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增高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42例伴B-FABP增高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收治的非B-FABP水平增高的缺血性卒中患者45例作为参考组,均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患者B-FABP水平。研究伴B-FABP增高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伴B-FABP增高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相关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性别(男)、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吸烟、饮酒、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P<0.05),其中男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吸烟、饮酒、TC、TG以及LDL-C等与缺血性卒中患者B-FABP增高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HDL-C与之呈负相关(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是缺血性卒中患者B-FABP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则为其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糖尿病以及HDL-C等指标均可影响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B-FABP水平,是伴B-FABP增高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需及时对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并干预,最大限度地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脂肪因子内脂素与缺血性卒中(IS)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42例诊断为IS的患者,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内脂素、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病史、吸烟史、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差异存在显著性;其中,内脂素、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病史、吸烟史、TC、LDL-C与IS的发生呈正相关;HDL-C与IS的发生呈负相关.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内脂素、冠心病史、糖尿病史是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内脂素是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能作为炎性因子及促炎症因子参与血管炎性反应的发生,同时引起血管内皮受损等作用而导致IS发生风险的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观察组与2型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对照组均测定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PB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GHbA_1C)、血压、体重指数(BMI)。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在FBS、PBS、GHbA_1C、高血压、TC、TG、LDL-C、HDL-C方面与2型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BS、PBS、GHbA_1C、高血压、TC、TG、LDL-C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控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150例(男≤55岁,女≤65岁)和晚发冠心病组150例,对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饮酒史,血脂、血糖及冠脉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脂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发病率低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冠脉病变主要是单支病变多见,与晚发冠心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脂血症、肥胖、吸烟及饮酒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始,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早发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增高的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共纳入85例IS患者,且均证实CRP水平>8 mg/L,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140例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史的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男性、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卒中病史、入院首次收缩压、LDL与之呈正相关(P<0.05);生活规律及HDL与伴CRP增高的IS患者呈负 相关(P<0.05);两组间WBC差异存在显著性(均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是伴CRP增高的I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是伴CRP增高的IS患者的保护因素.结论 伴CRP增高的IS患者的保护因素是HDL;其独立危险因素是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吸烟史,其中男性、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对伴CRP增高的IS患者的影响强度较大,对该类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对动脉弹性的影响,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500例该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颈-桡动脉(C-RPWV)及颈-股动脉(C-FPWV)评价动脉硬化。详细记录患者信息及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其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5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出现动脉硬化298例,占59.6%。动脉硬化组病程、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氨基肽酶N(APN)、C-RPWV、C-FPWV水平明显高于非动脉硬化组,且糖尿病史、吸烟史例数亦多于非动脉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发现BMI、LDL-C、TG、TC、CRP水平升高及既往糖尿病史、吸烟史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RPWV与BMI、糖尿病史、吸烟史、LDL-C、CRP呈正相关(P <0.05);C-FPWV与吸烟史、LDL-C、TG、TC呈正相关(P <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 RPWV、C-FPWV增加与BMI、LDL-C、TG、TC、CRP水平升高及糖尿病史、吸烟史存在相关性,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伴同型半胱氨酸(Hcy)增高的缺血性卒中患者(I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80例经头颅MRI/CT证实的且Hcy水平>20μmol/L的IS患者,同时随机抽取138例不伴Hcy增高的IS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记录IS的传统危险因素。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伴Hcy增高的I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生活规律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与伴Hcy增高的IS患者呈负相关(P<0.05);男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家族卒中病史、冠心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入院首次收缩压、C反应蛋白(CRP)及LDL与之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CRP及LDL是伴Hcy增高的I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生活规律是伴Hcy增高的IS患者的保护因素。结论:伴Hcy增高的IS患者的保护因素是生活规律,其独立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CRP及LDL,对该类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系统护理观察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血脂TC、TG、LDL-C、HDL-C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ATL3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同期检侧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评价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采用系统护理(行为、饮食、心理)后,病情改善状况。结果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内膜斑块消退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护理前后血脂变化的比较,TC、TG、LDL-C、HDL-C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通过行为、饮食、心理调理,可改善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的大小以及血TC、TG、HDL-C、LDL-C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rs529787位点多态性与脂代谢和缺血性脑卒中(I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5年7月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IS患者414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350例为对照组。比较并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民族、吸烟史、饮酒史、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血压和糖尿病合并情况、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脂蛋白(a)〔L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OR(95%CI)=1.763(1.038,2.994),P<0.05〕。对照组中,不同基因型受试者的TC、TG、LDL-C、HDL-C、APOA1、APOB及L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不同基因型患者的TG、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HDL-C、APOA1、APOB及L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情况、收缩压、FPG、TG、LDL-C、HDL-C对I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SK9基因rs529787位点为CC基因型的IS患者血清TG和LDL-C水平较低,TG、LDL-C及HDL-C是IS的影响因素,携带等位基因C可能是IS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0.
