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布病防治工作的深入,为了解我省布氏菌菌株的分布和特点,对多年来分离的113株布氏菌作了种的鉴定。这些菌株包括有:1954年以来由我省畜牧兽医部门从畜间分离的67株布氏菌;1958年以来由布防工作组在人间分离的41株布氏菌,以及在1978年和1981年由海西州地方病防治所从野生岩羊和黄羊中分离的5株布氏菌。并对其中的59株作了生物型的鉴定。鉴定用的对照菌株有羊种布氏菌16M、牛种布氏菌544A 和猪种布氏菌1330S。鉴定试验选用国内外常用的布氏菌的种和生物型鉴定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绵羊附睾种布氏菌国际株及地方株各一,进行生物型特性鉴定。发现国际株必须在含有5~10%CO_2条件下才能生长,而地方株在无CO_2条件下亦可生长。二菌株分别注射家兔腘窝淋巴结获得高效价血清,与犬种菌相互间有共同的交叉凝集反应。经犬种布氏菌吸收后,能突出单相特异性,但地方株抗血清对犬种布氏菌交叉反应明显低于国际株。初步看来二菌株不但生物型特性有别,在抗原结构上亦有异。该血清可用于绵羊附睾种布氏菌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BRA0434基因对羊种布氏菌043毒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同源重组的原理,以BRA0434基因外侧的同源臂序列构建重组质粒,将其电转化至布氏菌043感受态细胞,通过卡那抗性筛选和检测引物鉴定而获得羊种布氏菌043-ΔBRA0434缺失突变株,并以之和羊种布氏菌043以106 CFU剂量腹腔接种小鼠,又以100∶1的感染复数侵染小鼠巨噬细胞。结果与羊种布氏菌043相比,羊种布氏菌043-ΔBRA0434缺失突变株的载菌量和小鼠脾脏重量的影响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侵染小鼠巨噬细胞试验结果显示羊种布氏菌043-ΔBRA0434缺失突变株的毒力较羊种布氏菌043有所降低。结论BRA0434基因的缺失会减轻羊种布氏菌043的毒力。  相似文献   

4.
猪种布鲁氏菌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全世界有16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人畜布病,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布鲁氏菌属包括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羊种布氏菌(B.militensis)3个生物型,牛种布氏菌(B.abortus)8个生物型,猪种布氏菌(B.suis)5个生物型,犬种布氏菌(B.canis)、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ovis)和沙林鼠种布氏菌(B.neotomae)各1个生物型。我国除沙林鼠种布氏菌外,有5种12个生物型布氏菌存在和流行,以羊种布氏菌流行最严重,疫区面广,其次为牛种布氏菌和猪种布氏菌。80年代由于羊种菌引起布病逐步控制,牛种菌引起布病有相对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5.
从哲盟地区收集到四株羊种粗糙型布氏菌,按布氏菌常规法分型鉴定与已往分离到的布氏菌特性有差异。为研究这几株菌的特性,进行了豚鼠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兴安盟地区是布氏菌病(简称布病)老疫区。1974~1999年在盟内5个旗县(市)开展了布病血清学监测,共分离出布氏菌69株,其中羊Ⅰ型27株(分布在牧区21株,农区3株,半农半牧区3株)、羊Ⅱ型38株(分布在牧区26株、半农半牧区12株)、牛Ⅳ型3株(均分布在半农半牧区)、猪Ⅰ型1株(均分布在半农半牧区),牧区为单纯的羊Ⅰ型,农区为羊Ⅱ和羊Ⅰ型,半农半牧区则四个生物型共存。实验室检定结果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9株布氏菌中有1株猪型菌存在宿主转移现象。从生物种型的构成比看,羊种菌65株,占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编码牛种布氏菌同一蛋白基因序列不同扩增片断(分别为330bp、230bp和223bp)的3对引物检测布氏菌DNA PCR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 用煮沸法和酚提取法分别从5个种布氏菌和耶尔森氏菌0:3、O:9、大肠菌O:157中提取DNA进行PCR试验。结果 通过此种方法可检测到小到1PG的布氏菌DNA。对布氏菌5个种的典型株进行DNA分析,并获得独有的相应片断。而2种与布氏菌SPP存在血清学交叉反应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未检测到特异DNA片段。