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药学题解     
47.附子、肉桂、干姜的功效及应用特点是什么? 附子为辛热有毒,纯阳燥烈之品,其性走窜,通达内外,能上温心阳,中温脾阳,下温肾阳,凡上下内外,诸脏诸腑,果有真寒皆可主治。其功用有三:①回阳救逆:附子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挽救散失之亢阳,为回阳救逆之要药,常与干姜同用,用于亡阳欲脱,肢冷脉微;与人参同用,可用治阳衰气脱。②补火助阳:凡肾、脾、心诸脏阳气衰弱者均适用,且能温一身之阳,阳虚者均可应用。③散寒止痛:用于寒凝诸痛,如寒湿痹痛等。肉桂辛、甘、热,其功用有三:①补火助阳:  相似文献   

2.
附子的常用临床配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其味辛,性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主要功效为回阳救逆、助火补阳、温经散寒、除湿止痛,是治疗亡阳证、阳虚诸证、寒凝痛证之要药.因附子为纯阳燥烈之品,有毒,作用峻猛,且临床医生多缺乏其配伍及中毒防治知识,故多不敢用或用而不敢重用,致贻误病情.笔者总结了附子的常用临床配伍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附子,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列为下品,辛、甘、大热、有毒,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既善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而奏回阳救逆之功,又善峻补元阳、益火消阴,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随着医学的发展,对药物及疾病认识的逐步深入,附子被  相似文献   

4.
答:四太热药主要有温里祛寒、补火回阳的作用,适用于里寒证。其中:附子为辛甘大热燥烈、有毒之品,其性善走,通行十二经,无处不到。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温经散寒以止痛。又善能外散在表之风寒,祛逐在里之寒湿,峻补下焦之元阳。为温里、扶阳、祛寒之要药,尤以回阳救逆为其主要特征。陈修园曰:“附子味辛性温,火性迅速无处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的第一要药。”肉桂为  相似文献   

5.
扶阳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子为扶阳之要药,古今善用附子者首推张仲景。《伤寒论》一书中无论是三阳证或者是三阴证辨治皆体现了张仲景重视阳气、扶助阳气的思想。本文以《伤寒论》中附子的配伍、剂量、炮制、煎煮为线索,从解表实卫以密阳、驱邪温经以通阳、补火暖脏以温阳、破阴救逆以回阳、引火归元以潜阳、救阴存津以化阳六个方面探讨扶阳法内涵,以期拓展扶阳法的临床运用思路。  相似文献   

6.
阙证以手足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伤寒论》对此论述颇为详尽,现将其有关治法分析如下:1 回阳救逆法 本法适用于少阴病阳衰阴盛之阙证。《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云:“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逆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本条病机为病邪直犯少阴,或它经病变误治、失治,损伤心肾之阳,病从寒化。当此阳衰阴盛之际,非纯阳之品不能破阴寒而复阳气,故主以四逆汤。方中,大辛大热之附子,归经少阴,以温阳祛寒;用干姜之辛辣,助附子以救逆;伍甘温之炙甘草,以补脾胃、调诸药。三药合用,力专效宏,图回阳救逆之功。本条之病机,除亡阳外尚有液  相似文献   

7.
附子是一味烈性药物 ,性味辛甘、热 ,有毒 ,入心、脾、肾经 ,功能是回阳救逆、散寒除湿 ,具有辛热燥烈走而不守的纯阳之性。上助心阳以通脉 ,中温脾阳以健运 ,下补肾阳以益火 ,外固卫阳以祛寒 ,为温里扶阳祛寒之要药。所谓“开辟群阴 ,迎阳归舍”、“果有真寒 ,无所不治”即为此意。故亡阳欲脱、脉微欲绝者用之可回阳复脉 ,肾阳不足、阳痿滑精、腰膝冷弱者用之可补火壮阳 ,脾阳不振、脘腹冷痛、水肿尿少者用之可以温阳化气 ,风寒温痹、疼痛麻木者用之可祛风止痛。总之它既能追复散失之亡阳 ,又能资助不足之元阳 ,凡一切风寒湿痹及沉寒痼冷之…  相似文献   

8.
大汗亡阳虚脱时,治宜回阳救逆,当选用附子、干姜、人参之类回阳益气救脱之品。附子辛热气雄,火性迅速,能温补元阳,故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既可追复散失之亡阳,又能资助不足之元阳,肾阳得复则一身之阳皆足。附、桂虽然均有补火助阳之功,然附子重在回阳救逆,肉桂重在补火化气,故附子在回阳救逆类方剂中占有  相似文献   

9.
刘红英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1):843-843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为纯阳之品,走而不守,通十二经络,上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为回阳救逆之要药[1].附子作为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受到古今众多名医推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附子具有强心、升血压作用,并能抗心律失常、扩血管、抗休克、抗炎、抗缺氧、镇静、镇痛,增强β—受体、CAMP系统反应性等功效.由于药性特殊,常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并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形成某些善用附子的学派.  相似文献   

