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以往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主要对峰波幅和峰潜伏期进行测量,本研究用人像照片按一定概率编排成刺激序列,成功诱发幼儿ERP,并在此基础上上对P3面积进行了测量。结果证明,低概率非靶刺激在幼儿可以诱发出P3,与任务相比波面积小,提示幼儿P3波面积有明显的任务效应,再认熟悉人的P3面积大于再认陌生人,波面积比波幅更合理地反映场合修正量。幼儿在高度选择注意时,P3面积大。幼儿P3波面积以Pz、Oz电极所描记的为大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幼儿在人像再认过程中P3波幅变化规律,为幼儿认知发育提供神经电生理的依据,结果证明幼儿无波幅比任务P3波幅低,P3的引出与低概率刺激有关,再认熟悉人P3波幅大于再认陌生人,推论再认熟悉人的场合修正量大于再认陌生人,幼儿P3波幅的部位效应表现为从Oz至Fz渐次降低,P3波变化还与幼儿记忆,注意等心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3.
幼儿视觉ERP:Ⅱ.P3潜伏期和反应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事件相关电位(ERP)对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因试验难度大,国内外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以4 ̄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用母亲照片和陌生女人照片按一定概率编排民刺激序列,分别在三个试验中成功诱发ERP。结果证明幼儿P3平均潜伏期符合成人P3定义范围;幼儿P3潜伏期F2长于Pz、Oz;无任务P3潜伏期短于任务P3;高度选择注意时P3潜伏期长;再认母亲与再认指定陌生人照片P3潜伏期无显著差异,是幼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刺激对健康老年及青少年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影响。方法对60名青少年及47名老年健康志愿者做单音,图像及汉字结构识别视觉刺激折ERP研究。结果1外源性成分的比较:(1)单音:男性及女性的P2PL均是老年组长于青少年组(P〈0.05);(2)图像,男性Fz,Cz部位的N1PL和女性P2PL均是老年组短于青少年组(P〈0.05);(3)汉字结构:男性P2PL和女性N1P2PL老年组  相似文献   

5.
赵旭 《临床脑电学杂志》1998,7(4):217-219,222
探讨与作业不相关的新奇性于额-中央区产生的P3a的特性。方法采用视觉具有新奇性刺激的oddball作业,记录了61名健康右利手小学生的事件相关电位和Fz、Cz、Pz、C3、C4、P3、P4的脑电图以及左侧眼电图, 各异,各刺激平均ERP和脑电地形图分布。结论:新奇刺激产生的P3a有独立的特性和脑内起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取得正常老人视觉诱发电位和听觉诱发电位有关资料及正常值。方法 应用丹麦Concerto脑电仪及视觉、听觉刺激、对40例正常老人的VEP和AEP作了检测。结果 VEP和AEP形态近似,提出Fz、Cz和Pz三脑区各指标的平均值,并对左右脑半球(F3-F4,C3-C4,P3-P4)作了比较。结论 正常老人VEP和AEP是较稳定的,本资料可作为今后研究老年精神病人VEP和AEP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精神运行性癫痫患者脑诱发电位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诱发电位在精神运动性癫痫病人的应用。方法 应用诱发电位仪对16例精神运行性癫痫的听觉诱发电位(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听300)作了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 患者组波形变异大,潜伏期AEP的P2、P3,VEP的N1、P2以及P300靶刺激的P2、N2均延迟,非靶刺激的N1前移。波幅AEP的P2、VEP的P2、P3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  相似文献   

8.
健康人事件相关电位及心理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健康人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及其与心理测验间关系。方法:C示同年龄组健康者进行听觉ERP检测,以“oddball序列”从Cz点引出P3,测其波幅和潜伏期。对其中30名成人进行韦氏智力量表和记忆量表测验。结果:P3潜伏期以儿童期最短,并随年龄增长逐渐延长,P3波幅儿童期明显高于成年人。成年组P3潜伏期与总智商、记忆商、及某些分测验呈显著负相关,而P3波幅与心理测验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认知功能与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ERP、认知能力筛选试验(CCSE)和简易智力状态试验(MMSE)检测32例TIA病人和30例年龄、性别、利手和教育程序相匹配的正常人。结果:病人组ERP的N2和P3峰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N2和P3波幅组均无显著差异、P3峰潜伏期(P3PL)异常率为25%。病人组MMSE较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的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的P300特征。方法 选择150例经CT或MRI诊断的LA患者,并以40名正常健康老年人作对照。以“听觉靶-晨靶刺激序列”为诱发事件,完成P300检测。结果 LA患者中,37例无症状老年有者较对照组靶和非靶刺激潜伏期N1、P2、N2和P3延长,P3波幅降低6.3%,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9例伴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较对照组N1、P2虽延长,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弱视儿童不同部位的所记录的视觉诱发电位(VEP)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分析52例弱视眼常规视觉刺激时于O1,O2,Oz三点记录的VEP,并以66只健康眼的VEP作比较,结果,弱视眼三个点VEP异常率,Oz一个点23%,O1,O2两点为75%,Oz,O1和O2三个点的81%,与正常眼比较,弱视眼此三点VEP的潜伏期均显著延长,Oz点波幅显著降低,O1,O2点波幅则无显著差异,弱视眼的VEPO1  相似文献   

