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接骨七厘片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实验旨在观察中医传统接骨名方-接骨七厘片对家兔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通过X线检查、抗折力试验,组织学检查等实验,结果显示:药物组较对照组骨痂形成提前,抗折力增强。提示接骨七厘片有较好的促进骨折愈合中骨痂形成和增强抗折力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评价时森林接骨丹对复杂四肢骨折后期骨痂愈合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内服时森林接骨丹,患者后期骨痂生长情况优于接骨片。结论:时森林接骨丹具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接骨片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云  吴爱萍等 《中成药》1998,20(5):32-33
本实验研究了接骨片对实验性骨折的影响。结果表明;接骨片能促进实验性骨折的愈合,从X线检查,抗折力试验,组织学发现,药物组较对照组骨痂形成提前,抗折力增强。接骨片能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和胃接骨胶囊促进实验性骨折愈合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实验性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探讨和胃接骨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取8月龄SD大鼠60只,体重230±20g,造成左侧尺桡骨标准骨折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麝香接骨丹组、和胃接骨胶囊组。于造模成功后1、2、4、6w各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取1mm3骨痂组织,脱钙后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各个时期和胃接骨胶囊组在骨生成细胞的数量、活跃程度、胶原纤维的数量及分布、毛细血管的数量等方面均优于其它两组,而麝香接骨丹组又优于生理盐水组;且和胃接骨胶囊组达到骨性骨痂愈合期早于其他两组。结论:和胃接骨胶囊具有增加骨量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史达许潇  李振宇 《中医药学刊》2006,24(10):1875-1877
目的:探讨生骨紫金丹的作用机理,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Wistar大鼠72只造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空白组,生骨紫金丹组,阳性对照组。于造模后第2周、3周、4周取局部骨痂制成石蜡切片,以免疫组化技术显示TGF—β1和bFGF,进行图象定量分析。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骨痂中可见TGF—β1和bFGF的阳性表达,灰度测定结果显示在第2周、3周TGF—β1和bFGF的阳性表达强度生骨紫金丹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空白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骨紫金丹能促进TGF—β1和bFGF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接骨丹对骨缺损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骨折模型制作方法制作大鼠骨缺损模型,通过拍摄胫骨X光片,并根据骨折肢X片评分标准,对各组大鼠不同时间段骨折肢进行相应评分,考察接骨丹对骨折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结果:给药组较空白组骨缺损部位骨痂生成良好、骨缺损明显减小、骨折肢X线片评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丹对骨缺损愈合及骨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接骨丹对于骨折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骨折模型制作方法制作大鼠骨缺损模型,通过拍摄胫骨X光片,并根据骨折肢X片评分标准,对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相应的评分。在此评分基础上,考察接骨丹对于骨折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结果:给药组相较于空白组骨缺损部位骨痂生成良好、骨缺损明显减小、骨折肢X线片评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丹对于骨折愈合及骨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史达  许潇  李振宇  袁浩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0):1875-1877
目的:探讨生骨紫金丹的作用机理,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W istar大鼠72只造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空白组,生骨紫金丹组,阳性对照组。于造模后第2周、3周、4周取局部骨痂制成石蜡切片,以免疫组化技术显示TGF-β1和bFGF,进行图象定量分析。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骨痂中可见TGF-β1和bFGF的阳性表达,灰度测定结果显示在第2周、3周TGF-β1和bFGF的阳性表达强度生骨紫金丹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空白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骨紫金丹能促进TGF-β1和bFGF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
陈海松  娜仁 《中草药》1996,27(A09):129-130
采用实验性大鼠腓骨骨折模型,对骨肤康擦剂的接骨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品可迅速消除大鼠骨折部位的血肿,加速骨折部位的骨痂形成,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其接骨效果与阳性药物正骨水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0.
胡氏系列接骨药药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氏系列接骨药为我省骨科名医胡黎生主任医师祖传秘方,经临床499列观察,连续骨痂生成率为96.79%,临床愈合时间显著缩短。该系列接骨药有三个方剂,即三七活血丸、接骨丹和壮筋续骨丹。三七活血丸对骨折早期消肿、止痛良好,接骨丹是该系列接骨药的主方,壮筋续骨丹对骨折愈合晚期组织修复有促进作用。为探讨三个方剂的药理作用,分别作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11.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2.
