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斜坡脊索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在斜坡脊索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脊索瘤形态、信号特点。结果16例中,男11例,女5例,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13岁,平均年龄30岁。肿瘤全部位于斜坡及其周围区域,肿瘤呈不规则形、圆形或椭圆形,向周围侵润生长。12例均呈混杂不均匀信号,T1WI呈等、低、高信号,T2WI呈低、高信号,以高信号明显。4例信号稍不均匀,T1WI呈等、稍低信号,T2呈高信号。增强后16例均表现为不均匀轻到中度强化。结论MRI可以准确显示斜坡脊索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和信号特点,有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低场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低场MRI资料.结果 19例中,脑膜瘤6例,表现为T1WI、T2WI均呈等或略低信号,增强扫描多明显均匀强化,可见脑膜尾征;神经鞘瘤3例,均位于延颈髓交界区,有沿颈1、2椎间孔向外生长趋势,除囊变外较明显强化;室管膜瘤3例,均伴囊变,实性部分不均匀中度强化;表皮样囊肿1例,主要位于小脑蚓部,向下达椎管内,类似水样信号,增强无强化;骨转移6例,表现为斜坡下半部、枕骨鳞部前缘、寰椎等T1WI多低T2WI多高信号影.结论 低场MRI对颅枕骨大孔区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髓外硬膜外肿瘤的MRI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接受MRI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髓外硬膜外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特点。结果转移瘤MRI可见长T1、长T2异常信号,抑脂序列高信号,增强扫描中度或明显强化;cobb综合征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抑脂序列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附件、椎体、椎管内病灶不均匀强化,病灶内有迂回、流空血管影;淋巴瘤表现为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有"围管"征;骨髓瘤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抑脂序列呈高信号;骨肉瘤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神经源性肿瘤MRI T1WI呈等信号,T2WI略高信号,脊髓受压移位明显,分界清晰;恶性小圆细胞瘤T1WI呈等高信号,T2WI呈等脊髓信号,病灶中心可见小囊状T1、T2信号,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MRI信号、周围软组织改变、增强扫描强化程度均可作为髓外硬膜外肿瘤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脑肿瘤在国产低场MRI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肿瘤,其中星形细胞瘤10例,髓母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5例,血管母细胞瘤5例,转移瘤2例,脑膜瘤1例,回顾性分析其低场MRI表现。结果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小脑半球,T1WI低信号、T1WI高信号为主。实质部有轻微强化,囊变呈不规则环形强化。髓母细胞瘤:T1WI呈低至中等信号,T1WI中等高信号。室管膜瘤:起源于四脑室,有不均匀的明显强化。血管母细胞瘤:均为大囊小结节型,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壁结节。转移瘤:有原发病史。脑膜瘤:T1WI、T1WI均为等信号,有明显强化。结论低场MRI与高场MRI报道结果一致,对小脑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6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MRI平扫和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探讨MRI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例,均经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确定病灶境界、大小、信号均匀度和强化程度等,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6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肿瘤直径7~17 cm,小于10 cm 2例,大于10 cm 4例,平均12.5 cm。T1WI呈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其内见低信号,T2WI脂肪抑制为高信号,且不均匀强化。结论 SFT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影像表现,T2WI多表现为略高信号中夹杂片状低信号区,良性肿瘤T1WI信号相对均匀,境界清楚,均匀强化;恶性肿瘤境界不清,信号常不均匀,且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PTs)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特征,以提高该病的MRI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s的MRI表现,包括肿瘤大小、形态学、平扫T1WI及T2WI信号的特点、动态增强表现及强化曲线类型,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7例乳腺PTs病理诊断良性4例,交界性2例,恶性1例。MRI上5例病灶〉3 cm,外形为分叶状,2例〈3 cm,外形为卵圆形;3例T1WI呈低信号,4例T1WI呈低高信号,5例T2WI呈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2例T2WI呈高信号;4例肿瘤内见不强化的囊变区;5例有T2WI、T1WI低信号且不强化的分隔;所有PTs增强早期呈快速强化(1~2个时相),5例中后期TIC为平台型,2例中后期TIC呈渐增性强化。结论 MRI检查有助于乳腺PTs的诊断,但确诊仍需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7.
