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常形态精子(畸形率≥98%)对植入前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12月在唐都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行ART助孕的2419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异常形态精子分为3组,即IVF对照组(畸形率≤96%,n=2129)、IVF实验组(畸形率≥98%,n=90)和ICSI实验组(畸形率≥98%,n=200)。比较3组间植入前受精失败率(受精率<30%)、正常受精率、可用胚胎率等胚胎发育参数和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等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1)胚胎发育结果:组间比较,IVF实验组受精失败率显著高于IVF对照组(P<0.05),ICSI实验组的受精失败率为0;ICSI实验组正常受精率显著高于IVF对照组和IVF实验组(P<0.05);IVF实验组可用胚胎率显著低于IVF对照组和ICSI实验组(P<0.05)。(2)妊娠结局: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IVF对照组、ICSI实验组相比,IVF实验组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发生率和活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VF对照组和ICSI实验组组间妊娠结局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IVF实验组的受精失败风险显著高于IVF对照组(P=0.002),可用胚胎率、活产率显著低于IVF对照组(P=0.002);ICSI实验组的正常受精率显著高于IVF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活力正常、但异常形态精子率≥98%的患者,采用ICSI授精方式,能降低受精失败风险,提高正常受精率和可用胚胎率,同时提高妊娠率和活产率并降低流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受精障碍患者行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常规IVF—ET治疗877周期,其中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期间开展短时受精并对受精障碍周期行早期补救ICSI的546周期作为研究组,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期间未开展短时受精、早期补救ICSI的331周期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通过IVF后6h观察卵母细胞是否排出第2极体评估受精,对完全未受精和低受精周期中未见第二极体排出的成熟卵母细胞立即行早期补救ICSI,比较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研究组中行早期补救ICSI的70周期实验室指标和临床指标与同期179个常规ICSI周期相比较。结果研究组通过早期补救ICSI,受精率、周期冷冻率、优质胚胎率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O.01),因受精失败取消移植率显著降低(P〈O.01)。早期补救ICSI周期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与常规ICSI相似,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常规ICSI,≥3原核(PN)异常受精的比率较常规ICSI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VF后6h行早期补救ICSI能提高常规IVF卵的利用率,并获得与常规ICSI相似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部分卵子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必要性.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98个治疗周期患者的同胞卵分别实施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浆内单精子注射,对两组受精率、卵裂率比较,分析.结果 (1)IVF组受精率47.08%,ICSI组受精率86.61%,两组比较,ICSI组高于IV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8周斯妊娠率41.05%,种植率26.07%;(2)IVF组全部受精失败19例,占19.39%,低受精(受精率≤25%)7例,占7.14%,不受精和低受精总和占26.53%,ICSI组没有不受精患者;(3)IVF不受精组由于移植了ICSI组胚胎妊娠率31.58%,而IVF/ICSI均受精组妊娠率43.42%,IVF组不受精组妊娠率低于IVF/ICSI均受精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8周期IVF组可利用胚胎203枚,胚胎利用率57.18%,而ICSI组可利用胚胎519枚,胚胎利用率7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的不孕人工授精3次以上未孕、疑有IVF受精障碍患者和男性精液临界值的患者应及时行同胞卵IVF和ICSI,避免全卵受精失败和受精率低下.  相似文献   

4.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对体外受精能力缺陷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令波  冯婷  陈娟  钱云  刘嘉茵  张燕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11(12):895-896,899
目的:评价前一周期行体外受精(IVF)失败和受精率低后,改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受精效果。方法:行ICSI治疗的113例患者136周期分为两组:因严重少弱精子症而行ICSI的106个周期(组1);因前次常规IVF受精失败或受精率低于20%而改行ICSI的30个周期(组2)。比较两组间卵母细胞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的差异,并对第2组受精率的分布进行分析,以了解改行ICSI后受精效果的改善情况。结果:改行ICSI后,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显著性(70.49%vs72.02%;38.28%vs38.81%)(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0.57%和40.00%,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改行ICSI后,大部分周期(70.00%,21/30)的受精率都在50%以上,平均受精率为79.79%,受精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结论:IVF受精失败和受精率低可以通过行ICSI而获得较好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在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和低受精率周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省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ET助孕治疗的2811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受精方式不同分为3组:R-ICSI组(210个周期):实施早期R-ICSI;IVF组(2062个周期):行常规IVF助孕;ICSI组(539个周期):直接行ICSI助孕。