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先天性胆管囊肿瘤变与首次手术术式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瘤变与原手术术式的关系。方法 对近30年来收治的21例先天性胆管囊肿癌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先天性胆管囊肿总癌变率14.8%;原手术为囊肿内引流术者的癌变率显著高于囊肿切除术(P<0.001);囊肿内引流术后患者癌变年龄显著小于囊肿切除术(P<0.01)和未手术者(P<0.01);囊肿内引流术后发生癌变的年限显著短于囊肿切除术(P<0.01);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者的发病年龄比未手术者早15.4年。结论 囊肿内引流术能加速和促进癌变发生,应废用;囊肿切除术应列为首选术式;囊肿应尽可能切净,不能切净者应剥除内膜或破坏其粘膜。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原因及术式的选择。方法:对1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再次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手术的原因是囊肿切除发生癌变3例;囊肿未切除形成结石4例;囊肿或胆管与肠道吻合口狭窄6例;返流性胆管炎1例;未切除胆囊及复发性胆囊炎6例。术式有两种,一种为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一种为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结论:应遵循彻底切除囊肿和切除胆囊,选择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是提高手术效果,防止返流性胆管炎和避免再次手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胆管囊肿再次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告了11例先天性胆管囊肿再次手术的体会。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有:①术式选择不当;②囊肿肠道吻合口狭窄;③吻合口以上肝胆管结石并狭窄上次手术未作处理;④行内引流术时未切除胆囊。作者认为囊肿切除、Rolix一Y胆肠吻合成空肠间置术是胆管囊肿手术或再次手术的理想术式。胆管囊肿再次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前尽可能弄清产生症状的原因,水中应仔细查清病变的特点,尤其不能遗漏肝内胆管病变的处理,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本组11例再次手术远期随访10例,其中9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胆管囊肿术式选择与再手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术式选择与再手术原因。方法:对1980-1998年手术治疗先天性胆管囊肿91例及再手术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吻合术效果最好,再手术率最低;囊肿外引流效果最差,再手术率最高;囊肿内引流术效果亦差,再手术率较高。结论:胆管囊肿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避免急诊手术;囊肿外引流术只能作为急救措施;囊肿内引流应弃用;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应用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再次手术的原因和外科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6年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胆管囊肿术后再次手术病例(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有:胆肠吻合口狭窄伴肝内胆管结石、残余胰腺段胆管囊肿伴结石、胆管囊肿癌变。再次手术的方式以胆管囊肿彻底切除、肝门部胆管整形、胆道探查取石、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主要术式。结论先天性胆管囊肿手术后再次手术的关键包括残余囊肿切除、消除胆胰管合流异常、解除吻合口梗阻、通畅胆汁引流、去除肝内肝外结石病灶等。  相似文献   

6.
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亮  余云 《消化外科》1999,(1):61-63
目的 分析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自1991年9月至1998年11月共收治33例先天性胆管囊肿,B超诊断正确率26例(78.78%),31例行囊肿切除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因癌变分别行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死亡率3.03%。结果 随访26例,随访率78.78%,平均随访34个月,约80%的病人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未观察到恶变。结论 B超应作为先天性胆管囊肿的首选检查,囊肿切除和肝总和肠Roux-en-Y吻合术应作为首选术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控制囊肿发展,减少并发症是改善先天性胆管囊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Lilly法切除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经验。方法 对1980年以来收治的20例采用Lilly法保留胆总管囊肿后壁外层切除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适应证、技术要点及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术式操作方便,术后近期和6个月至6年随访表明。它可有效地解除胆管囊肿的主要症状,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不良后果。结论 主式安全简便,疗效满意,在Ⅰ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可适当选用。  相似文献   

8.
成人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外科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成人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外科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4月~2007年4月间21例成人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中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17例.行B超检查19例,CT10例,MRCP 8例,确诊率100%,1例囊肿癌变病人术前MRCP误诊为囊肿并发结石.手术20例,其中2例Ⅱ型患者行囊肿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其余行一期或二期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胰瘘1例,其余疗效满意,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上腹痛是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成人型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Lilly法切除I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Lilly法切除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经验。方法 对 1980年以来收治的 2 0例采用Lilly法保留胆总管囊肿后壁外层切除I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适应证、技术要点及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术式操作方便 ,术后近期和 6个月至 6年随访表明 ,它可有效地解除胆管囊肿的主要症状 ,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不良后果。结论 该术式安全简便 ,疗效满意 ,在I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可适当选用  相似文献   

10.
探究囊肿切除及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治疗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效果及安全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其选择术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患儿。对照组实施囊肿切除及胆肠袢式吻合术,实验组实施囊肿切除及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对比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水平;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1)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8.1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7.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患儿(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儿ALT、TB和D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较对照组患儿显著降低(P<0.05);(4)研究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0%,对照组为14.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胆管囊肿再手术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Tao K  Li K  Dou K  Fu Y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6):344-346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再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18年中22例再手术患者的性别2、年龄、囊肿类型、手术时机和术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再手术率24.4%;患者性别2、年龄和囊肿类型与再手术率无显著关系;再手术率与手术时机、术式选择和手术操作等因素有关;急诊手术再手术率显著高于择期手术者;再手术率以囊肿外引流术最高(88.9%),囊肿内引渡以术次之(52.4%),囊肿切除术最低(5.0%),三组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胆管囊肿内引流术后胆管癌:附2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及其手术处理原则。方法 对1970~1996年间收治的先天性胆管囊肿行内引流术的82例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中术后25例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先天性胆管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率为30.49%(25/82),其中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后癌变率为35.29%(14/51),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癌变率为22.58%(1l/31)。25例中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行肿瘤切除胆道重建术,4例行局部病灶切除外引流术,14例肿瘤广泛转移无法切除仅行外引流术。结论 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率高,应该摒弃该术式。  相似文献   

