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CVRNA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空军总医院传染科应用套式PCR检测了88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CVRNA;结果发现:慢性丙肝患者PBMC中HCVRNA检出率显著高于急性丙肝患者(P<0.0...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CV感染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以常规电镜和免疫电镜技术,发现和证实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9PBMCs)内丙型肝炎病毒(HCV)颗粒。试图在病毒形态学和形态发生学上证实PBMCs的HCV感染和复制。方法 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28例患者PBMCs内HCV RNA和HCVAg,对其中阳性标本重点进行电镜研究。结果 HCV RNA和HCV 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27%(1  相似文献   

3.
在急、慢性HCV感染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CV-RNA比较[英]/TingTsungChang…//Hepatology,May.1996,23(5).-997~981HCV可以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而没有急性丙型肝炎PBMC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情况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运用非同位素原位杂交(NISH)法和链酶亲和素-生物素(SABC)法分别检测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中的HCV-RNA和非结构(Nonstructural,NS)蛋白NS5抗原,同时用SABC法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8例(40.0%)患者的PBMC中HCV-RNA呈构(Nonstru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关于HGV/BGV-C组织亲和性的研究尚无结论性资料。我们研究了HGV/GBV-C与HCV混合感染者PBMC和肝脏中HGV/GBV-C复制中间体(负链RNA)的存在状况。方法 应用逆转录-巢式PCR技术,检测了32例肝炎患者HGV/GBV-C和HVC正、负链RNA。结果 有26例HGV/GBV-C与HCV混合感染者PBMC和肝脏中均未检测到HGV/GBV-C负链RNA;而在9份PBMC和15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三项不同技术 ,同时检测 2 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的HCVRNA和HCVNS5抗原 ,以进一步了解HCV感染PBMC的状况 ,并对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1 病例来源  2 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同济医大附属协和医院住院或门诊病人 ,男性 13例 ,女性 7例 ,年龄在 14~ 6 5岁之间。诊断依据 1995年全国传染病会议修订的标准。甲、乙、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指标均阴性。 1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2 方法 用RT PCR检测血清PBMC中的HCVRNA ,试剂盒系浙江温州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  相似文献   

7.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LDH释法,对16例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抗-HCV、HCV-RNA均阳性)患者,分别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细胞亚群计数、T4/T8比值、Tac受体的检测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NK细胞活性的测定。并与正常人组比较,经t检验发现,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的T4亚群所占百分比、T4/T8比值及PBMCTac受体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5),而NK细胞活性、血清sIL-2R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5)。患者的这些免疫状态改变,可能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乙/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患者前C区终止变异低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双重感染患者前C区基因变异,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来分析25例HBVDNA和HCVRNA均阳性(A组)和31例HBsAg和HBVDNA阳性但抗-HCV和HCVRNA均阴性(B组)的慢性肝病患者前C区密码28终止变异(终28)。结果HBV和HCV双重感染患者(A组)血清HBVDNA第1次PCR阳性率(16%)明显低于单独HBV感染组(65%)(P<0.001);前C终28检出率(28%)亦明显低于单独HBV感染(68%)(P<0.001)。结论提示双重感染患者HBV前C终止变异低频率可能与HBV低水平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住院病人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血清标本进行抗-HCVIgM的检测,并与HCVRNA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HCVRNA阳性、抗-HCV阳性,HCVRNA阳性、抗-HCV阴性及HCVRNA阴性、抗-HCV阳性三种类型中均有抗-HCVIgM阳性者。结果还表明HCVRNA阳性病例的抗-HCVIgM阳性率明显高于HCVRNA阴性的病例(P<0.05),在临床诊断上HCVRNA阳性与阴性病例的肝病大多数为急性肝炎(AH)和慢性活动性肝炎(CAH),HCVRNA阳性与阴性比较,各类肝病的病例数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与血清HCVRNA含量的关系及其对干扰素应答的影响。方法应用定量荧光PCR(Amplisensor-PCR)技术检测了135例不同基因型HCV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含量,另对其中77例进行干扰素治疗并随访12个月以上。结果HCV-Ⅱ型感染血清HCVRNA水平(107.8±3.4拷贝/ml)显著高于HCV-Ⅲ型感染(106.3±2.5拷贝/ml)(P<0.01),Ⅲ型感染的应答率(7/13,53.8%)显著高于Ⅱ型感染(20/64,31.3%)(P<0.05)。应答组治疗前血清HCVRNA含量(106.8±2.7拷贝/ml)显著低于无应答组(108.3±3.2拷贝/ml)(P<0.01)。HCVRNA含量低于106.5拷贝/ml者,无论何种型别HCV感染均应答较好,而HCVRNA高于108.0拷贝/ml者则应答极差。结论HCV基因型及病毒血症水平是预测干扰素疗效的重要因素,且后者比前者意义更大。Ⅱ型感染病毒血症水平较高可能是影响其疗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乙肝(HB)患者外用血单个核细胞(PBMCs),HBV-DNA以游离和整合型两种形式存在于PMBCs内。在PBMCs内复制与表达。研究PBMCs内HBV感染对于探讨HB的临床进程、治愈和指导治疗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最近提出了一种与上述相反的观点,PBMCs内有关的HBV-DNA和RNA是吸附的结果,而非病毒的复制。  相似文献   