结论 3对引物均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P5、P6稳定性稍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鉴定临床分离布氏菌种型,并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以牛种、羊种、猪种标准参考菌株为试验对照,采用经典方法和VITEK2.0进行初步鉴定,用AMOS-PCR进行确证,并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经典鉴定115株均为羊种菌,羊3型93株,羊1型22株;115株菌ProA、TyrA、URE和GlyA全部阳性;91株ELLM阳性、14株APPA阳性,提示均为布氏菌,其中羊种菌91株,猪种菌14株。与经典实验的鉴定符合率比较鉴定布氏菌属100%,鉴定布氏菌种为79%(91/115);AMOS-PCR均获得了约731 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证实全部为羊种菌。初诊患者84例,构成比为73%;临床表现以疼痛、发热、乏力、多汗居多;88例患者就诊前无用药史,2例有布病治疗史。结论 VITEK2.0是一种高效的布氏菌鉴定方法,但不能替代经典方法;羊种3型菌为该地区的主要流行菌种,再感染可能是慢性患者或有布病治疗史患者分离到布氏菌的主要因素,初诊、未用抗生素且症状典型是分离布氏菌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238株布氏菌出菌地域、出菌宿主及种型特点,为疫情监测和指导防治参考。方法查阅、整理、分析文验室检菌资料。结果此238株布氏菌主要出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与锡林郭勒盟、兴安盟、乌兰察布盟、包头、呼和浩特市也检出布氏菌,出菌宿主有人、羊、牛,检出菌包括羊_1、羊_2、羊_3、牛_1、牛_9、猪_1、非典型、羊变异型。结论内蒙古近几年的布氏菌种型比较复杂,但主导菌仍为羊种菌,且主要为羊1型菌。  相似文献   

10.
1996年5月在绥德县布病暴发流调中,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出2株羊种布氏菌,经鉴定为羊种布氏菌Ⅲ生物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从人体分离到的5株布鲁氏菌进行种型鉴定。方法常规确定布鲁氏菌属与种型鉴定。结果FJFZ0609菌株由于菌型特殊,难以定种;FJZZ0701、FJNP0808和FJSM0808三个菌株均为羊种布鲁氏菌2生物型;FJFZ0903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3生物型。结论福建省自1964年以后首次从人体内分离到羊种布鲁氏菌,证实福建省存在羊种布鲁氏菌并波及人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福建省布鲁氏菌分离株。方法对布鲁氏菌分离株进行AMOS-PCR和MLVA分型。结果3株福建省分离株经AMOS-PCR鉴定为羊种,与传统生物学分型一致;MLVA分型将其分为3个基因型,聚类分析鉴定为羊种。结论AMOS-PCR、MLVA分型可以作为我省布鲁氏菌分离株鉴定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贵州省2010年分离自山羊的两株羊种布鲁菌的等位基因序列型(Sequence type, ST)及遗传学特征,为动物间和人间布病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布鲁菌属特异性PCR(BCSP31-PCR)和种/型特异性PCR(AMOS-PCR)对2010年分离自山羊的两株布鲁菌进行鉴定,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ple 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技术对两株布鲁菌菌株的7个管家基因、1个外膜蛋白基因及1个基因间区的序列进行测定,将各个基因的序列与参考菌株的等位基因型进行比对,确定其等位基因谱及序列型(STs),分析与两株菌ST型与各种型布鲁菌代表菌株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来自贵州省山羊的两株布鲁菌株经BCSP31-PCR鉴定为布鲁菌属细菌,AMOS-PCR将其鉴定为羊种布鲁菌。MLST分析显示,两株菌的9个等位基因序列型为ST8型,与同属羊种布鲁菌的ST7、ST9~ST12、ST34和ST35遗传关系最近。结论贵州省2010年分离的2株布鲁菌分离株均为ST8型布鲁菌,与同属羊种布鲁菌的ST型遗传关系最近,结果为贵州省人间和动物间布病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江苏省2018年人感染布鲁氏菌主要流行株的种型和基因型。