通过肿节风植物基源、源流考释,为更名草珊瑚提供依据。考查古今有关文献,分析以“草珊瑚”作为本草正名的依据。现代有关中药著作中“肿节风”既未遵照古代本草命名原则,也未依据植物分类命名,以“肿节风”命名欠妥。根据植物分类命名原则,依据《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并结合临床及生活实际需要、中医药文化发展及时代需求,应将其更名为“草珊瑚”更为妥当。“草珊瑚”应替代“肿节风”作为本草正名。  相似文献   

13.
紫菀,女菀,白菀,山紫菀的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国兵  万德光 《中药材》1995,18(12):635-636
经考证:本草所载紫菀,与今所用紫菀Aster tataricus L.f.基本一致。女菀即今所用菀苑Turczaninowia fastigiata(Fisch)DC.,曾作紫菀的代用品。白菀有两种观点:《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等以为是“紫菀之色白者也”;《新修本草》等以为即是女菀。山紫菀在古本草上未见其名,但《图经本草》对紫菀的描述及《证类本草》上“解州紫苑”图的地上部分,与今所用橐吾属植物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高粱之变,足生大丁"的相关记载。在参研医理及结合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发现《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论"足生大丁"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足"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即糖尿病足应隶属于"足生大丁"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未"可作为一个时间段的一种状态,属于从午时阴阳交到申时形体成的中间发酵阶段,是一个量变过程,"治未病"是调理体质状态,纠偏扶正,引导其向平和质方向发展,防治疾病的一种过程。"未病"含义包括"状态""无病""转折",认为"治未病"不仅是"无病养生",可以是"调理体质",还是"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治未病"不仅仅只是治"没有"的病,也不是治"不知遥远未来何时发作"的病,而是掌握了现在的身体状态是平和体质?或是偏颇体质?是无病?是病前?是病中?还是病后?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评估身体的疾病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6.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合谷”、“三阴交”下胎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睿  李惠  张鸥 《天津中医药》2009,26(1):41-42
针灸下胎在中医古籍中记载丰富,其中"合谷"、"三阴交"使用频率位列第-.补"合谷"、泻"三阴交,,的下胎机制有三:1)泻"三阴交"泻肝之阴血,补"合谷"可补气,使妇女机体处于气旺血衰的状态,不利于胎元生长导致下胎.2)泻"三阴交"使冲任失调,胎失所养;补"合谷"行气而导胎下行,而至下胎.3)泻"三阴交"使肝、脾、肾3脏功能失调,胎元不固;补"合谷"可补肺,肺主气降,气降太过终至下胎.  相似文献   

18.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中药炮制"火力"与"火候"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药炮制中“火力”和“火候”的概念、意义及最新进展等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结合自身课题研究,提出了以红外非接触测温技术判断中药炮制中的“火力”大小的新方法。引入了在线式红外测温仪,获取了中药炮制中的时间一温度曲线,借以判断中药炮制中“火力”的工艺参数和解决炒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将计算机、摄像视频技术应用于中药炮制“火候”研究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20.
魏立新 《世界针灸杂志》2006,16(1):42-44,53
"Treating vitality"and"reserving vitality"are very important manipulations dur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diseases. "Treating vitality" comprises adjusting and treating both the acupuncture doctor's and the patient's vitality; while "reserving vitality" demands the acupuncture doctor carefully to experience the sensations of 'excess' or 'deficiency' under the needle, wait for the arrival of qi, observe the patient's responses, and then perform reducing or reinforcing needling manipul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te of excess- or deficiency- syndrome. "Treating vitality" and "reserving vitality" impenetrate the whole proces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all along. Through years' clinical practice, the author of 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s of the two aspects in every stage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including before acupuncture, during needle insertion, during retention and withdrawal of the needl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ain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reating and reserving vitality and arouse many acupuncture doctors' atten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