10.
附子的诸多功效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丰富和逐步完善,目前归纳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本文对附子功效的记载进行本草学、方书及医籍考证,附子各功效自古均有运用,回阳救逆在明清时期明确提出;金元时期,附子补火助阳的功效细化为以温脾肾之阳为主;散寒止痛在《神农本草经》已明确指出。该文为附子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附子的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皙芝 《河南中医》2001,21(3):63-64
附子辛甘、大热 ,归心脾肾经。因其秉性纯阳 ,上能助心阳 ,中能温脾阳 ,下能补肾阳 ,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但因其有毒 ,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其使用范围。笔者在近2 0年的临床实践中 ,摸索到适时、适量的运用 ,扬其所长 ,避其所短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附子的配伍、用量及煎煮方法笔者在临床运用附子时 ,多据具体情况配伍干姜、炮姜、生姜、甘草等。其用量超过 10 g者应先煎 ,且应与姜草同时先煎 ,并随着附子用量的增加 ,与之相配的姜草用量也随之加大 ,且先煎时间也相对延长。如附子用量 10~ 2 0g者 ,多先煎 30min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5,(1)
附子的诸多功效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丰富和逐步完善,目前归纳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本文对附子功效的记载进行本草学、方书及医籍考证,附子各功效自古均有运用,回阳救逆在明清时期明确提出;金元时期,附子补火助阳的功效细化为以温脾肾之阳为主;散寒止痛在《神农本草经》已明确指出。该文为附子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家豪  陈仁寿 《河南中医》2023,(10):1474-1477
附子汤为张仲景创制的“伤寒温补第一方”,主治阳虚阴盛兼寒湿证,组方思路以益气回阳为本,兼以补土、益阴,方中附子大辛大热,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重用附子两枚,意在以附子之辛热驱散肾间之阴寒;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二者共为君药;白术、茯苓为臣,补土化湿;芍药为使,益阴固本。五药配伍,扶阳不忘益阴,救寒必兼固本。临床辨证以“虚”“寒”“湿”为要点,主治病证可分为虚寒证与寒湿证,古代常用于治疗痹证、妊娠腹痛、心腹痛、泄泻、多寐等证,现代亦用于治疗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心功能不全、肠胃炎等疾病。  相似文献   

14.
杨小欣 《河南中医》2003,23(4):60-61
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块状子根。其性味大辛大热 ,有毒 ,入心、脾、肾经。具有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之功。其特点是 :辛热燥烈 ,走而不守 ,具纯阳之性。能上助心阳以通脉 ,中温脾阳以健运 ,下补肾阳以益火 ,外固卫阳以祛寒 ,为温里扶阳要药。临床上多用于冷汗自出 ,四肢厥逆 ,脉微欲绝之亡阳证 ;畏寒肢冷 ,腰膝酸软 ,阳痿尿频 ,脘腹冷痛 ,大便溏泻及小便不利 ,肢体浮肿等脾肾阳虚证 ;以及周身骨节疼痛之风湿痹证。附子的应用非常广泛 ,所以 ,前人指出 :附子药中之圣药。用于急、危、重症 ,多能力挽狂澜 ;施于慢性顽病痼…  相似文献   

15.
叶树星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29-129
仲景在〈伤寒论〉中用附子之方有20方,在〈金匮要略〉用附子之方有23方.纵观仲景用附子之经方其配伍药物如病者邪已去,元气亦虚,则须与干姜人参等温补剂配伍;如病邪未去,正气已衰,则当审其去病之道应用何法,或与汗剂相伍,或与下剂相伍,或与利水剂相伍.可以看出仲景用附子的回阳救逆之功主治亡阳(回阳生用,与干姜为伍),用附子峻补元阳之功以治阳虚,用附子益火消阴之效主治水气内停及寒湿痹痛.  相似文献   

16.
四逆汤中甘草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晖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3):271-272
四逆汤是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回阳救逆的代表方,本方药仅3味(生附子1枚,炙甘草2两,干姜1两半),以际子大辛大热,温阳祛寒为君;干姜温中散寒,且附子回阳为臣;甘草和中益气,既缓附、姜之燥烈,又助附,姜回阳救逆为佐,君臣佐使,配伍精奥、国效明确。  相似文献   

17.
朱莹 《国医论坛》2022,37(2):60-61
胸痹的心肾阳虚证乃阳气虚弱,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血行瘀滞所致,治宜温补阳气,振奋心阳,方选参附汤合右归饮.方中附子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大剂量应用附子,对冠心病的治疗和心功能的恢复有着较好的疗效,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痹证之病因病机,无非虚实两端:虚即卫表不固或阳气不足,阴无以化;实则风、寒、湿三邪杂合侵袭人体。附子以散寒止痛治痹证之标,以补火助阳、回阳救逆治痹证之本。临床治疗中可通过药对配伍增其效、减其毒。  相似文献   

19.
附子辛热有毒,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是治疗亡阳证、阳虚诸证、寒凝痛证之要药.特别是因其温补、温散作用卓著,历代医药学家精于配伍变化,以适用于各种复杂的证候,并且经过长期的用药经验积累,提炼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药对,屡用不衰.为了更好地把握历代医药学家应用附子的配伍规律,本文拟举其配伍之要,对附子配伍方法进行梳理和辨析,以冀对临床用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附子临床配伍运用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410007)方立成主题词附子/治疗应用,中药配伍附子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药,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祛寒止痛等功效。人心、脾、胃三经。根据本人多年临床实践,附子与其他药物配伍才能发挥应有效能。现将附子在临床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