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间收治的早期乳腺癌且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患者,其中保乳手术治疗56例(保乳手术组),改良根治术72例(改良根治术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术后乳房美容效果进行比较,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3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年的随访结果,包括生存率、并发症率、腋淋巴结复发及远处转移。结果保乳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改良根治术组,保乳手术组的出血量少于改良根治术组,切口长度小于改良根治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美容优良率、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腋淋巴结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远期效果相当,然而保乳手术较改良根治术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切口长度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差异。方法 32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保乳术组18例,改良根治术组14例,术后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保乳术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引流液量均少于改良根治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保乳术组的美容满意率高于改良根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术组2例发生皮下积液,未见皮瓣坏死发生;改良根治术组4例发生皮下积液,其中1例出现皮瓣坏死。结论保乳术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且术后患者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NSM)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MRM)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收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间接受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31例患者资料,与62例同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照1:2进行配对研究.比较两组的局部区域淋巴结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NSM组和MRM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8个月和29个月.NSM组和MRM组的腋窝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6.65%和3.2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98).NSM组与MRM组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和远处转移率均为3.23%,两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和肿瘤远处转移率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为1.000).两组生存率分别为96.77%和98.39%,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1.000).两组的NAC坏死、皮瓣坏死、切口裂开、皮下积液和上肢淋巴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严格入组条件和手术操作的情况下,可以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洁 《实用癌症杂志》2014,(11):1477-1479
目的比较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手术方式将155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保乳组(40例)和改良组(115例),保乳组行保乳手术+术后放、化疗,改良组行改良根治术+术后化疗,比较两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结果保乳组死亡1例,改良组死亡4例,死亡原因均为非乳腺癌原因;保乳组2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1例为肺转移,1例为骨(脊柱)转移,术后生活质量未受明显影响;改良组6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4例为肺转移,2例为骨转移,术后生活质量未受明显影响;两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术后放、化疗对早期乳腺癌的远期疗效与改良根治术+术后化疗相近,但保乳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能够保留乳房的美观外形,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改良根治术及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的近远期疗效及保乳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其中255例行改良根治术(改良手术组),45例行保乳手术(保乳组),比较两种术式治疗乳腺癌的一般手术情况及术后3年无病生存、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病死率,统计术后3年患者生存质量,并评价保乳效果。结果将改良根治术组与保乳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无病生存、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行组间比较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乳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少于改良根治术组,术后生存质量优于改良根治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乳组中两侧乳房外观对称,乳头高度差2 cm患者占44.67%,两侧乳房基本对称,乳头高度差为2~3 cm患者占50%,乳房优良率为94.67%。结论对乳腺癌Ⅰ期、Ⅱ期患者行保乳手术,不仅能使患者取得与改良根治术同等的疗效,而且利于保留乳房外观,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保留乳头乳癌根治术是一种在保留胸大、小肌的基础上进一步保留乳头及乳晕的改良乳癌根治手术方式。作者单位1978年至1993年9月末共施行保留乳头乳癌根治术370例,其中T_1N_0M_0者156例作为评价对象。1982年至1993年9月末间施行传统乳癌根治术(标准及改良乳癌根治术)的T_1N_2M_0病人共46例为对照组。保留乳头组平均年龄低于对照组,肿瘤距乳晕的平均距离大于对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妇产科和泌尿科疾病。本文旨在比较腹腔镜辅助改良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的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与应用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12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改良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改良Ivor-Lewis术,64例),对照组行传统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传统Ivor-Lewis术,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等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食管切除长度、淋巴结清除个数、术后1年复发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疼痛程度、肺部感染以及吻合口瘘等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改良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是彻底且安全可靠的微创术式,能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50例可手术的乳腺癌病人进行研究,病人年龄平均为47岁(25~72岁),临床分期Ⅰ期2例,Ⅱ期43例,Ⅲ期5例。由一组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先给病人作改良根治术,接着有另一组医生完成传统性根治术。术后将两组手术切除之内容分别作详细病检。结果50例中28例有腋淋巴结转转(58%)。在改良根治术阶段的切除的淋巴结数目平均每例有44.51个,手术清扫可谓已相当彻底。但在36例中尚有淋巴结遗留而为传统性根治术阶段所切除,平均每例为1.56个。另14例未见淋巴结遗留。在有淋巴结遗留的36例中,发现8例有转移。淋巴  相似文献   

9.