1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乙肝(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HBV-DNA以游离和整合型两种形式存在于PBMCs内。在PBMCs内复制与表达。研究PBMCs内HBV感染对于探讨HB的临床进程、治愈和指导治疗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最近提出了一种与上述相反的观点,PBMCs内有关的HBV-DNA和RNA是吸附的结果,而非病毒的复制。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和丙型肝炎病毒RNA(HCVDNA)与肝细胞癌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巢式PCR(nested-PCR)分别检测42例肝肿瘤组织中HBVDNA和HCVRNA。结果:1例胆管细胞癌组织HBVDNA和HCVRNA均阳性,1例胆管囊腺瘤HBVDNA阳性。4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单纯HBVDNA阳性19例,单纯HCVRNA阳性3例,二者均阳性10例。HBVDNA阳性率72.5%,HCVRNA阳性率32.5%。HBVDNA和HCVRNA感染与肝癌组织学分型无关;且肝细胞癌中HCV感染与HBV未见相关。结果提示,我国HBV感染仍是引起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但由于肝细胞癌患者中HCV的感染率也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因此HCV可能也是肝细胞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广东地区肝炎患者血清中庚型肝炎病毒R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在不同临床类型肝炎患者中的存在状况。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721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HGVRNA检测。结果发现80例HGVRNA阳性,以非甲、乙、丙、丁或戊型肝炎中阳性率为高;慢性丙型肝炎(HCV)和慢性乙型混合丙型肝炎(HBV+HCV)次之;在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时较低。结论庚型肝炎病毒在广东地区现症肝炎患者中有一定程度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丙型肝炎(HC)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致病机制及机体对其免疫保护作用,收集24例HC病人(急性3例,慢性21例),用3H-TdR掺入法研究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不同HCV抗原增殖反应,并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了PBMC中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在HCV抗原刺激后的变化。结果:HC病人PBMC对HCV合成肽CP9,NS4和基因重组抗原C,E1,E2,NS3刺激后出现不同程度增殖反应,刺激指数(SI)分别为1.69±0.51,1.61±0.54,1.68±0.58,1.49±0.44,1.44±0.44和1.33±0.33。3例急性HC中2例病人的PBMC对HCV抗原呈有效增殖反应(SI≥2.1),且血清HCVRNA阴转伴ALT正常。细胞表型分析显示:增殖的细胞表型是CD4+淋巴细胞,而CD8+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较弱。结论:HC病人PBMC确实存在对HCV抗原的增殖反应;CD4+淋巴细胞比CD8+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要强,急性HC病人PBMC对HCV抗原有效的增殖反应预示可能有良好的临床愈合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病毒包膜糖蛋白高变区1多抗原肽设计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多抗原肽(MAP)研究丙型肝炎病毒包膜糖蛋白高变区1(HVR1)的抗原性。方法 根据已经获得的HCV-BJ株E2/NS1区氨基酸序列,参照国内外得所报道的HV HVR1序列及抗原性参数,设计并合成含HCV HVR1390-411aa序列22个氨基酸的线性表位多肽(以LP表示)及MAP(对称8分枝),分别以LP和MAP免疫Balb/C小鼠及家兔,比较其免疫原性。结果 MAP免疫原性明显强于  相似文献   

17.
SERVETHESCIENTIFICRESEARCHBYINTERNETSERVETHESCIENTIFICRESEARCHBYINTERNETZhaoAifang;andZhangZhengguo(TheinstituteofBasicMedica...  相似文献   

18.
应用半乳糖末端糖蛋白受体(ASGP-R)介导的内吞作用,将外源基因导入真核细胞,与脂质体介导的转染和细胞表面转铁蛋白受体(Tf-R)介导的内吞作用相比,虽然三种方式均能有效介导外源基因的转移,但ASGP-R法具有肝细胞特异性,而脂质体法和Tf-R法不具此特性。将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的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mRNAPreC/C区的核酶质粒pCMV-Ripc特异性导入肝细胞并发挥作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评价核酶在细胞水平对HBV抗原表达的阻断作用。结果表明当核酶质粒pCMV-Ripc与HBV抗原表达质粒pUC-2HBV共转染HepG2细胞时,核酶对HBsAg和HBeAg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55.29%和68.73%。  相似文献   

19.
血清学标志阴性的非甲~戊型肝炎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对血清学标志阴性的非甲~戊型肝炎进行病原学研究。方法用HBVPCR、HCVRT-PCR和HEVRT-PCR分别检测血清学标志阴性的非甲~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并对其部分阳性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87例非甲~戊型肝炎血清HBVDNA均为阴性,9例(10.3%)为HCVRNA阳性,部分经测序证实为HCV1b亚型;余78例为HBVDNA和HCVRNA均阴性。该78例中,14例因无血清未作HEVRNA检测,余64例中49例(76.6%)为HEVRNA阴性,15例(23.4%)为HEVRNA阳性。经序列分析显示,其中9例为典型的中国HEV株基因序列,6例变异较大,与典型的中国株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仅为80%左右。49例HBVDNA、HCVRNA和HEVRNA均阴性的血清中16例(32.6%)HGVRNA阳性。由此可见,该87例中至少有9例为HCV感染,15例为HEV感染,16例为HGV感染。结论对血清学标志阴性的非甲~戊型肝炎的病人应该用PCR法进行病原学分型,以明确其诊断  相似文献   

20.
套式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病患者单个核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中度)和原发性肝癌(HBsAg阳性)患者PBMC内TTV DNA存在情况。方法 采用套式PCR以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TTV DNA。结果 套式PCRSWIM26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PBMC内TTV DNA阳性7例。阳性率26.9%,非常显著高于健康对照(X^12=14.3,P〈0.001);21例原发性肝癌(HBsAg阳性)虱PBMC内T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