方法 运用普通PCR及AMOS多重PCR确认分离株的生物种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 MLSA)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locus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analysis, MLVA)鉴定基因型,并与国内外流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18年共分离到56株布鲁氏菌,MLSA分型显示一株菌为猪种布鲁氏菌ST (Sequence type)17型,其他均为羊种布鲁氏菌ST8型。MLVA将56株菌分为47个基因亚型(46个羊种,1个猪种),聚类显示羊种布鲁氏菌全部为“东地中海簇”。结论 2018年江苏省人感染布病主要为“东地中海簇”的ST8型羊种布鲁氏菌,并首次发现一例人感染ST17型猪种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鉴定2009—2012年宁夏分离的布鲁氏菌,掌握感染人群的主要布鲁氏菌种型。方法采用血培养瓶从试管凝集试验(SAT)抗体阳性的病人血液中分离布鲁氏菌,利用传统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A,M,O,S-聚合酶链式反应(AMOS-PCR)方法进行种型鉴定。结果从目标人群中共分离22株菌,PCR检测均扩增出223bp的特异性条带,鉴定为布鲁氏菌。AMOS-PCR中均扩增出178bp和731bp的特异性条带,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结合染料抑菌试验、噬菌体裂解和特异性血清凝集试验结果,22株菌均为羊种3型布鲁氏菌。结论2009—2012年宁夏人群感染布鲁氏菌主要为羊种3型布鲁氏菌,PCR和AMOS-PCR可作为布鲁氏菌分离鉴定的辅助方法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内蒙古羊种布鲁氏菌的传播模式和流行规律。方法 采用AMOS-PCR对60株布鲁氏菌的种型进行鉴定,用Hunter-Gaston Diversity Index(HGDI)评价菌株的遗传多态性特征,采用MLVA-16分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确定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 60株试验菌全部为羊种布鲁氏菌。MLVA-16对菌株具有极高的分辨力,多态性指数为0.981;Panel 1,Panel 2A和Panel 2B的多态性指数分别为0.264,0.345和0.980;Panel 2B中Bru16位点的多态性指数最高,多态性指数为0.835。60株羊种布鲁氏菌聚为5大类37个基因型,其中15个共享基因型包括38株羊种布鲁氏菌,聚类率为63.3%(38/60),提示病例多为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暴发流行;另外22株菌表现为独特基因型表明菌株无明显的流行病学相关性。共享基因型GT5包括2株分别分离自羊和骆驼的菌株且有相同的MLVA-16基因型,提示布鲁氏菌在羊和骆驼中循环传播;3个共享基因型(GT11、GT17和GT23)分别包含来自人和羊的菌株并呈现完全相同的MLVA-16基因型,表明羊是人间布病的传染源。GT35由3株分离自羊脾的菌株构成且共享相同的基因型,提示布病在羊中呈暴发流行。类群E由12个来自不同宿主(羊,牛,野生骆驼和人)的菌株构成,共享相同或相似的MLVA-16基因型,揭示了内蒙古羊种布鲁氏菌潜在的传播模式。结论 疫羊是主要传染源,野生动物(骆驼)是贮藏宿主。羊种布鲁氏菌在羊牛(骆驼)和骆驼(羊牛)中相互循环传播,最后传染给人是内蒙古羊种布鲁氏菌的潜在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布鲁氏菌的种群结构和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布鲁氏菌标准参考菌株羊种16M,牛种544A和猪种1 330 S作为对照菌株,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ple 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方法对内蒙古地区分离的116株羊种布鲁氏菌进行分析,确定待测菌株的序列型(STs),用软件BioNumerics(Version 5.0)构建菌株的最小生成树。结果116株羊种布鲁氏菌全部为ST8型,9个MLST位点的变异完全相同,分离株种群结构单一;羊种菌的生物型与ST型无明显关联,ST8型菌系该地区的主要流行菌种,并与内蒙古地区先前分离羊种布鲁氏菌进化程度相同,且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结论羊种布鲁氏菌的序列分型(ST)与常规生物分型存在差异,ST8型菌可能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致病性。MLST是一种较好的羊布鲁氏菌种群和进化关系研究方法,但更适合于具有较大时间跨度和地理分布菌株间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