12.
智力低下儿童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1例智力低下儿童进行事件相关电位和智商对照研究,并与政党儿童进行比较,发现P3波之潜伏期与IQ的主同低有显著的相关性,靶刺激时智力低下儿童P2、P3波波幅较正常儿童组低。提示ERP测演是评价智氏下儿童认知功能较为灵敏的一种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正常青年人视觉,听觉诱发的ERP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5例正常青年人同时进行视觉、听觉不同刺激模式检测到的事件相关电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刺激模式诱发出的ERP各波的潜伏期、波幅均不相同。本文对其原因和不同年龄的P3波在颅顶有不同的分布部位以及其中一些P3波电位值两半球不对称性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的临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体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FNAEP)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极性交替的恒流刺激电信号经皮电刺激茎乳头面神经,在正常人鼓膜(15耳)及鼓室(9耳)记录FNAEP。结果:都能记录到FNAEP,且其波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刺激强度为阈强度的2倍时,FNAEP达到最大;急性颞骨内面瘫后FNAEP波幅减小,峰潜伏期延长,并随面瘫的好转,FNAEP逐渐恢复正常。结论:FNAEP可作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P300地形图的方法,对25例帕金森病患者立体定向术前后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手术前靶刺激P_3波波幅在额区降低,术后P_3波波幅较术前进一步降低,差异非常显著(F_z:P0.02,F_3:P<0.005,F_4:P<0.05)。提示术后近期内可出现脑高级认知功能障碍,并就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地形图和多项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老人在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视觉和听觉诱发电位(VEP、AEP)、脑干听觉反应(ABR)和认知电位P300(P300)检测中的不同表现,对40例正常老人及34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6项电生理检测。结果发现,患者EEG异常率达66.7%,其BEAM趋向凹字形低密度带,VEP(潜伏期P1、P2)、P300(靶潜伏期N1—P2—N2—P3)均前移,AEP(潜伏期N2、P3)延迟,AEP、VEP和P300的P2、P3波幅均减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患者的ABR于中央区左右侧不对称,绝对波幅波Ⅰ降低(P<0.01),这与本组对象CT结果吻合。采用多项诱发电位检测技术能较可靠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的功能,可辅助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  相似文献   

17.
健康老年人单音,图像,汉字结构识别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7名健康老年志愿者作单音听觉、图像及汉字结构识别视觉刺激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单音及图像刺激,各部位ERP各波潜伏期与RT两性间无显著差异(P>0.05)。汉字结构刺激,N2L,女性短于男性(P<0.05),P1、N1、P2、P3潜伏期与RT,两性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种刺激ERP之间内源性成分、RT比较:N2L,男性图像及汉字结构刺激均长于单音刺激(P<0.05),图像与汉字结构刺激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女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P3L,男性汉字结构刺激长于图像及单音刺激(P<0.05),女性图像刺激及汉字结构刺激均长于单音刺激(P<0.05)。RT比较,男性和女性,图像及汉字结构刺激均长于单音刺激(P<0.05),图像与汉字结构刺激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ERP对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脑认知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应用Medicid-03E脑诱发电位仪测定168例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的视觉,听觉诱发的P3波之潜伏期和波幅,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54例患者进行复测比较。结果病人P3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波幅降低;P3例患者进行复测比较。结论ERP是测定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脑认知功能变化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使用CA-1000诱发电位叠加仪对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9例抑郁症患者SEP进行观察,并与25名正常人比较。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SEP波型变异大,P2,N2及P3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主波P2平均波幅较抑郁症和正常人组分别降低40%及63%,N1-P1,P2-N2及P3波波幅亦显著降低,与抑郁症和正常人组间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抑郁症患者P2波平均波幅比正常人组降低30%,与正常人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对SEP作为精神科临床诊断和家系研究中易感素质筛选方面的生物学标记,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脑诱发电位系列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与正常人在诱发了诱发电位的检测中的不同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仪器和四种方法,对12例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和52例正常人的诱导电位作了检测。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患者组AEP的P1、P2、N2、P3;VEP的N1、N2、P3和SEP的P2潜伏期均明显延迟AEP、VEP和SEP的若干波幅同时明显改变。另在CNV中机见P1NV和A-C潜伏期延迟,波畅B增大,A-S2^-和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