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7,(12)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足月单胎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定组采用0.1%罗哌卡因+0.5μg·m L-1右美托咪定100 m L硬膜外分娩镇痛,舒芬太尼组采用0.1%罗哌卡因+0.5μg·m L-1舒芬太尼100 m L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各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生命体征,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等。结果两组产妇产程时间、Bromage评分及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产妇镇痛后疼痛VAS评分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氧分压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但两组血氧分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优于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且不影响产程,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关节腔内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n=30):罗哌卡因组(R组)给予0.25%罗哌卡因19 mL+1 mL生理盐水;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给予0.25%罗哌卡因19 mL+1 mL右美托咪定(100 mg)。记录患者术后VAS评分,以及术毕至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术后24 h镇痛药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8 h,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R组);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明显长于罗哌卡因组(R组);术后24 h镇痛药芬太尼用量,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明显少于罗哌卡因组(R组);不良反应两组无区别。结论:关节腔内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提供膝关节镜术后良好镇痛,延长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减少术后24 h镇痛药芬太尼用量并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中低位硬膜外麻醉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中低位硬膜外麻醉临床效果,分析两种不同给药途径的优劣点,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某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行中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组)、B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组)、C组(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组)。由专门的麻醉医师实施临床麻醉,监测记录患者麻醉实施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和感觉阻滞时间。于硬膜外给药后30 min时记录改良Bromage分级、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好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其他两组,VAS评分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能够提高镇痛效果,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龚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0):155-157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的应用效果.方法 300例行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行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产程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镇痛后10、30、60 min,两组产妇V...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9,(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注射对先兆子痫产妇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先兆子痫且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分别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125%罗哌卡因10 m L和含右美托咪定0.5μg·kg~(-1)的0.125%罗哌卡因10 m L。感觉阻滞平面达T_(10)后, 2组均采用0.125%罗哌卡因开始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镇痛镇静效果、分娩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检测产妇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并记录产妇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镇痛后30 min (T_1)、 60 min (T_2)、 120 min (T_3)和停止镇痛(T_4)时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 T_1、 T_2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右美托咪定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 2组第一产程时间、产钳率和新生儿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T_2时右美托咪定组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低于对照组(P <0.05)。右美托咪定组T_1、 T_4时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 T_2~T_4时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注射用于先兆子痫产妇分娩镇痛,其镇痛过程完善,镇静效果好,对产妇和新生儿均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麻醉(骶麻)用于儿童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儿外科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患儿98例随机分两组,每组49例。手术结束时实施骶麻术后镇痛:DR组镇痛药溶液为0.125%罗哌卡因和1μg/kg的右美托咪定混合液,R组镇痛药溶液为0.125%的罗哌卡因,镇痛药溶液总量10 mL。术后1、6和12 h评估Ramsay镇静评分和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分。记录两组患儿拔管时躁动评分及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DR组患儿术后1、6和12 h的Ramsay镇静评分升高,Wong-Baker表情评分降低(P<0.05)。