青年男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江南  袁仁鲜 《广西医学》2009,31(2):203-205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方法选择男性冠心病患者315例,按年龄分为青年冠心病组(n=145,年龄〈45岁)和老年冠心病组(n=170,年龄〉60岁)。对两组间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以及吸烟史、高血压病史、饮酒史、糖尿病史及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冠心病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青年组中的吸烟史明显多于老年组(P〈0.01),而高血压病病史和糖尿病史方面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2)青年组的TG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而两组间TC、HDL、LDL的水平没有明显差别。(3)青年组单支病变比例明显多于老年组(P〈0.01);三支病变比例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双支病变在两组间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4)青年组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却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吸烟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甘油三酯、高度紧张性职业也是青年男性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青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发病较急,多以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冠脉特点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原人群红细胞生理指标变化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CSF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原人CSFP患者133例设为慢血流组,冠状动脉血流正常者137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红细胞生理指标,并分析其与CSFP的关联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血流组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以及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imer)、红细胞计数(RBC)、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P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白细胞计数( WBC)、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RDW-CV)、血小板计数( PLT)、间接胆红素( IBIL)、TC、脂蛋白a [Lp(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血压、RBC、Hb、Hct、TG、LDL-C、是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P <0.05),而 DBIL、HDL-C 是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以及TG、LDL-C、RBC、Hb、Hct等指标升高是高原地区CSFP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李东风  章秋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9):3690-3694
背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目前针对DPN的发生风险尚无有效的预测手段。有研究发现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对胰岛素抵抗及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关于其与DPN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TG/HDL-C比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98例为研究对象,未并发DPN患者150例(对照组),并发DPN患者148例(DPN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糖尿病(DM)病程、DPN病程、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C-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尿酸(UA)、胱抑素C(Cys-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TG/HDL-C比值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G/HDL-C比值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预测价值。结果 对照组与DPN组患者性别、年龄、DM病程、DPN病程、高血压史、饮酒史、DBP、FPG、HbA1c、C-P、TC、HDL-C、LDL-C、Cr、UA、Cys-C、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患者有吸烟史占比、腰围、SBP、TG、TG/HDL-C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和TG/HDL-C比值高是T2DM患者并发DPN的危险因素(P<0.05)。以TG/HDL-C比值为诊断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627〔95%CI(0.563,0.690),P<0.001〕,诊断的最佳切点值为3.7,此时的灵敏度为34.5%,特异度为93.3%。结论 TG/HDL-C比值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更易发生DPN,TG/HDL-C比值检测有望用于临床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风险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3):16-18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收集2016年9月~2017年9月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神经内科入院脑梗死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MRA或CTA检查诊断分为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患者100例(VBD组)及非VBD患者100例(非VBD组),观察、分析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VBD组的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合并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脑卒中、高尿酸血症、合并两种或三种及以上基础疾病、TC、TG、LDL-C、HDL-C方面与非VB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性别、糖尿病、BMI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吸烟史、饮酒史、合并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及两种或三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均为导致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临床表现复杂,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对VBD发病的危险因素予以广泛重视,对合并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的患者应及时干预,从而为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各相关危险因素与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180例,分为斑块组(n=86)和无斑块组(n=94),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并检测静脉血中血脂相关指标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斑块形成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斑块组相比,斑块组的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饮酒史和血脂生化检测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脂蛋白[Lp(a)]、纤维蛋白原(FIB)均显著增高(P<0.05),而年龄、性别、吸烟史和LDL-C、载脂蛋白B(ApoB)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糖尿病、Lp(a)、TC、TG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颈动脉血管硬化斑块的发生,其中高血压、糖尿病、Lp(a)、TC、TG是导致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HDL-C则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冠心病相关性及性别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受检者1012例,按检测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418)和正常对照组(n=594),比较两组AIP、血脂、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比较是否具有性别差异。