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男科虚劳失精证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临床疗效显著,方剂来源于《金匮要略》,是针对“虚劳失精”而设,其功效主要在于调谐阴阳,不应将该方列入补益剂范畴。  相似文献   

2.
桂枝龙骨牡蛎汤组方蕴含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相反相成的配伍思想,有调和阴阳、交通心肾的功能,《金匮要略》中原方用于治疗久病虚劳、阴阳两虚、阴阳不交所致的遗精、遗尿、梦交等病证。通过查阅近年文献发现,该方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呼吸、精神、神经等系统病证的辨治。病证病机为阴阳虚损、失调,营卫不和,采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整理回顾相关的治疗研究成果,分系统论述。参考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3.
赵军  陈有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0):137-137
患者,女,54,农民。患者形容憔悴,双眉紧缩,目光无神。自诉近数月来失眠,多梦,人梦即与人交,惊恐,心悸,头晕,神疲乏力,常卧床不起,起则发晕,大便干结难解,肛裂出血,咽干口燥。曾用大量滋阴药物久治无效。按脉:脉弦细,重按无力。察舌:舌质红,苔光而干。证属“阴阳两虚,心肾不交之梦交症”。法当调阴阳,益阴血,敛浮阳。  相似文献   

4.
桂枝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原文云:"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该方实为桂枝汤加龙骨、牡蛎而成,虽有桂枝,非治伤寒,此治虚劳也,乃仲景心法。方中桂枝温阳气、助气化、通营血;芍药味酸性寒,调营和血、养肝敛阴,桂芍合用,  相似文献   

5.
王秋月  张茂云 《中医学报》2021,36(3):503-505
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多梦,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以龙骨、牡蛎引药入肝.诸药配伍,调和营卫,使营气不劫,营血不弱.药入肝经,诸药滋肝阴、养肝血、降肝魂,使魂得血养,肝魂柔润,不躁不飞.肝经血气充足,肝阳、肝魂沉潜柔润,寒气驱逐不生,精津得养,潜魂入血,重镇肝魂,使肝魂得血养而不飞,多梦乃愈.  相似文献   

6.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体会张鸿林(江苏省江都市武坚卫生院,江都225200)关键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体会中图号R289.5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由桂枝、芍药、甘草、龙骨、牡蛎、生姜、大枣七味药物组成,功能调和阴阳,潜阳敛阴,镇惊安神。本人运用该方治...  相似文献   

7.
查阅相关文献,从失眠,汗证,心悸、奔豚气,呼吸系统疾病,虚劳、失精,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其他等7个方面对近年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概述,指出凡符合"阴阳失调"之病机,用此方均可取得满意疗效,更是中医"异病同治"思想的具体体现,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临床运用的扩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病机,并阐发其男科应用。[方法] 以《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条文为研究对象,结合《内经》《血证论》《金匮悬解》《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等相关著作论述,从经方方证的不同见解、脾胃虚衰角度的经方条文内涵讨论、“失精”男科涵义与应用拓展以及方证内涵与中虚精变理论的契合性等方面,阐发其男科应用。[结果]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病机以阴阳俱虚为前提,历代医家具有肝肾亏损、心肾失交、脾胃不足等不同见解,但经过方药功效的反推后,提示其根本病机应在于阴阳俱虚之脾胃不足,经方条文诸症可分别对应到脾虚不摄、不运和不温中。经方所治“失精”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但皆可从脾虚角度解释,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借助于补益脾胃,对“失精”起到治疗作用。同时,立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内涵与中虚精变理论的契合性,可将其纳入中虚精变理论指导下的方剂范畴,并用以临床治疗。 [结论]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立足补益中焦、兼顾收敛固摄,从而达到治疗“失精”的目的,对男科临证的理解和经方运用,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桂枝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龙骨、牡蛎7味药组成,为治疗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之效方。笔者临床实践认为,桂枝龙骨牡蛎汤是调理阴阳的良方,对于单纯阴血或阳气偏者,则非所宜,而对阴阳失调者疗效颇佳。兹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原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中医儿科专家江育仁教授认为具有调阴阳、和营卫、交通心肾、潜阳固表、镇摄阳气浮越之功效,常用于儿科临床。他认为,小儿时期,由于生理上“稚阴稚阳”,病理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故临床上常表现为“不在邪多,而在正虚”的征象,虽然各种病症的表现各有不同,但属阴阳不调、营卫失和之病机见证是一致的,均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白芍、大枣、生姜、甘草、龙骨、牡蛎)为《金匮要略》中的经典名方。妇人失血证病机特点之一为伤血耗精、精血亏虚,而此特点正契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精血的作用机理。故提出临床诊治妇人失血证可着眼于"失精家",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分层论治妇人失血证:先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失血,再根据妇人失血之早期、中期、后期的气血虚损情况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失血早期重在固冲任及止经血,可辅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失血中期重在调阴阳及养阴血,先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再予补益气血之品养阴血;失血后期重在重镇潜阳及滋阴养血,主要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且需重用桂枝、龙骨、牡蛎。运用此方异病同治,治疗妇科失血证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其药物组成及参考用量是:桂枝、芍药、生姜各9克,甘草6克,大枣5枚,牡蛎、龙骨各30克。煎服方法: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渣,再行煎煮,取约600毫升,分3次温服。其中龙骨、牡蛎应先煎20~30分钟。  相似文献   

