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的常用抗菌药物用量变化与革兰阴性病原菌耐药率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统计ICU常用8种抗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的DDDs/(100床·d),及同期4种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变化。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量与耐头孢哌酮舒巴坦、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和耐头孢哌酮舒巴坦、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头孢吡肟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正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左氧氟沙星的用量与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头孢吡肟的鲍曼不动杆菌、耐头孢吡肟的铜绿假单胞菌和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大肠埃希菌都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抗菌药物用量与一些革兰阴性菌耐药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为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蒙永 《北方药学》2016,(3):164-165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G-球菌检查结果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我院近三年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G-球菌为主,构成比例前五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22.95%)、肺炎克雷伯菌(13.87%)、铜绿假单胞菌(9.53%)、鲍曼不动杆菌(4.67%)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8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病原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甙类抗菌药有较高的耐药率,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对喹诺酮类药物相对敏感.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仅对亚胺培南等少数药物敏感.结论:革兰阴性菌仍是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病原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广泛耐药.因此,应建立细菌耐药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抗菌药物进行调整,以降低耐药菌株产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邓玉琴  霍丹  朱长太  吴婷婷 《中国药房》2012,(42):3974-3977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医院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耐药分布,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医院感染中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约定日剂量(DDD)法分析各种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再根据当年的药敏试验结果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抗菌药物的DDDs在2009—2010年逐年上升,在2011年又呈下降态势。β-内酰胺类药的DDDs在3年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氟喹诺酮类药的DDDs3年中逐年降低,氨基糖苷类药和亚胺培南的DDDs3年中逐年增加。革兰阴性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不断增加,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结论: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过多使用有直接关系;应加强对医院感染中病原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要控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第3代头孢菌素以及亚胺培南在我院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我院2013—2018年ICU抗菌药物用量与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率变化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ICU病房6年来抗菌药物用量和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6年来我院ICU病房抗菌药物的总用量逐年上升,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使用量排在前两位。ICU病房分离的排名前3位的革兰阴性菌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2018年3种细菌的耐碳青霉烯菌株分离率分别达到了84.62%、53.54%和66.41%。相关性分析显示碳青霉烯类的用量与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r=0.871, P=0.024)及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r=0.900, P=0.015)成正相关,与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r=0.852, P=0.031)、头孢吡肟(r=0.817, P=0.047)及左氧氟沙星(r=0.857, P=0.029)的耐药率成正相关。结论 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与革兰阴性菌的耐药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因此应严格控制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细菌耐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统计分析3家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和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ICU患者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分布,进行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对ICU和非ICU患者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碳青霉烯类药物MIC分布进行比对研究,以期获得ICU患者感染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特征,为抗感染精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血培养出现细菌生长后,取培养物接种于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获得病原菌;病原菌药敏试验采用MIC法、KB法和E-test方法,参照2018和2019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进行药敏试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统计学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7软件。结果 3家医院ICU患者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较大;对3家医院ICU和非ICU患者感染的同种细菌,碳青霉烯类药物MIC分布进行比对研究,发现ICU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其碳青霉烯类药物MIC分布均高于非ICU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治疗需要根据ICU患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结合感染菌株耐药性和抗菌药物MIC,制定个性化抗感染方案,减少患者的住院日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耐药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革兰阴性细菌耐β-内酰胺类抗菌素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较为深入,现对ICU产ESBLs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耐药、检测及防治等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院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的耐药性。方法分析2004年我院检验科细菌室的药敏试验,对其分离出的病原菌与相应抗菌药物进行敏感菌、耐药菌统计,并计算耐药率。结果抗菌药物的总耐药率≥50%者10种,占抗菌药物总数近1/3(构成比10/31),总耐药率在30%~50%的抗菌药物有11种,某些抗菌药物的总耐药率不高,但对个别革兰阴性菌高度耐药。结论临床上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参考药敏试验,保证用药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菌耐药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状。方法:采用琼脂双倍稀释法测定从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230株革兰阴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抑制剂增强的纸片扩散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50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7株大肠埃希菌中ESBLs阳性率为62.1%。阴沟肠杆菌、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50%。而对碳青霉烯类非常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性。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达100%。结论:受试的230株革兰阴性菌对三代头孢、复合青霉素、氨基糖苷类和环丙沙星的总耐药率≥30%。CPZ/SB和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抗菌药物的PK/PD参数与优化抗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慧萍 《齐鲁药事》2010,29(7):422-425