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R-ICSI组的原发不育比例显著高于IVF组(P<0.05),但与ICSI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的平均获卵数、移植胚胎数及MⅡ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ICSI组患者的受精率显著高于IVF组和ICSI组(P<0.05);R-ICSI组患者的2PN率显著低于ICSI组(P<0.05),但与IV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ICSI组的多PN率显著高于ICSI组,但显著低于IVF组(P<0.05);R-ICSI组患者的优胚率、可利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IVF组和ICSI组(P<0.05);R-ICSI组患者的着床率显著低于IVF组(P<0.05),但与ICSI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IVF受精失败及低受精的患者行早期R-ICSI可有效克服受精障碍,提高受精率,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在常规体外受精失败病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病例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于常规IVF受精失败的病人在第2天进行补救ICSI(A组)21个周期,或在下一个周期直接应用ICSI技术治疗(B组)18个周期。分别与因严重少、弱精子症而行ICSI的243周期(对照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61.53%、81.73%、72.94%,均比B组的83.87%、97.69%、84.25%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的多原核率差异无显著性(3.55%vs1.29%,P>0.05)。比较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冷冻周期率,B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而A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常规IVF受精失败者可通过第2天补救ICSI或下一周期直接行ICSI而提高受精率和种植率,而后者比前者能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非男性因素不孕的高龄患者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中心行IVF/ICSI治疗的非男性因素不孕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 107个周期,包括2 876个IVF周期和231个ICSI周期。根据受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和ICS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IVF组基础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显著高于ICSI组(P<0.05),IVF组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窦卵泡数(AFC)、获卵数均显著低于ICSI组(P<0.05)。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IVF组正常受精率显著低于ICSI组(P<0.05),异常受精率显著高于ICSI组(P<0.05),两组患者的完全受精失败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均无显著差异(P> 0.05)。临床妊娠结局情况: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  相似文献   

8.
李脉  靳镭 《生殖医学杂志》2012,21(3):214-217
目的 评价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于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病例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由于前一周期的常规IVF中完全不受精及受精率<30%、而随后一次采取ICSI方法的62个病例(共62个周期,两次治疗方法自身对照)的ICSI治疗结局. 结果 ICSI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冻存率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0.3%、66.1%、41.7%、35.5%,比常规IVF组的9.8%、35.6%、0、4.8%显著升高(P<0.01).结论 ICSI可以显著提高前次常规IVF受精失败病例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冻存率,并可明显改善这部分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100%畸形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IVF受精和ICSI受精的临床结局,旨在探讨ICSI是否改善100%畸形精子症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选择本院生殖中心152对IVF-ET治疗夫妇,其中常规IVF新鲜移植周期75例,ICSI新鲜移植周期77例。比较两组间的正常受精率、优胚率、可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等指标,并对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为0%(n=75)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为1%~4%(n=808)行常规IVF的临床结局进行比较。结果:100%畸形精子症IVF组的可用胚胎率显著低于ICSI组(78.91%vs 84.92%,P0.05),正常受精率(60.26%vs 57.87%,P0.05)和种植率(48.00%vs 39.55%,P0.05)稍高于ICS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的女方年龄、促性腺激素注射天数、促性腺激素注射总量、体质指数、不育年限、子宫内膜厚度、基础卵泡雌激素值和基础血清雌激素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CSI技术不能改善男方100%畸形精子症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育男性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按照WHO《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要求对573例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形态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正常精子形态百分比分为2组(<1 5%:≥1 5%),分别采用体外受精(IVF)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受精方式,观察精子形态对IVF及ICSI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和流产率等的影响.结果采用IVF(327例)受精方式下,两形态组精子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ICSI(246例)受精方式下,两形态组精子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育男性精子形态异常影响IVF治疗结局,但对ICSI治疗结局无影响,对于精子形态异常的患者应采用ICSI的受精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不明原因原发性不孕患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 (IUI)失败后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 方法 :将6 1例共 6 5个周期的此类患者分为A、B、C、D 4组 ,分别为IUI后体外受精 (IVF)组 37个周期、IUI后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组 19个周期、IUI后一半行IVF一半行ICSI组 4个周期、IUI及IVF失败后第 2次改行ICSI组5个周期 ,同时随机选取常规行IVF治疗共 35个周期为E组、常规行ICSI治疗共 2 4个周期为F组作为对照 ,分别比较其正常受精率、完全不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及种植率。 