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穿孔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胃肠穿孔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的相关资料共42例,探究MSCT所得影像资料,分析腹腔内部各种特征和游离气体比例等。结果在所有42例病患中,经MSCT确诊的有39例,约占92.86%。此外,准确确定穿孔位置的有25例,约占59.52%。同时观察到胃肠道有肿块、脓肿、积液等病变。结论多层螺旋CT应用于胃肠道穿孔诊断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确诊率和孔道位置准确率,此方法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在小儿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经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的急腹症患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对小儿急腹症诊断的准确性很高,经多层螺旋CT平扫发现病变所在区域,其中查出急腹症临床病因28例,病因诊断符合率为87.5%。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扫描速度快,对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均有较直观的显示,以其快速、简便、诊断的准确性高而成为小儿急腹症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临床急腹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2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急腹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各种急腹症病变平扫及动态增强影象特点,主要采用MPR技术,必要实行CPR、MIP及VRT,对图象进行二维或三维重建并与临床及病例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影象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132例患者中,CT正确诊断125例,总的临床符合率93.9%。其中梗阻性病变及肠穿孔的正确诊断率达100%,炎症病变、出血性病变,分别94.1%、92.3%,缺血性病变由于2例未行增强扫描致使准确率降低为66.7%。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临床诊断急腹症疾病十分可靠的影像学方法,对疾病的定性诊断、部位及病因诊断及指导外科手术具有较大价值,可作为急腹症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在感染性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0例感染性急腹症患者,予以其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影像表现情况,统计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结果 多层螺旋CT诊断穿孔性病变可观察到腹膜内游离气体;多层螺旋CT诊断梗阻性病变患者多以肠管积气、肠积液为主;多层螺旋CT诊断梗阻性病变多与急性胆囊炎与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分析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0月~2012年10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资料。结果:30例起源于胃17例,小肠9例,结直肠3例,肠系膜1例;肿瘤形态多不规则,4例呈分叶状(均为恶性);良性肿瘤最大横径为4.6cm,最小者横径1.8cm,恶性肿瘤最大横径为17.6cm,最小者横径3.1cm;平扫密度多均匀,增强所有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呈持续明显强化,4例发生转移;25例准确诊断,准确率83.3%。结论:多层螺旋CT对判定胃肠道间质瘤的部位、形态和内部结构较为准确,对其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肠穿孔的诊断价值以及对临床的作用。方法搜集30例经手术确诊为胃肠穿孔的患者的手术前的X线检查和腹部CT扫描检查的资料,将两种方法检测到的腹中游离气体的比例进行对比。结果 X线平片为68.9%,CT为89.6%。胃穿孔13例,十二指肠穿孔17例。结论螺旋CT对临床症状较轻、X线透视膈下无游离气体和胃后壁穿孔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回顾性分析胃肠道穿孔的螺旋CT直接征象与间接改变,提高螺旋CT对胃肠道穿孔诊断的准确性,并进一步探讨螺旋CT在穿孔部位及穿孔病因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胃肠道穿孔的螺旋CT征象;主要观察37例胃肠道穿孔中:有无腹腔内游离气体、有无腹腔积液(血)存在、胃肠道壁有无异常增厚、水肿等改变、是否合并腹膜炎等相关征象,并对穿孔部位、原因加以分析、判定,最后对相关数据加以统计、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中,CT诊断与术后病理符合者34例(91.9%);腹腔内发现游离气体32例(86.5%),腹腔积液(血)29例(78.4%),可见胃肠道壁增厚或软组织肿块形成,腹膜、筋膜增厚或系膜增粗等征象者总计26例(70.3%),脓肿3例(8.1%);CT提示穿孔部位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对照:胃(11/13)、十二指肠球部(11/15)、阑尾(2/3)、小肠(1/3)、结肠(2/3)。结论螺旋CT对于胃肠道穿孔所致腹腔内游离气体、腹腔积液、胃肠道壁增厚等异常征象的显示明显优越于传统放射线(透视、平片)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将有助于提高胃肠道穿孔诊断的准确性;除此,尚可对穿孔部位、病因做出较为科学的诊断提示,能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肠三维成像扫描技术的最佳方式,优化图像后处理,为结肠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42例临床怀疑结肠占位的患者行CT结肠扫描。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CT机,电压120kv,200~250mA(依据患者胖瘦而定),螺距1.375∶1;扫描范围从左侧隔下脾曲扫描至盆腔直肠结束。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仿真内镜及结肠平铺。结果:有41例患者获得了高质量结肠三维图像。其中32例结肠癌,6例结肠息肉,3例结肠正常,与钡剂造影和内镜检查符合,并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结论:多层螺旋CT在良好的肠道准备条件下,依靠正确的扫描方案,强大的图像后处理系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结肠三维图像,患者耐受好易接受,已成为一种新的无创的结肠检查方法,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在急性早期胃肠道穿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急性早期胃肠道穿孔患者3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扫描和腹部X线片检查,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以及影像表现.