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型心绞痛的再灌注或血运重建治疗。本文对我院2002年12月至2006年12月完成的112例接受择期PCI冠心病患者的病变特征、手术成功率、并发症、临床疗效进行观察、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急性ST段心肌梗死后择期PCI患者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近10年来所有择期PCI患者76例,同时随机抽取该时间段内因各种原因未行择期PCI患者76例,两组均给予标准冠心病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内情况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和出血等安全性指标。结果:择期PCI组患者机械并发症明显减少,两组患者出血等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择期PCI组患者乳头肌功能不全、室壁瘤、心脏破裂等机械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而出血等安全性指标两组对比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TIMI3级血流的STEMI患者行即刻PCI与择期PCI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对出现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3级血流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STEMI)患者行即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3例急性STEMI患者,且冠脉造影显示TIMI血流分级为3级的患者,根据处理措施分为即刻PCI组(48例)及择期(7—9d后)PCI组(45例)。对两组患者术中支架植入成功率、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发生率、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PCI术后4周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支架植入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择期PCI组为100%,明显高于即刻PCI组87.5%(P〈0.05),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发生率即刻PCI组为12.5%,择期PCI组无1例发生(P〈0.05)。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即刻PCI组为6.25%,择期PCI组为o(e〈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LVEF及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脉造影显示出现TIMI3级血流的STEMI患者行即刻PCI与择期PCI比较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安全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经桡动脉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共对2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治疗,其中经桡动脉途径112例,经股动脉途径109例。结果:两种冠脉介入途径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具有可比性。血管穿刺时间桡动脉组为(4.5±3.4)min,股动脉组为(3.8±3.6)min(P>0.05)。导管室支架置入时问桡动脉组为(41±20.7)min,股动脉组为(38±19)min(P>0.05)。冠脉介入治疗成功率桡动脉组为94.3%,股动脉组为95.1%。桡动脉组有1例桡动脉闭塞,1例肱动脉损伤渗血前臂肿胀,无其他严重局部并发症发生,股动脉组有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应用不同方法治愈,11例有出血并发症,其中2例有严重出血并发症。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桡动脉途径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治疗的优选途径。  相似文献   

5.
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7月间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时随机置入Firebird支架或Cypher支架.Firebird支架组46例,Cypher支架组40例.结果:86例患者急诊PCI治疗均获得成功.Firebird组46支罪犯血管置入53枚Firebird支架,Cypher组40支罪犯血管置入49枚Cypher支架.其中1例置入Cypher支架者术后出现脑出血而死亡.Firebird支架组和Cypher支架组比较,PCI术后TIMI3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对85例患者进行了3~6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心血管事件,术后6个月Firebird支架组有20例(43%)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一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Gypher支架组有19例(49%)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两组再狭窄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Firebird支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魏传菊 《当代医学》2009,15(29):622-623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26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护理应对。结果226例患者围手术期无护理并发症发生,PCI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4月行急诊介入治疗(PCI)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桡动脉途径58例(观察组),经股动脉途径4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的PCI特点、手术并发症、患者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均为100%,X线曝光时间、射线量、造影剂用量观察组略高于或多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如假性动脉瘤、拔管时迷走反射、尿潴留)、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较高。结论经桡动脉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PCI)安全可行,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58例,均行PCI;稳定性心绞痛(SP)组:45例,择期仅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而未行PCI,且两组病例均严格执行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并以冠脉造影正常病人3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所有病人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术前1d、术后3d、术后14d的血清T3、T4及TSH。[结果] PCI术前1d、术后3d,ACS组血清T3、T4较SP组及N组降低明显(P<0.01),且术后3d较术前1d降低更显著(P<0.01),术后14d恢复正常,而血清TSH则变化不明显。SP组与N组血清T3、T4、TSH则在术前术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①ACS早期即出现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介入治疗早期可加剧甲状腺功能紊乱,但随血管开通、调脂抗炎治疗,逐渐恢复正常;②冠心病患者检测甲状腺功能有利于病情判断,并且可能有助于对心绞痛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PCI)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某一时期符合研究条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年龄随机分为高龄组与非高龄组.对两组患者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是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方法 ,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实用全科医学》2007,5(10):879-880
目的 评价高龄冠心病(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CAD年龄〉70岁82例(高龄组)和年龄〈70岁78例(非高龄组)行PCI患者的临床病变特点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近中期临床疗效。结果 高龄组行PCI的总成功率与非高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死亡率(1.21%)与非高龄组死亡率(1.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并发症无明显差异;高龄组冠状动脉病变较非高龄组重,支架置入率高于非高龄组,随访24月,2组间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龄CAD患者行PCI是安全的,其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及近中期疗效与非高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同样是高龄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1.
