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脏盛乃能泻《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五脏盛,指五脏之精气盛。五脏之精气来源于水谷化生之精微,其主要脏腑在脾胃;泻,指肾精外泄。如此,肾精来源于五脏六腑之精,五脏六腑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之水谷精微,只有脾  相似文献   

2.
<正>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生命和生殖与肾精的物质功能有密切关系。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阴阳元气之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质,既能充养脏腑,化生气血,又能聚贮于肾而化生为生殖之精。《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到,精是生命的基础,无论先天后天之精,五脏六腑之精以及生殖之精都匿藏于肾,同源而相通。若肾精充盈,内则五脏敷华,阴阳匀协,气血冲和;外则体态强健,肌肤润泽,容颜焕发,耳目聪明。  相似文献   

3.
脏藏亦泻 腑泻亦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腑功能的藏与泻,是对立统一的。五脏主藏精气,然亦藏中有泻;六腑主泻、然亦泻中有毒。对于《内经》原文的理解,切不可偏执一端而有悖于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4.
《素问·五脏别论》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五脏的共同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肾藏精,而脾为“仓廪之官”,所藏何物?各版中医教材《中医学基础》均未阐明,其脏象学说理论体  相似文献   

5.
刘景仁 《陕西中医》1992,13(6):256-257
本文以“凡人体无用之物皆为糟粕”的观点,提出了肺脏具有排浊之功,而这一功能又是在肺运行、敷布人体气血津液的同时被完成,因此,认为《内经》:“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之说尚具偏颇,对此应当活看,以免有误。  相似文献   

6.
中医五神脏理论与老年痴呆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医对脑的认识在《内经》成书之前曾经有一个争议的阶段。古人早就认识到神志活动与脑有关。《内经》则明确指出,脑的功能是通过依附于五脏而完成的。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中,正是将脑的功能分属五脏,因而形成了中医独特的五神脏理论。1 五脏藏五神主五志是对脑与神关系的高度概括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概念。《内经》中对神的论述相当丰富。概而言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体现,是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的概括,它的物质基础是精。《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而成脑髓生。”…  相似文献   

7.
五脏者,藏精气而下泻;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胆能藏能泻,故为奇恒之府。藏者,内藏糖汁,故称为“中精之府”;泻者,清泄浊气之谓也。故胆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内经》谓五脏六府“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相似文献   

8.
《内经》中"肾藏志"的观点被普遍接受,但也存在"肾藏精志"的说法。古代医家多依据《难经》中肾有两枚左肾、右命门故可分别藏精与志来理解和应用"肾藏精志"理论,这似乎并非《难经》中"肾藏精与志"的认识基础。道文化中非常重视"精",精为生生循环之性,是生命活动中有无相生的基本动力和根本原因,是道生万物在人生命活动的体现。肾主志是以精为基础,人自强不息的毅力和耐力即源于此。神、魄、魂、意皆是以精为基础而产生。神机和气立所主导的生命活动中升降出入的气化循环,也依赖精的生生循环之性。所以肾藏精志更能反应"五脏藏神"理论中神对身心活动主宰作用的本质内涵。"五脏藏神"理论同样具有天人合一、人天相应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9.
健忘是指学习记忆功能衰退的一类病症,“健忘”一词,最早见于《太平圣惠方》,在此之前,《内经》称之为“喜忘”或“善忘”,《千金方》、《外台秘要》则称之为“好忘”。几千年来,中医对健忘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多将其作为一种症状或兼症而散见于气血脏腑证治之中,作为主症治疗者较少见。学习记忆作为一种精神活动,中医学归之为“神”或“神志”范畴,“神志”作为生命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由五藏精气所化生,又具有整体协调的特点,对此,《内经》提出了“五脏藏神”的理论,充分理解“五脏藏神”论的内涵,理清历代健忘症论治的理论渊…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太素》,唐初医学家杨上善所著,是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版本。该书以唐初哲学为指导,开分类研究《内经》先河;延续《内经》脏为库藏、藏天地间精气的基本功能,突出并论证五脏藏神为五脏核心功能。其中,肝为库藏,应春,储藏天地之间少阳之气、五行木气;肝藏血,血是肝所储藏的精气;肝舍魂,舍魂为肝的核心功能,主藏血是为舍魂。《太素》对《内经》肝理论的发展:1)分类整理,使知识同一系统;2)以肝舍魂为核心功能协调并论证了肝所藏精气、血及魂的结构关系;3)以佛教理论指导,论证神、魂内生。明确《太素》肝脏象理论结构,对于明确肝脏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对当代中医肝脏象理论的深入认识,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经》有关脏腑藏泻的论述,主要见于《素问·五脏别论》。脏腑藏泻理论不仅揭示了脏腑各自的功能特点,还揭示了脏腑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相互联系,对临床诊治脏腑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1 “藏”、“泻”的含义“藏”,有贮藏之义。这种贮藏不仅仅是为了封  相似文献   

