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和分析超声内镜结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在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入我院确诊为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进行超声内镜联合ESD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胃镜联合ESD治疗,对两组的一般手术情况和随访记录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病灶切除率更高,随访复发情况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内镜结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黏膜及黏膜病变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透明帽辅助的内镜下全层切除术(Cap-EFTR)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胃黏膜下小肿瘤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宁德市闽东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72例胃黏膜下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4),其中研究组采用Cap-EFTR治疗,对照组使用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肿物切除时间、术中钛夹适应量、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术后情况(发热、腹膜炎、气腹、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术中整块切除率为97.36%(37/38),R0切除率为97.36 (37/38),对照组术中整块切除率为97.06%(32/34),R0切除率为94.1%(32/34),两组患者术中整块切除率和R0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手术时间、肿物切除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钛夹使用数量少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胃窦异位胰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胃窦异位胰腺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0例。甲组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乙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比较2组完整切除率、出血情况、穿孔情况和复发率。结果甲组出血率、穿孔率和复发率均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完整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均能治疗胃窦异位胰腺,但内镜黏膜切除术的操作更加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过程及手术之后所出现的并发症比较少,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7,(23):176-178
目的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80例,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实施EMR(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实施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病灶直径、病灶切除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手术时间和病灶直径对比中,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参照组,病灶直径明显大于参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切除效果对比中,研究组患者在横向切源阴性、纵向切源阴性和整块切除等病灶切除效果中均优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中,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有意义(χ~2=5.1647,P=0.0230<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某院进行手术的治疗的胃良性肿瘤患者108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患者。对照组以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以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100%,对照组手术成功率100%,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率12.96%,对照组术中出血率为29.63%,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对比,研究组时间更短,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研究组3.70%,对照组12.96%,研究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良性肿瘤,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下剥离/切除治疗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D-NEN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83例D-NE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剥离组(41例)和切除组(42例).切除组开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剥离组则开展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MD)治疗.比较两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术后复发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肿瘤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手术时长以及术后住院康复时长均短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3d,两组IL-6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IL-6及CRP水平高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D与EMR治疗D-NENs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相当,但前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4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观察组行ESD治疗,比较两组病灶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横向切缘阴性率、纵向切缘阴性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病灶整...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233-236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分析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30例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创面直径、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病变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出血、穿孔、复发率、残留率情况。结果 ESD组患者创面直径、手术时间高于EMR组,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EMR组,ESD组患者病变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均高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出血、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SD组患者复发率、残留率低于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SD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病灶切除彻底,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在胸腔镜辅助下行手术;观察组患者于消化内镜辅助下行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2.76±15.64)min、(31.57±21.72)ml和(4.55±0.87)d,对照组分别为(118.61±24.58)min、(65.83±22.06)ml和(8.29±2.24)d,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术期护理。方法对48例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其中术中较大量出血率12.50%(6/48),术后上腹胀痛发生率16.67%(8/48),未出现消化道穿孔及术后大出血病例。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我中心2008年6月~2011年2月对26例食管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病变进行了ESD,术后3个月行胃镜检查随访.结果 病变位于黏膜层11例,平均直径为14.8 mm(11~32 mm),其中Barrett食管伴急、慢性炎症4例,黏膜组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以48例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为对象,就诊于某院的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患者均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情况、瘤体大小及部位,并对其病理性质进行确诊,观察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8例患者均一次顺利完...  相似文献   

13.