结果冠心病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TC、TG、LDL-C、LCI、AI、AI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以AIP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TC、TG、HDL-C均具有相关性(P<0.05)。男性冠心病患者TC、HDL-C、LDL-C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低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患者各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IP与男、女冠心病患者OR值分别为2.886、7.702(P<0.001)。结论AIP反映冠心病脂代谢紊乱,可作为冠心病的预测指标,优于其他单项及综合血脂指标,且其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更密切,对冠心病发病风险评估及降血脂治疗需依据患者性别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冠心病(CHD)的价值.方法 对28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女CHD均以老年多见(χ2 =15.204,P<0.001));<60岁男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803,P<0.01);283例CHD患者仅高血压与其它各危险因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等级相关及回归分析仅高血压与CHD有显著相关(r =0.993,t=15.654,P<0.001).男性CHD以合并高血压及吸烟因素居多,女性CHD以高血压及糖尿病因素居多,男女CHD对比吸烟、糖尿病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23.916、χ2 =11.740,P<0.001).高TG、低HDL-C与高TC、高LDL-C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性别、年龄随着危险因素数目的 增多CHD增加,合并2个危险因素组最多见,为35.3%,2个以上危险因素组冠心病并未随着危险因素增多而增加.结论 老年、高血压是CHD独立的危险因素;吸烟是男性CHD主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是女性CHD主要的危险因素;男女CHD患病率与年龄有关,<60岁时男性CHD发病率高于女性;血脂异常中高TG、低HDL-C为CHD主要的危险因素;CHD合并2个危险因素最多见.CHD的防治不仅要重视高危人群,也要加强低危人群的宣教和预防,综合干预和积极控制已明确的危险因素,可能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期体质量增值、血脂水平与孕妇妊娠期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妊娠结局的关联性。方法:选取85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60名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统计比较2组一般资料,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比较研究组不同靶器官损害情况病人的孕期体质量增值、血脂水平,并分析孕期体质量增值、血脂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联性,随访至妊娠结束,统计研究组妊娠结局,比较妊娠结局良好与妊娠结局不良病人的孕期体质量增值、血脂水平,探究孕期体质量增值、血脂水平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及预测妊娠结局不良的效能。结果:研究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值、高血压病家族史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值、高血压病家族史及TG、TC、HDL-C、LDL-C水平(P<0.05~P<0.01);孕期体质量增值、TG、TC、LDL-C水平与靶器官损害呈正相关关系(P<0.01),HDL...  相似文献   

18.
脑梗塞患者血脂和脂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血脂在脑梗塞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12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脂4项指标含量,并与对照组80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将无合并症脑梗塞患者分别与脑梗塞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TC,TG及HDL-C等用酶法测定,LDL-C由TC,TG,HDL-C的检测数据按Friedwald公式计算,结果:脑梗塞患者的TC,TG,LDL-C,TC/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其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脑梗塞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高于无合并症脑梗塞患者,但脑梗塞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与后者无明显差别。结论:TC,TG,LDL-C,TC/HDL-C的水平升高,HDL-C下降与脑梗塞密切相关,故调脂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背景 近年,我国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若能早期发现其危险因素,予以干预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高三酰甘油血症-腰围表型(HTGW)与血糖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定论。目的 探讨HTGW的临床特征及其与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于2012年6—10月在珠海市香洲区湾仔镇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 142例年龄18~75岁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腰围和三酰甘油水平将参与者分为3组:组1、组2及组3。组1: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5 cm且血清三酰甘油<2.0 mmol/L;组2: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5 cm且血清三酰甘油≥2.0 mmol/L或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5 cm且血清三酰甘油<2.0 mmol/L;组3: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5 cm且血清三酰甘油≥2.0 mmol/L。比较不同组别居民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TGW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2 142例参与者中169例因为缺失三酰甘油或腰围数据被剔除。最后纳入1 973例参与者,其中糖尿病172例、糖尿病前期143例,组1参与者1 141例,组2参与者624例,组3参与者208例。组2年龄、男性占比、高血压者占比、糖尿病前期者占比、糖尿病者占比、饮酒者占比、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血尿酸高于组1,教育状况为高中以上者占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3年龄、高血压者占比、糖尿病前期者占比、糖尿病者占比、吸烟者占比、饮酒者占比、收缩压、BMI、腰围、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血尿酸高于组1和组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组1和组2,男性占比、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上者占比、舒张压、C反应蛋白高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未调整的模型中,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模型,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体育锻炼、BMI模型中,HTGW分组均为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TGW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密切相关,应注意加强对该类人群的血脂控制及腹围控制,以降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