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颈曲值在相当程度上反应了颈椎退行性变的过程.目的手法恢复颈椎曲度已在临床上得到认同,探讨手法对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状况的影响.设计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脊柱骨科及外科,一所中医学院的骨伤科研究所门诊.对象研究对象来自1999-01/2001-12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脊柱骨科,第一附属医院外三科,广西中医学院骨伤科研究所门诊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0例,分有颈曲异常的颈椎病组、无颈曲异常的颈椎病组,每组30例.另选30例健康者做对照组.方法颈椎病组施行手法治疗.观察对比颈椎病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颈曲值和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并统计它们的相关系数.主要观察指标①颈椎病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颈曲值.②各组治疗前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值的变化.结果颈曲异常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普遍降低,各血管收缩峰值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和颈曲正常组(P<0.05).治疗后,3条血管的血流速度有明显提高,治疗前左椎动脉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基底动脉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变化与颈曲值呈相关性,治疗后左椎动脉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与颈曲变化值相关.结论颈曲对椎基底动脉有内在的致病作用.手法可以恢复颈曲形状,促进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疗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急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60例给以针刺风池、天柱两穴,每天1次,共6次.对照组给以静脉应用尼莫地平等药物,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和TCD检查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 针刺治疗对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状的总有效率为针刺1次后93%,6次后98%,并能显著增加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在急性期给与第1次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尼莫地平药物治疗(P<0.05).结论 针刺风池、天柱两穴对急性期控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用惠普HP85 0 0彩超检测 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动脉指数、血管结构及走行 ,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患病组血流速度 (Vm )减慢、阻力指数 (RI)增高、血管内径缩小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1) ,3 0 0 %血管迂曲走向异常。结论 :二维超声、脉冲多普勒及彩色像相结合技术为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提供有价值的客观指标 ,是一种可靠的无创检查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由椎动脉狭窄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浆相关因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11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处理,对照组58例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观察组59例在此基础上增加氟桂利嗪,对比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浆相关因子、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血栓素B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能够通过增加椎动脉的血流速度,改善血浆相关因子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从而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经颅多普颅超声对临床指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临床上已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200例患者进行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经枕窗对椎-基底动脉,颞窗对颈内动脉进行血流检测.结果 200例患者中出现血流速度异常者180例,占90%;正常者20例,占10%;200例患者中血流频谱异常者80例,占40%;正常者120例,占60%.结论 TCD检查对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背景:颈曲值在相当程度上反应了颈椎退行性变的过程。目的:手法恢复颈椎曲度已在临床上得到认同,探讨手法对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状况的影响。设计: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脊柱骨科及外科,一所中医学院的骨伤科研究所门诊。对象:研究对象来自1999—01/2001—12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脊柱骨科,第一附属医院外三科,广西中医学院骨伤科研究所门诊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0例,分有颈曲异常的颈椎病组、无颈曲异常的颈椎病组,每组30例。另选30例健康者做对照组。方法:颈椎病组施行手法治疗。观察对比颈椎病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颈曲值和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并统计它们的相关系数。主要观察指标:①颈椎病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颈曲值。②各组治疗前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值的变化。结果:颈曲异常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普遍降低,各血管收缩峰值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和颈曲正常组(P&;lt;0.05)。治疗后,3条血管的血流速度有明显提高,治疗前左椎动脉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基底动脉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变化与颈曲值呈相关性,治疗后左椎动脉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与颈曲变化值相关。结论:颈曲对椎基底动脉有内在的致病作用。手法可以恢复颈曲形状,促进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电针及运动疗法,对照组单纯给予运动疗法.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2组患者惟-基底动脉血液流变学改变,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经4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上述指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后发现,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联合运动疗法能进一步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加速病情缓解,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电针及运动疗法,对照组单纯给予运动疗法.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2组患者惟-基底动脉血液流变学改变,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经4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上述指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后发现,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联合运动疗法能进一步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加速病情缓解,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电针及运动疗法,对照组单纯给予运动疗法.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2组患者惟-基底动脉血液流变学改变,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经4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上述指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后发现,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联合运动疗法能进一步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加速病情缓解,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测定仪对3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血流速度等进行对比观察。方法:所有病例均用血栓通注射液1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周。治疗前后用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检测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记录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及搏动指数。结果:治疗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加(P<0.05),搏动指数降低(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