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相关疾病患者105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3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24例,甲状腺腺瘤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24例。使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标本中ER和PR及PCNA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临床意义。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45岁者的E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45岁者,有淋巴结转移者的ER阳性表达率亦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2=3.945、3.688,P<0.05);甲状腺滤泡癌中,有淋巴结转移者的ER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4.232,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无淋巴结转移者的PR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χ~2=3.861,P<0.05)。甲状腺滤泡癌有淋巴结转移者的PC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4.231,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的ER及PC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者(χ~2=6.561、8.412、4.520、7.695,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的P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者(χ~2=5.519,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者的ER、PR及PCNA染色阳性分级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者(χ~2=4.520,5.988,3.256,3.635,3.968,5.509,P均<0.05)。Spearman相关性结果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滤泡癌中,ER与PR呈正相关(r=0.459、0.618,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CNA蛋白表达与ER及PR均呈负相关(r=-0.456、-0.442,P均<0.05)。甲状腺滤泡癌中,PCNA蛋白表达与ER呈负相关(r=-0.635,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中ER、PR、PCNA表达阳性率高于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ER、PR、PCNA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三者存在相关性,因此联合检测ER、PR、PCNA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秦洪真  汪敏  李席如  李荣 《现代医学》2009,37(5):336-33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CerbB一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淋巴结转移及患者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675例乳腺癌患者ER、PR及CerbB一2的表达情况,分析CerbB一2表达与ER、PR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CerbB一2过表达者比CerbB一2低表达者ER阳性率低(45.92%摊70.40%,P〈0.01),PR阳性率低(62.24%vs73.3%,P〈0.01),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45.35%懈43.46%,P〈0.01);CerbB一2过表达患者中70岁及以上者比例低于CerbB一2低表达患者(1.02%vs7.37%,P〈0.05)。结论CerbB一2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ER、PR表达率更低,淋巴结转移率更高,侵袭性更强,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3.
薛峰  周静  靳疆  张燕  李青  郑苏 《新疆医学》2011,41(12):46-49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和HER-2表达的关系,探讨雄激素受体在浸涧性导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5例浸涧性导管癌中AR、ER、PR和HER-2的蛋白表达。结果:乳腺没润性导管癌中AR的阳性表达率为45.9%。随着病理分级增加,AR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AR阳性率明显高于行淋巴结转移者〈P〈0.01)。AR在临床分期Ⅰ、Ⅱ和Ⅲ期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51.5%和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中AR表达勺ER、PR和HER-2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AR在乳腺癌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且与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郑飞  和钢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2):139-141
目的探讨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70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LYVE-1表达进行检测,计算淋巴管密度(LVD),分析LYVE-1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其他病理参数[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B2]间的关系。结果LYVE-1所标记的乳腺癌组织中LVD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9.35±3.37vs1.31±1.02,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LVD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乳腺癌患者不同年龄、肿瘤大小、ER、PR及C-erbB2LV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病理分期患者L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YVE-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道转移有关,LVD可作为乳腺癌淋巴道转移的生物学指标,对乳腺癌临床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Zhou LH  Yin WJ  Lu JS  DI GH  Wu J  Shen KW  Han QX  Shen ZZ  Shao ZM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9):2764-2767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ER+/PR+的两种类型乳腺癌患者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3124例ER+/PR-或ER+/PR+的乳腺癌患者,比较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法测定的分子生物学指标。结果ER+/PR+和ER+/PR-的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峰值均为50岁,显著高于ER-/PR-患者的年龄峰值48岁(P〈0.05)。且ER+/PR-的乳腺癌较ER+/PR+者肿瘤直径大,淋巴结转移个数多、组织学分级低,ER表达水平低,c-erbB-2呈高表达(P〈0.05),而Cathepsin D则呈现低表达(P〈0.05);但两组间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两者不同表型的因子有:肿瘤ER表达水平(OR=1.792,95%CI=1.484-2.164,P=0.000)、Cathepsin D状态(OR=1.380,95%CI=1.023~1.862,P=0.035)及C-erbB-2表达状态(OR=0.639,95%CI=0.463~0.883,P=0.007)。结论ER+/PR+与ER+/PR-的乳腺癌可能有相同的起病原因,但ER+状态下PR表达与否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二者的生物学行为不同,针对这些差异寻找新的治疗靶向可能更有助于改善ER+/PR-患者的内分泌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odoplani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它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10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Podoplanin的表达情况,计算肿瘤间质Podoplanin阳性淋巴管密度,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点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Podoplanin表达水平升高,边缘癌组织表达更强,Podoplanin表达强度与淋巴道转移有关(P〈0.01);Podoplanin阳性微淋巴管主要分布于边缘癌组织间质内,伴淋巴道转移及肿瘤最大径大于4Cnl者Podoplanin阳性淋巴管密度明显高于无淋巴道转移者(P〈0.01及P=0.02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Podoplanin表达上调,抑制Podoplanin表达可能是防治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道转移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1,HMGAl)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检测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和15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HMGAl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包埋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HMGAl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MGAl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及甲状腺腺瘤组织(P〈0.05)。HMGAl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HMGAl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包膜侵犯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HMGAl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治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Kiss-1、β-cateni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6例PTC组织和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Kiss-1、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正常甲状腺组织的Kiss-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PTC(χ^2=14.16,P〈0.01);无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的Kiss-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者(χ^2=15.41,P〈0.01);微小癌与非微小癌两者的Kiss-1阳性表达率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7,P〉0.05)。②PTC的β—catenin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χ^2=24.75,P〈0.01);微小癌和非微小癌、伴有和无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间的β—catenin异常表达率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35和0.53,P〉0.05)。③Kiss-1阴性表达与β-eatenin异常表达正相关(spearman correlation value=0.56,P〈0.01)。结论β-catenin的异位表达很可能始于PT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早期阶段,Kiss-1表达的下调可能级联增强了β-eatenin的正向效应作用,最终导致PTC的发生和颈部淋巴结的癌转移。  相似文献   

9.