DR组患儿拔管时躁动评分低于R组(P<0.05),寒战发生率也低于R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麻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较罗哌卡因单用更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罗哌卡因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低位硬膜外麻醉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麻醉给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罗哌卡因麻醉)与试验组(30例:右美托咪定辅助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麻醉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麻醉给药后10min(T1)、麻醉给药后30min(T2)等时刻心率、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于麻醉给药前(T0)均升高,试验组T1、T2时刻心率、血压均低于同一时刻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同一时刻躯体疼痛VAS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位硬膜外麻醉患者右美托咪定辅助罗哌卡因麻醉给药方案较单一罗哌卡因给药麻醉效果好,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对剖宫产产妇实施的效果及术后镇痛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沭阳医院收治的66例择期行单次腰麻剖宫产术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术后实施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复合右美托咪定,同时两组术后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术后的静息疼痛评分、运动疼痛评分、术后48 h舒芬太尼使用量、术后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24、36、48 h的静息、运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产妇术后48 h的舒芬太尼使用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产妇的术后镇痛中,实施腰方肌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阻滞能为产妇提供更完善且长时间的镇痛作用,且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不高,安全性良好,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镇痛方案,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用于妊娠高血压产妇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随机分为芬太尼(F)组或右美托咪定(D)组,每组40例。硬膜外穿刺成功后,2组患者均注入镇痛液(F组配方为2 mg·L-1芬太尼+0.1%盐酸罗哌卡因,D组配方为1 mg·L-1右美托咪定+0.1%盐酸罗哌卡因)10 mL。当感觉神经阻滞平面达T10后,2组均采用各自镇痛液开启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镇痛前(T_0)、镇痛后15 min(T_1)、60 min (T_2)、宫口开全时(T_3)及镇痛停止时(T_4)的Ramsay评分、VAS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T_0及T_2时,测定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血浆浓度;观察第一及第二产程时间、产钳助产率、新生儿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以及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各时点的Ramsay评分及VAS评分与F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爆发痛发生率低于F组(P<0.05),首发时间晚于F组(P<0.05),首发时宫口扩张直径大于F组(P<0.05);D组T_4时MAP低于F组(P<0.05),T_3及T_4时HR低于F组(P<0.05);T_2时D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浆浓度低于F组(P<0.05);D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过度镇静发生率低于F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用于妊娠高血压产妇分娩镇痛时可抑制爆发痛及控制血压,临床效果较好,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过度镇静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及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对下肢骨科手术应激反应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D、S1、S2组,每组30例。 D组右美托咪定1.5μg/kg+舒芬太尼1.0μg/kg+0.10%罗哌卡因共150 ml,硬膜外镇痛;S1组舒芬太尼1.5μg/kg+0.10%罗哌卡因共150 ml,硬膜外镇痛,S2组舒芬太尼2.0μg/kg +曲马多5 mg/ml 共150 ml,静脉镇痛;3组参数设计,负荷剂量2 ml,背景量2 ml/h,PCA 0.5 ml/次;分别于麻醉前(T0)、术后12 h(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各时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NE)、皮质醇( CO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 )、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值,并于术后T1、T2、T3各时间点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结果3组患者T1、T2、T3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D组比较,S1组和S2组T1、T2、T3各时点APTT、PT、TT值显著小于D组( P <0.05);E、NE、COR、FIB值显著高于D组( P <0.05);与T0比较,D组T1、T2、T3各时点E、NE、COR、FIB、APTT、PT、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S1和S2组T1、T2、T3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及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对下肢骨科手术镇痛效果确切,可能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及改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0.125%左旋布比卡因行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临床效果,并于0.2%罗哌卡因比较。方法:选择40例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ASA~级,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n=20)、罗哌卡因组(R组,n=20)。两组术后分别采用0.125%左旋布比卡因、0.2%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0.005%)和地塞米松10mg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Bromage评分和病人自评镇痛效果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125%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和地塞米松用于病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可取得和罗派卡因同样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普外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4月于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ASA分级为Ⅰ或Ⅱ级行普外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各25例。4组均给予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5 mg,加入生理盐水200 mL,入静脉自控镇痛泵。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4 μg/(kg·h),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08、0.09、0.10 μg/(kg·h)+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2 μg/(kg·h)。记录术后6、12、24、48 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并比较各组的血压、心率、呼吸变化、PCA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6、12 h,治疗组中、高剂量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低剂量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术后6 h,与对照组和治疗组低剂量组相比,治疗组中、高剂量组Ramsay评分均增高;术后12 h,治疗组高剂量组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低剂量组术后6 h,治疗组中剂量组术后12、48 h,治疗组高剂量组术后6、12、24 h收缩压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剂量组术后24 h,治疗组中剂量组12、24、48 h,治疗组高剂量组术后6、12、24 h舒张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剂量组术后6 h心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高剂量组术后6、12、48 h心率均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呼吸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均未出现呼吸抑制。