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恢复效果,探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必要性.方法 随机抽取86例脑卒中病程不超过6个月的患者分为康复组48例和对照组38例.康复组建立家庭病床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定期随访.两组分别于入组1、3、6、12个月采用时采用简化Fugl -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定ADL能力,总体满意感量表(SWLS)评定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入选时简化FMA量表、MBI、FCA、SWLS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康复组在治疗第1个月时、FCA量表、MBI评分明显改善(P<0.01),简化FMA量表评分有较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FMA量表评分、MBI、FCA量表评分也有改善,但幅度较康复组小.至3个月时,康复组FCA量表、MBI评分提高幅度减缓,简化FMA量表评定改善程度较前减少(P>0.05);对照组患者入组前后简化FMA量表评定无改善(P>0.05),MBI、FCA量表评分有轻微改善.至6、12个月时,康复组化FMA量表评定无改善(P>0.05),MBI、FCA量表评分有轻微改善.对照组FMA、MBI、FCA量表评分随病程延长,有退化趋势.SWLS方面,两组患者在1、3个月时SWLS均有提高,但至6、12个月时,康复组SWLS提高幅度减小;对照组患者无提高.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持续的开展社区康复治疗十分必要.经过社区康复治疗可改善多数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进行社区康复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择在当地医院进行治疗后转到社康中心进行后期康复治疗的2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其8个月的社区康复治疗和训练,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在治疗前、治疗4个月后以及治疗8个月后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评定和生活质量指数(QL I)进行评分,比较进行社区康复治疗前、后患者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进行训练治疗8个月后,患者的ADL评分(9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6分),而且患者的ADL评分也达到了9.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6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有效的社区系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社区康复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平衡功能,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的影响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下辖社区对脑卒中患者的综合康复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归纳评价,指导临床实践。结果综合康复后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NIHSS及Fugl-Meyer评分等方面均好于康复前。结论综合康复有利于社区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症状改善,是脑卒中患者治疗的有效途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社区康复医学教育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进行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早期的社区康复医学教育,并按照指导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肌力情况,以此评价患者的康复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肌力比治疗组明显提高,康复疗效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社区康复医学教育,有助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肌力等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王敏 《中国实用医药》2012,(35):200-201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恢复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疗效。方法将75例符合标准的患分为2组,观察组(积极康复护理)39人,对照组(随访观察)36人。分别在刚入组、3个月末、6个月末的时候利用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对两组入选患者进行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在入选患者刚入组时通过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评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6个月末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在6个月末时较3个月末时也有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露 《黑龙江医药》2013,26(4):707-71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农村社区康复护理干预的模式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综合性医院住院治疗2-3周后回家康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康复教育和各种护理措施、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言语功能障碍的康复、摄食和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并发症的康复和护理等。结果:康复护理干预和对照组的患者ADLMBI评分和运动平衡功能均有改善,但前者改善更加明显,康复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康复干预组康复知识的知晓率增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可以在农村社区、乡镇卫生院脑卒中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在脑卒中患者中实施规范化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88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中患者均仅仅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展规范的社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S以及Barthel分数均显著比治疗前要高(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AS以及Barthel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规范化的社区康复治疗有利于提升其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9.
李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362-363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护理对度过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后遗症的积极改善作用。方法对比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后采取社区护理与家庭护理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87.18%);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康复护理对于急性期脑卒中后遗症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珊玲 《江西医药》2003,38(1):64-65
脑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残的常见疾病。经过临床积极抢救幸存后,许多患者遗留一些运动、感觉、认识、心理及语言等方面的障碍。其中有些因没有早期进行康复锻炼,不同程度地更丧失了工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护理对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本社区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建档管理的脑卒中74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由社区护士对干预组按心理干预-康复护理-康复训练的方案实施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随访,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功能独立性评分比较。结果:基线调查显示两组患者的三项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三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有助于恢复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系统的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无其他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各时段运动评分。结果刚人组时,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6个月后,脑梗死康复组运动功能得分、脑出血康复组运动功能得分、总康复组的运动功能得分均明显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各组患者入组后的1、3、6个月,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入组时的运动功能评分(P〈0.05)。结论三级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宪珍  王芸 《上海医药》2014,(10):60-62
目的:通过家庭康复指导恢复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患者分为脑卒中康复组30例和脑卒中对照组30例。康复组采用上门指导康复,疗程6个月。采用Fugl-Meyer评估法、运动年龄评估法和Brunnstrom脑卒中运动功能评估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康复组30例患者经6个月康复指导,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家庭康复指导有助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陆彩琴 《上海医药》2013,(22):60-62
偏瘫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近几年早期康复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重点是时间选择,基础、心理、康复体位护理和运动功能、家庭康复护理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2年12月脑卒中致吞咽障碍出院回社区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安排社区医护人员上门进行基础吞咽功能锻炼、饮食训练、心理调节等指导。观察两组患者6周后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χ2=12.153,P〈0.01)。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后立即进行社区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101例,随机分观察组52例,对照组49例,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其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同时早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护理。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依据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及Barthel指数评定进行上下肢运动功能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测。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采用康复疗法优于一般内科治疗,说明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黄亚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116-117,1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总有效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内科2015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健康知识教育,研究组由社区志愿者或家属给予康复训练。6个月后,观察比较患者的疗效、Barthel指数、MMSE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Barthel指数和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MMSE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MMSE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较高,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Barthel指数、MESSS评分。  相似文献   

19.
急性完全性脑卒中超早期康复对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瑛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960-962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完全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完全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超早期综合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采用简式FuglMeyer评估(FMA)、Barthel指数(BI)及认知功能成套测定(LOTCA)分别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MA、ADL及LOTC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完全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SHSAS的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程序治疗;综合康复组在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针灸、理疗、生物反馈、手法康复等综合疗法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结果综合康复组有效率、Fugl-Meyer积分和MBI积分的增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SHSAS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