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明举  胡桂平  王霞  潘杰  魏森 《中国病案》2011,12(10):31-32
分析原有门诊输液流程存在的问题,其中护士收药、打印输液卡是最大的瓶颈,提出了由医生打印输液卡的改造方案,同时对输液流程中如处方的录入、HIS与排队系统的接口等应该注意的细节进行了详细描述。对改进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患者就诊到输液整体环节减少一个,节约时间40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儿科门诊输液过程中有效干预的措施和方法,以便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入选本次研究的156例研究对象均为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成了细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78例。分别给予患儿细节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的静脉重注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1)临床静脉重注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组间比较,细节护理组均低于常规护理组,静脉重注率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5.7691,P =0.0163);(2)护患纠纷发生率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X2=3.7392,P =0.0531)。结论:在临床针对儿科门诊患儿实施护理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相比较,采用细节护理措施和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门诊患儿实施护理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3.
骆玲 《青海医药杂志》2008,38(10):45-46
目的:评价改进后的静脉输液查对流程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改进静脉液体取出治疗室时的质量查对流程、改进护士药物治疗前的床旁查对流程、改进护士与病人药物治疗的对接关系。结果:程序化、规范化的查对流程,易于应用、检查,效果显著。结论:改进后的查对流程可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能有效防范护理差错,保证了病人的用药安全和护士的工作安全。  相似文献   

4.
袁琳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539-1540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儿科门诊输液的100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施行细节护理。比较2组患儿护患纠纷发生率、静脉重注率及家属满意度,记录患儿疼痛程度及焦虑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为(1.80±0.37)分,焦虑状态评分为(28.14±5.3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重注率为20.00%,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应用细节护理,不仅可提高儿科门诊护理质量,同时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避免重复穿刺,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晓凤  王娟  闻亚军  梅云霞  杨玲 《吉林医学》2012,33(14):3063-3064
目的:探讨门诊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适应证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注意事项。方法:分析门诊患儿静脉输液的相关问题,对门诊76例患儿施行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完善相关的手续,明确相关的注意事项,使患儿输液能顺利完成。结果:7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均顺利完成了持续数天的静脉输液治疗。患者满意度100%,输液肿胀等反应发生率由7%下降到4%。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保护了患儿的血管,减轻了患儿多次被穿刺的痛苦,缓解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及压力,减少了由于穿刺带来的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6.
王凯 《河北医学》2013,(8):1261-1262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例儿科门诊输液室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家长的满意度以及护士对此项工作的支持度。结果:2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有3例在家发生针头脱出,5例针头堵塞,穿刺部位周围红肿3例。患儿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好的占80%,评价一般的占10%,评价差的占10%。护士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支持率为90%,担心患儿在家中发生并发症等风险的护士占10%。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为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要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护士技能,杜绝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输液顺利安全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治疗是儿科门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 ,为使护士在对静脉输液病儿的护理中提高准确性 ,减少盲目性 ,切实为病儿提供优质服务 ,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对儿科门诊静脉输液病儿及其家属进行了临床和心理方面的调查 ,以期使病儿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本院儿科门诊 2 0 0 0年 6~ 1 1月行输液治疗的病儿及其家属共 372例 ,其中男 2 0 7例 ,女 1 65例。被调查陪护人的文化程度 :大学及以上 1 0 2例 ,大专 31例 ,中专 64例 ,高中及以下 1 33例 ;被调查病儿 42例 ,年龄均在 8岁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门诊儿科输液中,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方法:对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护患沟通,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结果:提高输液满意度措施实施后,满意度由90%提高到99%。结论:温馨的护理服务,熟练准确的护理操作技术可促进门诊儿科输液护理质量的提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治疗小儿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小儿血管细,好动,易发生药物渗漏。为了有效的防治,我们加强了巡视、放电视、VCD等方法,有效的防治了许多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HFMEA)模式在儿科门诊留观输液室患儿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预防静脉输液渗漏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门诊留观输液室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3680例患儿开展回顾性分析,按照就诊时间,2021年1月至6月HFMEA干预前的患儿为对照组(n=1835),2021年7月至12月HFMEA干预后的患儿为研究组(n=1845)。对比开展HFMEA前后的患儿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评分、统计开展HFMEA前后的患儿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和家属投诉率,并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开展HFMEA模式后,儿童静脉输液渗漏主要影响因素RPN评分均低于开展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HFMEA模式后,患儿静脉输液渗漏率(1.68%)、家属投诉率(0)分别低于开展前(2.67%、0.33%),而家属护理满意度(89.27%)则高于开展前(86.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MEA模式干预在儿科门诊留观输液室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儿童静脉输液渗漏发生风险,继而减少患者家属投诉情况,家属认可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蒋梅  易东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31-132