13.
桂枝龙骨牡蛎汤出自于《金匮·血痹虚劳篇》,“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方由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龙骨、牡蛎组成,具有调和阴阳气血,交通心肾,固摄精气之功效。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其他杂病,疗效满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出自《金匮要略·血脾虚劳病 篇》,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龙骨、牡蛎7味 药组成。 小儿肺炎为儿科临床常见,多发病种之一,在祖国医学 中属于“肺热咳喘”范畴。一般治疗常法,都采取宣肺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谷维素联合用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并设单纯中药组和西药组作对照,经临床统计学对照处理(P<0.005、<0.001)提示有一定治疗价值,能发挥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刘晓峰  单国君 《中外医疗》2009,27(12):111-111
为进一步了解桂甘龙牡汤的临床应用现状,在中国知网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为主题词检索1999年至今的全部期刊文献共为33篇。其中理论研究有5篇,包括方义、辨治规律等;小样本临床观察研究共计11篇;病案、临床应用举隅12篇;学术探讨1篇;现代药理研究4篇。本文将进行分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阳虚阴不内守”角度解释王海霞教授临床中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经验。[方法]通过侍诊学习,收集整理王海霞教授的医案,总结王海霞教授在临床中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经验。列举两例典型案例,从“阳虚阴不内守”的角度阐释其病因病机,并验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该类病证的临床疗效。[结果]“阳虚而阴不内守”可导致各种阴液耗损的疾病。所举验案中,遗精患者为阴阳失调,肾阳虚则精不内守而外泄;产后多汗者则为营卫失和,卫阳虚则营阴不内守,导致持续汗出,两者皆可辨为阳虚之证,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可起到调和阴阳、固涩阴液的作用,阴平阳秘则诸患皆和。[结论]人体是阴阳平衡的统一体,阴阳失调,则病从中生。对于因“阳虚阴不内守”所导致的遗精、多汗等病证,可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调阴阳、和营卫,活用此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归脾汤结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就诊的74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劳拉西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归脾汤结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指数、中医症候积分及神经递质含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递质指标(5-HT、5-HIA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结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头蒙欲睡、睡而不实等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何泉善 《青海医药杂志》2009,39(9):95-95,F0004
目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疑难杂症的探讨。方法:采用中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内服1剂/日250mL早晚各一次。结果:应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对不同的病症采用本方加味治疗,有明显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之效。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眩晕、自汗盗汗等症,临床辨证加减治疗,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