13.
�����͵������׵��������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总结91例成人型胆管囊肿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1980-2000年间收治的91例成人型胆管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症状多不典型,常导致误诊,46例(50.5%)合并胆胰系统其它疾病,18例合并癌变,癌变率为19.7%,91例病人中87例行B型超声检查,48例行ERCP检查。20例行PTC检查,54例行腹部CT检查,6例行MRCP(核磁共振胰胆管显影),均确诊,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39例,既往诊断及分型以B超和术中所见决定,手术以内引流术为主,近年诊断以ERCP,CT、MRCP为主,同时行B超检查,术式以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术后并发症以胆管炎多见,均保守治疗痊愈,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成人型胆管囊肿易误诊,癌变率高,ERCP、CT及MRCP对明确本病的分型,指导手术有帮助,目前对既往行内引流术后的病人应加强随访,推荐对Ⅰ、Ⅳ型成人型胆管囊肿采用囊肿全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反应感染的复杂的中央型Ⅴ型Caroli病可考虑行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85例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中发生癌变12例,癌变率14%。影像学检查显示胆总管囊肿位于胰胆管结合部者29例,其中26例有胰胆管合流异常。手术治疗83例,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主要术式,其中4例囊肿巨大,伴有严重感染者先期行外引流术,待一般情况好转后二次行根治眭手术。囊肿切除的60例中47例获得随访,疗效优良者45例;而仅行内引流术的6例中疗效优良者仅1例。结论 对囊肿伴严重感染者先期行外引流术可有效控制感染。囊肿全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应作为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比较关节镜下内引流联合或不联合囊壁切除两种术式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2016年08月到2021年08月,检索内容为关节镜下内引流联合或不联合囊壁切除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对照研究。依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检索文献,然后采用Newcastle Ottawa Scale(NOS)文献质量评价量表及Cochrane手册中偏倚评估标准对纳入文献资料进行质量评估。应用Review Manager5.4软件对汇编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关节镜下内引流联合或不联合囊壁切除两种术式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差异。 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494例患者,其中关节镜下内引流组256例,关节镜下内引流联合囊壁切除组2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关节镜下单纯内引流组术后Lysholm评分[MD=-0.49,(95% CI:-2.09,1.11),P=0.55]、术后Rauschning-Lindgren分级[OR=0.54,(95% CI:0.28,1.04),P=0.06]及住院时间[MD=-0.29,(95% CI:-0.73,0.14),P=0.19]均与关节镜下内引流联合囊壁切除组无差异;内引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囊壁切除组[OR=0.26,(95% CI:0.10,0.65),P=0.004],内引流组手术时间[MD=-11.72,(95% CI:-13.69,-9.76),P<0.01]及手术切口长度[MD=-5.94,(95% CI:-11.05,-0.83),P=0.02]均短于囊壁切除组,而囊壁切除组术后复发率则低于内引流组[OR=3.32,(95% CI:1.82,6.06),P<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关节镜下内引流联合或不联合囊壁切除治疗腘窝囊肿临床结果都较满意,与关节镜下单纯内引流相比,联合囊壁切除术后复发率更低,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4年~2006年收治的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均行手术治疗。囊肿内引流术再手术率高。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无再手术病例,术后并发胆管炎3例、胰腺炎1例、胆瘘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经术前影像学检查能明确分型。单纯内引流术应摒弃,外引流术可为二期手术创造条件。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根治性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1992年10月至2006年2月我院收治的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39例患者均行囊肿切除。结果术后短期胆汁漏6例,无胰漏,急性胰腺炎1例,无死亡。39例经1~15年随访,随访率94.6%,2例表现轻度胆管炎,余均痊愈,无胆管炎及胆管狭窄表现。结论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Y吻合是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首选治疗。切除囊肿时,囊肿近端在尽量切净囊肿的基础上行大口吻合,可吸收线单层吻合,防止术后吻合口狭窄;囊肿远端在保证胰液引流通畅、不损伤胰管开口的基础上,尽量切净囊肿内膜。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presentation, complication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oledochal cysts in pediatric and adult patients. Methods: Forty-two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fter subdivision into 3 groups: group A, less than 2 years (n = 10); group B, 2 to 16 years (n = 11); group C, greater than 16 years (n = 21). Results: The cysts were classified as extrahepatic (n = 33), intrahepatic (n = 5), and combined (n = 4). Seventy-six percent of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abdominal pain, (20 of 21 group C), and 57% with jaundice, (10 of 10 group A). Cholangiocarcinoma occurred in 6 patients, 4 of whom had previously undergone internal drainage procedures. Excision of the extrahepatic cyst was performed in 27 of 37 patients. Five patients, of whom, 4 had cholangiocarcinoma, were beyond curative treatment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Six patients had died at the closure of this study, 5 of them had carcinoma. Conclusions: Presenting symptoms are age dependent with jaundice prevailing in children and abdominal pain in adults. In view of the high risk of cholangiocarcinoma, early resection and not internal drainage is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of extrahepatic cysts.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internal drainage in the past still should undergo resection of the cy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