目的概述了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PK/PD)参数与临床优化抗菌治疗的关系。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根据PK/PD参数,抗菌药物大致可分为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且半衰期较短、时间依赖性且抗菌活性持续时间(如PAE)较长者三类。结论 PK/PD参数对临床优化抗菌治疗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与革兰阴性菌耐药率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季度统计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DDDs及同期细菌耐药率,并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研究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该院近2年革兰阴性菌检出率排名前4位的菌株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显著正相关(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其DDDs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其DDDs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抗菌药物DDDs与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督管理,以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邓昕  ;宋香清 《中国药房》2014,(30):2864-2867
目的:利用PK/PD理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降阶原则分析血液透析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用法用量及更换时机的合理性,并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从抗菌药物药动/药效学(PK/PD)理论的主要评价参数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T>MIC)、AUC/MIC、cmax/MIC,结合CCr分析抗菌药物给药剂量,利用降阶原则评价抗菌药物的降阶处理,并以此为依据优化用药方案。结果:通过PK/PD理论及CCr分析,患者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在一定程度上欠合理,降阶处理的时机过早。结论:PK/PD理论及CCr是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有效应用并优化给药方案的依据,医师的经验性用药方案应该以药学理论为指导,以便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合理的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硫酸黏菌素治疗ICU内广泛耐药(XDR)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我院ICU收治的XDR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并使用硫酸黏菌素治疗的患者,收集其目标病原菌、联合用药方案、给药方式及剂量等,观察和评估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使用硫酸黏菌素联合抗感染治疗的患者共109例,临床有效68例(62.4%);细菌学清除65例(59.6%);发生肾损伤不良反应3例(2.8%),其中1例为很可能,2例为可能。结论:对于XDR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重症患者,以硫酸黏菌素为基础的联合抗感染方案具有较好的疗效,雾化吸入安全性较高,但仍需关注其肾损伤可能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我院重症监护室非发酵菌感染趋势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期间重症监护室病人非发酵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4年间我院重症监护室非发酵菌检出数为119株,前3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53.7%)、鲍曼不动杆菌(20.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χ2=21.76,P<0.01),药敏结果显示对大部分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产生多重甚至广泛耐药的几率较高。结论:重症监护室非发酵菌感染率高,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严重,且产生多重耐药甚至广泛耐药,提示临床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007—2009年北京地区注射用抗菌药物给药频度的合理性。方法:统计2007—2009年北京地区注射用抗菌药物的给药频度,并根据PK/PD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克林霉素合理性较差,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合理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重症监护室(ICU)革兰阴性菌主要病原体及其治疗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旭东 《抗感染药学》2010,7(4):228-23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重症监护室(ICU)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菌,近年来出现了耐多药、泛耐药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初始经验性治疗是治疗成败的关键,碳青霉烯类药物仍是严重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笔者对近年来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及其治疗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了解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2012年我院常见的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医院感染细菌前5位的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其次是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食麦芽假单胞菌。细菌均呈现多耐药趋势,临床常用的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单环内酰胺类、头霉素类、部分β-内酰胺酶抑制剂由于细菌产ESBLs及Amp C而发生耐药,第四代头孢吡肟耐药率也达50%2012年我院常见的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医院感染细菌前5位的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其次是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食麦芽假单胞菌。细菌均呈现多耐药趋势,临床常用的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单环内酰胺类、头霉素类、部分β-内酰胺酶抑制剂由于细菌产ESBLs及Amp C而发生耐药,第四代头孢吡肟耐药率也达50%60%,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由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增加而显著增加,我院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逐年明显上升已接近60%。而氨基糖苷类中的阿米卡星除鲍曼氏不动杆菌外由于近期少用使敏感性有所提高。结论分析医院感染常见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预防和控制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人类常见的敏感菌感染正逐步减少,而过去一些少见的非机会致病菌经抗生素的筛选,如今已成为重要的感染源。这些机会致病菌往往具有耐药性,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特别是以绿脓杆菌为主的非发酵G^-杆菌的肺部感染正日益成为,临床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就非发酵G^-杆菌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及治疗策略作一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