12.
1.何谓脏腑?包括哪些内容?脏与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三类。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府即脑、脉、骨、髓、胆、女子胞。五脏的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血、津液、神。六腑的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五脏的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以藏为主。六腑的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以通为用。脏腑总的功能是化生营养物质,促进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2.你对“肝体阴而用阳”是怎样理解  相似文献   

13.
<正> 脏腑各自具有自己的功能特点,二者的区别,《素问·五脏别论》概括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后世医家,乃至今天全国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教材,也多宗此说,然而综观《内经》前后文,细而推敲五脏六腑各自的功能,觉得这种概括欠妥,有提出来讨论之必要,试辨析之. 首先是对“藏、泻”二字的理解.所谓“藏”,固然是有保存、贮藏之意,而“泻”,则不应单纯理解为只是从体内向外排泄,尚包括向体内的输布、发散和疏泄.有鉴如此,再看五脏所藏精气.例如:肺主藏气,“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虽藏于肺,但其生理效应,不但要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呼出体内代谢  相似文献   

14.
据《素问·五脏别论》,脏腑功能可概括为: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五脏主司精气的生、藏、行、泻,藏中有泻;六腑在不断地接受和容纳水谷过程中,吸收精微排泄糟粕,泻中有藏。藏和泻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存在着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脏腑藏泻理论揭示脏腑各自的功能特点,强调了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为指导临床辨证、立法、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据《素问·五脏别论》,脏腑功能可概括为: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五脏主司精气的生、藏、行、泻,藏中有泻;六腑在不断地接受和容纳水谷过程中,吸收精微排泄糟粕,泻中有藏。藏和泻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存在着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脏腑藏泻理论揭示脏腑各自的功能特点,强调了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为指导临床辨证、立法、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医经典著作《内经》在概括脏腑功能时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六腑以通为顺”的立论一直是历代医家辨证立法的准则。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五脏者,藏精而不泻”作了分析,认为五脏之精藏中有泻,阐述了五脏之精“泻”的两种形式,并指出五脏以通为用,疏通调达五脏气机是治疗多种内脏病和延缓衰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浅谈脏腑藏泻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深入分析了《内经》脏腑藏泻的有关论述,认为《内经》的脏腑藏泻理论不仅以藏泻之别揭示了脏腑各自的功能特点,而且以藏泻关系揭示了脏腑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相互联系,对于临床诊治脏腑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据《素问·五脏别论》中"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认为五脏主司精气的生、藏、行、泻,藏中有泻,六腑在不断的接受和容纳水谷过程中,吸收精微、排泄糟粕,泻中有藏。藏和泻是对立统一的,存在着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脏腑藏泻理论揭示脏腑各自的功能特点,强调了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为指导临床辨证、立法、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出处:《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释评:“肾者主水”,指肾藏精的功能。有两层含义:一指五脏六腑之精气充盛,乃能输泻于肾并藏之,使肾精充盈;一指五脏功能健旺是保证肾正常泻精的前提。本句从肾精的正常排泄与五脏六腑之精密切相关的角度,论述肾精与五脏六腑之精相互为用的辩证关系,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