治疗组中、高剂量组术后的自控镇痛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能够明显提高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镇静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肺叶切除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8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开胸式肺叶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0.05 μg/(kg·h),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0.03 μg/(kg·h)联合右美托咪定0.07 μg/(kg·h)。分别记录患者术后1、6、12、24、48 h的血液动力学变化、VAS评分、Ramsay评分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但是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更稳定,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其中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舒张压(DBP)等生命指征在12 h时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收缩压(SBP)在6 h之后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术后相同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O2)没有明显的差异。所有患者在术后VAS评分均低于4分,达到镇痛目标水平,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VAS评分在术后6 h之后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msay评分在术后6 h和12 h两个时间点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Ramsay评分均在2~4分,均未出现镇静不足或过度。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2.5%)和头晕(0%)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可以提高患者镇静镇痛状态,改善血流动力,降低舒芬太尼引发的副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拟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产妇给予0.075%罗哌卡因、B组给予0.1%罗哌卡因、C组给予0.125%罗哌卡因、D组给予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四组给药后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给药后6、12、24及48 h,B、C及D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D组术后4~24 h运动障碍评分显著高于A、B及C组(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及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临床疗效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滴鼻预防硬膜外分娩镇痛爆发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滴鼻组(观察组)。观察组在硬膜外镇痛后20 min给予0.8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滴鼻。记录各组爆发痛发生率、首次爆发痛发生时间、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按压次数、镇痛药总量、产妇满意度和产程时间,评价右美托咪定滴鼻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爆发痛的预防效果。记录硬膜外镇痛前(T0)、镇痛后1 h(T1)、2 h(T2)、3 h(T3)、4 h(T4)、宫口开全时(T5)、胎儿娩出时(T6)产妇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胎心率(FHR)及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值等,评估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性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91例产妇,年龄20~36岁。与对照组(45例)相比,观察组(46例)爆发痛发生率显著降低,首次爆发痛发生时间显著推迟,PCEA次数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超前镇痛对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行妇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C组和S组,每组40例。两组的麻醉镇痛方法分别为:C组0.5%罗哌卡因3ml腰麻,硬膜外首次剂量为舒芬太尼7.5μg稀释成3ml;S组0.5%罗哌卡因3ml+舒芬太尼2.5gg/ml腰麻,硬膜外首次剂量为生理盐水3ml。镇痛泵的配制均为: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背景剂量2ml/h,单次给药剂量为2ml,锁定时间为30min。观察并记录镇痛效果、镇痛药的使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与s组相比VAS评分高和BCS评级低,S组在术后4、8、12、24h的疼痛客观评分较C组低,C组PCEA期间的硬外总进药量(120.47±10.58)ml vs.(104.15±7.83)m1]比s组大,C组患者DI/D2比值大于5的比例(17.5%vs.5.O%)高于S组,S组不良反应少于C组。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超前镇痛能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术后硬膜外镇痛药的需求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折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且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根椐术后镇痛方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予布托啡诺6mg+罗哌卡因75mg;Ⅱ组予罗哌卡因225mg+芬太尼0.4mg,每组均用0.9%生理盐水稀释到200ml,背景剂量3ml/h,自控镇痛(PCA)2ml,锁定时间15min。术后观察4、12、24和48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患者平静时的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及Ramsay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统计不良反应并在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 2组术后各时间点MAP、HR及SpO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及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7%低于Ⅱ组的16.7%(P<0.05);Ⅰ组镇痛治疗总体满意率高于Ⅱ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骨折术后PCEA镇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少,患者术后总体满意率高,可作为临床PCEA的一种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3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胃肠动力、运动阻滞的影响,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PCEA的最佳浓度。方法90例择期硬膜外麻醉行妇科手术的患者,术后PCEA随机接受0.075%、0.1%和0.125%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6mg、氟哌利多2.5mg,自控镇痛的设置为:总量120ml,初始负荷剂量5ml,背景剂量恒速2ml/h,自控2ml/次,间隔时间15min。镇痛效果、胃肠动力及下肢肌力的评估指标分别为:视觉模拟量表(VAS)、第1次肛门排气或者排便时间和修正Bromage分级。采集数据时间:手术当天17:00、术后第1天08:00、术后第1天17:00、术后第2天8:00。结果3组的镇痛效果、胃肠动力及运动阻滞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均能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且无下肢运动的阻滞。结论0.075%罗哌卡因PCEA可以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保护胃肠动力,无运动阻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