结果 X线检查准确率为63.2%,螺旋CT检查准确率为89.5%,螺旋CT扫描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8,P<0.01).X线平片对少量游离气体及非膈下积气如腹膜后、小网膜囊等部位显示较差,螺旋CT则具有明显优势,且能做出较准确的定位和病因诊断.结论 螺旋CT较立位腹部平片能更早、更准确地发现腹腔少量游离气体,在诊断早期胃肠道穿孔中准确率较高,而且能为定位诊断和病因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前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结直肠癌MSCT结肠成像,观察原始横断面图像,应用CT仿真结肠镜(CTVE),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阴影遮盖(SSD)和透明显示(Raysum)等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综合判断,并与术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对照。结果 MSCT对结直肠癌定位及定性符合率为100.0%;病理分型符合率为86.4%(19/22);对DukesA期诊断敏感性100.0%,特异性94.7%;DukesB期诊断敏感性100.0%,特异性92.3%;DukesC期诊断敏感性71.4%,特异性100.0%;DukesD期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100%。结论术前MSCT检查对结肠癌分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锐器伤致肠管破裂的早期CT表现。方法实验用新西兰大耳白兔10只,在安静、未麻醉状态下行腹部CT扫描作为比对资料;麻醉后手术造成结肠肠管破裂实验模型,于术后2,4,8,12h行CT扫描,动态观察腹部CT表现。结果术后2h,破裂肠管轻度充血水肿;术后4h,破裂肠管管壁充血水肿较前明显,管壁增厚,腹腔少量积气;术后8h,肠管增厚、充血及扩张显著,腹腔积气、积液;12h,肠管管壁充血及肠管扩张范围扩大,腹腔积气、积液明显增多。结论兔试验结果提供了肠破裂的早期动态CT表现,为CT诊断早期肠破裂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提高临床早期诊断肠破裂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均使用多层螺旋CT行平扫以及造影增强扫描,采集图像。结果图像显示患者有栓塞肺动脉98支,其中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4支,叶肺动脉26支,段肺动脉28支以及亚段肺动脉40支;直接征象为中心型充盈缺损有7支,占7.1%,偏心型充盈缺损有79支,占80.6%,附壁环型充盈缺损有8支,占8.2%,闭塞型充盈缺损有4支,占4.1%;间接征象为双肺见斑片状渗出灶及实变影2例,纤维条索影11例,伴胸腔少量积液3例,患者的间接征象表现为肺灌注不均。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效果显著,同时具有快速、有效及无创伤等特点,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非创伤性下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证实的非创伤性下消化道穿孔的CT表现。结果 35例中,19例X线腹平片发现腹部游离气体,阳性率为54.3%(19/35),MSCT中,31例见游离气体影,阳性率达88.6%(31/35)。二者对游离气体发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CT定位正确率达83.9%(26/31)。病因诊断方面,术前正确诊断29例,诊断正确率达82.9%(29/35)。结论 MSCT对于非创伤性下消化道穿孔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肠系膜脂膜炎的多层螺旋CT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肠系膜脂膜炎的临床及MSCT表现。17例行增强扫描,8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22例按CT标准及临床综合诊断。回顾所有CT资料,分析病变的部位、密度、强化程度、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结果30例主要累及小肠系膜,均有“肿块效应”,24例表现为小肠系膜的云雾状密度增高影,26例可见结节及“假包膜征”,21例可见“脂肪环征”。结论肠系膜脂膜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对肠系膜脂膜炎的诊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常见急腹症病因诊断和处理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120例常见急腹症的螺旋CT征象,比较螺旋CT检查前后的诊断、治疗方案、手术符合率。结果:120例常见急腹症的病因中,急性胰腺炎20例,肠梗阻24例,消化道穿孔10例,胆系疾病15例,泌尿系结石13例,急性阑尾炎8例,妇科疾病7例,创伤性疾病23例。在CT检查前,病因诊断正确70例(58.3%),经螺旋CT检查后病因诊断正确112例(93.3%),经CT确诊后,使临床治疗方案发生改变25例(20.8%)。结论:螺旋CT是一种快捷、简便、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常见急腹症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提高临床正确处理急腹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由手术病理或ERCP证实为14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MPR及CPR技术重建图像等.根据术前影像诊断的结果将疾病类型分为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对梗阻部位及性质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多层螺旋CT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0%;定性诊断准确率:良性病变组为96.70%,恶性病变组为94.23%.结论 多层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变显示清晰,结合增强扫描、MPR、CPR等图像后处理,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胆管梗阻的部位、程度以及病变所累及的范围和程度,对梗阻部位和性质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及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价值.方法 102例HCC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多层螺旋CT和MRI对不同病灶直径的检出情况,多层螺旋CT和MRI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102例患者手术病理检出病灶110个,其中病灶直径≥3 c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