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确定孕期体重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单活胎头位孕早期体质量指数正常的产妇4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的体格检查和健康教育,而对于观察组孕妇,要在对照组孕妇的基础上给予孕期的体重干预,观察两组孕妇体质量指数变化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妇体质量指数≥6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早期进行体重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和降低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对胎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孕期检查和分娩的228例孕妇分为观察组141例和对照组87例,观察组孕妇接受孕期营养干预,对照组孕妇按照传统孕期家庭饮食观念安排饮食,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时胎龄、体重、Apgar评分,孕妇巨大儿发生率、分娩方式及分娩后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3.28±0.37)kg比(3.89±0.44)kg,P<0.05];观察组孕妇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09% 比16.09%,P<0.05),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05% 比49.43%,P<0.001);观察组孕妇分娩后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营养干预有利于合理控制胎儿重量,提高自然分娩率和孕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都哈理论在孕期营养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于我院产科住院足月单胎孕妇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孕期营养指导干预;观察组孕妇则采用都哈理论孕期指导干预。比较两组孕妇每周体质量增加率、剖宫产率,巨大儿和低体质量儿出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每周体质量增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孕妇巨大儿和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48.0%、29.3%,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妇巨大儿和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都哈理论用于孕期营养指导可有效控制孕妇体质量,降低体质量异常新生儿出生概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我国不同孕前BMI孕期理想的热能供给降低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7月—2006年7月济南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既往无心、肝、肾疾病,无慢性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及遗传性疾病的单胎初产妇1003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1258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孕前或孕12周前体重指数(BMI)分组,分别为正常体重组(BMI 18.5~22.9)、超重组(BMI23.0~24.9)、肥胖组(BMI≥25.0),研究组、对照组孕妇的年龄及BMI均无显著差异。根据孕前或孕12周前BMI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热能供给方案,对照组热能供给不限制。指导孕妇进行轻体力劳动,以上各组孕期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定期B超检查,分别观察胎儿增长规律、孕期体重、孕期体重指数增加幅度、孕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研究组的医学指征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娩方式经单因素筛选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前体重、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幅度与有正相关性。结论对孕前不同BMI孕妇,给予不同的热能供给方案,对降低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孕期个体化的热能供给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孕期教育对围产期母婴结局的影响作用。方法对224例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系统的孕期健康教育,并与一般产前检查的224例孕妇进行对照比较,分析两组孕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产程时间、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产程时间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围产期系统、规范的保健知识学习有利于提高孕产妇对分娩过程的理解,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和缩短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孕妇孕期健康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的孕妇220例,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纳入11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检,观察组除了常规产检外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并对比两组孕妇按时参加产检率及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率为70.91%,剖宫产率为29.09%,与对照组孕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按时参加产检率为96.36%,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8.18%,与对照组孕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孕妇采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促进孕妇孕期健康,提高自然分娩率,保证孕妇按时参加产检,知晓更多健康知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管理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在本院建册、产检并住院分娩的身体健康、单胎、无严重并发症的孕产妇95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2例,对照组460例。比较两组不同体重孕妇孕期体重增长人数和增重量、不同BMI增幅孕妇的分娩方式和孕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同体重孕妇孕期增重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增幅为4~6 kg/m2时,观察组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BMI增幅>6 kg/m2时,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进行体重管理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并改善围生期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日门诊教育结合延续护理对门诊高危妊娠孕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孕期保健建卡登记的110例高危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管理方式的差异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妊娠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妊娠者采用一日门诊教育结合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高危妊娠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妊娠结局、高危妊娠评分和焦虑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高危妊娠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危妊娠孕妇者(P <0.05),观察组高危妊娠孕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产后出血、羊水过多、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高危妊娠孕妇高危妊娠评分和焦虑状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高危妊娠孕妇(P <0.05)。结论 一日门诊教育结合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门诊高危妊娠孕妇对孕期相关健康知识掌握度,优化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检查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厦门市同安区祥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期保健建卡登记的6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孕妇产前检查期间配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产前检查期间配合以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孕妇对产前检查的依从性、孕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孕妇(均P <0.05),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 <0.05),产后出血、羊水过多、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孕妇妊娠风险评分和焦虑状态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孕妇(均P <0.05)。