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调查草原大面积灭鼠对草原鸟类数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使用样带法调查不同毒饵灭鼠前和灭鼠后15 d草原鸟类数量变化。结果使用3种抗凝血灭鼠剂灭鼠后鸟类数量较灭鼠前明显降低。结论草原大面积灭鼠明显降低草原鸟类数量,需要探索降低鼠害密度且不影响草原生态平衡的灭鼠药物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评价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气候区,特殊的多雨、高湿、高温条件下应用效果,以利今后推广使用。方法 分别设立了室内、室外(菜园地、鱼塘)保护带摄食率、适口性的调查,灭鼠前和灭鼠后鼠密度变化计算灭鼠率。结果3种生境摄食率分别为27.46%、18.50%、9.75%,总摄食率18.95%,灭鼠率高达100%(灭鼠前鼠密度为9.73%,灭鼠后鼠密度为0%)。结果 根据现场灭鼠观察结果,杀它仗蜡块灭鼠效果佳,在灭鼠过程中节省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3.
旅客列车鼠患严重,无论全封闭空调列车还是普通列车,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鼠患问题,如何有效控制列车鼠患已刻不容缓。目前用于列车灭鼠的方法多种多样,综合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实践经验,化学灭鼠是适合国情的最佳方法之一。列车化学灭鼠涉及内容很广,包括饵料选择、灭鼠药物选择、最适投药方式探讨等。观察了溴敌隆在旅客列车的灭鼠效果,旨在为制定科学的灭鼠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杀灭家栖鼠类的方法很多,如毒鼠盒、毒鼠屋、毒饵站等毒鼠器械,在实际的灭鼠工作中已有应用。在应用中,有利于毒饵的长期保存,防止其他有益动物和鸟类误食、不污染环境、灭鼠效果理想,长期存放可巩固灭鼠效果。但其功能单一识能投放毒饵)、不利于毒饵更换、做工粗糙和影响环境美观等不足。本次实验采用的多功能毒鼠器既具备了其他毒鼠设备的优点,同时也弥补了不足。我们于2001年2月22日至3月14日进行了多功能毒鼠器杀灭家栖鼠类的实验,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器械多功能毒鼠器,系咸阳环保卫生防疫制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2009年全省春季灭鼠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提出建议。方法收集各地上报的工作和技术总结,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经过全省的努力,2009年春季灭鼠工作部署早、投入大、组织有力、灭鼠范围广,平均鼠密度由灭前的3.4%下降到灭后的1%(夹夜法),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只有领导重视、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完善监测制度和方案、科学规范用药、研究和应用灭鼠新方法新技术,才能更好地开展和完成灭鼠工作。  相似文献   

6.
磷化铝用于飞机内灭鼠实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严  廖力夫 《地方病通报》1995,10(4):105-105,97
磷化铝用于飞机内灭鼠实例报告马严,陈刚(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卫生防疫站,乌鲁木齐830016)廖力夫,蒋卫(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飞机内灭鼠一般多采用鼠夹、捕鼠茏或粘鼠胶,只有在上述方法无效时,才采用毒饵法或蒸熏法灭鼠,1995年...  相似文献   

7.
溴敌隆的灭鼠效果及应用段文阳(云南省龙陵县卫生防疫站,678300)在长期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敌鼠钠盐的地区,鼠类的抗药性不断增加,致使用药浓度不断提高,且灭鼠效果逐渐下降。为解决这一灭鼠过程中的科技问题,近年来选用了溴敌隆进行灭鼠,实践证明具...  相似文献   

8.
鼠是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998年,长春市灭鼠工作经全国爱卫会考核鉴定,达到灭鼠先进城市标准,获得了全国爱卫会授予的“无鼠害城市”称号。灭鼠工作达标后,市委、市政府把如何巩固灭鼠成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工作目标,实行目标管理;监测机构坚持开展鼠情监测和鼠生态学研究,积极开展灭鼠宣传,不断引进灭鼠新技术和新方法,逐渐完善灭鼠设施,本市灭鼠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相似文献   

9.
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以下简称黄鼠)是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储存宿主。大面积杀灭是降低其数量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国内采用的杀灭方法很多,但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使灭鼠效果得以长期巩固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  相似文献   

10.
建平县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害与灭鼠工作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灭鼠技术的发展相当缓慢,直到进入80年代才有新的突破性进展。本县的无鼠害单位和无鼠害地区相继出现,标示着本县的灭鼠工作进入新的阶段,有了新的进展。1 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有机氟类化合物最早于二战期间由德国化学家Schrader等科学家所研制,用于战争的毒气、杀虫剂。由于其毒性强,1945年经Kalmbach介绍用于灭鼠。由于灭鼠效果极佳,适口性好,20世纪中期广泛用于灭鼠。在灭鼠中发现其“二次中毒”现象极强,20世纪90年代被国家列入为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急性灭鼠剂之一。由于其灭鼠效果好,见效快,至今不时地在民间仍然被使用,也不时地出现人类中毒和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2.
据近几年对部分部队、院校和驻京团以上单位的食品生产供应单位、招待所、社会化保障单位、公共场所的灭鼠情况的检查,部队营区灭鼠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县粮油加工厂灭鼠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县粮油加工厂位于乌鲁木齐市北郊 ,占地面积5 1480 m2 ,年生产加工能力 5万余吨 ,储存能力 4万吨 ,其加工原料有小麦、玉米、油菜等 ,6 0 %的原料为露天打垛存放。多年来该厂灭鼠措施不当 ,鼠害破坏极为严重。 1991年为配合乌鲁木齐县全县灭鼠 ,对该厂进行了鼠种和密度等摸底调查后 ,制定了灭鼠技术指导方案。1 内容与方法1.1 鼠种及密度调查 :使用中号铁板鼠夹 ,以水果、香肠为诱饵。采用夹日法 ,室内每 15 m2 布一夹 ,露天粮垛、墙根每 5~15 m布一夹。鼠密度调查采用粉迹法按标准房间每 15 m2 布粉 2块 ,粮垛、墙根每 5~ 15 m…  相似文献   