结果 :A组的正常受精率、完全不受精率 (分别为 5 5 .4 %、2 1.6 % )与E组 (分别为 72 .8%、0 %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0 5 ) ;与B组 (分别为6 8.4 %、0 %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D组患者自身对照前 1次IVF及随后的ICSI治疗 ,其正常受精率分别为 12 .2 %、74 .2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 结论 :不明原因原发性不孕患者IUI失败后行IVF有约 2 0 %完全不受精的可能 ,作为充分知情后的选择 ,行ICSI治疗可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 ,使患者有供移植的胚胎 ,但ICSI不应为推荐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in the management of cases with a history of conventional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failure. Method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19 with normal semen parameters and a history of IVF failure (metaphase Ⅱ oocytes: 0~30 %) and 28 with severe male factor infertility received ICSI technology during the same period. Ovarian stimulation was achieved by conventional procedure. Transvaginal ultrasound-guided oocyte collection was done 35~37 h after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 (hCG) injection. Only metaphase Ⅱ oocytes were selected for microinjection. Results: Fertilization was achieved with ICSI in all the patients. The fertilization rate (75.6 %±21.1 % vs. 73.9 %±19.2 %), cleavage rate (85.1 %±19.3 % vs. 82.7 %±22.1 %), clinical pregnancy rate per embryo transfer cycle (31.6 % vs. 28.6 %) and implantation rate per embryo (15.3 % vs. 14.4 %)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ICSI is a valuable method for  相似文献   

13.
体外受精后6h应对受精失败的补救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体外受精(IVF)后6 h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和half ICSI应对受精失败的优劣。方法16例IVF完全受精失败周期采卵当日选取4个卵母细胞行ICSI,其余卵行常规IVF(half ICSI组);39例IVF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在常规IVF后6 h补救ICSI(6 h补救ICSI组),比较两组的实验室指标。结果6 h补救ICSI组的受精率和冷冻胚胎比率显著高于half ICSI组,(分别为P0.01、P0.05);两组的卵裂率和优质胚胎比率无显著差异,妊娠率、种植率和累积妊娠率也无显著差异。结论IVF后6 h补救ICSI可应用在所有IVF周期,ICSI指征明确;half ICSI只能应用于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工作中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在优先选择IVF后6 h补救ICSI的前提下,结合应用half ICSI,可提高受精失败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术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应用结局。方法:1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获取的卵细胞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比较受精率与胚胎质量。105例常规IVF-ET周期短时受精后,行极体观察,早期判断完全受精失败后行补救性ICSI术,报道临床结局。结果:3h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在受精率与胚胎质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短时受精联合早期受精失败补救后,临床妊娠率为53.3%,种植率为38.0%,出生婴儿64名。结论: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ICSI对常规IVF-ET周期完全受精失败患者的临床结局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在常规应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之前,常规体外受精(IVF)受精率低下很常见,大约有20%~35%的IVF患者会发生受精率很低(〈35%的卵子受精)甚至受精完全失败(所有卵子都不受精)。卫生部辅助生殖技术管理条例规定,在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治疗中,对以女方输卵管堵塞、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或不明原因等不孕因素为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短时授精后判定为完全受精失败患者于不同时间行补救ICSI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生殖医学中心行短时授精后完全受精失败的补救ICSI周期.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607个周期,根据IVF授精后行补救ICSI时间的不同分为4组:授精后4~5 h(A组,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授精方式对周期获卵数仅为1~2个患者的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胚胎移植(ET)168个周期获卵数仅为1~2个的卵巢低反应患者的资料,比较常规IVF组和ICSI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情况。结果ICSI组受精率高于IVF组(分别为83.7%和63.8%,P0.05);IVF组有24.5%周期的卵子全部不受精,高于ICSI组的9.7%(P0.05);而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取消移植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精液参数不正常时,ICSI组受精率高于IVF组(分别为83.9%和55.6%,P0.05);IVF组有34.8%周期的卵子全部不受精,高于ICSI组的14.3%(P0.05);而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取消移植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精液参数正常时及35岁、精液参数正常或不正常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取消移植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鉴于获卵数为1~2个的周期采用ICSI治疗并不能提高其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因此我们不建议全部行ICSI治疗,男方精液参数正常或处于临界状态建议行IVF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