目的探讨ISO9001质量管理在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10月在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00例静脉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管理,而B组患者则接受ISO9001质量管理模式指导下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SO9001质量管理能减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和患者对静脉输液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玲  袁燕亭 《中国民康医学》2014,(2):102-103,105
目的:探讨集中管理与健康教育在精神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535例住院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研究组(269例)和对照组(266例),其中研究组输液3 966次,对照组为3 982次,研究组患者采用集中管理静脉输液模式,同时进行集体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用分散管理静脉输液模式,不进行健康教育。采用自制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量表(JSBQ)和输液患者满意度量表(SHMD)于静脉输液完毕后进行评定。结果:输液后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除被伤害因素外其余7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液后患者满意度比较,在SHMD量表中,两组患者在输液技术和服务态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巡视到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41,P<0.01)。结论:集中管理与健康教育在精神科静脉输液过程中对减少和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患者痛苦,防范护理纠纷,进而保证精神科护理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舒适护理在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例15至65岁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将其按入门急诊输液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舒适护理,采用满意度问卷评价其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对门急诊护理服务满意度有显著统计学差距(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门急诊静脉输液中的运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余惠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4):124-125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患者全程护理管理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提高服务质量。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给予全程护理模式。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输液,输液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副反应和并发症。实验组在疾病背景知识、用药知识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操作技术、巡回检查、心理舒适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程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门诊输液患者,在普及健康教育的同时,又提高了患者的心理舒适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172-174+178
目的探讨采用智能化静脉输液系统在提高静脉输液安全性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输液室在运用智能化静脉输液系统前后的的相关考察资料,以2 个月为观察周期,智能化静脉输液系统运用前为对照组,智能化输液系统运用后为研究组,记录两组护士在静脉输液工作中出现的差错,计算差错率,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医院护士在静脉输液护理工作中的差错主要体现在从接单、配液、穿刺、接液、拔针的护理流程上,计算两组的差错率,研究组的差错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按照制订的“静脉输液护理满意评分量表”进行评分,研究组的4 项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传统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在静脉输液的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智能化静脉输液系统运用信息技术于输液室的管理系统中,有利于减少护士在静脉输液护理各环节的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应用于儿科病房静脉治疗不良事件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我院儿科病房静脉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2011年进行比较,提出护理干预对策。结果应用前馈控制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O.15%,明显低于应用前馈控制前的O.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前馈控制可以强化儿科病房静脉治疗的安全管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总结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婴幼儿门诊静脉输液护理管理工作。医院通过对婴幼儿门诊静脉输液服务流程再造,建立专门的婴幼儿静脉输液室,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严格按流程操作,药品不良反应的防范,实行“预约输液”服务,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输液室院内感染管理等方面有效管理,规范了护理行为,减少了影响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10月门诊输液患者12 000例,按输液时间顺序将前6 000例作为对照组,后6 0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在门诊输液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结果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有558例,发生率为9.3%,重度药物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 328例,发生率为22.13%,重度药物不良反应4例,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反应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王卡  田国刚  田毅  吴爱珍 《海南医学》2013,24(17):2541-2542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小儿泌尿外科手术患儿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麻醉诱导时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记录患儿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手术切皮时(T2)以及术毕(T3)时的HR、MAP、SpO2。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氯胺酮追加量、苏醒时间、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寒战、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S组在T1、T2时刻HR、MAP明显低于F组,S组术中氯胺酮追加量为(28.0±10.5)mg,明显低于F组的(39.5±14.6)mg(P<0.05)。S组躁动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F组的35%。结论舒芬太尼-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显示出更稳定的心血管效应、更少的术后躁动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