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贝母类中药材种类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有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ussuriensis Maxim.、百合科植物伊贝母F.pallidiflora Schrenk及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thunbergii Miq.,《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还收载了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F.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这5种均为正品。  相似文献   

2.
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BI.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原植物有百合科的龙血树属DracaenaVard.ex L.,棕榈科的黄藤属Dae-monoropsBI.exSchult.f.,大戟科的巴豆属Croton和豆科的紫檀属PterocarpusJacq.中的10余种植物。在我国作为名贵中药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始载于南北朝时代的《雷公炮炙论》。《本草纲目》谓血竭“能散滞血诸痛”,《本草经疏》有“散瘀血,生新血之要药”的论述;国外《荷兰药镜》认为血竭是止血之峻药,内…  相似文献   

3.
一些中药材由于名称相近 ,在处方中使用时常易混淆 ,然而它们的原植物来源和临床功用却往往不尽相同 ,现列举几组以利医药工作者区别使用。1 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浙贝母与土贝母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棱砂贝母的地下鳞茎 ,按性状不同又习称松贝、青贝和炉贝。平贝母和伊贝母分别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新疆贝母、伊犁贝母的干燥鳞茎。以上 3种贝母均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用于肺热燥咳 ,干咳少痰 ,阴虚劳损 ,咯痰带血。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大者除芯芽称大贝 ,小者不去芯芽称珠贝。浙贝可清热…  相似文献   

4.
川贝母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川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D Don、暗紫贝母F unibracteataHsiaoetK C Hsia、甘肃贝母F przewalskiiMaxim、或梭砂贝母F delavayiFranch、的干燥鳞茎 ,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咳及咯痰带血 ,有效成分为贝母  相似文献   

5.
益辟坚为百合科益辟坚属植物益辟坚 lphgenia iudica kunth.et Benth.的鳞茎。又名丽江山慈姑、山慈姑、草贝母和土贝母等。由于川贝母的价钱较高,且供不应求,致使有的地区将其充贝母药用,引起中毒事件。益辟坚含秋水仙碱(Colchicine,C_(22)H_(25)O_6N)的量较高,为提取秋水仙碱(抗癌药物)的重要原料。为了准确地鉴别益辟坚和贝母,我们对其鉴别方法进行了一些摸索,初步找到了几个简单的理化鉴别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地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Fritilarial),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资源丰富。临床上常用的贝母有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和浙贝母(中国药典1995年版)。贝母主要成份之一为甾类生物碱〔1〕,作者收集了市场上常见的不同产地贝母,以贝母素乙为...  相似文献   

7.
不同采收期及加工方法的川贝母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川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的干燥鳞茎.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为常用中药之一[1].川贝母主要化学成分是生物碱,西贝素为其有效成分之一[2].本实验对不同采收期及不同加工方法的川贝母用两相滴定法,薄层扫描法分别测定总生物碱及西贝素的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以中华贝母(FritillariasinicaS.C.Chen)初萌发幼茎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用NAA、2,4-D、6BA、Kt等四种植物激素不同组合对其进行诱导,并以MS+NAA1mg/L+6BA0.5mg/L为继代培养基,进行再生小鳞茎,器官分化及体细胞胚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培养中,中华贝母再生鳞茎可通过三种方式产生。  相似文献   

9.
正川贝母又名贝父、勤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乌花贝母或棱砂贝母的鳞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曰"形如聚贝子",故名贝母。《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母与浙贝母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肺,不若用象贝(浙贝)治风火痰嗽为佳。"历代本草所载贝母并非一种,主要有松贝、炉贝和青贝三种。松贝主要来源暗紫贝  相似文献   

