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螯合剂在职业医学中广泛用于放射性核素和有毒金属的促排。螯合剂是否具有诱变性与致癌性,一向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对以H-73-10为主的五种螯合剂诱发SCE(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效应作了观察。一、材料与方法五种螯合剂为H-73-10、QA(喹胺酸)、DFOA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黄体酮的诱变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孕兔接受黄休酮注射可以引起子兔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和微核(MN)率增高。黄体酮诱导的 SCE 频率增高,停药一个月可以恢复。并探讨了黄体酮诱变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简称SCE)是中期细胞染色单体在DNA复制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等位点互换。因它能敏感地显示DNA的损伤,所以自一九七二年Latt建立了利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方法检测SCE以来,SCE指标便成了遗传学、遗传毒理学和环境诱变等学科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二十多年来无数研究者进行了大量基础和应用学科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对SCE的认识越来越趋于一致。许多研究认为,SCE是检测物理、化学或病毒、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细胞遗传学效应的一种新技术,是研究细胞动力学和测定DNA及染色体损伤与修复效应的一种敏感方  相似文献   

4.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简称SCE)以及染色体畸变分析、微核分析在遗传毒理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测试体系在环境诱变的理论研究中以及对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环境因子诱变性的检测中,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SCE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1957年Tay-lor对~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标记姊妹染色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通过一次和连续七天经皮染毒方法,观察了高效皮肤清洗剂——SGS-1对小鼠骨髓细胞SCE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皮肤给予89.6mg/kg、358.6mg/kg、1793mg/kg三个实验组,一次染毒和七次染毒各组动物骨髓细胞SCE频率无显著差异。未发现染毒剂量增高或染毒次数的增加时SCE频率有随之增高的倾向。各实验组SCE频率与阴性对照组接近(P>0.5),且明显低于环磷酰胺对照组(P<0.001)。结果提示SGS-1属于无明显诱变作用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简称SCE)率测定成为检验化学物质有无诱变性的灵敏方法之一。我院对长期接触苯,甲苯作业工人外周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检验20例,并以无毒作业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本文20侧苯、甲苯接触者SCE频率均值为10.565±1.275,与20例无毒作业健康人SCE频率均值7.135±1.068对比,接触组SCE率显著高于对  相似文献   

7.
古尼拟青霉的致突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尼拟青霉为可代替名贵中药——冬虫夏草的新药。通过Ames试验、微核、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及精子畸形试验对古尼拟青霉进行诱变研究。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初步认为古尼拟青霉无诱变性。  相似文献   

8.
马志敏  陈玲  董晓东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470-3470,3473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CE)作为一种简便和敏感的遗传学指标,在诱变和肿瘤研究等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亦可作为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基础研究工作。在异常情况下,SCE率会明显增高,是否存在自发的SCE也还有争议,交换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其遗传学意义还不完全清楚,但它显然与DNA的损伤、修复和重组过程有关,SCE率反映了染色体断裂的频率。  相似文献   

9.
<正> 醋酸甲羟孕酮(狄波—普维拉150)作为一种新型长效避孕针剂,具有高效,安全、简便、不影响乳汁分泌,对哺乳期妇女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等优点,但用药后对妇女是否有诱变作用及遗传学效应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30例应用狄波—普维拉150避孕妇女进行了用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的自身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姊妹染色单体互换分析是研究环境诱变致癌物所致遗传损伤的灵敏方法。本研究分析了12名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值。作业工人的暴露年限为15至32年,平均21.3年。其SCE均值为每中期细胞13.04±1.47(SD)。健康对照组SCE均值为每中期细胞8.82±1.26(SD)。两组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结果提示,SCE值的增高与接触焦炉逸散物有关。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内蒙古土左旗只几梁地区34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及30例对照进行了细胞遗传学观察。结果表明:砷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5.3529±2.5191‰)和SCE频率(9.2711±1.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微核率(0.7013±0.6532‰)及SCE频率(3.398±0.7767%),认为微核率和SCE频率的增高是由高砷所致。提示:高砷可造成DNA染色体结构的损伤,具有致诱变和癌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洗发水对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3种不同品牌的洗发水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方法 以蚕豆根尖为试验材料,在浓度为0.25%的3种洗发水溶液中分别连续诱变、累积诱变2、4、6、8 h,观察并计算其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以自来水为对照.结果 3种洗发水均可诱发蚕豆根尖细胞产生微核及染色体畸变,分别在连续诱变4 h和累积诱变8 h时出现最高峰,并表现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累积诱变的作用大于连续诱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被测洗发水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遗传毒性,且具有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体外微核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挟(SCE)试验,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观察了K_2Cr_2O_7对CHL、CHO和V_(79)细胞的诱变作用。结果表明,K_2Cr_2O_7均能诱发上述三种细胞的微核和SCE明显增高。微核增高的程度,在三种细胞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别(P<0.01),依次为CHL>CH0>V_(79)。而SCE的增高程度,在三种细胞间无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14.
朱宝立  班永宏  陈敏 《职业与健康》2007,23(17):1481-1483
目的 探讨职业性接触灭蚁药物作业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效应的影响。方法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水平的检测。并对工龄、吸烟、饮酒和体内毒物的浓度对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SCE水平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工龄的增长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SCE水平增高;吸烟、饮酒能加重含砷和氯丹类灭蚁药物对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损伤,使畸变率和SCE水平显著增高;体内血清氯丹含量和与染色体畸变率、SCE水平呈正相关,而尿砷含量与染色体、SCE水平无相关关系。结论职业性接触灭蚁药物对作业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学效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ister-ChromatidExchange,SCE)是检测染色体损伤和修复的一种高度灵敏的方法,在测定环境诱变过程和致癌过程等运用方面日益增多。我们运用大多数实验室采用的 BUdR-Glemsa  相似文献   

16.
业已证明,多数致诱变物质的体外试验能诱发细胞的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率(简称SCEs)的增加[1],SCE对化学诱变剂和致癌剂极为敏感,可作为细胞突变的定量和敏感指标[2]。速灭磷(Mevinphos)是国内1981年开始生产的一种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速效、低残留的特点,其毒性已有一些研究,对SCE的影响迄今未见报道[3][4]。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技术是检测诱变剂和致癌物的有效手段,特别是活体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法可直接反映化学物质的诱变作用,在检测环境因子方面更为可靠。制备活体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标本,国内外常用的方法有 BrdUrd 静脉连续灌注、多次腹腔注射,BrdUrd(或 IdUrd)片剂皮下埋植和 IdUrd—活性炭悬浮液腹腔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接锰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SCE频率与微核率都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对接锰组工人作SCE与微核的平行检测结果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锰对细胞有致遗传学效应的作用;SCE与微核的检测可作为患者随访的指标,也可作为锰对机体早期损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萘为工业中常用工业原料,毒性不大,但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能形成环氧化物,是否有诱变和致癌作用是毒理学应重视的问题,因此在以往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小鼠体内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SCE)互换试验。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有机砷和无机砷对人体细胞遗传效应的影响,我们在对甲基肿酸锌、三氧化二砷作业工人健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微核(MN)的检测,并比较了使SCE、MN率增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