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电中的涟波振荡与大鼠颞叶癫癎发作的关系。方法10只SD大鼠,在双侧齿状回和海马分别置入深部电极,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腹腔注射诱发大鼠颞叶癫癎,记录癫癎发作前后的深部脑电(采样频率10KHz,低通为5000Hz)。用小波变换提取脑电中的涟波和快速涟波成分,并用能量法对癫癎发作前后的涟波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涟波和快速涟波的能量变化与癫癎发作的状态十分符合。癫癎发作时,快速涟波和涟波的能量都有明显增加,累积速率大。给予地西泮后,两者的能量都有所减小,累积速率趋于稳定,但快速涟波的能量累积速度降低得更快。结论脑电中的涟波振荡成分对癫癎发作有指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癫癎患者的抑郁情绪及其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癫癎患者的抑郁情绪及其自主神经功能,以寻求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指标。方法2000-112003-08对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38例癫癎患者和40名健康者分别进行了抑郁自评量表评定(SDS)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癫癎组SSR测定异常率为80%,SSR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抑郁情绪量表(SDS)评定各因子分两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癫癎病患者存在抑郁情绪,SSR可判断癫癎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状况,对其临床诊治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难治性癫癎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癫疒间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发病率约为每年5 0 /10万~ 70 /10万 ,患病率 5‰~ 8‰ ,我国估计约有超过5 5 0万的癫疒间 患者。癫疒间 有不同的发作形式及病因 ,其治疗效果及转归预后亦相差较大 ,约 70 %~ 80 %的癫疒间 患者经过正规诊断、正确分型及选用合适的抗癫疒间 药物 (AED)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但仍有 2 0 %~ 3 0 %的患者对正规的AED治疗无反应 ,被认为是难治性癫疒间(intractableepilep sy ,IE)或顽固性癫疒间(refractoryepilepsy)。1 难治性癫疒间 的定义  难治性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d(GSRd)对大鼠癫癎持续状态后齿状回netrin-1表达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颞叶癫癎组、GSRd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大鼠颞叶癫癎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TUNEL法观察颞叶癫癎组、GSRd组和对照组齿状回netrin-1蛋白表达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数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颞叶癫癎组大鼠30 d齿状回netrin 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海马CA3区TUNEL阳性细胞数在癫癎持续状态后7 d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颞叶癫癎组比较,GSRd组大鼠30 d齿状回nctrin 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海马CA3区TUNEL阳性细胞数在癫癎持续状态后7 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Rd可能通过下调netrin 1的表达,并使神经元凋亡数目减少,从而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在匹罗卡品(PILO)致癫癎犬鼠模型中的抗癫癎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按癫癎持续状态(SE)后6 h,14、28天分为PILO组(1 5只),PILO+Mel组(15只)和对照组(15只),采用PILO诱导大鼠慢性颞叶癫癎模型,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增殖细胞,Timms染色评价苔藓纤维发芽(MFS)等技术,动态观察MeI对癫癎大鼠海马神经发生和MFS的影响及其与反复自发性癫癎发作(SRS)发生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ILO组大鼠SE后6 h,14、28天细胞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ILO组比较,PILO+Mel组大鼠在SE后6 h,14、28天,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28天SRS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ILO+Mel组比较,PILO组大鼠SE后14天,Timms染色密度开始增强,28天密度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l对SRS的预防作用可能与其对癫癎诱导的神经发生和MFS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及脑卒中后癫癎发作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脑卒中及其相关的癫癎已逐渐成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脑卒中被认为是老年期癫癎的最常见原因,占年龄≥60岁老年人新发癫癎的35%以上,脑卒中和癫癎的共同存在,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害,而且会导致焦虑、抑郁,影响预后。目前,有关脑卒中,特别是对脑梗死后癫癎发病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发作类型、诊断、治疗等认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争议。为进一步提高我们对上述问题的了解,现就相关内容综述如下。1脑梗死继发癫癎发作的发病率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癎发作的发病率,既往报道存在着较  相似文献   

7.
癫疒间 是一种慢性脑部疾患 ,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癫疒间的患病率大多在 4‰~ 10‰之间。我国在 3 5‰~ 4 8‰左右。癫疒间 的发病率一般以每年十万分率计算。我国农村为 2 5 /10万人口 ,城市 3 5 /10万人口。以此推算 ,每年我国新发癫疒间 患者有 3 0余万人。估计约 2 0 %的患者不能用药物控制发作 ,其中至少有 5 0 %的患者适宜手术治疗 ,我国约有 80~ 10 0万癫疒间患者 ,需手术治疗。1 手术适应证[1 ,2 ]1.1 药物难治的顽固性癫疒间 。1.2 继发性 (症状性 )癫疒间 。2 常用的…  相似文献   