郝新民  王菁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8):930-931,941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的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听神经瘤的MRI表现.结果 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10例,均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其中呈囊实性改变者8例,T1WI呈混杂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实性者2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匀强化;位于内听道内2例均呈实性,与听神经相比呈等信号,增强扫描肿瘤亦呈均匀强化.12例肿瘤术前均明确诊断.结论 MRI对听神经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在术前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室管膜瘤和10例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 两者的平扫MRI表现类似,即疾病变节段脊髓增粗,T1WI呈低信号,边界欠清,T2WI呈高信号。16例患者肿瘤头尾侧可见囊变。6例室管膜瘤行增强T1WI,肿瘤实体部分都均匀强化。4例星形细胞瘤行增强T1WI,1例肿瘤实体部分均匀强化,1例欠均匀强化,2例无强化。结论 MRI有助于两者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原发性髓外硬膜下肿瘤MRI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髓外硬膜下肿瘤21例,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神经鞘瘤9例,有8例囊变,增强呈环状强化,6例呈单环状强化,2例呈多环强化;神经纤维瘤5例均为实性,病灶多发,T2WI像上病灶内见线条状或芒星状低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脊膜瘤4例为实性,宽基底附着于硬脊膜呈半丘状,增强呈均匀强化并见"脊膜尾征";脂肪瘤2例,具有特征性MRI表现,T1WI呈高信号,T2WI呈中等高信号,用脂肪抑制序列病灶为低信号;血管瘤1例,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且T2WI中见迂曲紊乱流空。结论:通过MRI各种征象的综合分析,可以对原发性髓外硬膜下肿瘤作出正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MRI诊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节细胞神经瘤的MRI表现与术前诊断。结果 7例肿瘤中术前诊断良性肿瘤6例,其中神经源性肿瘤4例,节细胞神经瘤2例;恶性肿瘤1例。5例肿瘤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内均见曲线形、线形或斑片状低信号灶,1例呈中等高信号,1例呈等和少许高信号;5例肿瘤T1WI呈均匀低信号,2例呈不均匀稍低和等信号;动态增强扫描5例病灶动脉期未见强化,实质期不均匀轻度强化,延迟期进一步强化;2例动脉期呈不均匀轻度强化,实质期及延迟期呈渐进性不均匀轻至中度强化。结论 MRI能显示肾上腺节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和MRI征象,提高对该病影像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4年间于我院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15例患者的CT及MRI图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型5例,实性成分为主型3例,囊实性比例相间型7例。其中2例病灶可见出血,3例病灶可见钙化。CT平扫肿瘤实性部分CT值平均(37.56±9.53)Hu;增强动脉期平均(54.5±9.75)Hu;门脉期平均(72.0±17.1)Hu,呈渐进性强化。囊性部分平扫平均(24±12.52)Hu;增强扫描无强化。MRI上肿瘤实性成分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趋势。囊性成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肿瘤包膜在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2例肿瘤内出血病灶在T1WI上可见环样、云絮样高信号,相应区域在T2WI上呈低信号。3例肿瘤内钙化在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征象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如能抓住该病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对其定性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场强MR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13例,分析其MRI的表现特点。结果13例均位于髓外硬膜下,其中颈段和颈胸交界段各1例、胸段6例、腰段5例。MRI均能清晰显示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形态与信号特征,肿瘤平扫T1WI多表现为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体部分明显强化,肿瘤与邻近脊髓及硬膜囊的关系更加清楚。结论低场强MRI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MRI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GIST的CT和MRI表现,其中18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23例肿瘤中单发21例(发生于胃8例,小肠10例,结肠3例),胃肠道及其系膜多发2例。