结论孕妇产前检查期间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提高孕妇对产前检查的依从性、孕期保健知识掌握度,减轻孕妇的妊娠风险和不良心理,优化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孕期体重管理联合产时无创接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运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2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均实施常规孕期营养干预,而观察组孕妇在常规营养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孕期体重管理联合产时无创接生,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期的体质量增加、新生儿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妊娠并发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期体重管理联合产时无创接生可改善妊娠结局,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新生儿及孕产妇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孕期实施多样化健康教育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度自然分娩的168例孕妇设为对照组,2011年度实施孕期多样化健康教育后的孕妇中随机选择168例设为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孕期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得分、孕期增长的体重指数、胎儿重量、产程时间、分娩中转剖宫产比例及胎儿窘迫发生比例。结果:两组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得分、孕期增长的体重指数、胎儿重量、产程时间、分娩中转剖宫产比例及胎儿窘迫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孕期多样化健康教育,使孕妇获得了有关分娩知识及分娩的技巧,建立了自信心,减轻或消除焦虑、恐惧的心理,缩短了产程,提高了孕妇自然分娩率,减少了新生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宝鸡市金台区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血脂水平,为该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防治代谢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体检中心体检的1 650名中小学教师血脂检验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 650例中,有309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占18.73%。结论:宝鸡市金台区中小学教师血脂异常状况与其他行业国民血脂异常水平接近,且血脂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不同性别间,相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变化趋势。提倡社会人群定期进行血脂检测,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预防心脑血管病及其他代谢类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析进行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80例,随机抽样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常规护理和特定的护理干预。整理分析患者顺产率、剖宫产率、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率以及先兆子痫发病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分娩,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率以及先兆子痫发病率相对于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特定的护理干预,减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先兆子痫、宫缩乏力等并发症的发生,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转归,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孕妇在围生期进行体质量管理后的母婴结局是否优于未管理的母婴结局。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2年在我院建册、正规产检、住院分娩的孕妇270例,其孕前体质量指数均在正常范围(18.5≤BMI<25)。随机选取其中10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围生期体质量管理;另外17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比较2组的母婴结局是否存在差异。另外,将对照组的不同年龄及文化程度的孕妇进行母婴结局的比较,看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对照组的孕期增重过多及过少的比率、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且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及产褥病率的发生率也高于观察组(P>0.05)。2随着年龄的增长,孕期体质量增重过多、剖宫产、巨大儿、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另外,随着文化程度的上升,孕期体质量增重过多、剖宫产、巨大儿的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结论经过围生期体质量管理孕妇的母婴结局明显优于未进行体质量管理的母婴结局,故围生期进行体质量管理可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多关注高龄及文化程度较低的孕产妇,反复加强她们对孕期体质量管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孕期健康教育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孕期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在罗湖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3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孕期健康宣传,干预组采用系统保健教育培训进行干预.两组孕妇均在孕14~ 16周开始接受干预直到足月分娩.对比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孕妇的顺产率为79.00%,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为15.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第二产程为(0.59±0.24)h,总产程为(8.32±1.01)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13±0.9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期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减少孕妇和胎儿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GDM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质量指数增加对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64例GDM孕产妇,根据孕前BMI水平将264例孕产妇分为低BMI组(BMI<18.5 kg/m2)、正常BMI组(18.5 kg/m2≤BMI<25 kg/m2)、肥胖组(BMI≥25 kg/m2).参照IOM推荐的孕期增重标准,将264例孕产妇分为增重不足组、增重正常组、增重过多组.比较低BMI组、正常BMI组、肥胖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巨大儿的发生情况.比较增重不足组、增重正常组、增重过多组剖宫产率、低体重儿的发生情况.结果 低BMI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BMI组,但低于肥胖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肥胖组(P<0.05);正常BMI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肥胖组(P<0.05)增重不足组的剖宫产率、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增重正常组和增重过多组(P<0.05).结论 对围生期保健,测量孕产妇孕前身高、体重并计算其BMI,筛查出孕前肥胖者,纳入GDM高危妊娠管理,采取干预措施使其孕前BMI低于25 kg/m2,妊娠期合理控制体质量增长,以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巨大儿、胎儿窒息、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风险,确保母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本院产科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126例实施早期干预,随机分成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高危孕妇给予心理和饮食等方面的一般性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关的药物实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高危者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进展为妊高征者少;合并症及产后并发症、早产、产后出血、剖宫产者、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明显降低(P<0.05)。新生儿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实施早期干预,对控制病情、降低发病率及母婴病死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妊娠无子宫肌瘤的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妊娠和分娩并发症、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子宫肌瘤在妊娠期增长较快,对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新生儿结局具有不良影响;合理选择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会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960例孕产妇中确诊为胎盘前置的60例设为观察组,随机选取60例同期正常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总结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结果前置胎盘60例,发病率为1.5%,其中,中央型18例(30.0%),部分型5例(8.3%),边缘型37例(61.7%)。年龄≥35岁、文化程度低、有流产史、有分娩史、有剖宫产史及盆腔炎症史是导致前置胎盘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妊娠结局比较发现观察组低体重儿数量、早产儿的例数及1 min Apgar评分及5 min Apgar评分≤7分新生儿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发生胎盘植入及产后出血的危险性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龄、文化程度低、产妇流产史、分娩史、剖宫产史、盆腔炎症史是导致胎盘前置的重要危险因素,前置胎盘可导致新生儿窒息,增加孕产妇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