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C-erbB-2蛋白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度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增生期、分泌期正常子宫内膜各15例作为对照组。子宫内膜增殖症30例、非典型增生30例、子宫内膜癌高、中、低分化各30例,共150例作为实验组,观察C-erbB-2蛋白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同内膜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结果C-erbB-2蛋白和ER、PR在子宫内膜增殖症、非典型增生中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子宫内膜癌中ER、PR阳性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意义。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P〈0.05)、组织分化程度(P〈0.05)、淋巴转移(P〈0.01)和ER、PR(P〈0.05)有关。结论C-erbB-2蛋白、ER、PR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C-erbB-2蛋白表达增加、ER及PR表达减少提示子宫内膜病变恶性程度高,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中雌、孕激素受体和p53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挝氧化物酶链接法(SP法)检测96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和p53的表达,并对不同临床分期和有无腋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p53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4%、62.5%、59.4%,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80.0%、0,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组织中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无腋淋巴结转移者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者(P〈0.05),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有转移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ER、PR和p53的表达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无锡第四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甲状腺肿瘤标本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8例甲状腺肿瘤中ER及PR的表达,并分析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组织中的相关性。结果:ER和PR在PTC及F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R、PR在PTC及FTC组织中的表达均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P<0.01)。ER、PR在PTC及FTC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0.025,P=0.018;r=0.278,P=0.035)。结论:甲状腺肿瘤组织中ER及PR的表达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核基质结合因子SAFB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8例临床石蜡标本(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71例,配对的正常甲状腺组织71例以及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癌16例)SAFB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AFB1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癌和淋巴结转移癌三种类型的组织中表达明显不同(χ2=271.214,P0.01)。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SAFB1蛋白的表达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即SAFB1表达强者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高,而表达弱或阴性者发生率低,(Z=-4.608,P0.05),SAFB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配对的甲状腺原发癌组织差异无显著性(Z=-0.466,P0.05)。结论 SAFB1基因的表达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细胞周期增殖指标MCM7和Ki-67蛋白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甲状腺乳头状癌40例、腺瘤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及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进行MCM7、Ki-67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MCM7、Ki-67蛋白在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40/40)、80.00%(32/40),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及正常组中的表达率( P均<0.01)。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MCM7阳性表达率高于Ki-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乳头状癌中MCM7、Ki-67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 P均>0.05)。癌症组织中MCM7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1,P<0.05)。结论甲状腺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异常增殖状态下出现的MCM7、Ki-67蛋白高表达在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有关,两者联合检测或许可作为辅助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项参考指标。MCM7在评价甲状腺恶性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上优于Ki-67,对评价肿瘤细胞增殖状态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 )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20例癌旁正常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Fox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甲状腺腺瘤组织(均P <0.01),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01),包膜侵犯组高于包膜无侵犯组(P <0.01)。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TNM分期均无关(P >0.05)。结论FoxM1 mRNA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有关,有望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治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分化癌(DTC)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 对43例DTC(包括39例乳头状癌,4例滤泡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腺瘤及16例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ER 检测。结果:DTC、甲状腺瘤及正常组织中ER的阳性率分别为53.6%(23/43)、26.7%(8/30)及12.5%(2/16), DTC中ER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及正常组织(P<0.05);DTC组织ER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45岁者高于≥45岁 者;与肿瘤大小、病灶多少、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DTC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  相似文献   

16.
高军  张凯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7):827-828
目的:探讨CD44v6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v6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癌及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结果:CD44v6在正常结直肠黏膜、腺瘤、癌和淋巴结转移癌四种类型的组织中表达明显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0.943,P<0.01);CD44v6在腺瘤中的表达比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强(Z=-2.166,P=0.03);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比结直肠癌组织强(Z=-1.99,P=0.04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比未发生转移的癌组织表达强(Z=-2.301,P=0.021)。结论:CD44v6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密切相关。CD44v6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展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组织中c-erbB-2、ER和PR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erbB-2、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193例乳腺癌组织中c erbB 2、ER及PR的表达。结果 c-erbB-2、ER及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9%、62.0%和58.0%;其中c-erbB-2的阳性表达与组织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c-erbB-2阳性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ER与P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c-erbB-2与ER、PR之间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 erbB 2和ER、PR的表达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nm23和bcl-2基因的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7例PTC组织和30例甲状腺腺瘤中nm23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nm23在PTC组中表达阳性率高于在甲状腺腺瘤组(P〈0.05);PTC中有颈淋巴结转移组中nm23的表达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而且随着PTC病理分级的递增,nm23的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P〈0.01)。bcl-2在PTC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1);颈淋巴结转移组中bcl-2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随着PTC病理分级的递增bcl-2的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P〈0.01)。结论:nm23和bcl-2基因的表达与PTC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与bcl-2呈正相关,与nm23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F框/WD-40域蛋白7(FBXW7)和CyclinE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胃癌和25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FBXW7和CyclinE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FBXW7和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6和7.692,P=0.001和0.006)。FBXW7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χ2=7.440,P=0.006)、淋巴结转移(χ2=4.688,P=0.030)、TNM分期(χ2=4.601,P=0.032)有关;CyclinE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χ2=4.902,P=0.027)、淋巴结转移(χ2=4.601,P=0.032)、TNM分期(χ2=4.408,P=0.036)有关。胃癌组织中FBXW7与CyclinE蛋白的表达呈负关联(rP=-0.459,P<0.001)。结论:FBXW7和CyclinE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