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长径3cm至22cm,CT表现为平扫肿块密度欠均匀,多数有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更明显。MRI表现为平扫病灶T1WI低或稍低信号,信号不甚均匀,T2WI混杂信号,以高或稍高信号为主,并见长T1、短T2信号的包膜。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不均匀强化,静脉期较动脉期显著,坏死、囊变区未见强化。2例包膜强化,3例包膜不强化。所有病例均未见肠梗阻。结论GIST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非上皮源性肿瘤的 CT、MRI 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多层螺旋 CT 及/或1.5T MRI 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性索间质肿瘤12例、生殖源性肿瘤17例共29例32个卵巢非上皮源性肿瘤的 CT、MRI 特征。结果性索间质肿瘤中,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以实性为主,颗粒细胞瘤伴小囊变且多位于周边,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轻度强化。两性母细胞瘤囊实性相间呈“蜂巢”状改变,增强后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硬化性间质瘤呈周边实性、中央大片囊变,MRI 动态增强扫描早期周边明显强化,随时间延长造影剂渐进性向中央填充。生殖源性肿瘤中,成熟型畸胎瘤及未成熟畸胎瘤呈脂肪、钙化、软组织混杂密度/信号,成熟型畸胎瘤各成分间分界清晰,未成熟型畸胎瘤各成分间分界模糊。MRI 显示少量脂肪较 CT 敏感, CT 对小钙化检出率较 MRI 高,二者增强扫描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甲状腺肿呈多房囊性为主肿块,可见点、条状钙化。MRI 示囊腔信号高低不等,房隔及壁呈等/稍高信号,增强后房隔及壁显著强化。无性细胞瘤呈较大实性为主肿块,MRI T2WI 示稍高信号,肿块内见线状稍低信号影,增强后肿块轻度强化,线状影明显强化。卵黄囊瘤 CT平扫呈囊实性,中央大片囊变区,增强后病灶周边及内部见多发显著强化血管影。结论MRI 检查应作为卵巢原发非上皮源性肿瘤的优选影像检查方法。多数卵巢原发非上皮源性肿瘤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及生化检查可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直肠间质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学证实直肠间质瘤的MRI及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8例出现下腹部胀痛不适,1例无明显症状。肿瘤位于直肠上段1例、中段及下段5例、下段3例,最大直径约2.7~8.3cm,平均(6.3±1.6)cm。7例肿瘤肠腔外生长、2例腔内、外生长。MR平扫9例T1WI为等及较低信号,T2WI上8例稍高信号、1例高信号;DWI均为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9例均持续明显强化,内部均见无强化坏死区,8例见强化假包膜;5例见直肠缘滋养血管,1例导致直肠不全梗阻,3例出现肝脏单发转移,9例均未见腹、盆腔积液及淋巴结转移。9例均经手术根治性切除,其中8例中、高度危险性肿瘤术后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术后随访6~71个月,3例因肿瘤广泛转移死亡,其余6例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直肠间质瘤缺乏特殊临床症状;MRI对其诊断具有较大价值,多表现为肠壁外生性肿块,平扫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DWI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持续中度以上明显强化,呈“快进慢出”的强化模式,假包膜常见,较大肿瘤可见坏死、囊变,容易发生种植转移和血行转移,但淋巴结转移少见;早期根治性切除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7例肝脏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肝脏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病理及MRI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男2例,女5例,中位年龄54岁;4例乙型肝炎病毒阳性,丙型肝炎病毒均为阴性,其中1例合并肝硬化,并伴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升高(389.7 ng/mL)。病理诊断淋巴上皮瘤样肝细胞癌1例,淋巴上皮瘤样胆管细胞癌6例;镜下肿瘤组织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EBER原位杂交检测阳性6例。MRI表现为结节样5例,形态规则6例,边界清6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2例,呈明显高信号5例;强化方式多样:I型(快进快出强化)3例;II型(持续环状强化)2例;III型(边缘性填充式强化)2例;I、II型病灶可见类包膜样强化;所有病灶均未出现瘤周异常强化、胆管扩张和或肝包膜凹陷。结论:肝脏淋巴上皮瘤样癌临床少见,预后相对较好,病理具有一定特征,MRI上多表现为类圆形的结节,强化方式多样,多见类包膜样强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颌窦良性占位病变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经病理证实的上颌窦良性肿块的CT及MRI表现。结果:内翻乳头状瘤64例,48肿块与鼻腔内相连。76.5%为均匀软组织密度,10.4%可见钙化,76.6%邻近骨质受压。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信号混杂,90%呈"脑回状"强化。出血坏死性息肉7例,均位于上颌窦囟门区,密度不均匀,T1WI呈略低信号,T2WI中央区呈高信号,周围呈环形低信号影,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他少见肿块亦各有特点。结论:部分上颌窦良性肿块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通过仔细阅片,可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