卢志红  陆红梅 《微创医学》2012,7(5):471-474
目的对比60岁以下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早期及即刻联合在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基础上静脉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拟行介入治疗的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早期使用组55例和介入治疗前即刻使用组5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情况、介入治疗术前和术后即刻靶血管TIMI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30 d内出血并发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和术后30 d心脏彩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即刻使用组比较,早期使用组介入治疗前TIMI 3级血流和TMPG 3级比例明显升高(30.9%VS 12.7%、34.5%VS 12.7%,P<0.05);早期使用组介入治疗后TMPG 3级明显升高(80%VS 52.7%,P<0.05),轻度出血并发症明显增多(P<0.05),重度出血并发症增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早期使用组和即刻使用组术后30 d MACE发生率分别为7.2%VS 16.4%(P>0.05);术后30 d早期使用组的LVEDD显著小于即刻使用组,而LVEF则显著大于即刻使用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常规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60岁以下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比介入治疗前即刻应用能及早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改善TIMI及TMPG分级,从而有效保护心功能,其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老年性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PTCA治疗结果和预后情况,探讨血管性介入术后严重并发症的特征和不同点.方法我院1998年5月~2003年12月间共收治20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其中57例是老年性糖尿病组,另外从同期的非糖尿病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抽出同样本数量的对照组,均完成PTCA支架治疗.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术后老年性糖尿病组出现严重并发症22例,发生率以病例数计为39%(22例/57例),其中ARDS 2例、腹膜后及肾包膜下血肿 2例、急性脑出血3例、肺栓塞2例、迷走反射8例、支架远端急性闭塞1例、术后低血压状态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 2例.而对照组仅有迷走反射2例和术后低血压状态2例.结论老年性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性介入诊疗术后可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引起严重后果.由于其病变复杂,手术难度大,住院期间死亡率和后期的症状复发率都较高.尤其要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预兆,只要评估正确,处理及时, 老年性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仍是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谢江  张健  王显 《华中医学杂志》2007,31(4):276-277
目的 观察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长期服用曲美他嗪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PCI术后随机分为2组,2组年龄、性别、合并病变、肾功能及心功能分级均相仿.对照组(30例)PCI术后不服用曲美他嗪;治疗组(30例)PCI术后口服曲美他嗪治疗12个月.各组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均相同.观察2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和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曲美他嗪治疗组肾功能未见恶化(P<0.05),24 h尿蛋白定量未增加,而心功能恢复较好(P<0.05).结论 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长期服用曲美他嗪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定ACS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探讨氯吡格雷治疗对ACS患者PCI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影响,及施行PCI术本身对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未服氯吡格雷前、服用氯吡格雷后PCI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的血清sCD40L水平。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的抗缺血治疗。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未服氯吡格雷前血清sCD40L水平为(17.47±2.69)ng/ml,显著高于服用氯吡格雷后PCI术前(13.83±2.69)ng/m(lP<0.05)。术后第1天(19.05±3.05)ng/ml显著高于服用氯吡格雷后PCI术前(13.83±2.69)ng/m(lP<0.05)。术后第5天(9.45±2.37)ng/ml显著低于术后第1天(19.05±3.05)ng/m(lP<0.05)。结论早期服用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 ~ 12 h 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 的术后心功能情况。方法 患者均在入院当天行心脏彩超检查,并于入院当日及每隔1 天监测血浆氨基末 端B 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Ⅰ(CTNI)。10 d 后再次行上述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急 诊组出入院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比较无差异(P >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出院较入院下 降(P <0.05);择期组LVEDd 出院较入院增大(P <0.05),LVEF 出院较入院下降(P <0.05)。两组出入院 LVEDd、LVEF 的差值比较有差异(P <0.05)。急诊组NT-proBNP 峰值及CTNI 峰值均低于择期组(P <0.05)。 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 ~ 12 h 行急诊PCI 术或择期PCI 术,术后近期心功能均会一过性下降,择期 组较急诊组下降更显著,提示患者发病>6 h 已无症状,行急诊PCI 术对患者术后心功能仍有积极作用,机制 可能与急诊PCI 术尽早恢复血运重建,更早、更多地挽救存活心肌有关。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Currently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who undergo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done with regard to the clinical outcome and safety of IABP in assisting PCI in aged patients with ACS.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tABP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CS.