14.
ES-2型药饵撒播机灭鼠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吉林省西北部草原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是古老的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1]。开展草原大面积灭鼠,降低主要宿主数量是该草原控制鼠疫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提高灭鼠工作效率,降低灭鼠投入,保证较高灭鼠效果,于1980年与公主岭市共同研制生产了9DS-30型毒饵撒播机[2]。经过十几年的使用,该撒播机已不适应草原作业。对此,于1999年6月又与公主岭播种机厂共同研制生产了ES—2型药饵撒播机。lES-2型药饵撒播机结构 ES-2型药饵撒播机为悬挂式,由“铁牛55”做牵引动力,主要由…  相似文献   

15.
为正确使用灭鼠药物,开展大面积的室内灭鼠工作,我们对温州和大连化工厂生产的敌鼠钠盐,按说明要求配制不同浓度的毒饵,对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基本相同的2个自然村进行室内灭鼠效果观察,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石河子市十一年鼠情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河子市是新疆地区较早实现鼠害控制达标的北部城市之一[1],从1986年至今,已多次开展大面积灭鼠。总结和分析鼠情和鼠情变化动态,对指导今后长期控制城市鼠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隔年灭鼠的鼠密度变化从1986年11月~1990年1月的鼠密度(粉迹法)变化显示,灭鼠后仅隔6~8个月鼠密度就恢复到原有的密度,如1988年3月,1990年1月和1991年1月的鼠密度均在24%以上,接近灭鼠前的年初的鼠密度。2一年一次灭鼠的鼠密度恢复规律从1992年~1998年的6次灭鼠后鼠密度恢复情况显示,除1992年3月~1993年7月的低鼠密度(5%以下)维持时间较…  相似文献   

17.
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市郊东南,沿江总面积148.3km2,人口约13万。南通市是平原地带,温湿气候,适合鼠类生长繁殖。由于该地区鼠类生长繁殖较快,密度很高,当地的主要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等,对工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危害,对传染病的传播潜在很大的威胁,为了掌握鼠类密度趋势,为进一步的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合鼠类流行季节,为此,1996-2003年以来,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灭鼠工作。现将近年来的灭鼠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调查39个外资企业及农贸市场、宾馆、饮食店、副食…  相似文献   

18.
南澎列岛现场应用灭鼠防霉毒饵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验证灭鼠防霉毒饵的现场防霉和灭鼠效果,为南澎列岛的灭鼠和巩固灭鼠成果探索经验。方法 摄食性试验采用饵消耗法;防霉效果观察选择具代表性试验点,各投等量防霉饵和基饵大米,连续观察至全部霉变;现场灭鼠采取饱和投毒法,灭效评价采用饵消耗法和粉迹法。结果 防霉饵的消耗率为53.40%,摄食系数为1.15。对照组大米在野外的战壕、灌丛、草地等试验点,经2-3d暴露后85%霉变,4d后100%霉变。防霉饵经4d暴露后,均未霉变,至5-6d后有少数霉变,7-11d全部霉变;在野外沙滩和室内,对照组大米保持5-7d不霉变,防霉饵则保持2周以上。饵消耗法和粉迹法灭鼠率分别达97.87%和97.67%。结论 南澎列岛鼠种群对防霉饵的接受性好,防霉毒饵的防霉效果显,灭鼠效果高,且有利于巩固灭鼠成果。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灭鼠防病工作概况及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鼠类斗争的历史长达数千年。从医学的角度看,灭鼠对于预防和控制鼠传疾病的发生,提高人民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吉林省灭鼠防病工作概况 1952年以前,在鼠疫广泛流行时期,主要是采取以控制人间鼠疫流行为目的的防治措施,判定疫情、处理疫区、治疗病人、扑灭人间鼠疫,工作重点在屯内。继之提出“重点预防,全面监视”。每年派防疫队深入鼠疫区,宣传群众,组织发动群众搞好环境卫生,以捕、毒的方法消灭家栖鼠类,以烧、燎、抹、垫等方法消灭室内蚤类,3、4月份进行鼠疫菌苗免疫接种。通过这一系列防治措施,使人间鼠疫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铁路运输是我国的运输及经济大动脉,也是传播鼠疫等传染病的传播途经。如果旅客列车的车厢带鼠率较高,不仅会造成疫病的传播、伤人等鼠害事件,也会破坏列车上的运输设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实行列车异地整备后,传统的“指导型”灭鼠法(以卫生防疫部门为灭鼠指导,以铁路客运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