石国建  顾蓓  郭斌  荣鸣  纪福 《实用癌症杂志》2014,(12):1655-165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五大功能神经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情况。方法在12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行改良根治术时完全保留功能神经62例(保留组),不完全保留58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胸肌萎缩情况,上臂内侧及腋窝部皮肤感觉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保留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胸肌萎缩情况有差异(P<0.05);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有差异(P<0.05)。随访1~6个月,2组间手术预后及复发率无差别。结论完全保留功能神经在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安全可行,预后较好,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护控尿功能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1aparoscopicradicalprostatectomy,LRP)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TNM分期为T1~2N0M0,行LRP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前期16例按标准术式完成手术,为标准组,后期40例在常规根治术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良,为改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尿管留置时间、控尿率等临床指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比标准组少(P<0.05),而30天、60天、90天控尿率均高于标准组(P<0.05)。结论改良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是安全、有效的,术中的精细处理可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改善术后控尿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丁洁  黄大业  赵坚  郭琪 《癌症进展》2021,19(19):1999-2001
目的 探讨改良管状胃代替食管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5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78)和改良组(n=72),对照组患者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给予管状胃代替食管,改良组患者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给予改良管状胃代替食管.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周,改良组患者FEV1、VC、MV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改良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7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79%(P﹤0.05).结论 改良管状胃代替食管可缩短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由于近20年来乳腺癌的手术方式逐渐趋向于仿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我们对本院1980~1985年间实施的172例女性乳癌的仿根治术进行了回顾性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和传统改良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7 月手术治疗0~ⅢA 期女性乳腺癌患者224 例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乳房重建)组(n=42)和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单纯改良根治)组(n=182),通过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种手术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积液、皮瓣坏死、患肢及肩关节活动、引流时间及开始辅助治疗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乳房重建组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单纯改良根治组(P<0.01)。 乳房重建组患者重建乳房外形美学评价明显优于单纯改良根治组(P<0.01)。 随访期间两组转移率、复发率、死亡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可以达到和传统改良根治术相当的疗效,且其重建乳房外形良好,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性高,并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乳房的外形美观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对早期乳腺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与开胸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结果及淋巴结清扫情况.方法:选取赤峰市第二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62例,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行开胸肺癌根治术62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和淋巴结清扫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120.6±24.1) min,短于开胸组的(146.3±21.2) min,术中出血量为(210.82±132.62) ml,少于开胸组(252.83±176.45) ml;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胸腔镜组和开胸手术组术后无大出血及再次手术止血的患者,未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及脓胸,开胸组术后一例死于肺栓塞.胸腔镜组和开胸手术组的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分别为(12.19±6.10)枚和(11.35±7.10)枚,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创伤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在淋巴结清扫上可以达到与开胸手术一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09年1期)、MEDLINE(PubMed 1965~2009.5.2)、Embase(1974~2009.5.2)、CBM(1978~2009.5.2)和CNKI(1979~2009.5.2)等有关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2个研究,一个是随机对照试验,另一个是半随机对照试验,共343例患者.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在5年生存率、死亡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年死亡率和远处转移率保乳手术比改良根治术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10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无瘤生存率方面,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分期为T1、T2、T3a和N0、N1a、N1b、M0并能耐受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两种术式的单发乳腺癌老年女性患者,保乳手术是较改良根治术更好的选择.目前比较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研究尚缺乏,有必要开展和设计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肾盂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2月至2011年1月,对42例肾盂癌患者行改良肾盂癌根治术。结果 42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80~180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50~200mL,平均90mL,均未输血。术后随访40例,失访2例。随访时间5个月~7年,2例死于非肿瘤性疾病,其余患者均未见有手术部位肿瘤种植及膀胱肿瘤。结论改良肾盂癌根治术手术安全,手术创伤小,效果良好,不增加局部肿瘤种植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45例)和开腹手术组(3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情况、术后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出血量为(112.5±6.9)ml,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更佳,还能减少术后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思维  张显玉  庞达 《癌症进展》2019,17(11):1286-1288
目的探讨超声刀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46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3例。手术方式均为改良根治术,对照组使用电刀清扫腋窝淋巴结,观察组使用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总引流量、术后拔引流管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7天内并发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术后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术后拔引流管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使用电刀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使用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切口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创伤应激程度。方法选取行小切口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进行常规切口根治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围术期的血清应激激素与炎性应激指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应激激素与炎性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及5 d两组的上述血清指标呈现先升后降,且观察组的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创伤应激程度相对小于常规切口手术患者,因此认为小切口手术更有助于患者的损伤控制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确诊住院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76例,其中保乳手术组138例,改良根治术组138例。采用患者满意度、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采用两种手术方式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及生命质量测量表(FA CT-B)对27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保乳手术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改良根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手术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较改良根治术组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手术组患者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FA CT-B中的测定结果均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3,P=0.04);保乳手术组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优于改良根治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保乳手术能有效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不适,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