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刃天青法检测固定矫治患者龋病活跃性的变化,为刃天青法在固定矫治患者龋病活跃性检测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30名对象分别以刃天青法、Dentocult SM法、Dentocult LB法行龋病活跃性检测,选择矫治前、矫治1周、矫治1个月、矫治3个月4个时间点采集唾液样本,观察并记录各实验组标准方法记录试纸变色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Dentocult SM法、Dentocult LB法为对照组.结果:刃天青组试纸变色程度分别与两参照组进行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刃天青组固定正畸治疗前,分别与固定正畸治疗后3个时点进行两两比较,发现龋病活跃性有明显差异(P<0.05),且随治疗时间推移,龋病活跃性呈增加趋势.结论:与Dentocult SM法、Dentocult LB法一样,刃天青法可以检测唾液中致龋细菌,从而预测龋病活跃性,对预防固定正畸患者治疗期间龋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以其简单快捷,经济实用等特点具有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正畸固定矫治器对儿童龋病活跃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DentocultSM、DentocultLB和Cariostat三种龋病活跃性检测法 ,对 35例 12~ 14岁接受方丝弓固定矫治半年的正畸儿童 (正畸组 )与 35例未接受正畸治疗的儿童 (非正畸组 )的龋病活跃性进行了检测并比较。结果 正畸组的DentocultSM、DentocultLB和Cariostat等级均较非正畸组明显增高 (P <0 .0 1)。结论 戴用固定矫治器的正畸儿童龋病活跃性增高 ,对龋病的易感性增加。因此 ,在正畸治疗的过程中 ,要注意监测患儿的龋病活跃性 ,对龋患高危者要采取必要的防龋措施。  相似文献   

3.
魏利敏  王剑锋  石四箴 《浙江医学》2013,35(14):1330-1332
目的探讨幼儿颊粘膜脱落细胞钙离子含量与幼儿患龋状况以及幼儿龋病活跃性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将50例3~5岁幼儿根据龋蚀指数分为两组:龋病高危组26例、无龋组24例。采用Dentocult SM、Dentocult LB、Cariostat、SCAT 4种方法对幼儿进行龋病活跃性检测。取幼儿颊黏膜脱落细胞,Fluo-3染色,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的荧光强度值,统计分析其与龋病活跃性的关系。结果高危组幼儿Ca2+荧光强度低于无龋组(P<0.01);高危组幼儿颊黏膜内Ca2+的荧光强度与dft、CSI均呈直线负相关关系(均P<0.01);3岁组Ca2+荧光强度高于5岁组(P<0.05);Ca2+荧光强度分别与Dentocult SM、Dentocult LB及SCAT结果呈等级负相关关系(P<0.05或0.01)。结论3~5岁幼儿颊黏膜钙离子荧光强度与患龋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龋坏程度重则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低。幼儿颊黏膜细胞内钙离子的荧光强度可作为筛选龋病易感儿童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年轻人患龋活跃性与龋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354名天津市高等院校研究生为研究 对象,男性100名(28.25%),女性254名(71.75%),年龄(23.90±1.32)岁,按国际龋病检查和评估系统 (ICDAS)-Ⅱ进行口腔检查和Cariostat龋病活跃性检测。ICDAS-Ⅱ系统为双计分系统(CODE1+CODE2),CODE 2按0~6不同分级标准编码不同的龋病严重程度。根据Cariostat龋病活跃性检测CAT值,分为6组,比较组间及 组内龋病严重程度间的差异。结果:354名在校研究生总患龋率为100 %,龋均为(16.08±4.05),龋面均为 (21.40±6.55)。在相同的CODE2分级情况下,比较6组CAT值的组间差异,CODE2为4(P=0.01)、5(P=0.00 )、6(P=0.00)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CODE2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CAT值分别与CODE2为3(r=0.123)、4(r=0.178)、5(r=0.253)、6(r=0.133)呈弱正相关(均P<0.05 ),其余相关性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龋活跃性与成洞龋的患龋牙面数呈弱正相关,而与早期龋患龋 牙面数之间无相关性。Cariostat龋活跃性检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年轻人成洞龋的数量,而不能反映早 期龋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固定矫治患者唾液部分生化指标在矫治过程中的变化进行检测以评价龋病活跃性变化.方法 选择30例固定矫治患者,分别检测矫治前、矫治1个月、6个月唾液内变形链球茵(变链茵)计数、pH值、溶菌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含量,对3组检测值进行t检验.结果 1)矫治1个月、6个月时变链菌计数、碱性磷酸酶含量比矫治前明显升高,pH值、HCO3-浓度、溶茵酶含量比矫治前明显降低.2)与矫治前相比乳酸脱氢酶未见明显变化.3)矫治1个月与6个月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患者的龋病活跃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对预防和治疗正畸儿童龋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进行正畸治疗的108例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正畸治疗,不进行综合防治,随访并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龋指数、变形链球菌计数、乳酸杆菌计数及龋齿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龋指数、变形链球菌计数、乳酸杆菌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新的龋病发生,对照组新发龋病5例,发生率为9.26%.