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患者采用后路矫形手术对脊柱高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脊柱侧凸患者20例,均为该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采用后路矫形手术治疗,回顾对脊柱高度产生的影响。结果本次选取的20例患者,单弯为SC组(12例),双弯为DC组(8例)。相较手术前,SC、DC组脊柱高度(SH)均明显增高,分别与手术前S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侧凸的病例,采用后路矫形手术,可促患者SH显著改善,进而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了保障,临床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手术开展方案,以最大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探讨合并脊髓栓系的先天性脊柱侧凸行脊柱缩短截骨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合并脊髓栓系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50例,采用脊柱缩短截骨术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其矫正率、症状改善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冠状面Cobb角为(32.6±15.3)o,与术前的(84.5±20.4)o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率为62.4%;术后共有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0%(8/50)。结论脊柱缩短截骨术应用于合并脊髓栓系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治疗中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自1983年4月至1996年4月应用后路器械矫正脊柱侧凸畸形15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占128例。先期82例采用Harrington撑开,Luque法或Harrington加Luque结合法。自1992年以来68例选用C-D器械矫正20例,Harrington撑开加棘突基部钢丝环扎26例,Harrington撑开加椎板下钢丝环扎22例,其平均矫正率分别达67.40%,62.74%和65.90%,效果满意。作者主张应早期手术,条件合适者首选C-D器械矫正。为获得畸形永久的稳定,关键是确实牢固的脊柱融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一种对脊柱结构无创、适合进一步矫形实验研究的脊柱侧凸动物模型.方法 设计并制作可调整外固定支具, 对6只幼猪行肩胛部及骨盆部支具固定、左侧方适当加压栓系, 使脊柱右侧凸.固定术前及术后1、2、3个月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 观察脊柱侧凸的进展情况, 测量Cobb角及顶椎旋转情况.结果 实验幼猪固定术后1月松解外固定支具后Cobb角为 (9.0±1.6) °;术后2月松解外固定支具后Cobb角为 (11.8±1.3) °;术后3月取除外固定支具后Cobb角为 (21.6±2.4) °;实验中1只幼猪因麻醉意外死亡.结论 可调节支具不对称栓系固定法是一种能避免脊柱侧凸结构的损伤、适用于进一步矫形实验研究的脊柱侧凸动物模型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发生于青春期累及脊柱三个平面的脊柱畸形,发病机制未明。后路脊柱融合术(PSF)是目前治疗AIS应用最广泛的术式,但其术后并发症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中,畸形相关并发症如adding-on现象、近端交界性后凸、远端交界处后凸、冠状位失衡和双肩不平衡是AIS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了解这些并发症的定义、诊断标准、发生率、自然史、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对于制定AIS的手术策略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关于PSF治疗AIS出现畸形相关并发症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术中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归纳总结手术室护士对11例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要点和护理注意事项.结果:无1例术中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手术平均用时3.5 h,病人术后伤口无感染,器械清点无误、记录完整,获得了预期护理效果.结论:默契的术中护理配合是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获得满意疗效的基本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7.
实施系统的整体护理, 可以增进护患沟通,详细了解病情,减少护理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总结17例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前后路矫形内固定融合技术治疗的护理经验。认为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及肺功能训练,仔细的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是前后路矫形内固定融合技术治疗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凸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HSAD)对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合并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因TCS合并脊柱侧凸行HSAD治疗的6例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等资料。并于术前、术后行尿动力学检查评估逼尿肌反射、括约肌功能、功能膀胱容量和最大尿流率。结果 男3例、女3例,年龄为7~23岁,平均年龄为(15.7±6.9)岁,平均随访时间为(28±9)个月。其中5例患者伴大小便失禁,3例伴足下垂,4例伴下肢肌力下降,1例存在腰痛,1例合并髋关节脱位。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80~320 min,平均(261±63)min;术中失血量为650~1 100 mL,平均(925±167)mL。1例腰痛患者术后腰痛症状完全缓解,4例伴下肢肌力下降患者术后下肢肌力均有改善。1例患者因术后未行尿动力学检查未予统计;其余5例患者于术前、术后均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其中4例术前尿道外括约肌过动、1例失调,术后2例尿道外括约肌协调、1例改善、2例过动。术前、术后功能膀胱容量分别为195.0(127.5,233.5)mL、213.0(188.5,251.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P=0.70)。术前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分别为7.3(1.4,10.3)mL/s、130(106,200)mL,与术后[10.3(5.6,16.2)mL/s、30(6,174)m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均=-2.0,P均=0.04)。5例患者术后膀胱逼尿肌肌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最大尿流率增加,残余尿减少。结论 TCS合并脊柱侧凸可以通过HSAD一期手术治疗,该手术可同时缓解脊髓轴向张力、矫正脊柱畸形、恢复脊柱和脊髓的协调性。患者术后下肢症状和膀胱功能均得以有效改善,同时避免了脑脊液漏、出血多和神经功能恶化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脊柱侧凸合并伴轻微神经症状脊髓空洞经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2例脊柱侧凸合并伴轻微神经症状脊髓空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予以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测量角度、测量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矢状面胸后凸Cobb角、冠状面主弯Cobb角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躯干偏移、主弯顶椎旋转度、主弯顶椎偏距较术前优(P<0.05).结论:经一期后路脊柱矫形术治疗后脊柱侧凸合并伴轻微神经症状脊髓空洞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预后改善,可推广.  相似文献   

11.
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 NGF)对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 Allen法以 2 5 g/cm3力致伤大鼠 T8脊髓 ,插蛛网膜下隙导管于术后即刻、2、4、8、12、2 4 h各注入神经生长因子 ( NGF)溶液 ,并与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 ( ABC法 )和原位杂交法检测神经元型固有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 nc NOS)在脊髓中的表达。结果 :大鼠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出现 nc NOS蛋白和 nc NOS m RNA异常表达 ,NGF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 ,nc NOS蛋白和nc NOS m RNA异常表达明显减少 ( P<0 .0 1或 P<0 .0 5 )。结论 :NGF能通过抑制脊髓损伤 nc NOS的异常表达 ,抑制一氧化氮( NO)过多释放所致的神经毒性作用 ,从而保护了损伤的神经组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结合神经症状评分综合评价运动疗法对大鼠脑卒模型的疗效。方法造模成功后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运动组,每组各20只,分别于第1、10、20、30天采用神经症状评分综合评价观察大鼠恢复情况,采用fMRI检测正常大鼠及运动组第3、30天大鼠脑梗死部位。结果30d后两组大鼠神经症状的综合行为学评分均较第1天均有明显改善,但运动组大鼠神经症状的综合行为学评价得分显著高于模型组,大鼠神经症状改善速度显著优于模型组(P〈0.05)。正常大鼠T1WI、T2WI无异常,磁共振扩散张量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DTT)显示双侧神经纤维束对称无中断。运动组大鼠第3天T1wI右侧半球可见条状低信号影,T2WI显示右侧大脑半球大片状高信号影,纤维束较左侧明显少,右侧明显中断,第30天T1WI、T2WI显示右侧大脑半球可见大片软化灶,右侧纤维束明显较对侧少,而且中断。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发现不同组别的大鼠及同一大鼠前后对照,激活点出现部位差异很大,可重复性差。结论脑卒中后运动疗法可引起正常中枢神经系统明显的可塑性改变,增加脑损伤大鼠完整半球运动皮质的可塑性变化,加速大鼠脑卒中模型的康复速度和程度;DTT可准确检测大鼠脑卒中后神经纤维束的病理改变,BOLD—fMRI不适用于检测大鼠全麻状态下被动运动的激活部位。  相似文献   

1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