吴义先  李敏  汪文生 《安徽医药》2012,16(7):979-981
目的探讨消化道早期癌肿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近2年消化道早期癌肿的住院患者12例行ESD,术中观察其并发症,术后进行内镜及病理随访。结果 12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手术时间为55~148 min,平均时间101.5 min。其中发生术中出血10例,均内镜下成功止血,未发生术后迟发出血;术中穿孔1例,经金属夹夹闭后内科保守治疗治愈。所有病例均术后随访,随访6个月创面均完全愈合,随访期为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未见病变残留及复发。结论 E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整块切除率,减少病灶残留及复发,根治性切除早期消化道癌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在无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应用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ASA I~Ⅱ级行肠道黏膜下剥离术(ESD)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丙泊酚麻醉组(A组),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麻醉组(B组);记录各时间点HR、SpO2、MAP、RR,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患者苏醒即刻腹痛(VAS)。结果两组RR、SpO2、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入睡后,与A组相比,B组MAP升高、HR下降(P<0.05),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均少于A组(P<0.05),VAS评分B组低于A组。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E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施信荣  孙斌  王亚雷 《天津医药》2019,47(6):628-631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切除治疗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 治疗的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共166例, 记录患者的性别、 年龄、 ESD治疗过程、 术后病理、 追加手术治疗情况以及术后随访资料。结合病理结果, 分别按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的适应证分类、 eCrua评分系统进行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结果 166例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中ESD术后治愈性切除146例 (88.0%); 非治愈性切除20例 (12.0%), 其中9例追加手术治疗。非治愈性切除组中病变直径> 30 mm、 合并溃疡、 未分化型患者比例高于治愈性切除组 (P<0.05)。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5.7 (3~33) 个月, 期间1例出现复发, 无胃癌相关死亡病例。术后eCura C级共4例, 2例局部有肿瘤残留, 1例淋巴结转移。结论 对于符合治疗适应证的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 ESD治疗是安全、 有效的。术后结合病理结果对患者进行eCura评分可以较好地评估其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一步探讨内镜下行EMR(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内镜黏膜切除术)和ESD(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以来我院收治的经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为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消化道早期肿瘤的病例分为两组,分别进行EMR和ES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治疗2周后,内镜复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行EMR和ESD的病例(各30例)均顺利完成,所有病例均完整回收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两组均未出现穿孔;EMR组发生出血2例,出血率6.67%( 2/30);ESD组发生17例出血,出血率56.67%( 17/30);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3,P<0.05).临床疗效观察:EMR组7例有病灶残留,残留率23.33% (7/30); ESD组2例有病灶残留,残留率6.67%( 2/30);两组病灶残留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1,P<0.05).结论 EMR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较短、容易被掌握、出血穿孔率较低;而ESD操作技术比较复杂,要求熟练程度高,手术时间较长,容易发生出血及穿孔.对于消化道早期肿瘤,在内镜下行EMR和ESD就可达到根治目的,既可保证病变完全切除,又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可达到外科手术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治疗消化道早期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ESD治疗的39例消化道早期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及护理资料。结果 39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5例患者的创面有出血现象,采用压迫止血后出血停止。其余34例患者术后没有发生出血、穿孔及其他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在ESD术中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做好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前和术中的护理及配合,以及术后护理观察,可以保证手术成功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ESD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纳布啡联合丙泊酚对行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武警贵州总队医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行肠道ESD的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患者麻醉药物选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研究组患者麻醉药物选用纳布啡联合丙泊酚。结果 与麻醉前5 min(T1)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开始(T2)、手术开始5 min(T3)、手术开始30 min(T4)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均显著下降后趋于平缓(P<0.05),研究组患者T2T4各时点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T1比较,两组患者T2T5各时点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呼吸抑制、呛咳、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道ESD术中麻醉选用纳布啡联合丙泊酚,可减轻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且能减少呼吸抑制、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黏膜下注射对于大多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等内镜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生理盐水仍是使用最多的也是相对安全的黏膜下注射液,但由于其不能维持较长黏膜抬高时间,对于较大病...  相似文献   

20.
方军  杨力  向阳  赵赛菊 《江西医药》2014,(8):668-670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治疗消化道良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2年电子胃肠镜发现的30例胃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良性肿瘤,内镜超声检查和(或)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及性质。 ESD操作步骤:黏膜下注射液体以抬高病灶,接着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之后使用Hook刀或IT刀沿病灶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治疗,病变直径1.0-3.5cm,平均2.3cm,ESD手术时间30-175min,平均73 min,ESD治疗过程中创面均有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或金属钛夹止血,无术后延迟出血发生,穿孔发生率为6.7%(1/15),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 ESD作为一种内镜微创治疗,能实现较大病灶的完全剥离,为临床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也为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良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