结论 对进行正畸治疗的患儿实施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上海龋病活跃性检测法(SCAT)和Cariostat两种龋病活跃性检测法在反映患龋现状及预测龋病进展方面的效果.方法 以360名3~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均经口腔检查和上述两种方法的检测,1年后再行相同的检查和检测.结果 两次SCAT和Cariostat法检查各度间思龋率、龋补牙数(dft)、龋补牙面数(dfs)和龋蚀严重度指数(CS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CAT法和Cariostat法各度间在1年后患龋率增加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AT和Cariostat法各度间dft增量、dfs增量和CSI增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CAT和Cariostat法首次检测及1年后检查结果与dft、dfs和CSI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首次检测结果与dft、dfs和CSI增量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SCAT和Cariostat法在反映龋病的现状和预测其进展方面的检测效果相当.SCAT应用国产试剂,价格低廉,便于在国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分析正畸儿童龋病的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及防治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正畸儿童龋病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正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正畸治疗时进行口腔综合防治,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儿龋齿发生率、龋齿指数以及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总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无龋齿发生,对照组龋齿发生率17.6%,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7,P<0.05),观察组龋齿指数、变形链球菌总数、乳酸杆菌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可明显减少正畸儿童龋病的发生,对龋病的防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幼儿期龋病活跃性之表现,并了解其与患龋现状之关系.方法检查3~5岁229名幼儿乳牙患龋状况,计算患龋率、龋补牙数dft(decayed filled teeth)及龋蚀指数CSI(caries severity index).用Dentocult SM法检测口腔内变形链球菌含量,分为4度:<104 CFU/ml为0度;104~105 CFU/ml为1度;105~106 CFU/ml为2度;>106 CFU/ml为3度.结果 1度以上占79.48%,各度间患龋状况差异有显著性,与患龋率、dft和CSI均有高度正相关关系(r=0.22216、0.31212、0.32276).结论 Dentocult SM法能反映幼儿龋病活跃性和患龋现状,在防治工作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顾宁  张晓旻△  王琛  袁苗 《广东医学》2021,42(5):558-561
目的 分析龋病患儿与正常儿童,以及不同性别龋病患儿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进行龋病治疗的438例10岁及以下龋病患儿,以及同时期211例正常体检儿童血常规检测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 龋病患儿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计数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较正常儿童显著性增高。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平均血红蛋白量(MCH)较正常儿童显著性降低。男患儿组较女患儿组的红细胞计数(RBC)、Hb、MCHC和RDW-CV显著性增高,MCV和MCH显著性降低。结论龋病患儿患口腔炎症甚至全身炎症的风险增加,易导致WBC增高。血清铁含量和龋病的发生呈负相关,龋病儿童特别是男患儿患小细胞低色素缺铁性贫血的可能增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龋病修复技术对龋病患儿的防治作用。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6例乳牙龋病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6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备洞修复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非创伤性龋病修复技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儿进行2年随访,比较两组患儿的防治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Ⅲ度合作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儿在治疗成功率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防龋齿1年及2年后,观察组的龋牙均数和新增龋牙均数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进行防治龋病2年期间,均未发生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结论:非创伤性龋病修复技术应用于龋病患儿的防治效果明显,对乳牙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安全可靠、可行性强,易得到患儿的配合。  相似文献   

12.