8.
<正>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是一种胚胎时期脑血管发育异常所形成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发病率为0.01%~0.5%,多表现为脑内出血、癫癎发作等,常发生于青少年。因其能引起神经系统多种功能障碍,尤其是大量脑内出血后引发5%~10%病死率和30%~50%致残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20年来,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和癫痫均为慢性疾病,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神经症状,可伴有不同的头痛、胃肠道、自主神经和精神症状.偏头痛和癫癎在症状表现、伴发病症(comordity)和治疗方面均存在联系.一种疾病的存在也使另一种疾病存在的可能性增加.另外,很多偏头痛综合征可与癫癎相混淆.对每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必须要考虑到存在另一种疾病的可能性.在此,我们对癫癎与偏头痛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讨论采用国际头痛协会标准来诊断偏头痛,强调极易误诊为癫癎的偏头痛的变异型.我们还对偏头痛和癫癎的有关流行病学证据作一概述,对偏头痛与癫癎之间特殊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体感诱发电位的分级标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正> 体感诱发电位(SEP)是1947年由Dawson对遗传性肌阵挛性癫癎的周围神经进行单次刺激时偶然发现的。常规检测的上肢和下肢SEP都是瞬态SEP,瞬态SEP由慢速(1-10.次/s)的单个电脉冲重复刺激检出。按检出成分的峰潜伏期长短分为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LSEP)和长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LLSEP)。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老年人迟发性癫癎多为器质性脑病变所引起,但据Woodcock报道,该组观察80例50岁以上癫癎病人,其中21例除癫癎发作外未查出任何器质性病变,因此他提出在老年期可能存在原发性癫癎。本组最近遇到3例70岁以上老年癫癎病人,其脑波均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总结颞叶癫癎的临床、脑电图特征。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癫癎中心门诊和病房确诊为颞叶癫癎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发作类型包括简单和复杂部分性发作以及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以复杂部分性发作最常见。病因分析显示,45例病灶性颞叶癫癎的病因依次为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外伤等,100例非病灶性颞叶癫癎中,海马硬化29例。脑电图显示颞区癫癎样放电。结论颞叶癫癎是一组临床常见、病因复杂、表现多样的癫癎综合征。正确诊断、规范化治疗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通过系统回顾文献发现,有关成人脑动静脉畸形(AVM)的频度和临床病程的资料很少,其原因在于多数研究的方法存在缺陷,而且通常AVM一经发现就立即治疗.据报道,AVM在未经选择的人群中的频度每年约1/10万,成人时点患病率约为18/10万.1%~2%的卒中、3%的年轻成人卒中和9%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AVM引起的.4%的原发性脑出血由AVM引起的,但对于年轻成人患者,其中1/3的病因是AVM.AVM是原因不明的癫癎首次发作的一个不太常见的病因(占1%),还可引起无神经系统体征的头痛(占0.3%).当AVM被检出时,至少15%的患者无任何症状,约1/5的患者表现为癫癎发作,近2/3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颅内出血.有限的高质量预后研究表明,AVM患者远期年度粗病死率为1%~1.5%;未破裂AVM首次出血的年度粗危险性低于2%,但出血后第1年内再发出血的危险性高达18%,此后的出血危险性目前还不能确定;未经治疗的AVM发生癫癎的年度危险性为1%.因此,迫切需要在界定良好和稳定的人群中进行关于AVM的频度和临床病程的并考虑到预后异质性的大型前瞻性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老人癫癎发作为课题,已作过一些研究,但极大多数限于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有关其病因的诊断标准,随检查深度和所使用的方法而各异。从研究的报道看,脑血管疾病最多,脑内肿瘤约占10~15%,尽管各组间有所不同,但其中原因不明的占相当大部分。Vercelletto等(1970)在原因不明的病人中随访34例,发现在10多年时间内极少数人死于中风;在大多数病人中所进行的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癫癎发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加,卒中后癫癎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卒中仍然是老年人癫癎的最常见原因.癫癎发作又可以使原有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直接影响卒中的预后.因而,有关卒中后癫癎的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多,人们对卒中后癫癎的认识不断深入.为此,我们对近几年来的有关资料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卒中后癫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增加,卒中后癫癎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卒中仍然是老年人癫癎的最常见原因。癫癎发作又可以使原有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直接影响卒中的预后。因而,有关卒中后癫癎的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多,人们对卒中后癫癎的认识不断深入。为此,我们对近几年来的有关资料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总结老年性癫癎的临床特征、脑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2例60岁后发病的老年性癫癎患者的临床、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 92例患者中,复杂部分性发作是最常见的发作类型。82例为症状性癫癎,10例为隐源性癫癎。脑血管病、脑肿瘤、代谢中毒性疾病、颅内感染、脑外伤等是常见病因。脑电图异常以局灶性慢波最常见。56例随访患者中,47例发作控制良好。结论老年人群是癫癎的高发人群,正确认识临床特征和脑电图特点是诊断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发作性睡眠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 国际睡眠疾病分类将睡眠障碍分为4类:睡眠失调(dyssomnia)、异态睡眠(parasomnia)、器质性或精神病性睡眠疾病和建议的睡眠疾病。与睡眠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痴呆、神经变性病、帕金森综合征、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睡眠相关性癫癎、睡眠癫癎放电状态、睡眠相关性头痛。异态睡眠为睡眠中发生的主要是自主神经和骨骼肌活动,是中枢神经系统激活的表现,可分为觉醒疾病(arousal disor-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3个病例。例Ⅰ为男性、38岁的曼氏血吸虫病患者。无症状,体检也无特殊。患者7岁和17岁时分别有过癫癎大发作史。采用羟氨喹15毫克/公斤体重每日2次(1克,每日2次)的2天疗法治疗。在第2次服药后2小时,癫癎大发作,静脉注射安定  相似文献   

20.
痴笑型癫癎一家系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痴笑型癫癎病是一种以不可抗拒的发笑为首发症状,这种特殊的癫癎临床上较罕见.作者遇一个家族系3代5人发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