10.
浙贝母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琼 《自贡医药》1997,19(3):26-27
因我市中药材市场及部分医疗单位销售和使用的贝母类药材品种较为混乱,主要包括两类药材;即川贝母与浙贝母,本文仅对浙贝母中常见的一种混淆品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鉴别,结果其混淆品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干燥鳞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提取物中浙贝母总生物碱含量达到50%以上为目标,优选浙贝母总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工艺。方法采用酸水提、醇提及大孔树脂初步富集等方法提取分离浙贝母总生物碱,确定最优提取分离工艺。结果浙贝母总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工艺为6倍量2%盐酸溶液提取2次,每次1h,10%NaOH调pH值至9.0,用等体积二氯甲烷萃取4次。优选的提取分离工艺可使浙贝母总生物碱含量达到50%以上。结论该工艺能明显提高浙贝母总生物碱的纯度,且稳定可行,可为浙贝母总生物碱工业化大生产及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中药材贝母混合品中川贝母含量的检测结果容易受到采集条件的影响。本研究提出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贝母近红外检测条件,如粒径大小、扫描次数、分辨率和增益4个参数。实验获得9不同水平参数组合下的109例贝母样品近红外光谱,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建立定量模型。采用决定系数(R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以及F值对模型进行评价。实验结果发现,扫描次数对模型精度影响最大,粒径大小次之,其次为分辨率和增益。并且当贝母粉末过120目筛,扫描次数为64,分辨率为8,增益为8时,模型预测性能最优。实验结果表明,4个参数均会给贝母检测结果带来影响,正交实验设计能够为贝母粉末样品近红外光谱质量检测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观察川贝母对油酸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大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 通过静脉注射油酸法建立大鼠ARDS模型。将40只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ARDS模型组,川贝母低剂量组,川贝母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另取10只Wistar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在造模后0.5 h首次给药,1次/d,连续3 d。川贝母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5.0,2.5 mg/kg川贝母生药灌胃,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 mL/100 g,地塞米松组给予地塞米松灌胃,10 mg/kg。测定各组大鼠左肺湿/干重比值(W/D),检测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左肺W/D、MDA、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川贝母高、低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大鼠左肺W/D、MDA、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升高(P均<0.05)。结论:川贝母可减轻油酸所致ARDS大鼠的肺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止体内脂质过氧化过程而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定清肺化痰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清肺化痰口服液中重楼、浙贝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水-醋酸(20∶80∶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重楼及浙贝母鉴别斑点清晰,分离良好。绿原酸对照品在8.0~8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8%,RSD=1.01%。结论试验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很好地控制清肺化痰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川贝枇杷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川贝枇杷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贝枇杷胶囊治疗,3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变化及总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在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积分方面较治疗前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在咳嗽、咳痰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PO2和PCO2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在PO2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在PCO2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的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为86.3%,对照组为72.5%,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贝枇杷胶囊能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提高PO2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小儿清肺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和薄层色谱法(TLC)法鉴别方中的麻黄、石膏、桑白皮、苦杏仁、浙贝母、葶苈子,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scienhome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乙酸(50∶50∶1);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1 mL/min;室温。[结果]显微鉴别法和TLC法鉴别可明显鉴别麻黄、石膏、桑白皮、苦杏仁、浙贝母、葶苈子,黄芩苷在0.394~3.9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峰面积的相对均数加减标准差(RSD)=2.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明代《伤寒论》研究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研究了明代《伤寒论》文献,指出明代《伤寒论》研究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病学说直接受其催化而趋于成熟,明刻本《伤寒论》为后世提供了研究依据,重编整理导致了后世编次方法之多样,学术论争深化了后世的《伤寒论》研究。认为明代是《伤寒论》研究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明代的《伤寒论》研究影响并规定了清代乃至近代的《伤寒论》研究模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古代各个时期有关益智针灸的专题文献资料的考察,结合当时的医学流派背景,加上历史计量学研究结果,溯其源,析其流,发现益智针灸奠基于秦汉,发展于晋唐,盛极于宋元,普及于明清,理清了我国益智针灸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9.
"隆庆之变"指明代隆庆五年(1571)按摩科被政府取消。探讨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认为推拿学科的发展应以史为鉴,努力解决科学化、理论化和规范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据<(重订)肘后百一方>之"陈继儒·序",历代学者研究认为道藏本<肘后备急方>刊刻年代为洪武年间,刊刻人为赵原阳,经考证有误.此书被收入正统<道藏>是明代正统十年左右,其底本为元段成己序本."赵原阳""赵南阳"实为同一人,其<外科方>乃赵氏卒后由弟子所刊行.明正统时期赵原阳已去世多年,不可能参与<道藏>的修订,更不可能将<肘后备急方>入<道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