Methods Data on 292 ACS patients who received IABP-assisted PCI in Shenyang General Hospital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More specifically, the successful rate, mortality and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senior (〉60 years old) and the non-senior (〈60 years old)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attack rate of 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enior group than in the non-senior group (38.8% vs 21.1%, P 〈0.01). The incidence of the IABP-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both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outcome and safety of IABP-assisted PCI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ere comparable to that for the non-elderly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炎症反应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4 2例冠心病患者和 2 0例正常健康成人 (NCHD)血清的C 反应蛋白 (CRP)。冠心病患者又分为 3组 ,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17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12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13例。比较SAP组与NCHD组之间 ,UAP组、AMI组与NCHD组之间CRP的差异。结果UAP组、AMI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NCHD组 (分别为 :P <0 0 0 5、P <0 0 0 0 1) ,但SAP组与NCHD组的CRP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均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提示急性炎症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紫杉醇洗脱支架(PES,商品名TAXUS)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3年7月至2004年11月在我院接受PES植入治疗的300例患者的即刻疗效和随访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300例患者共处理350处病变,植入支架355枚,其中B2型以上复杂病变248处(70.9%),小管径支架(2.50~2.75mm)94处(26.5%)、长支架(>20mm)130处(36.6%);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成功率100%。随访250例(83.3%),平均随访6个月(1~15个月),8例(2.7%)患者有心绞痛样发作,其中2例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无支架再狭窄病变,1例于术后5个月发生心肌梗死,2例因非心源性因素死亡。结论 PES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近期效果明显,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应用于介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患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76例介入治疗后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经验体会。方法:1999年8月至2002年4月共完成介入治疗后的CABG手术76例,占同期CABG手术的14.0%。单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39例,合并支架置人术37例,合并斑块旋切术2例,二次介入治疗史5例。介入治疗相关血管再狭窄46例,新产生的其他冠脉病变6例,介入治疗不成功者4例,介入治疗后残留严重血管病变11例,介入治疗急性并发症9例。介入治疗组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高于非介入治疗组,而三支病变患者的比例低于非介入治疗组。结果:介入治疗组急诊手术比例为27.6%,高于非介入治疗组的13.3%,而OPCAB实施率为91.3%,低于非介入治疗组的97.2%。介入治疗组远端吻合口数目少于非介入治疗组。介入治疗组手术死亡6例,其中3例死于泵衰竭,1例死于心室纤颤,1例死于脑部并发症,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其手术死亡率(7.9%)高于非介入治疗组(1.9%)。介入治疗组发生围术期心梗4例(5.3%),其发生率高于非介入治疗。随访远期死亡1例,复发心绞痛1例。结论:对于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不能达到完全再血管化和引起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常常是最为有效而必要的治疗方法。及时合理地处理介入治疗急性并发症,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PCI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介入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45例患者成功41例,总成功率91.1%,植入支架50只,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术后随访6~12个月,3例再次出现胸痛发作,其中1例为原有支架闭塞;1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结论 PCI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