郑秀超 《中外医疗》2016,(13):111-112
目的:探讨伢典微创凝胶去龋治疗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龋齿患儿136例,随机分为2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伢典微创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牙钻去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伢典微创凝胶是治疗儿童龋齿的一种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Tell-Show-Do行为管理法对儿童龋齿充填治疗配合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 1月至 2021年 1月间就诊于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口腔科的3-5岁学龄前浅龋儿童患者200例,随机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儿。实验组儿童采用Tell-Show-Do行为管理法,对照组儿童采用常规法。 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牙科畏惧量表、面部图像量表得均分低于对照组(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生理应激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性(P <0.05)。在满意度的对比中,两组的总满意度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实验组的总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儿童牙科焦虑症是牙科诊所常见的症状 ,Tell-Show-Do行为管理可以缓解儿童牙科焦虑,对提高儿童龋齿充填治疗配合度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应在学龄前儿童的龋齿充填过程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与低速涡轮转修复乳牙龋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乳牙龋患儿66例(共128颗龋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低速涡轮转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儿合作率及患牙磨损率.结果 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光固化流体树脂与可见光固化窝沟封闭剂防治儿童龋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70例前进行龋齿预防的6~8岁儿童,其中第一恒磨牙4颗已完全萌出且窝沟深无龋坏,按随机分组法将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光固化流体树脂作为封闭剂,对照组用可见光固化剂,比较两组复查6个月、1年、2年的封闭剂保留率。结果两组儿童封闭剂保留率随复查时间的逐渐延长而逐渐降低,但观察组封闭剂完整保留率复查6个月和1年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复查2年时,观察组封闭剂完整保留率达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4.1%),两组封闭剂保留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光固化流体树脂作为窝沟封闭剂疗效优于可见光固化窝沟封闭剂,起到更加有效防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及研究固定矫治器对患者牙釉质及龈沟液多项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于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40名同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2组干预前及干预后6周、12周、24周及48周的牙釉质及龈沟液多项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牙釉质及龈沟液多项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干预后6周、12周、24周及48周的牙釉质及龈沟液多项指标均差于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P〈0.05).结论固定矫治器对患者牙釉质及龈沟液多项指标的影响较大,在正畸治疗的过程中应重视对这些方面的监测及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氟保护漆预防儿童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80颗牙齿)。对照组采用窝沟封闭术预防龋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保护漆预防。随访1~2年,观察2组儿童发生龋齿数和儿童封闭剂脱落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龋齿发生率和邻面龋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龋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儿童封闭剂脱落程度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氟保护漆联合窝沟封闭术预防儿童龋齿具有较好效果,且氟保护漆可有效保护窝沟封闭剂,避免其脱落,进而可加强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伢典微创技术治疗乳磨牙龋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4~8岁乳磨牙龋齿患儿400例(400颗乳磨牙龋齿)随机分为2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涡轮机去龋治疗,观察组采用伢典微创去龋治疗,2组患儿去除龋坏组织后均采用同种树脂材料充填,比较2组患儿的依从性、治疗时间、意外露髓情况,以及充填半年和1年后的远期疗效。 结果 观察组去龋时间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意外露髓率低于对照组(P < 0.01)。随访半年和随访1年时,观察组治疗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 结论 伢典微创去龋治疗乳磨牙龋具有安全、无痛、显效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汪婧  陶冶  徐秀敏 《安徽医学》2024,45(4):500-504
目的 分析某口腔医院学龄前儿童的龋齿患病率和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来合肥市口腔医院问诊的154名学龄前儿童龋病相关资料,根据口腔健康状况分为有龋组(n=124名)和无龋组(n=30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入组154名儿童,龋病率为80.52%。有龋组年龄和女性、喜食甜食、公立医院就诊占比均高于无龋组,父母从事医疗工作、具备口腔知识以及定期口腔检查占比低于无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646,95%CI:1.158~2.341)、喜食甜食(OR=0.226,95%CI:0.066~0.775)和在公立医院就诊(OR=3.377,95%CI:1.037~1.173)是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父母具备口腔知识(OR=3.268,95%CI:1.072~9.965)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病率较高,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好发于女性,可从加强儿童饮食控制、提高父母口腔知识水平、提升非公立医院诊疗能力等方面对龋病进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专业应用氟化泡沫护齿对学龄前儿童防龋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抽取南宁市幼儿园3岁儿童共2 832名。试验组1 435名采用氟化泡沫护齿,对照组1 397名应用安慰剂,观察两组儿童的龋齿发病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3年随访观察,试验组儿童的新增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氟化泡沫护齿次数的增多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新增龋率差明显增大。结论氟化泡沫护齿可有效地预防儿童乳牙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