果数据。结果在1 082例高胆红素血症中,最主要是由于早发母乳性黄疸30.3%、晚发母乳性黄疸25.1%和感染因素占17.4%。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的病因中,感染性黄疸易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42.4%),其次是溶血性及其他因素性(均24.2%),母乳性黄疸不易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对符合换血疗法的23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治疗前后TSB及B/A值为(582.3±220.5)μmol/L,(294.6±82.1)μmol/L;(9.61±2.69)×10-3,(5.32±1.31)×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中,母乳性黄疸占主要部分,其次是感染性黄疸。换血疗法能迅速降低间接胆红素和减低间接胆红素对脑组织的损伤,可作为急性胆红素脑病和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21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莉 《安徽医学》2007,28(5):425-427
目的对216例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回顾性发病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216例患儿进行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肝功能(SGPT+A/G)检查,并选择性做血培养,病灶分泌物培养和Torch抗体等检查。结果216例高胆中,母乳性黄疸75例,多因素混和55例,围产因素43例,感染因素27例,原因不明13例。治愈204例,未愈12例。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非感染性黄疸中,母乳性黄疸已排居首位。对具有高胆红素血症致病因素的新生儿进行早期血清胆红素监测、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77例高胆的病因进行分析,对不同病因引起的高胆采取相应的治疗。结果: 病因依次为感染因素53例次,围生因素24例次,母乳性黄疸11例次,新生儿溶血病3例次。同一高胆患儿可存在2~3种致病因素,多因素发生率为16.88%。预后较好,77例中痊愈64例,好转12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 做好围生期保健对预防新生儿高胆,降低其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8例临床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总结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方法 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11年4月68例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7 d内新生几高胆红素血症以围产期因素和ABO溶血病为主,7d后则以母乳性黄疸及感染性因素为主.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儿科的常见病,其病因较前有所变迁,对其病因分析有利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正确诊断及治疗,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脑干诱发电位的关系。方法选取嘉兴妇保院及桐乡市妇保院115例新生儿,检测其胆红素浓度与BAEP,并选取12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组与对照组相比BAEP各波均有延长,有统计学意义;胆红素浓度越高,BAEP异常损害越严重。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新生儿听力受损,BAEP可作为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1)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的影响。(2)方法:对3组不同程度黄疸的足月新生儿共49例在生后7d作NBNA的评估。(3)结果: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行为神经有影响,胆红素水平越高,其NBNA总分越低,呈负相关,高胆主要对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及肌张力有显影响,尤其是视听定向力被动肌张力。(4)结论:NBNA是有效简便发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方法,可以作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损伤的早期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治疗早期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采用蓝光照射、静脉注射用丙球蛋白等非换血疗法治疗45例血总胆红素〉432μmol/L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结果43例治疗痊愈,占95.6%;1例因肺出血死亡,1例自动出院。治愈的43例患儿经随访复查,均未发现有后遗症。结论光疗治疗早期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可作为非换血疗法和基层医院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